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盛平
(甘肃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30)
房屋建筑施工行业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国家最为关注的民生项目之一。房屋施工管理工作一旦不到位,导致房屋质量出现了问题,那么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就会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在房屋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好施工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房屋施工质量管理,防微杜渐,争取把一切问题控制在施工阶段,全程把好工程质量关,保障全社会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房屋施工管理涉及的相关事项品类繁多,因此最终的整体质量水平会受很多因素影响。
不同的地质和地形对应着不同的空气湿度、地理环境, 所以在房屋施工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对应不同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材料。比如临海潮湿的房屋施工现场在购买施工材料时, 必须注意避免购买木材等容易吸潮的材料,应该购买能够有力抵抗潮气的瓷砖或石材等。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的施工环节繁多,根据施工工程项目的不同情况,施工材料往往涉及数百甚至数千种。常见的施工材料包括土建类材料、电气类材料和水暖类材料,土建类材料包括钢筋、水泥、混凝土、砂石等,电气类材料包括管类、电线、插座等,水暖类材料包括电气、阀门等。不同的施工材料的应用时间和阶段需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和分配,而施工材料的价格又由于市场价格和季节地点变动而有所不同,因此如何保证施工材料的订配及时性是影响房屋施工管理的重要因素。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了地基基础施工、钢筋结构施工、混凝土结构施工、建筑装饰施工等诸多方面,所有现场施工人员都应该能够全面掌握并熟悉施工情况。安排技术水平高的专业人士才有助于房屋施工管理。
由于房屋施工建筑工程牵涉庞大,除了上述列举的房屋施工现场的地质地形因素、房屋施工材料的多样性和及时性因素、房屋施工技术的认识和掌握因素,房屋施工管理还受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人员、施工现场时间和季节、施工工程当地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影响,每一项影响因素在房屋施工管理过程中都不可忽视。
蝴蝶效应指的是在一个系统中可以通过一个微量的变化从而影响了整个系统的巨大连锁反应。而在房屋施工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着同样的“蝴蝶效应”。房屋建筑工程是一项持续时间长、影响因素多、环节阶段复杂的项目,尽管有着一定规律的工作轨迹和发展阶段让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有效规划,但它同样也存在着无法预测的可变因素,一旦可变因素在某个环节阶段发生,整个房屋施工工程都会受到不可知的影响。
房屋施工工程的施工环节多,每一项环节都有着复杂而繁琐的工序,而出于检查人手和时间的局限性,往往容易潜藏一些安全隐患在各工序中。这种安全隐患不仅难以发现,而且其隐患程度也难以让人做出准确的预判,一旦发生将可能产生难以及时挽救的巨大风险。
验收工程的工作一般处于房屋建筑工程的完工阶段的尾声时间段,通过专门验收机构组织专家对施工现场质量进行评估。但房屋建筑毕竟不是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可以通过每一部分的拆装进行严格检测,而房屋验收只能通过表面墙体敲打或者目测施工结果与施工图纸的匹配度进行打分评估。如果处于房屋内部结构的钢筋、水泥等出现问题,往往需要等日后业主入住后才能发现。因此,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做好有前瞻性的预防管理工作。
一个房屋施工工程往往涉及到不同专业不同工种的施工人员共同交叉工作,施工前期由设计师出具设计施工图纸,由工程师制定对应的施工方案,施工期间由施工单位根据图纸和方案实施具体施工,具体施工过程中涉及了多种施工工种人员,施工结束后又由验收单位进行竣工验收。由于工种专业性的不同,在实际施工现场往往容易出现不协调的声音,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还容易酿成不必要的人员事故。因此房屋施工管理工作中必须重视多专业多工种交叉施工的实际情况,提前做好管理安排工作。
房屋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一个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展顺利程度和质量水平。一旦某项准备工作不到位,后续工作安排无法及时到位,导致整个工程项目都不能按时完成。例如,施工设计图纸必须在施工前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提前设计好, 不能盲目设计留下设计缺陷,一旦施工团队按照错误的施工设计进行施工,最终只会在房屋内埋下安全隐患, 入住人员的生命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比如在有着潮湿气候的房屋施工现场不提前做好防水设计, 入住后房屋内就很容易出现渗水问题;地下管道的排水设计不根据实际的房屋走向设计,入住后房屋内就容易出现地下管道堵塞的情况;高温干燥地区由于墙体设计不合理问题,入住后房屋墙体容易出现裂缝。
另外,施工材料的安排和采购,在实际施工工程中的做法往往是通过招标方式招到施工单位承包商,而施工材料通常由此承包商负责。许多承包商为了提高自身的施工利润,不排除会采购一些低价格的施工材料进行施工。低价施工材料的低价格源自于其质量差劣,甚至是不及格,比如,一些不同规格的钢筋水泥或者油漆石膏等。当此类材料用于工程中,管理人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就会带来严重的安全事故。
(1)缺乏完整的管理制度 一套精准定位、内容完整的施工管理制度是做好房屋施工工程管理工作的前提, 也是整个房屋施工工程拥有高质量水平的基础保障。 房屋施工工程囊括的项目甚广,包括施工图纸计划、施工具体方案、施工人员管理、施工材料管控、施工时间进程计划等。大多数的施工工程所设立的施工管理制度往往只是讲究形式化, 纸上谈兵的说辞并无法让如此庞大的施工队伍有着明确的责任义务划分, 工作安排缺乏标准统一,施工人员更是容易在形式化的制度中钻空子偷懒推卸责任,最终影响了整个施工工程的工程质量水平,导致工程项目以失败告终。
(2)缺乏完善的监管制度 在所有机构当中,任何管理制度与监管制度都是一种双生关系,两者缺一不可,彼此相互依存。施工管理制度负责决定施工项目的分配和权责说明,建筑监管制度则负责监督施工项目是否按照施工管理制度有条不絮地进行。在国家法制法规条文中,也有明文规定房屋施工工程必须配备相对应的施工管理制度。建筑监管制度就如同施工管理制度的束缚带,约束着每一个施工环节的人员和工作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能建立完善的建筑监管制度并无条件服从的管理现场并不多,导致建筑监督制度只是一种虚设制度。
房屋施工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混乱问题是建筑行业一直存在的老毛病。由于施工现场所兼顾的项目繁多,一旦现场管理无法及时跟上,混乱之间十分容易影响房屋施工工程的质量水平。比如大量的施工材料在采购时容易出现偷工减料降低材料成本的情况,或者是施工材料在运送到施工现场时无人签收安排、随地摆放、导致材料报废甚至无法使用造成浪费;又比如,一些施工人员贪图方便节省时间或者不懂施工原理随意更改施工流程造成施工出错,新施工设备无人及时教授使用方法导致施工人员错误使用导致设备报废。以上情况基本上都是归纳于施工现场无人统一安排,实际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施工进度自然而然受到影响,工程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
(1)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施工管理和监督人员属于中层管理人员,有着管理项目进度水平和监督管理项目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在实际施工现场,许多施工管理人员缺乏现场管理的主动积极性和安全质量意识,往往极少出现在施工管理现场,无法及时掌控施工实际情况,等发现施工问题时为时已晚,即便马上通报改进也无法减少工程项目的损失;而监督人员很多都有着所谓的“人情顾忌”,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监管项目出现问题由于保护同伴的心态不及时上报,最终监督管理人员的职位失去了其原有的配置意义。
(2)从大部分的施工现场来看,大多数施工基层人员都是来自于农村里的农民,自身文化水平较低,施工图纸和方案的理解程度偏低,没有机会接受施工专业培训。同时很多施工基层人员以施工工程作为工作节点,往往一个工程项目结束后四处流散,难以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全体施工基层人员的施工专业程度,那么整个房屋建筑施工行业也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提升和发展。
一般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必须责任到人,组建专门的责任小组明确列出具体的前期准备工作清单,根据工作性质进行分类再层层落实到基层,确保项项有人管理条条有人监督。施工管理人员要正确认识到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从施工现场地质和地形勘察开始,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施工图纸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制定,根据施工时间表预定质量好、价格合理的采购材料,确保图纸方案的准确性和采购材料的合理性。同时监督人员做好相对应的质量监督工作,避免工程后续发生需要返工或延误等不良后果。
为了确保房屋建筑施工工程能有序地、顺利地、按质按量地展开施工工作,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和建筑监管制度是整改反诬建筑管理制度系统的关键。制度内容需要根据施工实际内容进行精准定位,避免“虚”、“大”、“空”,一切实事求是,确保整个施工系统能在制度管理下正常运作,进一步激发施工管理人员、监督人员和基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让一切施工工作流程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出现问题时能及时根据制度内容解决问题。另外,房屋建筑管理制度系统可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表现良好或者工作出错的施工人员都应有相对应的奖励与惩罚,以人为本,定期进行施工总结,进一步提升房屋建筑管理制度系统的管理水平。
房屋施工管理现场容易出现混乱的原因在于施工现场的事情多杂乱,负责人和监督员缺位,施工基层人员只顾自己眼前工作,施工现场工作一时无人分配一时错乱分配,导致施工现场工作无法有序有效开展。因此,未解决上述情况,第一是理顺施工管理现场工作流程,确立施工现场每一个项目工作均有负责人管理工作开展,有监督人进行项目监管,出现问题有责任人负责解决,实现责任落实到个人;第二是根据实际情况调配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确保每一个项目开展工作时不因人员不足出现问题;第三是加强施工现场巡视工作,增加巡视检查的范围和次数,全面了解施工现场整体情况,及时解决临时现场事故问题。
第一是需要树立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把安全意识管理放在日常施工工作的第一位,减少甚至杜绝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问题,为避免日后工程质量问题立下“安全意识”的第一道防线。第二是定期为全体施工人员展开建筑专业知识培训,有针对性地邀请不同专业不同工种的专业人士到施工现场进行讲解和教导,提升全体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全面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第三是培养一批建筑知识水平过硬的施工建筑队伍,提升队伍一定的工资待遇和职业荣誉感,降低专业人士的流动性,让其参与每一次的施工现场工作,提高专业施工建筑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第四是建立固定的系统培训体系,定期定点进行专业培训,把培训考试结果纳入绩效系统中,逐渐淘汰专业水平低的施工人员。
综上所述,全面提升房屋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对于整个建筑施工行业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建筑行业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人民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房屋施工质量更是直接影响着全社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加强房屋施工管理工作,提升施工管理工作的综合质量水平,是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道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