刘姚成,刘 春,姜 科,孙 鹏,陈恒兴
2022年2月20日第24届冬季奥运会在北京顺利闭幕,宣告着我国冰雪运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伴随着3.46亿人的冰雪参与人口、15枚冬奥会奖牌、61枚冬残奥会奖牌、800家滑雪场、650家滑冰场、8 000亿元冰雪市场规模、3 000所学校冰雪课程设置、4 650家中国冰雪企业、1亿平方米的滑雪道面积、3 500滑雪道长度等一系列成果展示,证实了我国“北冰南展、西扩、东进”“奥运争光计划”“全民健身计划”等重大战略的成功导向,将冰雪发展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时期[1]。
在冰雪运动实现从“冷资源”向新世纪“热产业”转变之际,《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明确指出:高校作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战场,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直接决定冰雪人才培养质量[2]。遂以哈尔滨体育学院为首的体育类专业院校,借鉴欧美冰雪强国学校课程设置,构建符合自身传统冰雪教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设冰雪运动“旱地化”“冰转陆、陆转冰”“雪转陆”等集“学科建设+活动建设”于一体的特色课程,在大力发展冰雪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冰雪兴趣的过程中,将冰雪运动切实转变为“上得去、留得住、传出去、带进来、负担得起”的大众运动。
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落下帷幕,证实我国“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战略阶段目标初步实现,冰雪运动建设可迈向下一快速发展阶段,面对井喷式的冰雪产业趋势,高校作为人才向社会角色转换平台,缓解冰雪人才紧缺,改善人才培养落后于市场经济需求问题,依托冰雪运动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效益,催生结构合理、模式可行、特色鲜明的课程设置,借以“旱地化”冰雪课程教学形式替代传统教学,打破冰雪运动季节性、地域性、高难性等固有困境,实现冰雪后备人才“供需平衡”[3]。
我国地域由秦岭山脉天然阻断造就南北气候差异大,冰雪运动建设以东三省为主阵地,为打破我国冰雪运动“北热南冷、北强南弱”的困境,全面普及全民冰雪运动健身,依托南方城市经济优势,多形式带动冰雪运动“南展”,进而推动冰雪资源合理配置,引领“西扩东进”战略举措,为实现2022年“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宏大目标,其政治效益得到了阶段性体现:(1)战略实施前筹划阶段(1978—1988):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群众体育建设主基调始,预示着冰雪运动长达十余年的筹划工作正式开启[4];(2)战略初始阶段(1988—1998):依托北方优质的冰雪资源,缓解人才匮乏问题,“北冰南展、北雪南移”战略初步提出试行[5];为保护重点冰上项目,冬运会增设短道速滑、速度滑冰项目;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的成立;《奥运争光计划计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领导性文件的发布,使我国冰雪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6];(3)战略初探与调整阶段(2000—2008):为鼓励南方城市冰雪参与积极性,在增设更符合南方人生理体态的花样滑冰等冬运会项目,政府主导的运动员跨省交流政策、场馆新建、运动员“南燕北飞”计划[7],推动冰雪运动“千帆竞渡”发展之势[8];(4)战略推进与深入阶段(2008至今):随着冰雪运动不断推进,文化社会化、经济产业化、训练科学化、交流国际化将作为新世纪发展目标[9]。
国家政策的推行与引导,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我国滑雪等项目受众较少、雪季短、设施建造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季节限制较强等窘境,但地域限制所造就的冰雪运动地区发展非均衡态势仅仅依托政策保障并不能根治,如何通过多渠道弥补环境压力、季节性限制缺陷,是我国冰雪运动均衡发展的难点所在。
冰雪运动开展较传统体育项目,受制于寒冷环境条件,虽冰雪产业开发市场具有很大的潜质,因其参与成本较高、受众较小、危险系数高被定义为“冷资源”[10]。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催动民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持续高涨,加之政府部门政策引导,冰雪产业逐渐实现可持续产业化。产业模式的转变、融资渠道的拓宽、经营格局的多元、组织层次的丰富构成冰雪运动最适宜发展趋势,“一带一路”冰雪国际项目的打造[11],奉行“走出去,引进来”的产业文化交流方式,挖掘适合南方地区开展的冰雪项目,构建冰雪项目旱地化产业服务体系,消除南北地域差异,弥补环境缺陷,引导民众积极参与冰雪运动的意愿,从而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实现冰雪运动由无人问津的“冷资源”向人人喜爱的“热产业”的转变。
冰雪产业发展推动城市经济与社会联动效应,带动冰雪旅游、冰雪健身休闲、冰雪工程建设等相关产业发展,加之国家政策、经济制度、投资主体、区域发展促使产业转型,在科技、空间、文化、经济多方融合的良性发展中,也暴露出政府管理机制缺失、市场化供需不均衡、产业项目推广混乱等弊端,如何明确政府管理部门职责归属、政策引导、监督机制等职能,规范冰雪项目推广条理化,是催动“热产业”蓬勃发展的关键。
《诗经·小雅》记载“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12],真实记录了我国北方高寒地区居民在冰雪天气的生活状态,在此背景下,我国冰雪运动逐渐得以兴起:《山海经》描述“有一钉灵国,此国人膝下长毛,脚似马蹄,行走飞快”,这便是冰雪运动最初人物形象[13];《隋书》记载古代蒙古高原住民“骑木而行”,驾驭“木脚”或乘着“木马”外出打猎[14];元代的“狗爬犁”用于通行、明清的“冰床”兼具交通与游戏作用、再到乾隆时期“冰嬉”的冰雪竞技都蕴含着我国古代浓厚的冰雪文化[15]。演变至现代,多元化冰雪文化效益引领我国民族文化思潮的崛起:立足“文化自觉”理念,建设文化强国,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冰雪文化基于区域文化不同特点,并不拘泥“一源一流”发展模式,借以冬奥会效应所形成的“民族文化记忆、国家集体记忆、社会群体心态”完美诠释“文化铸魂”释义,承载我国对“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冰雪文化美好愿景建设诉求,此时冰雪文化秉承彰显国家形象,文化传播效益;扎根“立德树人”理念,发展思政教育,培养自强不息体育人才。依托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与冰雪文化融合发展,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观念与审美情趣,建设全方位育人课程体系,激励学生“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将我国青年群体培养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有志青年,彰显文化育人效益;存身“经济兴国”理念,打造冰雪产业,实现文化产业经济振兴。传统冰雪文化与体育事业强国战略的融入,铸造冰雪文化“品牌符号”,以文化为核心指导冰雪产业,以文化建设为目的促进冰雪产业消费,推进高质量冰雪产业经济发展,彰显文化促经济效益。
纵观冰雪运动文化演变,我国冰雪文化呈“积久成俗,难分起讫”之势。为维系人类生存而兴起(打猎、通行、交流),为丰富生活而兴盛(娱乐、竞赛);深思冰雪文化缘起,基于文化进化论视角,冰雪运动是人类文化明发展的必然产物,承载着民族兴亡的重要使命;罗列冰雪文化发展历程,朴素冰雪文化孕育传统观冰雪文化发展,传统冰雪文化催生现代冰雪文化体系。其文化效益连古通今,秉承人类创造与生存并重的人类进化史,传承我国古人聪明智慧,指引现代冰雪运动发展,满足精神层次、组织层次、器物层次等多个领域需求,俨然一副“山包海汇”般盛世景象。但回顾冰雪文化发展史发现,南方城市运动起步较晚、文化孕育尚浅,南北冰雪发展区域差异造就的南北冰雪传统文化认知差异,文化认知杠杆倾斜角度失衡现象已然影响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将我国青年培养为有本领、有担当的理想主义好青年是我国高校教育不可推卸的艰巨使命[16]。高校作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基地,冰雪课程构建所蕴含的教育效益直接影响冰雪产业兴衰与否。合格的高校课程体系:凸显政策方针有效落实与教学深化改革的学校层面价值;囊括专业化思维、科学化组织、多元课程开发、高效技能传授的教师层面价值[17];培养学习者课堂活跃性、趣味性、挑战性、积极性等于一体的学生层面价值。依据学校教育目标、课程规划体系、冰雪发展现状、人才市场需求,将高校冰雪课程教育目标具体化、内容多元化、课程评价定性、定量化,多因素考虑构建课程体系,改善体验式运动、一次性参与、高昂成本的固有思想,加强青年学子冰雪参与积极性,发挥冰雪运动“上得去、留得住”的高校教学教育效益,培养学生参与兴趣、学习技巧的同时,增强个人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实现冰雪运动遍地开花的宏伟盛世[18]。
高校课程体系构建能够有效弥补冰雪裁判员、教练员、经纪人、产业服务等人才供给不足。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引导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校专业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师资输送机制、课程投入等教育保障资源整合水平,决定这项系统工程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质量评估等指标构建的可行度。
旱雪产业与旱冰产业作为参与者对冰雪运动精神需求的衍生领域、人才缺失是行业亟须解决的难题。而人才恰恰是驱动冰雪产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效益实现的第一动力。高校课程建设作为人才输出的基础架构,在推动冰雪项目旱地化普及与人才建设过程中还受到诸多困境制约。
冰雪运动兴起之初,东三省地区借助丰富的冰雪资源和气候条件,形成吉林、黑龙江、解放军“三足鼎立”的盛况,“北冰南展”战略提出之前,加之冰雪运动的环境局限性:地形、雪季、气候、场地等限制因素的约束,南方冰雪市场少有发展[19]。我国疆土辽阔,地形环境极其复杂,适宜开展冰雪运动的地域略显匮乏,随着我国冰雪政策、“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冰雪产业合作发展、中俄冰雪产业、冰上丝绸之路、冀北区域冰雪等战略的实施,东三省虽处于引领地位,河北、新疆两省逐渐呈现出赶超态势,以此为中心带动北京、内蒙古、甘肃等众多省份加入建设冰雪强国浪潮中。但整体较欧美冰雪强国:覆盖范围、囊括项目、发展架构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冰强雪弱”的项目发展缺点仍然存在[20]。我国政策扶持力度逐渐加大,但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雪季与冰期变短,南北地域经济倾斜,产业资金缺口大、自然条件先天不足,冰雪运动环境限制大等原因,限制我国高校冰雪旱地化课程体系构建,冰雪教学落地南北各高校,应首要考虑打破地域限制与弥补气候条件不足的问题,如何做到“冰旱结合,冰陆双栖”,因地制宜,因季节而变。
“北冰南展”政策实行之初,南方冰雪产业起步较晚,政府部门管理机制不完善,职责规划混乱,如江苏冰雪专业运动队建设归属于重竞技处管理,不同竞技体系项目隶属同一部门组织管理现象层出不穷[21]。随即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关于解决“北冰南展”战略权责混乱的文件,但地方政府并未做到“对症下药”,大多是照搬国家政策,并未体现政策指向性、具体性。当下旱地冰雪运动开展与“北冰南展”战略试行阶段管理机制“如出一辙”,政府单主体推动略显“捉襟见肘”,政府体育职能部门保障实施(政府主体)、社会体育组织措施执行(社会组织主体)、高校育人课程构建(人才培养主体)、企业调控配置资源(市场主体)、个人参与体育服务(参与实践主体)五位一体的多元化主体管理机制难以形成,造成旱地冰雪运动市场准入标准不规范、市场评价监测机制不明确、冰雪产业布局混乱、管理服务不到位、场馆等基础设施管理不合理、项目推广混乱等严重负面影响[22]。
“一个中心,两个视角”是冰雪运动的价值彰显,“一个中心”隐喻以人为中心的核心发展观,专业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核心[23],师资储备是项目推广的保障。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冰雪运动专业人才供不应求,但南北人才培养机制有较大差距,其短道速滑人才培育东三省地区总占比高达82.13%,江苏省占比1.43%,上海占比2.79%,其余部分为我国其他省份占比总和;另一方面,参与冰雪产业管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占比15%,持有相关证书的技术人员仅为21%,面临我国未来冰雪运动20万人的人才储备缺口,进一步佐证南方城市人才培养能力较差,人才引进机制欠缺等问题。旱地冰雪运动作为新兴项目,人才匮乏,师资储备不足问题更是明显。旱地化冰雪运动同等具备技术难度大、危险性较高的特点,大多数受众碍于无专业人才指导、缺失技能知识获取渠道放弃尝试此类运动[24],例如旱地雪橇项目危险系数较高,技术动作难以掌握,专业教师更是稀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课程体系构建。高校开设旱地冰雪运动课程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教学,校园招聘缓解师资紧缺问题也显得“杯水车薪”,高水平运动员无法与高校建立合作渠道,冰雪人才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高校教师转型高技能冰雪运动技术人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高校冰雪运动旱地化需加大教师资源交流匹配,扩充监管人员,充分发挥人才储备资源,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推动冰雪运动旱地化的首要条件。
场馆基础建设是制约冰雪运动发展的外部条件,截至2021年年末,全国建设标准滑冰场数量已达到已654 块,较 2015 年增幅达 317%,我国南方城市滑雪场建设数量为 115 所,全国占比 16.1%,黑龙江一省场馆拥有量尽达到194 所,新疆则为 77 座;至冬奥会举办后河北省冰雪场馆建设数量已经跃居全国榜首,总数达到299座,新疆数量为188座。南方冰雪场馆分布不均严重制约冰雪运动推广实施,多以沿海发达城市居多[25],内陆城市占比极小,由于内陆与沿海区域经济较大,场馆建设使用周期长,一定比重的冰雪场馆处于偏远山区,使用质量存在相应的安全隐患,无法进一步改建用以旱地冰雪运动教学。冰雪旱地化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场馆建设压力,但我国目前相应项目的配套设施建设较为匮乏,企业与学校的资源共享机制缺失严重制约旱地冰雪运动推广,如齐齐哈尔市碾区国际滑雪场旱地滑雪项目建设,一定程度实现了黑龙江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冰雪产业链的延长,但地理位置、经济成本等因素仍限制着高校与旱雪产业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另一方面,针对国内企业在旱地冰雪运动器物资源研发水平较低,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场地建设标准、器材设备等器物资源高度依赖进口,投资者建设成本过高,如旱地冰壶进口价格动辄几十万元。加之冰雪运动高风险性,参与者在运动过程中防护设备、辅助器械、场地费用都需要前期准备,运动成本消费较为昂贵,普通消费标准群体难以承受。因此,硬件设施匮乏、研发技术落后、参与成本高是冰雪运动旱地化急需攻克的难题。
北京冬奥会的顺利申办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冰雪运动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据《满洲老档秘录》记载[26],1625年努尔哈赤时期就举办了第一次冰上运动会,北方因地理条件适宜,民众参与较为便利,社会冰雪文化也较为浓厚,南方城市则相对淡化。一方面,南方居民传统认知冰雪运动为北方运动,透过季节不匹配现实困境来解读冰雪运动概念,运动认同感低;另一方面,冰雪运动在高校课程建设认可度“参差不齐”,受传统运动思维固化与冰雪运动高风险特质[27],考虑学生教学安全性,高校课程建设并不普遍,学生参与程度较低。如何改变受众传统对冰雪运动浅显的固化认知,宣传冰雪运动文化,激发学生参与冰雪课程的积极性是构建高校课程的重要阻碍。
高校课程建设作为人才产出机制的内核,如何通过冰雪运动旱地化课程构建,消除南北地域差异,弥补环境条件不足;完善冰雪运动旱地化管理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丰富专业师资储备;降低器物资源消费参与成本;提升冰雪认知水平,构建教学体系,多方联动消除教学供给差异,实现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培育人才的责任与优势。
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一定程度上催动城市冰雪运动的兴起,以江苏、云南等生力军引领南方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江苏虽地处中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冰雪运动开展领先于其他南方地区,但受制于冰雪自然资源匮乏与环境条件限制,冰雪运动尚未得到有效发掘与拓展,运动科研投入也远远不及北方城市。针对以上制约因素,多角度、全方位地寻求化解之策是把握冰雪机遇的关键:(1)仿真冰雪科技助力,缓解环境压力。因地制宜采用仿真冰雪技术建设仿真冰场、旱雪场,在提供与真雪场地无差异的体育服务的同时,有效规避造雪成本高、环境条件限制、维护投入大等风险,充分发挥科技推动优势;(2)冰雪小镇推动,弥补地域差异。集中冰雪资源建立冰雪小镇,实现“以点带面”的发展策略,打破地域限制,依托科技扩大冰雪场馆设施规模建设的同时,借助冰雪旅游业的红利加强冰雪小镇规划建设,多元化升级冰雪服务;(3)明星效应驱动区域经济,多样化赛事推动环境建设。利用明星效应推动冰雪赛事多样化发展,建立冰雪产业品牌,推动冰雪经济区域化,提升冰雪运动影响力的同时,催动冰雪运动环境建设。多渠道突破冰雪运动开展南北地域限制大,多方位弥补环境条件先天不足,为冰雪运动旱地化推广提供可行之策。
高校政策支持提供冰雪课程发展内生动力,参与主体社团化、协会化是课程实施的助力推手,高校社团协会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运行组织,相较于课程的固化组织模式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学校课程的引导作用[28]。学校冰雪社团课程分管课程以外的冰雪运动工作,以宣传冰雪知识、服务学生为宗旨,营造高校冰雪文化氛围,做到管理主体分化明确。依托参与单元协会化,搭建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桥梁:整合学生诉求向上传达,解决个人需求,增加学生对学校冰雪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解读学校政策向下反馈,简化流程,便于形成学生—冰雪社团—高校的正向反馈机制,如北京市石景山区电厂路小学成立旱地冰球、旱地冰壶、旱地滑雪等社团,分管体育课外的社团活动、奥体课、队员训练、文化宣传、赛事举办等一切冰雪活动,简化参与程序,细化管理主体。相对于学校管理机构,冰雪社团更具有自发性、自愿性,不会涉及政绩导向与经济导向,只负责冰雪运动知识宣传、技能养成、训练计划安排;但不具有权威性,无法满足学生对于冰雪运动的特殊需求[29]。高校与冰雪社团二者职权互补,优势互补,相互依赖,高校给予政策支持,冰雪社团提供服务供给,弥补课堂教学不足,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教学计划,实现条理化、阶梯式推广。如冬奥冠军杨扬发起设立的冠军基金协会,借助张家口崇礼政府与高校联动政策扶持,致力于宣传冬奥公益专项教育活动,助推冰雪运动旱地化课程建设进程。
高校冰雪课程建设根本前提是师资储备,大部分高校冰雪运动专业人才与师资配备相对薄弱,加之冰雪教练员技能要求门槛高,指导薪资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专业性人才培养的发展。新课标提出:高校课程建设要达到“教会、勤练、常赛”的课程目标[30]。然而“重训轻教”或“只教不训”等不良风气仍存在于日常教学中,同时教师的个人技能水平、知识储备、执教风格都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因此,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培养教学责任感、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应该加强“政府—高校—市场”三联动,搭建高校与高水平运动沟通桥梁,实现市场企业与高校师资置换,如甘肃白银市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国家训练基地、新疆国家集训队的“1322”场馆群、深圳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与国家女子冰球共建训练基地等组织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向当地高校提供了师资置换的机会,通过各地冰雪运动协会组织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提升高校冰雪运动师资水平。
落实组织“三联动”措施:第一,学校与政府联动,学校可根据政府部门颁布的政策文件,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与冰雪运动发展规划、师资招聘录用制度、加强人才培养体系,联合政府部门宣传冰雪知识,培养冰雪运动文化氛围;第二,学校与体育企业联动,针对教学场地不足的情况,学校可与体育企业达成购买服务协议,租用场地或企业教练员用于教学,建立人才联合培养,实现市场与人才双向流动;第三,学校与冰雪组织联动,通过合作将有潜力或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输送至各个冰雪组织,实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有效流动[31]。
高校冰雪运动课程模式教学应保证教学内容的严谨性、技能训练的科学性、场地设施的安全性,在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上,确立学生为课程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与长远发展。冰雪运动课程开展模式多样:传统课堂、社团活动、俱乐部、运动队等多种模式并存[32],利用灵活的教学模式转换,缓解学生单一教学模式下的枯燥、紧张的学习问题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冰雪教学参与成本,如佳木斯“冰雪旱地化示范城市”建设提出“争创双冰球城”项目,组织教练员深入校园推广陆地冰球项目,校企合作聘请教练担任学校冰雪运动课程教师,发挥培训、训练、赛事参与等多元建设模式全面结合,推动冰雪运动旱地化。(1)课程模式灵活化。更注重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安排运动时间,“错峰”教学可有效缓解学校场地紧缺问题[33],或通过场地租赁的方式打破场地限制,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分散教学”效率高、质量好的教学特点;(2)强化冰雪场地改造。针对高校冰雪活动场地小、教学冰期短、维护保养成本高等缺陷,可通过自治“浇冰”场地、“多校一冰”“多校一场”“移动冰场技术”“冰、雪转旱”等方式进行场地改造,打造冬季冰雪、夏季旱地冰雪相结合转换模式,降低高校冰雪课程开班成本,降低冰雪参与消费水平。
高校课程设置可适当拓宽专业领域,增大学生选课自由度,课程架构领域化、科学化、模块化、授课班次小型化[34]。比较中美欧各国课程体系,我国多依托运动训练专业设置课程,以服务竞技体育为主;美国依托于滑雪专业和雪场管理专业,以服务冰雪产业经济为主;欧洲依托于体育教育和户外运动专业,以服务教育与休闲体育为主。总结经验:我国高校应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不同课程体系。(1)增加旱地冰雪课程目标的层次性与递进性,在技术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冰雪运动的历史起源、场地评价、设备监控、急救处理等相关理论知识运用指导旱地冰雪项目,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2)增加旱地冰雪课程实施的多样性,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引入学生小组讨论、技能展示、专家讲座等教学形式;(3)增加旱地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与实用性,构建旱地冰雪运动训练、教学、竞技、管理、经济多专业知识结构,针对不同领域配置相应资源,实践与理论课程相呼应,提升专业与就业契合度。
受应试教育体系影响,高校冰雪课程教学多以理论结合技能教学为主,其中涵盖冰雪文化与体育精神教育少之又少;加之冰雪运动起源于北方,经典著作也大都描绘北方盛世,南方城市冰雪参与者对其历史缘起、发展历程、文学蕴含等认知略微欠缺。为弥补这一课程缺陷,体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无疑是最佳选择。冰雪运动课程“思政化”教学应是在教授理论知识与学习专业技能的单一课堂形式基础上,赋予一定的体育文化精神内涵的传播介质[35]。思政教育能够充分发挥教师“以德育人”的主体作用,将冰雪运动文化注入学生的“血液”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对冰雪运动知识的储备。通过课程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传递冰雪运动所蕴含的本质精神,将冰雪运动文化内涵转变为学生的主观意识[36],在体会冰雪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培养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提升冰雪传统认知水平,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从“北冰南展”看“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南北地域限制大、师资储备不足、基础设施缺失、冰雪运动本质认同感差等因素限制,注定高校冰雪运动旱地化课程建设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充分挖掘学校、教师、学生三方主体价值,明确课程开发思路,遵守课程开发原则,实行明确管理主体职权,多地域、多领域师资置换,拓宽专业领域,丰富课程体系等举措为冰雪运动旱地化课程构建合理建议;“思政化”教育是弘扬冰雪文化与“立德树人”的有力推手。总而言之,推进冰雪运动旱地化课程任重而道远,需多元主体参与,共同提升冰雪运动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