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龙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使“三农”工作的重心发生了历史性转移。农民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主体力量,要从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层面不断提升农民的主体意识,实现农村地区新思想、新理念的全覆盖,从而全面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我认知水平,把他们培育成新型职业农民,确保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理论宣讲是一种通过阐释、宣讲思想理论,从而实现影响人们思想和行动的一种精神交往活动[2]。理论宣讲工作进乡村正是通过有针对性的组织来解读、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农业生产技术、民生知识等方面的内容,达到激活农民的内生动力、提升农民的开放思维、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为目标,更好地发挥其主体性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3]。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理论宣讲工作者,责无旁贷,通过深入农村、走到农民身边、走进百姓心间,围绕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上级政策、基层社会治理、法治知识普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内容,转换话语表达,利用农民听得懂、感兴趣、记得住的方式,创新性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将党的新思想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时代理论宣讲进农村可以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认知水平和综合素养,这也与全民素质提升的核心目标高度契合。农村地区的发展少不了农民这一主体的支撑,但如果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就会从根本上影响到新农村建设发展。在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具备了良好的新时代理论宣讲的内在条件,也使农村地区农民思想理念的优化具备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只有用理论武装头脑,使农民的思想意识、认知水平不断提升,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才会有更多的改变,才能更好服务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新时代理论宣讲进乡村是将来农村发展规划更为科学的依据所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让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摆在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之上。乡村地区要想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化的发展和进步,势必要让农民不断学习先进理论和思想,作为将来发展的基础,这是一个切实关系到农村将来长远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新时代理论宣讲进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所需,也是时代的新发展对广大农村群众提出的学习要求,更是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必经过程。
理论宣讲进乡村能够为整个农村地区的发展指引更为明晰的方向。新时代的理论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关于经济发展、治理体系、文化建设、法治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理论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新农村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工作任务繁多,经济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都需要理论来指导这些实践工作,这也意味着新时代理论进乡村的层次化越强,架构体系越丰富,其在新农村的建设当中所发挥的作用就会越明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理论也在日益发生变化,新农村建设需要科学的规划作为支撑,而科学的规划源头就是这些先进理论,只有将这些理论“带入寻常百姓家”,指导他们的生产生活,才能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一项工作如果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将会直接造成行动上缺乏执行力,这就会直接影响到此项工作开展的效果。新时代理论宣讲进乡村面临的现实困囿,主要体现在多方主体的重视程度不够:一是部分地方政府对理论宣讲进乡村重视不够,对理论宣讲工作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不足,在政策上给予的倾斜度不多,没有将理论宣讲进乡村纳入到常态化的工作当中。二是农民群众自身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农民们或是种地种田,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获得物质收入,或是选择进城务工,在城市当中寻求更丰厚的物质收入,部分农民由于自身的思想意识比较保守,他们对理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充分厘清新时代理论宣讲进乡村对他们自身所带来的益处,自然也就造成了理论宣讲进乡村存在诸多的难点、痛点和堵点。从本质上来说,新时代理论宣讲进乡村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是需要多方主体的协同配合和共同努力的,如果只是想要发挥某个单一主体的价值作用,自然是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理论作为宣讲的内容,是宣讲的核心要素所在,宣讲内容是否“接地气”,是否有效结合农民的生产生活,这直接关系到农民“听到”和“听懂”与否,也决定着理论宣讲的结果成功与否。近年来,有关单位组织理论宣讲队伍下到乡村对农民进行宣讲,但普遍存在宣讲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的问题,太过于理论化、僵硬化的问题,还有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这些“不接地气”的宣讲内容,犹如隔靴搔痒,农民不能有效理解,未能“入脑”“入心”,没有达到为农民思想上解惑、政策上解渴、精神上解压,也没有达到为群众的实际困难解题的效果,导致他们对宣讲产生了“假、大、空”的感觉,对理论宣讲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普遍不高[4]。
新时代理论当中涵盖的内容要素是极为丰富的,理论宣讲人员应该对每一条理论都进行深入的学习、理解,悟深、悟透,真正消化,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才能更好指导理论宣讲工作。宣讲过程中,宣讲员不能照本宣科,需要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达到他们感兴趣、听得懂、记得住的宣讲效果,因此,这对理论宣讲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演讲功底的人,才能从事理论宣讲工作。理论宣讲专业化人才的缺失是目前该项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瓶颈,理论宣讲专业队伍的数量少、人员不足是主要问题,另外,部分宣讲员来自党校、高校和机关单位组织等,他们平时又有自己的工作,时间上不能完全保证此项工作的经常性展开。在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培养有理论水平、有演讲能力、懂政策、懂农民的专业化理论宣讲人才迫在眉睫。
科学的理论宣讲工作体系,就如同是一根“指挥棒”,可以确保理论宣讲进乡村的目标明晰、方向精准、流程科学、方案顺畅,这是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进乡村有效展开的一个关键步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科学的理论宣讲工作体系形成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一方面,要积极做好顶层设计。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撑,为此,政府部门要针对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和制度文件等,这有助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理论宣讲工作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要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针对目前理论宣讲进乡村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政府要吸引相关农业管理部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村民代表等多个不同的主体共同组成理论宣讲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职责划分,确保责任到人。在具备完善制度和专门人员的基础之下,不断夯实理论宣讲工作体系,为下一步理论宣讲工作进乡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广大农民群众是理论宣讲的对象,理论宣讲的最终目的是用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武装群众头脑、凝聚民心、团结群众、筑牢广大农民的思想根基,调动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以此进行自我革新、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5]。理论宣讲员做好宣讲工作,需要不断充盈宣讲的内容、创新宣讲的形式,将上级精神、政策制度送入到寻常百姓家,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不断促进农民思想,增强农民现代化意识。通过口头“面对面”宣讲、展板“故事式”宣讲、开展“文艺式”活动宣讲等多样化的形式,着力在农民群众参与度上下功夫、出点子,找准切入点,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参与理论宣讲的积极性、热情度[6]。在乡村当中的醒目位置可以设置宣传栏,将上级最新的政策在宣传栏中形象化表达,让乡村居民可以处处感受到新时代理论的影响力、时时受到新时代思想的熏陶。
理论宣讲员必须下到基层、深入到农民中去,通过进村、入户,走进田间地头,才能有效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三农”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一次生动而接地气的宣讲,对农民来说就是一次深入心灵的洗礼、变革,各领域、各行业的专家走上农村的宣讲台时,应该出新招、用妙招,让宣讲的党味更纯、鲜味更足。农民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主体,只有不断充盈宣讲内容创新宣讲形式,才能不断提升农民的现代化意识,法治意识、生态文明理念,更好地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另外,乡村振兴不仅要从制度层面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也要从思维和价值观层面不断培养具有现代综合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
新时代理论宣讲进乡村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宣讲人员,具有专业化水平的理论宣讲人才在这项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理论宣讲进乡村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囿,需要培养大批能将党的政策理论讲好的专家,用农民所理解和易于接受的新方式、新表述,大众化、形象化阐释,达到宣讲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讲人民想听的、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用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新理论、新政策,使农民能理解和接受、认同和信奉、掌握和践行,进而转化为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幸福生活缔造和农村产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建设一支思想政治觉悟高、专业理论业务强的理论宣讲队伍任重道远,这也是实现基层理论宣讲常态化和可持续的关键。通过以“关键少数”宣讲人员带动“绝大多数”农民群众,积极回应农民群众关心的问题,耐心回答农民困扰的问题,注重回答农民的难点问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帮助农民廓清思想迷雾,使农民听了后解疑、产生共鸣,并达到宣讲的本真目的。同时,积极地吸引行业专家、先进模范、两代表一委员、新乡贤参与到理论宣讲进乡村的工作中来,让他们成为农民思想革新的“带头人”、乡村发展的“引路人”。
理论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农业生产技术、民生知识等方面的内容传播给广大农民群众,在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高地标准、更严地要求承担起服务农村群众的重任。只有在创新体制机制、拓宽宣讲渠道、抓好队伍上下功夫,通过多方主体的积极推动,用情怀、使命和责任,全面架起理论宣讲员与农民群众之间的桥梁,才能够让理论宣讲工作进乡村这项工作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上级相关组织要能够按照不同乡村的发展情况,制定差异化的理论宣讲方案,根据农民不同的实际情况对他们开展专业化的指导活动,这也是确保新时代理论宣讲真正落地实施的一个关键要素。同时,还要加强对理论宣讲人员的统一管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进乡村的针对性、成效性,不断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和现代化发展意识,让他们真正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