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养蜂技术员的日子》(29)
——树立养蜂致富典型

2022-03-24 00:40杨玉华
蜜蜂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虎林蜂场养蜂

杨玉华

(黑龙江省虎林市绿都蜂业有限公司,黑龙江 虎林 158400)

(续上期)

为了充分利用虎林丰富的野生椴树资源,加快发展本地的养蜂生产。我们当时十分注重树立典型,靠典型引路。我经常编写一些农村发展家庭养蜂的材料,宣传养蜂的好处和靠养蜂致富的案例。后来在下乡指导的过程中,发现并培养了虎林县新兴乡新胜村养蜂专业户门常荣这个典型。

她当年40多岁,是个非常能干的女强人。家里有8口人,爱人和2个大孩子承包土地,她和第3个儿子养蜂。过去,她家有多年养蜂的经验,但害怕割资本主义尾巴,不敢多养蜂,会干不敢干,有劲没处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放宽了农村经济政策,门常荣看到了发家致富的希望,便与家人商量后,决心放开手脚干,靠养蜂致富。

1980年,她家的蜂群发展到了30群,卖蜜超过500 kg。当年就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蜂场也初具规模。

1981年她家成了养蜂专业户。公社领导以及县里养蜂主管部门给予她很大支持,使她对养蜂致富充满信心。但前进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一年,虎林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由于她手头没钱,又买不到饲料糖,到了9月下旬蜂群的越冬饲料还没喂上,严重威胁了蜂群的越冬。在县农业科和农行的帮助下,很快就解决了需要的贷款和饲料糖,使77群蜜蜂入了窖。整个冬季,在她的精心管理下,妥善处理了越冬窖潮湿、低温等问题,使蜂群全部安全出窖。

1982年,她卖掉30群蜂,剩下30多箱自己饲养,在生产季节摇取2750 kg椴树蜜和杂花蜜,加上卖蜂群、蜂王浆的收入,全年收入达到7000元。这个产量和收入水平,在当时,引起了全县养蜂行业的关注。许多老养蜂员都说:“这个妇女真不简单,有两下子。”这一年,她的蜂场被评为全县的养蜂先进蜂场。

1983年她家养蜂又有新发展,全家8口人,除了一个年迈多病的老人和上学读书的女儿外,人人挑重担。大儿子专程去上海买回一台巢础机,发展起巢础加工业务。春天出窖的35个原群,生产商品蜜4100 kg,加上春天卖蜂25箱,收入1500元,全年养蜂总收入达到10500元,全家人均收入1312.5元,成为虎林养蜂行业里第一个万元户。

1982年她养蜂收入7000元,1983年收入上万元,成为远近闻名靠养蜂致富的典型。收入多了,家里盖起了3间大房子,买了电视机,购置了许多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具。还给二儿子办了喜事,家里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她知足地说:我们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能有今天的富裕生活,打心眼里感谢党、感谢党的富民政策。

当时,虎林有的养蜂人觉得一个家庭妇女,生产成绩比一个老养蜂员都强,认为她养蜂肯定有诀窍,还有人专门到她的蜂场取经。其实她能有什么诀窍,就是管理蜂群比较精细。她常说:“养蜂要像伺候小孩一样,别让它冻着饿着就行,只有勤快,才能培养出强群。”春天她抓保温、抓饲喂,根据天气情况,蜂箱的巢门勤开、勤关。进深山放蜂条件比较艰苦,她每天都是天刚亮就起床工作,打扫蜂场,检查蜂群、摇蜜、取浆,常常是忙得连饭都是两顿并一顿吃。什么蚊子小咬,苦和累全然不顾,一干就是一整天。

她相信科学,接受新技术。积极响应县农业科更换蜂种的要求,引入东北黑蜂蜂种实行顶交换种,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她没有文化,但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她不保守,愿意帮助别人。她养蜂比较谨慎,特别是蜂群越冬前的准备工作是细了又细,几年来,她的越冬蜂群基本没有出过问题。

1984年在全县养蜂生产会议上她表示:今年养蜂要大发展,更上一层楼。春天出窖的60群蜂,分成3个小组,由她以及爱人和三儿子分别管理,她还积极响应开展全县蜂场竞赛的倡议,争取早日实现“百群蜂、万斤蜜”的目标,准备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妇女的她,成为虎林养蜂致富的典型。也成了虎林县养蜂生产上第一个万元户,在全县蜂农中影响很大。因此,她得到县里的重视和表彰,国家农牧渔业部和省农牧渔业厅的领导都先后去看望过她。各级领导的重视,使她坚定了养好蜜蜂的决心,生产成绩一直遥遥领先。先后被评为虎林县劳动模范标兵、黑龙江省三八红旗手。并多次当选虎林县人大代表和牡丹江地区人大代表。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虎林蜂场养蜂
郑虎林书法作品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邢台县蜂群南繁培育工作启动
污水源是春季爬蜂的元凶
春季蜜源失收 转地放蜂步履艰难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姜虎林:14年铸就“资讯梦”
养蜂女状元
有计划安排蜂场确保稳产稳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