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涛
(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00)
“一带一路”倡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重要规划。高校要围绕“一带一路”的建设特点,将当前教育与“一带一路”的人才需求进行结合,切实做好“一带一路”下的教育发展规划,保障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优先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夯实基础。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一带一路”经济发展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大学生毕业就业发展提供更多选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密切加强对外合作,深化经济、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机制,增强多个方面建设发展、对接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产生的正面影响。正是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的充分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形式产生巨大变化,为新时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提供支持。因此,“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丰富了毕业生就业渠道,使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有所缓解。
“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实施,促使高校毕业生能根据自身学习特点、就业需求及就业发展意愿等,科学地进行就业发展规划。“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文化、教育、经济及互联网等行业实现与国外部分产业充分对接,加强对部分专业人才的输送能力,为高校毕业生更好进行就业发展的自主选择提供支持。除此之外,“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拓宽了大学生就业路径,为高校毕业生面向国外发展就业创造积极条件,实现对部分高校毕业生短期就业有效性的提高,进一步帮助大学生以个人意愿及专业优势为主导,对未来就业发展方向进行科学判断。
“一带一路”倡议规划,对于提升高校人才教育培养质量及强化毕业生就业水平提供帮助。从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展现状来看,总体状况较为良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普遍提升,提高了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基础就业能力,缓解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但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实际上对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具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给予高校毕业生更多的就业选择。但从现实环境来看,部分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展所处的被动局面,仍未能得到充分改善。究其根本,是部分高校未能充分做好面向“一带一路”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对接,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仍然依赖于高校教育帮扶或第三方机构的就业支持,降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主动性。另外,部分高校单方面追求提升“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教育效率,忽视基于对口专业人才培养开展教育优化的重要性,导致高校难以结合“一带一路”发展优势,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从而使高校毕业生短期内的就业压力增大。
提升就业适应能力,基于一专多能视角做好人才教育培养,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背景下,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做好“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教育衔接的核心。然而,部分高校虽然在教育形式上,进一步面向“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制定多项教育改革策略,在教育实践方面则未能充分考虑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基本就业需求,单方面推进“一带一路”发展视角下的教育改革,势必无法有效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能力,同时,也对高校部分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形成阻碍。换言之,部分高校充分掌握“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毕业生就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了解,但在提升大学生就业适应能力方面,却未能制定科学的教育策略,促使高校面向“一带一路”发展的教育改革流于形式。
高校毕业生就业资源分布不均问题由来已久。“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各地区大学生就业发展打开新的突破口,但从高校毕业生实际就业率及就业趋向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毕业生就业水平普遍提升,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一带一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未能对就业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有效解决。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更多的是面向经济发达地区开展对接,其中,京津冀经济圈及粤港澳大湾区等建设规划,被充分纳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体系。西南、东北、华中等部分地区则未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面向“一带一路”的发展做好布局,从而,促使部分经济发展地区能以加强产业升级及产业转型为主导,更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则不具备以上能力。第二,部分地区面向“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发展转型策略,注重更多的是顶层设计,对于教育的强化则缺乏重视,使高校毕业生就业资源的分布更倾向于支柱型产业及头部企业,从而导致“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难以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确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展创造诸多机遇。但同时相关就业岗位对于高等人才专业素质也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高校方面要根据“一带一路”倡议规划,循序渐进地做好对阶段性教育计划的调整,面向对大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革。但部分高校在“一带一路”倡议视角下的教育规划,仅满足对于专业人才市场缺口的填充需求,未能在强化大学生专业素质方面做好教育铺垫,促使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仍然较为严峻。另外,部分地区高校盲目地推进教育改革,导致高校大学生的教育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不符,降低高校毕业生实际的就业能力,也对“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发展的教育优势,使部分高校毕业生实际就业率有所下滑。
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展现状,高校方面要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规划,进一步做好对教育对接能力的强化,并面向未来毕业生就业发展,提升大学生多岗位就业适应能力,切实从推动教育发展及产业建设的一体化联动,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教育培养新机制,使高校具备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
加强高校教育对接,对于解决“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具有一定帮助。高校要围绕“一带一路”发展建设需求,做好面向国际稀缺人才的就业教育培养,提升本校学生面向国外及国内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就业能力,促使高校能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发展优势,弥补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展的不足。对此,高校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发力。第一,是改变“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毕业生就业路径,摆脱毕业生就业对于高校或第三方机构的依赖,拓展毕业生就业发展的自主选择空间,基于新媒体平台建设及互联网教育平台的构建,强化高校教育发展面向海外的教育交流,使高校能根据行业发展变化与“一带一路”倡议规划内容,更好调整教育方案及教育策略,实现对“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部分解决。第二,高校应做好对外部就业资源的吸纳,运用“一带一路”的发展平台,做好在教育方面的充分延伸,帮助大学生创造就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使高校毕业生能充分掌握就业发展的主导权。
增强大学生就业发展的适应能力,必须要从做好科学的教育决策、提升教育执行力等方面推进教育改革,根据未来阶段大学生就业发展方向及毕业生自身的就业需求,制定多种不同策略,并保障相关策略能在教育实践方面有效实施,避免高校面向“一带一路”的教育改革单方面满足教育形式上的需求,要从大学生就业发展现状及解决就业难题的角度出发,为“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此外,高校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路径,围绕通识教育培养大学生多方面的专业能力,强化大学生总体的专业素质及文化素养,使高校毕业生能适应各类不同岗位工作环境,避免外部因素的干扰及内部因素的影响,促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受阻,最大限度为“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排除后顾之忧。
经济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第一要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必须要从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及推动产业发展联动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是指面向“一带一路”建设企业,做好专业人才培养的定向输送,促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能更好地适应“一带一路”企业的用人需求。以此,进一步发挥高校及企业双方面的人才教育、培养优势,为高校毕业生面向更多岗位进行就业创造有利教育条件。推动产业发展联动,是指由各地区政府机构为“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搭建平台,通过优化各地区产业发展结构、突出产业发展优势,实现各地区产业发展影响力的提升,使各地区产业经济建设方向能与“一带一路”倡议规划内容保持一致,进而,促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能获得政府机构与企业的有效支持。此时,再推动高校系统化的教育改革,则可一定程度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
基于能力导向进行大学生教育培养,对于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优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高校不应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固守传统的教育理念,要进一步强化大学生自身专业实力及专业技术水平,根据大学生专业能力进行科学的教育评价,并在充分参考“一带一路”倡议中相关教育新要求的基础上,制定高校大学生教育培养新方案,推动高校大学生教育培养工作的开展,保证高校教育新方案的制定能契合“一带一路”倡议下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尽可能为未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提供多个层面的教育帮助,使未来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继而,提升“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毕业生总体的就业发展水平。
面向国际化教育发展,进行高校人才教育培养创新,可以更好针对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予以解决。国际化教育发展,要求高校要基于对海外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及面向国际企业开展教育合作,为大学生就业发展提供帮助,使大学生不仅能面向国内进行就业选择,同时,亦可根据自身专业优势及个人就业倾斜,面向部分“一带一路”友好国家发展就业。以此,扩宽高校毕业生实际的就业范围。对此,高校必须对当前教育体系、教育内容及教育目标进行调整,根据与国外教育机构的合作,为大学生建立就业展示平台,使大学生能在入学的初期阶段,即可面向海外进行职业规划,改变高校毕业生就业路径单一的问题,真正意义上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指明新的方向。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改变了部分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现状,提升了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展水平。但因教育条件及教育改革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未能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教育发展优势,导致毕业生就业能力不强。未来阶段,高校必须要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深化当前教育发展改革,提升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展水平,为“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