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鹏,赵帮泰,宋乐见,梅林森,易 军,左之才,王 巍,郭 曦*
(1.四川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成都 610066;2.四川畜牧科学研究院,成都 610066;3.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成都 611130)
四川是我国肉牛优势主产区。2021年四川牛存栏830.5万头,排全国第2位,牛出栏293.1万头,排全国第5位。但牛肉产量3.69×105t,居全国第8位,可以看出四川是肉牛养殖大省但不是肉牛养殖强省。在“十三五”脱贫攻坚中,四川肉牛养殖产业是助农致富,发展地方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随着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用工成本高、劳动强度高、设施设备配置落后等问题,已经成为肉牛产业发展瓶颈,在实现“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四川“10+3”农业产业体系“川牛羊”产业振兴的政策支持下,下一步四川肉牛养殖业将向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发展,逐步解决肉牛养殖机械化落后的问题。
受地理环境影响,四川主要肉牛养殖形式以家庭为单位的适度规模为主。适度规模肉牛养殖场指存栏10~50头能繁母牛或50~200头育肥牛的肉牛养殖场,肉牛养殖设施设备以基础设施消毒池、运动场、青储窖、饲料加工车间为主,配备小型的铡草机、揉丝机、饲料搅拌机、粪污储存装置等,受养殖规模、经营资金有限、疫情影响等原因,养殖规模难以扩大,机械化养殖技术应用较少。
肉牛养殖机械化发展水平是养殖场实现现代化养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提升养殖场生产效率、改善动物福利的重要指标。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畜牧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畜牧业总产值将达到4.5亿万元,同时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8%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机械化养殖作为肉牛现代化养殖的重要一环,可以解决用工难、作业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是提升规模化养殖水平的重要支撑。肉牛养殖全程机械化包括:种草-收获-加工-饲喂-过程控制-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牧草机械:饲草联合收割机、牧草打包机、揉丝机等。饲喂机械有:精料定量控制加工机、TMR搅拌机、撒料车、恒温供水系统等。过程控制机械:多功能消毒房、环境控制装置、分群称重装置。废弃物处理机械:粪污收集装置、粪污固液分离机、有机肥加工设备等。当前四川肉牛养殖户仅配备了少量的机械设备,大部分养殖环节依赖人工,导致养殖成本居高不下[1]。
针对适度规模肉牛养殖场机械设备应用情况,项目组对不同区域的肉牛养殖所使用的设备进行了调研。结果如下:达州宣汉、南充阆中、广元剑阁、巴中平昌等川东北地区,是全省肉牛养殖技术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养殖品种以本地黄牛、西杂牛为主,善于将先进的肉牛养殖设施设备应用于生产中,积极推动机械设备代替人力,饲草收获及加工、饲喂、环境控制、粪污处理等环节已经使用机械设备,肉牛养殖产业发展较好[2]。甘孜州康定、甘孜,阿坝州小金、若尔盖、红原等川西北高原地区,养殖品种以牦牛、西杂牛为主,牦牛出栏周期长,主要以夏放牧+冬补饲或全放牧的养殖模式为主,缺少环境控制设备,一般养殖设施设备应用较少,生产效率较低,设施设备发展较为落后,冬季严寒导致牦牛掉膘严重、死亡率高[3]。宜宾筠连、泸州、内江、自贡大安区等川南地区,养殖品种以川南黄牛、水牛、西杂牛为主,以家庭为单位的养殖户居多,人工成本低,由于机械化养殖设备成本较高,多数养殖户选择自繁自养,仅采用了部分小型的设施设备来辅助人工[4]。凉山州昭觉县、雷波县、美姑县等地,养殖品种以凉山黄牛、西杂牛为主,养殖模式以放牧、散栏+栓系式为主,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养殖方式较为落后,主要以人力为主,对养殖设施设备的投入较少[5]。
四川的肉牛养殖业具有大群体、分布广、总量大的特点,以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合作社为主的经营者居多,但机械设备配套落后,无法实现标准化养殖。通过前期调研情况发现,适度规模肉牛养殖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机械化总体水平还不高,不同地区、品种、养殖规模和生产环节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场区建设与机械设备配套不完善,部分技术装备有效供给不足,导致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6]。二是丘陵山区夏季高温潮湿,四季气候变化显著,导致牛群常处于应激状态,甘孜、阿坝等地冬季严寒导致牦牛掉膘严重、死亡率高,肉牛场整体环境调控水平不高,智能化环境调控技术尚未应用。三是牛舍粪污清理不及时,粪污资源化利用程度低,既不利于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也不利于肉牛疫病防控、提升动物福利。四是种养配套不均衡,肉牛“缺粮”问题严重,跨省跨区域购买饲草导致养殖成本攀升,本地饲草种植面积小,机械化处理方式不到位,缺少优质牧草,增加了养殖成本。
肉牛养殖与农业用地、环境保护等密不可分,各级政府应以地方特色肉牛产业发展为中心,合理划定区域内农业用地与养殖用地,规划肉牛养殖产业长期发展目标,实现种养循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肉牛养殖是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应鼓励相关银行金融机构出台活牛贷款抵押、设备贷款、贷款贴息等信贷补贴政策。其次由于牛疫病类型多样、疫情发生的随机性,应加快推进肉牛养殖保险,降低养殖户风险。肉牛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支持,小型养殖企业难以形成深远长久的影响力,在政策的推动下肉牛养殖发展空间才会更广阔,凝聚多方力量积极推动肉牛养殖业,打造特色优势产业。
发展肉牛机械化养殖技术,设备购置资金需求大,使用情况有限,普通养殖户难以进行持续投入,其次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中小型机具覆盖面有限,购买周期长,应针对不同养殖地区细化农机补贴目录,扩大补贴范围,解决当前急需农机装备[7]。在肉牛集中养殖区推动村集体建立养殖协会、合作社,开展合作式肉牛养殖,实现牧草种植、品种改良、犊牛购买、疫病防控、农机装备、粪污统一消纳的合作化经营模式,降低购机成本,实现机械设备共享,优化资金分配结构,发挥肉牛养殖产业内聚力。
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主体修建的牛舍由于早期资金投入少,导致现有牛舍活动面积小,饲喂、清污等环节不适合机械化作业、采光通风条件差、粪污处理难、难以购买配套合适的设备,存在牛场功能区域修建不标准的问题[8]。亟需对老旧牛场进行改造,以机械化、标准化、智能化为目标,根据不同地区出台牛场建设规范,合理规划牛场功能区域。政府应鼓励养殖户进行牛场标准化改造,提供政策支持、技术咨询、建设指导等服务,进行完工验收等,对改造后符合标准的牛场给予一定的补贴或相关政策优惠。
肉牛养殖所需饲草主要以青贮饲料为主,其可最大限度的保持青绿饲料的营养价值,适当的贮藏方式可解决冬季肉牛缺粮的问题。四川地区鼓励以草定畜,但是受丘陵山地地形影响,饲草收获困难,养殖规模与种草面积发展不协调,多数养殖场主要依赖人工收获[9]。
结合肉牛养殖模式,建议根据饲草种植面积、耕地情况、道路通达程度,在地形平坦开阔区域选择大型青贮联合收割机,一次性完成饲草的粉碎、揉丝环节,待转运检测合格后由裹包机进行加工。在地形复杂区域选择小型青贮收割打包机,一次性完成青贮作物的打捆收获,配合田间小型转运设备,实现收获,使用粉碎、揉丝机加工后在青贮窖、池中压实、封严贮藏。
饲喂育肥牛时,粗饲料占比不得低于50%,并搭配精料少喂勤添,最后加水。传统养殖场仍旧采用料水同槽的饲喂工具,受圈舍修建形式影响,圈舍内无饲喂设备通道,机械化设备难以进入,饲喂主要依赖人工。粗、精饲料的混合均匀度影响肉牛的生长发育情况,市场上售卖的TMR肉牛全日粮饲料搅拌机,混合均匀度存在差异,肉牛增重效果不是很理想。根据牛的生长情况,每天需喂2~4次,饲喂环节是耗费人力物力的环节,一般养殖场配备了饲料加工设备,但是饲喂设备应用较少,导致饲喂环节机械化程度较低[10]。
建议适度规模肉牛养殖场配备立式或卧式精料研磨混合机、全日粮饲料均匀混合机、自走式饲喂车、恒温饮水槽等设备。大型养殖场配备全日粮饲喂站,大型饲喂车,使用电脑程序对每次配方饲料进行自动化的添加与生产,集中加工、集中供给饲料,降低饲料加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肉牛的生长过程控制包括牛只识别、场区圈舍消毒、圈舍环境控制、称重分群、疫病防控等环节。受养殖规模影响,传统肉牛养殖对此环节关注较少,仅是对圈舍进行简单消毒、安装简易耳标,肉牛养殖管理不规范,牛生长环境恶劣,牛只增重效果较差[11]。
耳标作为牛只识别的重要工具,也是实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渠道,现有牛场仅是在牛耳处打简易耳标,经常脱落,加大了管理难度,建议对规模化养殖区域实现耳标统一化处理,建立肉牛养殖数据库。牛场进出入口、场区消毒不彻底易导致传染病高发,应严格控制人员、牛只进出口的杀菌消毒,配备小型圈舍巡逻消毒设备,严防严控。肉牛圈舍环境控制控制不当,夏季高温高湿、冬季阴冷潮湿等环境肉牛将会产生应激反应,影响牛生产性能,建议安装带有气体检测、温度调控的环境调控设备。牛生长过程中分群可以对牛生长性能进行及时调控,使发育水品一致,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牛场粪处理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以综合利用巍出发点,提高资源化利用率。肉牛圈舍粪污需每天清理,传统肉牛养殖场由于修建结构限制,机械设备应用较少,每2~3d进行一次清理,效率低且劳动强度高,对收集的粪污仅是做简要固液分离便堆放在场区内,对附近环境影响恶劣,已成为肉牛养殖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12]。
《“十四五”全国畜禽粪肥利用种养结合建设规划》提出以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为主要目标,就地就近科学还田利用粪污。在政策背景支持下,肉牛粪污将得到更好的治理,鼓励适度规模牛场周围种植常年施肥作物如蔬菜、果树、经济作物。大型牛场一般将粪污加发酵菌制作成牛床垫料,每半年清理1次,翻抛发酵加工成有机肥。对于有条件的牛场可以安装刮粪机、抽排泵、清粪车、斜筛式固液分离机、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发酵池等设备,对粪污进行处理。
在政策支持、资源配套的前提下稳步扩大适度规模肉牛养殖规模,提升养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实现肉牛的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畜牧业发展潜力。一是要挖掘草山草坡资源利用潜力,稳保饲料资源。二是改进老旧肉牛圈舍,提升机械设备使用率,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切实提高畜禽养殖劳动生产率。三是鼓励多种生产经营模式构建联合体,形成不同区域的标准化生产体系,提升全程机械化养殖场和示范基地的影响力。四是落实各项配套补贴政策,增强保障体系,积极探索有利于肉牛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方法,保障项目尽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