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视域下影视叙事时空的建构与审美嬗变

2022-03-23 08:10黄荣
声屏世界 2022年19期
关键词:长镜头时空数字

□黄荣

数字技术运用于电影创作,是电影发展中又一次重大革命,其进入电影制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虚拟技术。比如虚拟环境的建构、虚拟角色的创造、虚拟摄影机的运动与拍摄等;二是图层技术与影像合成。比如数字长镜头、抠像技术、三维空间合成等;三是特效制作与影像修复和色彩调整等;四是动作捕捉与造型设计;五是交互空间与场景设计;六是数字复制技术,比如千军万马的战争场面等。

数字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电影制作手段、发行和放映方式等的改变,而且极大地拓展了电影的叙事空间,增强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电影艺术是时空艺术,电影时空的多样性、连续性、假定性在胶片电影时代就通过拍摄技巧和剪辑技术等进行了表现,而数字技术的出现使得电影在表现时空有了更多的主导性和拓展的可能性。

虚拟时空叙事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3D、IMAX、VR等技术在打造另类且极具真实感的电影空间上表现出了令人震惊的潜能。利用数字技术创建的虚拟空间,不仅满足了观众对于奇观的审美需求,而且在表达现实时空的真实性上也体现出了其重要的艺术感染力,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电影的空间艺术表现力。

第一,通过虚拟技术可以再现和重建那些已经被岁月车轮所碾压后不复存在的时空。比如金铁木导演的纪录片《圆明园》,圆明园被称之为“万园之园”,是“一切造园艺术的的典范”,但是这座世界名园却在外敌侵略中被掠夺和毁坏。如何让观众在电影中再次感受到圆明园的艺术之美,创作团队利用数字技术制作了长达35分钟的特效镜头,并根据档案和文献资料的记载还原了140多处已经不再存在的历史场景,逼真再现了一个曾经只存在于大多数国人脑海中或历史教科书中的圆明园,让观众一饱“万园之园”的魅力。再现的虚拟时空,其真实感不仅完成了电影故事自身的叙事真实,也带着观众重新回到了那个特定的历史时空,其视觉表现力和空间的真实性足以让观众感到惊奇和震撼。

第二,通过虚拟技术创建完全超越现实时空的未来世界或虚幻世界。这主要体现在科幻片、灾难片等类型的电影作品中,如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利用数字技术让人们看到了2075年的未来世界。电影中不仅构建了太空飞船、空间站、太阳系等宇宙空间,还结合电影叙事的本土化策略,构建了被冰封的中国人熟悉的地理坐标,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东方明珠塔等在灾难之下的空间,既符合观众的奇观审美又唤醒了观众的家国意识。

时空延伸与叙事

数字技术运用于电影艺术后,给了电影叙事空间更多的表现方式和哲学思考,丰富了电影叙事的空间层次。关于电影叙事空间,本文暂且把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人物生活与展开戏剧动作的环境空间,比如街道、房屋、城市等生活中观众所熟悉的生活场景空间;二是人物思维意识与情感等心理空间或者叫情感空间,这个空间包括梦境、回忆、想象、幻觉等;三是微观世界空间,比如人的心脏、脾胃、血管内部等生物层次的空间,以及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人眼难以触及的微观世界,比如物质内部结构、蚂蚁洞穴等。空间的延伸和拓展大大丰富了影视作品的叙事空间层次,也带给观众全新的审美体验。

对于环境空间,数字技术在传统再现现实空间的基础上,还通过模拟技术、建模等来形成虚拟的未来空间和消失的历史空间;对于心理空间,可以在心理蒙太奇等传统手法的基础上,通过数字技术表现更加自由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进而建构全新的心理空间。而微观世界这一空间则让数字技术显得更加灵活而自由,通过数字技术让观众无处不在,可以随着故事情节变化和人物身体、情绪等的改变在宏观与微观空间中自由穿行。这是数字技术打破传统技术壁垒,对空间拓展带来的更大可能性。

交互空间叙事

数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VR等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意义上的电影观众从原来的被动观看开始转化为主动参与,交互体验、互动性成为了数字时代电影的新特点。这种互动性既体现在空间体验上,也体现在叙事内容和叙事逻辑上。

首先,从空间上来说,数字技术带来了全新的3D立体空间效果。如2009年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一上映就让观众惊叹3D带来的空间真实感和立体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壮美的潘多拉星球上。电影中的人物、森林、树叶近在眼前,几乎触手可及,让观众跟随主人公一同演绎了一场凄美浪漫的传奇爱情,同时在无与伦比的场景中一同感受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星球大战。3D技术的运用,让观众从传统的被动式沉浸审美转变成了主动的交互体验,以一种让观众不可抗拒的力量介入到电影叙事之中。

其次,数字技术带来的交互性,还体现在增强了观众作为观影主体的主动性。数字技术带来了叙事结构、情节模式、叙事节奏等的自由变化,比如非线性的碎片化叙事、同时性阵列的散乱线索叙事、可视化导览、交互游戏等,都让观众更为自主地进行视觉感知,并利用自己的认知和想象建构属于自己的电影叙事逻辑,自行探索电影文本背后的意义,进而让观众在这种叙事结构的建构中获得释疑和解密的快感,而这一切都是观众个人化的结论和构想。

对长镜头叙事的突破与颠覆

在电影发展史上,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提出了著名的长镜头理论。按照巴赞对电影影像本体论的观点,再现事物原貌的本性是电影美学的基础,电影就是要再现完整现实,所以提出“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他的长镜头理论指出:要在一个连续的时间和封闭的空间中,以相对较长的镜头时间叙述完整的叙事段落或情节事件,注重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相对完整性。但是数字技术的出现,对巴赞的长镜头进行了突破和颠覆。

首先,无缝剪辑技术可以将本来独立的多个镜头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数字长镜头,在这个镜头里时间被延续,但是空间却可以超越传统长镜头拍摄的空间可能性,从天上到地上,从宏观到微观,在一个镜头中体现不同的空间层次。

其次,利用虚拟摄像机和CGI技术生成虚拟的数字长镜头。这种虚拟数字长镜头,无论是镜头调度还是对空间的呈现和塑造,都打破了传统的长镜头拍摄方式。传统的长镜头强调空间的完整和真实,在拍摄时摄影机、演员、灯光以及现场空间中的所有叙事因素都需要进行紧密配合才能有效完成,而数字技术彻底颠覆了这一拍摄模式。除此之外,虚拟数字长镜头所营造的新奇空间造型效果和运动的流畅感,也成为了其重要的审美特征。

最后,利用图层合成技术将虚拟空间和实拍空间等进行拼贴,进而创造出虚拟和真实相结合的数字长镜头。这在视点的转换上更加灵活和自由,体现出了叙事视点的多样性。面对数字长镜头对传统长镜头的突破,巴赞长镜头理论所注重的“真实”审美价值似乎已经被消解,当然这值得人们进一步深思和探讨。

电影审美的嬗变

“真实”是艺术创作与审美的重要概念,也是最为核心的要素。中国传媒大学高鑫教授在《技术美学研究》中曾指出,纵观视觉艺术发展,人们对于视觉的理解和把握主要经历“写真时代(模仿现实,如绘画艺术)、仿真时代(反映现实,如影视艺术)、造真时代(创造真实,如数字艺术)三个阶段”。由此可见,无论是什么阶段,“真”或者“真实”都是艺术所追求的本质。数字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美学中对于“真实”的认知。在数字技术支持下,“真实”已经不再是巴赞理论中利用摄影术对真实生活的反映,而是一种“虚拟的真实”,这种“真实”有时候比真的还“真”,所以有学者把它称之为“超真实”。

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真实审美颠覆了传统的影像本质论,重新构建了数字时代的审美范式。这种审美体验让人类传统视觉经验所具有的屏障完全被清除,让人类可以跨越时空,从过去到未来,从宏观到微观,从结构到形象,以一种令人震惊的“逼真”带来全新的审美愉悦。这种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审美新范式,带来了审美在视觉上的无限可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画面清晰度与细节表现上的审美改变。传统胶片电影利用光学与化学反应,将影像记录在胶片上,但受到曝光技术、感光度、胶片老化、褪色、划伤等影响,画面在细节表现、色彩再现等方面都会受到伤害,这势必会给视觉审美体验带来损失。而数字技术克服了传统胶片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不仅能保证影像在色彩、光影、细节还原等方面不会受到破坏,而且技术的进步使得画面分辨率在不断提升,从标清到2K、4K、8K等,观众可以通过高清晰度画面感受到人物和物质世界的细微之美,把对“真实”的审美体验从形象真实进一步拓展到“微观”的真实。比如导演李安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争》《双子杀手》都采用了4K、高帧率120P等,充分利用HDR提升了亮度范围,无论是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争》中的人物细节表现,还是《双子杀手》中的高帧率对高速列车、飞车戏、打斗戏等的表现,都体现出了高品质画面带来的真实美感。

其次,叙事模式与方式多样化的审美变化。数字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实现创作手段的多样化,无论是叙事结构、叙事时空、视听手段、节奏风格等都有了全新的变化,表现出了“奇观化”叙事的美学特点。比如非线性碎片叙事,利用数字化的非线性手段以更加碎片化的方式进行叙事,构建错综复杂且变化跳跃的叙事结构,而这些将叙事情节、叙事时空且随后再重新任意组合的叙事模式,在传统胶片电影时代都是很难实现的。比如电影《盗梦空间》就设置了多层嵌套复合叙事结构,在不断变化的梦境和时空中,通过主人公在各层梦中的任务和障碍揭示人的深层意识形态。电影《记忆大师》通过记忆碎片和现实生活拼接,将多个时空和多个人物进行穿插,让观众在角色记忆与现实中来回穿梭。

最后,数字技术带来的立体声位与空间审美的变化。电影声音艺术从无声到有声,从单声道到立体环绕声,不仅体现在技术的进步和变化,还对电影审美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如声音对空间感的构建、声画关系的延伸和拓展,让声画组合叙事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丰富性。在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声音的位置来确定空间感和方位感,数字技术在声场定位、声音层次、声音细节、声频范围等方面都有了更加丰富和细腻的体现。比如早期的《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等,现在的国产影片《长津湖》《狙击手》等战争电影,观众在观看时从耳边飞驰而过的子弹、炮弹的飞行与爆炸、子弹射入人体等音效的模拟与运用,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战争现场,带来惊心动魄的视听感受。

分析与思考

不管技术如何进步,它的发展给电影本身的创作带来无限的自由和想象,电影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它讲述的永远是关于人的精彩故事,可见“叙事”才是电影艺术的本质。数字技术虽然拓展了影视叙事的时空,对电影叙事内容、叙事逻辑、叙事方法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和丰富,但是人们不能过度放大数字技术带来的感官体验。关注人的生存命运,关照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关心人类文明和道德,才是电影发展永远不会衰竭的根本。

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由郭帆指导、吴京主演的《流浪地球》于2019年2月在中国内地正式上映。电影上映后无论是观众还是学者,似乎都再次看到了中国数字电影,尤其是科幻电影的希望和未来,好评如潮,这一好评背后的原因值得人们思考和探讨。

《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发生在2075年的故事,导演利用数字技术构建了一个人类未来生活的时空样式:因为太阳即将毁灭,人类生存的地球遇到了全新的挑战,面对绝境人类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决定带着地球寻找新的生存家园。可以说《流浪地球》这一故事文本的构思,无论是主题还是人物都打破了传统灾难电影的意识形态。无论是好莱坞还是中国电影,反映灾难、预测人类未来生存绝境的故事很多,传统的基本逻辑都是抛弃现有生存环境,重新寻找适合生存的新天地。而《流浪地球》将华夏文化与民族意识中的家国情怀融入故事之中,面对地球家园遭遇的危机,不是放弃而是选择带着“她”一起寻找未来。“科技”“科幻”给人的印象似乎本身就是一种冰冷,加上电影中利用数字技术构建的冰冷世界,无论是概念还是环境空间,都给人一种寒意,但《流浪地球》却因为这“不抛弃、不放弃”的民族意识的融入,让电影充满了温情。

因此,在探讨数字技术对电影创作本身的同时要不断探索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处理好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平衡,在保证电影具有视觉欣赏性的同时不要忽略了电影本身的功能价值。巴赞的“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恰是符合“电影无限贴近关于人的现实”这一艺术观点,无论技术如何进步与发展,无论他的长镜头理论面临怎样的颠覆与质疑,“现实”这一审美特质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猜你喜欢
长镜头时空数字
跨越时空的相遇
镜中的时空穿梭
开化长镜头
安哲罗普洛斯电影长镜头模式分析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毛卫宁与他的长镜头
答数字
数字看G20
时空之门
试论电视新闻中对长镜头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