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芳,于永波
(乌鲁木齐市气象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农业作为我国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之一,其实际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及损失最为严峻。乌鲁木齐位于新疆中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86°37′33″~88°58′24″、北纬42°45′32″~44°08′00″,总面积为13 788 km2,境内地势起伏明显,山地面积广阔,整体表现出中北部低、东北与南部较高的特点。乌鲁木齐隶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具有四季不分明、降水稀少、较干旱、温差大等特点。
受地形地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该地区干旱、暴雨、大风、冰雹等各种各样的气象灾害频发,直接影响了各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严重时会导致农作物大幅减产甚至绝收。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国内有关气象研究部门应采用全新的机制预防气象灾害,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帮助农业生产工作顺利开展。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气象部门的服务工作不可或缺,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合理有效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减少农业损失。
改革开放后,整个社会都处于转型升级状态中,表现明显的是城乡一体化目标逐渐得到实现,工业化状态也日渐平衡良好。进一步分析现阶段情况得知,在国内持续发展的状态下,伴随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极为突出,威胁性环境问题发生概率变高,带来了粮食问题以及环境危害问题。
根据对有关数据的研究分析得知,近年来国内大多数地区农业生产作物会受到气候的影响,并且气候灾害形成的粮食减产问题超出了一定范围,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社会持续发展的状态下,假如发生气象灾害不能在第一时间予以控制,后续带来的经济损失问题必定严重,所以专业部门需要构建科学的预备解决方案,更好地控制农业气象损失,保证农业粮食的基础性产量得到保证,真正提升农业生产水平[1]。从整体角度来看,当前国内农业气象灾害变化明显。有关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妥善处理相应气象问题,构建科学化的气象预防措施,对此予以合理、科学的应对。
有关人员长时间研究发现,乌鲁木齐市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率较高,主要为干旱、暴雨、大风、冰雹灾害,表现出持续性强、强度大、危害严重等特点,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干旱主要是指持续长时间的高温晴天,空气与土壤中的水分不足,导致农作物水分缺失的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乌鲁木齐境内地形复杂多样,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约194 mm,极易出现干旱灾害,而且各个季节均有可能会发生。
每年3—5 月是新疆地区春季、冬季作物生长的关键性时期。该时间段降水相对偏少,河流流量相对较小,非常容易引发春旱,对冬小麦等农作物的产量以及品质造成显著影响。夏季干旱灾害发生时往往伴随高温天气现象,既无法满足农作物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还会极大程度上诱发病虫害问题,对农作物的优质高产带来不利影响。干旱气象灾害所带来的问题较为严重,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必定会导致当地农业生产的效益受到损害。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暴雨灾害天气带来的问题非常直接,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累积,在特殊地段形成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威胁。暴雨形成的洪涝不能在短时间内排出,会导致农田中的水分过多,影响农作物根系的正常呼吸,威胁较大。当出现大暴雨后,必定会诱发社会危害,不仅会破坏农业设施,还会威胁到人畜的安全。
霜冻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重大灾害。新疆地区是霜冻灾害频发的重灾区,初霜冻还会影响新疆地区种植玉米与棉花的质量,延长玉米与棉花的生长期,降低玉米千粒重。霜冻之后棉花开花增加,棉花最终的品质必定会下降。
晚霜冻会使得新疆地区春播作物幼苗遭受冻害,影响其正常生长。新疆地区初霜冻日数多于晚霜冻日数,霜冻期间相对稳定,但是晚霜冻年际差较大,对于农业的破坏将会比初霜冻更为严重[2]。因此,必须要清楚了解这一灾害问题。
乌鲁木齐与海洋相距较远,大风、沙尘等天气现象频发,且持续较长时间、风力较强,会严重影响当地农业安全生产。乌鲁木齐大风天气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分布。山区一年中每个月都有大风天气,北部地区每年平均大风日数为51 d,南部区域年平均大风日数为42 d,平原大风天气主要发生在春夏两季,年平均大风日数为3~5 d。另外,从月变化来看,乌鲁木齐市4—7 月大风天气较为集中,春季冷暖空气交替较为频繁,地区之间的气压梯度显著增加,极易引发强烈的大风天气现象。春季以阵性大风为主,其中以春季5 月大风发生频率极高,大风极为频繁,这是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季节。大风卷起沙壤土表层,加重土地沙漠荒漠化问题。而且大风携带的沙尘还会埋没水源与渠道,对农业灌溉与牲畜饮水产生严重影响。强风还会损坏农田地膜、塑料温室大棚,吹掉棚膜,导致冷空气快速进入,严重影响大棚当中蔬菜的正常生长。
除此之外,强风还会吹走农田中的表层土壤,落下的尘土覆盖在农田之上,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农作物的产量显著下降。4—5 月正值乌鲁木齐市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生长关键时期,此阶段最不耐受风吹沙打,一旦出现大风天气现象,轻则落在农作物叶片上的灰尘会影响作物正常光合作用,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重则严重破坏田间农作物的茎、叶以及花器官,导致出现苗死、花落现象。
气象部门人员研究发现,冰雹危害问题也相对严重,虽然具有一定的范围性,但是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极为严重的危害。新疆地区每年都会出现冰雹天气,并且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冰雹天气发生的频率持续上升,因此带来的危害问题也非常严重。另外,冰雹会直接从空中坠落,不单单会使得地面气温快速下降,产生冻害问题,还会造成农作物的机械损害问题。大风天气下的冰雹威胁最为严重,会直接损伤作物的根系。
要想有效防治农业气象灾害问题,需要清楚了解农业气象灾害的各种措施。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现阶段,国内信息化发展较快,专业人员科学采用全新信息技术打造更为全面的气象农业平台,能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确保减灾工作水平得到提升,减少生产中的损失。在灾害的预警工作环节,气象部门的有关政策与信息及时传输到平台上。大众第一时间获取到信息,以便更好地安排日常工作。另外,在科学技术持续创新改善的状态下,还需要使全新的平台与技术延伸到各个区域,保证整个气象服务信息都能在平台中。
切实做好气象农业灾害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保证农户能在科学平台指导下更好地展开工作,避免潜在的损失问题。有关部门应注重智慧平台构建的适用性,确保每一位农业生产人员都能快速查询信息,精确获取信息,并且将全新科学的防灾技术措施传达给每一位员工。
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大只能气象服务的资金与政策投入力度,培训更多的技术人才,采用智能化的服务措施指导工作,为之后的气象防灾与减灾工作提供切实科学的基础支持,提高我国气象服务的水平,使农业生产高水平发展。
在长时间农业气象服务经验研究中发现,切实增强灾害的抵御能力可以有效减少损失。实现这一工作目标需要构建完善、科学的体系。在融合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与所在地的气象特点结合,根据生产农业作物的类型,构建出科学、有针对性的措施,建立综合能力更强的气象团队,依据监测获得的数据开展减灾防灾工作[3]。
同时,注重灾害风险的评估工作,启用与之相适应的方案,有针对性地解决风险性问题,并选用抵抗能力较强的农作物,确保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农业与气象两个方面的措施都能得到全面发挥,避免不应有的问题出现。
在规划布局的基础之上,有关部门需要加大同农业、林业等部门合作力度,协同发挥各种职能。气象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气象变化的情况展开调查,通过危险性评估制订有效预防措施。为了切实提升农户防灾减灾能力,各个部门需要联合通过全新途径展开宣传。如果遇到了干旱灾害情况,需要及时做好滴灌工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需要深入农村开展宣传活动,注重农民培育工作,帮助农业更好实现转型升级。构建有针对性的灾害防御体系,对出现的农业气象灾害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作物在生长时必定会受到气象影响。维持农业长效、健康发展,应有效做好农业发展的规划。根据所在地区气候和气象灾害发生的情况,选取最为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落实到具体操作中,需要提供气象服务,根据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辅助农业、林业等部门制定发展规划。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创造出与之相应的效益[4]。
落实到具体操作中,从气候以及农作物习性等多个方面出发,选择合适的地块开展种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确保农业产品基本质量更高,其产量也会直线上升,使农业渐渐发展成为地方的优势产业。比如,在旱涝灾害发概率较大的区域,应注重加强规划制定工作,将自然规律作为指导基础,切实优化现有农业生产结构。
在具体操作上,需要从作物种子选择的角度出发,选择抗旱抗涝能力强的品种,并且加强农业生产周遭地区的防护林建设工作,通过科学防范,防止水土流水。还应根据气象灾害的规律,对农作物生长期进行调节,通过错开灾害发生时间,有效避免农业生产的损失。
为了更进一步使得现有气象服务工作得到充分优化,需要聘用农业综合知识极为丰富的综合型人才,确保有关工作高开展,为未来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人力资源。
由于我国地理条件相对复杂,出现灾害问题的概率较大,要想使工作开展目标得到实现,需要加大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建设力度。对以往地区历史的气象资料展开研究可知,需要把握好气象灾害变化的情况,并结合农田水利部门展开农业设施基础工作,为之后的抗旱等工作开展做好相应的工作。新疆地区需要充分考虑春旱发生的情况,根据气象规律抗旱,科学合理地确定大、中型水库数量及位置等。通过科学调控做好蓄水工作,在旱季满足农业生产需要。除此之外,需要在农田周围修建防止疏漏的设施,并且持续引进先进的设施,做好水资源高效利用,提升农田灌溉保障效率。
相关部门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增强同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构建科学体系,做好气象的预测与分析工作,为水利工程开展提供布局思路。还需要根据所在地区的特点提供适应的气象服务措施,为国内农业规模化的发展贡献力量。切实提升农田水利建设水平,有效落实农业气象服务细节要点,使实际服务工作开展的目标得到实现,确保当地农业经济效益得到全面提高[5]。
在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时代背景下,乌鲁木齐市气象灾害表现出了多发、频发的特点,对于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所带来的后果是农作物产量明显减少。需要结合多种方式来持续不断增强气象防灾减灾的效益,不断加强研究灾害天气预测预报技术。
气象灾害是由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将多种学科知识进行高度融合,更好地开展灾害性天气的预测工作。同时,不断加强部门联动,使得信息共享目标得到实现。由于现代气象事业的高速发展,新疆地区专业气象预报工作获得了极大成就。
针对重大灾害性天气成因以及形成过程,要尽可能加强预测精确度。需要注意的是,新疆气象部门需要持续增强对中长期天气的预测能力水平,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证现有农业生产工作得到持续有效的发展。从这一角度展开分析,农业气象灾害的服务措施应注重中长期预测要点的研究,把握好其中的细节要点,从而全面提升工作开展的水平。
农业气象灾害及气象服务措施分析是当前农业生产部门应注重研究的内容。气象服务的水平与农业生产基础效益有着直接的联系,必须予以重视。随着有关人员持续的研究与实践,必定能提升当地的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开展水平,提高当地农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