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一家亲
大伙还记得“滚滚”降级的事儿吗?
当然记得啦,“滚滚”那会儿都上了热搜,可火了。不少网友还期待人手一只“滚滚”的美好画面呢。
“滚滾”是谁?
就是我们胖乎乎、圆滚滚的大熊猫啦!
滚滚,你们降级了,是不是就不再是“国宝”了呀?
……
一提到“滚滚”降级的事,“动物一家亲”的微信群顿时热闹起来。
“国宝”大熊猫被降级的消息也曾让人们争相讨论。大熊猫降级了,还是“国宝”吗?这样的降级意味着什么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往下看吧。
去年7月,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这消息一出,迅速在网上引发热议,大熊猫降级了,还是“国宝”吗?
按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物种编入9个不同的保护级别: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数据缺乏和未评估。
我国则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标准,制定了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物种濒危等级分为野生绝迹、绝迹、濒危、渐危、稀有和易危。
大熊猫在我们心中有着特殊的“国宝”地位,在国际上,也成为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
事实上,早在2016年9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就曾宣布,中国的大熊猫已经不再处于世界濒危动物之列,由“濒危”变为“易危”。大熊猫受威胁程度降级,但保护力度不能减少,目前,大熊猫依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珍禽异兽正在“归来”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近年来,除了大熊猫被降级之外,我国还有不少珍稀保护动物“回归”我们的视野。
我国一级保护动物麋鹿曾是国际动物保护组织确认的一个“极危”物种。2006年,麋鹿也正式从世界濒危动物名录“红皮书”中退出。
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数量已增至约30万只,保护级别从“濒危”降为“近危”,连续降低两个级别。
极度濒危的海南长臂猿,从低谷时的7~9只增长到了33只;朱鹮从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5000余只;白头叶猴从八十年代的300余只增加到1300多只……
这些野生动物数量的增加,珍稀动物的重现,说明我国的环境保护措施做得好,珍稀动物降级是对动物保护工作最好的嘉奖。
在当今的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正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