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

2022-03-23 03:56唐小虎王金威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同辈朋辈辅导

唐小虎,王金威

(1.闽南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泉州 362700 ;2.闽南理工学院招生就业处,泉州 362700)

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发展形势,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招生规模不断扩展,生源质量出现明显下滑现象。高校生存的外部环境也更加复杂、多元,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信息传播和信息互动,学生思想受到空前的冲击。这些都无形中加大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期处于低效状态。本文基于这一现状,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用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发挥朋辈心理辅导的优势,全面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实现大学生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

1 朋辈心理辅导的基本内涵以及显性特征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一项常态化工作,直接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品质。高校在长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灵活多变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是其中一种,具有自身显著的特征。

1.1 朋辈心理辅导的基本内涵

朋辈是指朋友、同辈,求助者和被求助者之间是朋友关系,是年龄相近的同辈。朋辈心理辅导是以朋友、同辈为被求助对象,对大学生实施心理教育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从心理辅导实施对象和被辅导对象来看,他们之间的关系相对特殊,在多方面体现出相似性:精神风貌相似、年龄相近、思想和价值观相近、看待问题的视角非常相近。由于心理辅导实施对象和被实施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或相近性,赋予了朋辈心理辅导以可能性和可行性。

1.2 朋辈心理辅导的显性特征

朋辈心理辅导利用与被辅导对象关系密切的朋友、同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引导,使大学生心理得到安慰,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支持,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比,表现出自身的显性特征。

自发性。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下,心理辅导对象和被辅导大学生之间是朋友关系、同辈关系,这种独特的朋辈关系使得朋辈心理辅导体现出自发性特点。心理健康辅导者与被辅导者之间关系密切,促使辅导者自发地参与被辅导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需要外在强制力的束缚,是主动行为。

亲情性。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下,独特的关系决定了辅导者和被辅导者角色的多样性,他们既是朋友关系、同辈关系,又是师生关系,他们互相倾听,互相帮助,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建立亲密的关系,使得朋辈心理健康表现出亲情性特点,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情感基础,彼此容易打开心理,让大学生的真实心理得到自然的流露。

简便性。朋辈心理辅导实施对象之间关系的特殊性改变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他们之间是朋友,是同辈,这就使得心理健康辅导打破传统时间、空间制约,从而使朋辈心理健康教育表现出简便性特点,朋辈心理健康教育不受教育时间和教育空间制约,可以实现跨空间、跨时间的心理健康教育[1]。

2 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优势

2.1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主动性

朋辈心理健康辅导利用朋友、同辈关系,改变传统心理辅导员和被辅导者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由于朋友或同辈关系,参与心理辅导的主动性得到有效的增强,他们之间不需要外在强制力的干预,两者达成高度的默契,一旦发现彼此出现心理问题,就会主动对对方实施心理引导,帮助对方摆脱心理障碍,保持健康的心理。朋辈心理健康辅导与其他辅导形式相比,实施教育的主动性更强。

2.2 扩大心理健康教育覆盖面

传统教育模式下,心理健康辅导主要由辅导员、教师实施,覆盖面不广。朋辈心理健康辅导基于辅导者和被辅导者之间的朋友关系或同辈关系,扩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利用学生朋辈关系网,将更多的群体结合在一起,发挥朋友和同辈教育优势,使心理健康教育依附关系网得到有效的实施,覆盖到绝大多数学生。

2.3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操作性

心理健康教育很多情况下可能涉及到大学生的隐私,容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封闭现象,学生不愿意流露真实的心理,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很多措施得不到较好的落实。朋辈心理健康辅导者和被辅导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他们之间的朋友关系、同辈关系使得两者之间的交流障碍得到较好的化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操作性,让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大学生内心[2]。

2.4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心理健康传统教育形式受教育时间、空间等制约,影响因素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各个因素形成有效的合力。朋辈心理健康教育利用朋友关系、同辈关系,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相对较少,大学生可以在班级、宿舍以及社团等日常环境中进行互动,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娱乐与学习空间,通过非正式的教育场合进行交流与互动,更容易触及学生内心世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3 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

朋辈心理辅导在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基于朋辈心理健康教育特点,积极探索朋辈心理辅导的应用途径,以更好地发挥朋辈心理辅导在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3.1 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维,强化朋辈心理辅导意识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品质的重要着力点。高校应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积极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强化朋辈心理辅导意识,构建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1.1 确立多元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新时期高校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它不仅关系着高校可持续发展,也直接关系着家庭的发展和社会安定,影响着大学生专业发展和健康成长。高校应基于新的教育环境,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水平,意识到单一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利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提效。高校应确立多元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根据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复杂环境以及学生心理问题的多元性,深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积极探索适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将多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灵活地结合起来,发挥不同教育模式各自的优势,使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互为补充,实现不同教育模式的优劣势互补,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3]。

3.1.2 提高朋辈心理辅导思想认识 朋辈心理辅导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积极探索,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充分利用了学生朋友、同辈教育资源,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助教育优势。高校应基于朋辈心理辅导的优势,提高对朋辈心理辅导的思想认识,将朋辈心理辅导纳入到高校教研和科研之中,深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和科学研究,提高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论高度。同时,基于朋辈心理辅导开展实验,将朋辈心理辅导理论研究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朋辈心理辅导成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色。

3.2 加强高校心理辅导队伍建设,提升朋辈心理辅导能力

高校心理健康辅导员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心理健康辅导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朋辈心理健康辅导模式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应基于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朋辈心理辅导能力,更好地发挥朋辈心理辅导优势。

3.2.1 提高心理辅导员专业素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新的环境,心理健康辅导理论、辅导模式和教育实践需不断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应基于全新的教育环境,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并根据心理健康辅导新理论、新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应加强朋辈心理辅导理论学习,积极探索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的可行性,将朋辈心理辅导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有的模式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灵活、多样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突破当前心理辅导教育工作势单力薄的现象,更好地发挥朋辈心理辅导作用[4]。

3.2.2 提高心理辅导员指导能力 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主体得到有效的扩展,从单一化的心理健康辅导员、教师等向学生朋友、同辈转变,使多种教育力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高校心理辅导员应基于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不断提高朋辈心理辅导理论水平,以及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通过提高辅导员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更好地指导大学生朋友、同辈实施心理辅导,使大学生朋友、同辈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理论,确保朋辈心理辅导的科学性,帮助朋辈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策略等。

3.3 加强辅导员与朋辈深度互动,提高朋辈心理辅导实效

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量得到有效加强,实施主体更加广泛,形成包括高校心理辅导员、朋辈辅导员在内的多主体模式。这就需要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体的多元化,加强心理辅导员和朋辈之间的深度互动,提高朋辈心理辅导的实效性,促使心理辅导员和朋辈辅导员形成教育合力。

3.3.1 完善辅导员与朋辈深度互动机制 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下,心理辅导员和朋辈辅导员之间的互动十分必要。基于两者深度互动的需要,建立并完善辅导员和朋辈深度互动机制。首先,应加强朋辈辅导员选拔。要深入了解大学生生活圈和人际关系圈,从大学生熟悉的朋友、同辈中有目的选取高素质的对象,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从而确保朋辈心理辅导的成效;其次,建立常态化的互动机制。心理辅导员应基于朋辈辅导员工作责任与独特的辅导优势,建立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以周、月、学情等为不同的周期,进行定期交流与互动,建立定期互动机制,以更好地提高朋辈心理辅导实效性。同时,根据心理辅导的实际需要,将定期互动和即时互动结合起来,以满足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

3.3.2 建设辅导员与朋辈深度互动平台 传统的线下互动受时间、空间制约,可操作性相对较低。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建设心理辅导员和朋辈深度互动的多元化平台。心理辅导员可以利用微信、QQ等线上平台与朋辈辅导员进行深度互动,让朋辈心理辅导中的突出问题得到及时指导,形成合力,使心理辅导的理论优势和实践优势得到补充。

3.4 拓展朋辈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优化朋辈心理辅导活动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课堂为主阵地,辅以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途径相对单一。高校应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积极拓展朋辈心理辅导实施的途径,使心理辅导有机渗透在人际交往、社团活动中,让心理辅导自然发生,提高朋辈心理辅导的亲和力。

3.4.1 结合人际交往实施朋辈心理辅导 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与其他心理辅导形式不同,它借助大学生的朋友、同辈实施心理辅导。因此,朋辈心理辅导可以有机结合大学生人际交往,根据大学生人际交往圈,从大学生人际交往圈核心中选择高素质的辅导员。核心圈层的辅导员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交叉点较多,接触比较频繁。通过人际交往,营造和谐、宽松的心理辅导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3.4.2 结合社团活动实施朋辈心理辅导 社团是大学生自己的组织,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应充分利用社团组织优势,在社团活动过程中自然地实施朋辈心理辅导。辅导员可以加强与社团教练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根据大学生社团活动,利用大学生社团中的积极分子,对大学生实施心理辅导,并结合社团活动有机渗透心理知识教育,提高朋辈心理辅导的渗透率和有效率。

3.5 组建朋辈间心理辅导共同体,扩大朋辈心理辅导效应

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基于朋辈心理辅导的特点,组建朋辈间心理辅导共同体,借助朋辈效应扩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

3.5.1 利用地缘关系组建朋辈心理辅导共同体 朋辈心理辅导应充分利用大学生地缘关系,将相近、相邻的大学生进行自愿组合,组建成成长共同体。地理上的临近关系,有助于大学生之间进行及时、便捷的心理辅导,并借助地缘优势不断扩展心理辅导范围。如学习和生活方面遇到的心理问题等,借助即时的交流,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以达到朋辈心理辅导的预期效果。

3.5.2 借助人缘关系组建朋辈心理辅导共同体 基于朋辈心理辅导的亲情性,充分利用大学生人缘关系组建朋辈心理辅导共同体。两者之间由于人缘关系,形成较为亲密的关系,便于实施心理辅导。借助人缘关系组建的朋辈心理辅导共同体应借助日常学习与生活交际机会,自然地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并根据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及时地给予干预。

4 结 语

朋辈心理辅导是实施心理辅导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5]。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运用应实现全方位的转变,从转变意识形态入手,提高朋辈心理辅导认识,加强心理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心理辅导员和朋辈辅导员之间的深度互动,并通过朋辈心理辅导共同体建设,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途径,使心理健康教育力量形成合力,呵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同辈朋辈辅导
消失吧!同辈
朋辈联合CBL在肾内科低年级住院医师技能教学中应用及效果评价
你们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能小声点吗?
朋辈携手共赢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心理节活动掠影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调查:76.8%受访者觉得同辈人对自己影响大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自我—同辈评估教学评价模式对提升高职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