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阿竹 张烨明
口腔健康行为是指为了预防口腔疾病所采取的一些促进和维护口腔健康的行动,学龄前儿童由于缺乏保护口腔的意识且自觉性相对较差,容易养成不良的口腔行为。其中龋齿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龋齿率可达70.9%[1]。有研究资料显示,龋齿占学龄前儿童所有疾病发生率的首位,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龋齿的发生率呈不断增长趋势[2-3]。由于乳牙的特殊解剖结构和特点,一旦对龋齿不加以重视和控制,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导致牙周病变、颌面部发育障碍等其他口腔疾病,且对恒牙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对儿童造成不良心理影响。有研究认为,喂养习惯、饮食习惯等环境因素与龋齿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4-5]。为进一步了解学龄前儿童口腔行为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本研究对2019年4月-2020年10月来上海市儿童医院口腔科就诊或体检的523例学龄前儿童及家属行为习惯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为本市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价值,现将调查研究总结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来本院口腔科就诊或体检的523例3~6岁儿童为调查对象,其中男277例,女246例。纳入标准:3~6岁学龄前儿童。排除标准:合并有全身感染性疾病或认知障碍。根据儿童是否有龋齿将其分为龋齿组和正常组。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儿童均为自愿并由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口腔检查的同时由家属填写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参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表结合本市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并经两位口腔科专家、一位流行病学专家审核通过。本次问卷包含一般情况调查和口腔健康检查两个方面。一般情况调查由被调查儿童家长填写并现场回收,包括被调查儿童年龄、性别、儿童口腔行为(饮食习惯、刷牙次数、刷牙方法)、幼儿主要照顾者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及对口腔健康教育重视程度等,对于家长不理解的问题由护士解释清楚;被调查儿童的口腔健康检查由两名口腔科医生负责,一名医生负责对被调查儿童口腔健康检查,一名医生负责复查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其中,幼儿主要照顾者对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包含如何正确刷牙、如何预防龋齿、是否定期参加口腔健康教育、是否定期接受口腔检查等10个问题。每个问题根据是、否两个答案分别记为1分、0分;共10分,根据调查得分分为非常重要(≥8分)、重要(4~7分)、不重要(<4分)三个等级。被调查儿童口腔健康情况参照第4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中的检查方法,以视诊结合探诊的方式,用平口镜、牙科镊和探针检查,当乳牙上有明显的龋洞或用探针探及有软化的龋洞底或壁时记为龋齿。龋失补牙指数即一个人口腔中发生龋病的牙(面)数、因龋病失去的牙(面)数与因龋病做填充治疗的牙(面)数的和,用来表示个体患龋的情况。应用在人群中称作龋均或者龋面均,即人群龋失补总数/人口数。
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调查共发放523份调查问卷,回收523份,回收率为100%。在检查的523名学龄前儿童中,有379例患有龋齿,患龋率达72.47%。≥3岁且<4岁儿童的龋填充率为3.70%(3/81),4~5岁儿童的龋填充率为12.65%(21/166),>5岁且≤6岁儿童的龋填充率为21.21%(28/132)。>5岁且≤6岁儿童的龋填充率高于≥3岁且<4岁儿童和4~5岁儿童,且4~5岁儿童的龋填充率高于≥3岁且<4岁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374、3.923、4.967,P<0.05)。不同年龄段的学龄前儿童患龋率不同,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患龋率、龋填充数及龋失补牙指数也不断增加,见表1。
本次调查研究对379例患龋儿童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龋齿组和正常组儿童的性别、家庭收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幼儿主要照顾者、儿童进食甜食次数、刷牙方法、刷牙频率、幼儿照顾者受教育程度及其对口腔健康教育重视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续)
表2 379例儿童患龋齿影响因素分析[例(%)]
本次研究以学龄前儿童是否患龋为因变量(否=0,是=1),以单因素中P<0.05指标为自变量,选取年龄(≥3岁且<4岁=0,4~5岁=1,>5岁且≤6岁=2)、幼儿照顾者(父母=0,其他人=1)、进食甜食次数(<2次/d=0,≥2次/d=1)、刷牙方法(别人帮=0,自己刷=1)、刷牙频率(每天1次以上=0,1次/d=1,不每天刷牙=2)、幼儿主要照顾者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0,高中或大专=1,初中及以下=2)及对口腔健康教育重视程度(非常重要=0,重要=1,不重要=2)为自变量,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幼儿主要照顾者、进食甜食次数、刷牙方法、刷牙频率、幼儿主要照顾者受教育程度及其对口腔健康教育重视程度是发生龋齿的危险因素(P<0.05),即年龄大、进食甜食较多、刷牙频率低且刷牙方式不正确、父母对口腔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低的儿童患龋齿的风险更大,见表3。
表3 379例学龄前龋齿儿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乳牙矿化程度相对较低,且牙釉质本身也比恒牙薄弱等生理特点使其更容易患龋。儿童一般都喜好甜食,且自律性差,难以自觉维护口腔卫生,如果家长不加以引导和介入,更容易患龋。一旦患龋,不仅影响美观、恒牙发育,还可能因为龋齿引发牙体其他组织感染,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6-8]。因此,应重视口腔卫生检查,对乳牙龋齿应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间生活习性和饮食习惯都有所不同,对各地区进行口腔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更能直观、客观地反映本地区儿童口腔健康状态,为制定和指导本地区儿童口腔预防工作提供参考[9]。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笔者发现本市学龄前儿童患龋率高达72.47%,远远高于文献[5]报道的北京等其他发达城市。究其原因可能与城市发展水平有关。经济发达的地区居民的保健意识及相关的宣传配套投入也较多,家长对儿童的口腔健康问题专注和重视程度也较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家庭收入与学龄前儿童患龋率无关,而年龄越高儿童患龋率也越高,究其原因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摄取的食物也呈多样化,质地也由软到硬,乳牙暴露和磨损的风险也增大。本研究结果中也显示,幼儿主要照顾者受教育程度及对口腔健康知识的重视程度是学龄前儿童患龋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一结果与国内外多名研究学者的结果相似[10-14],学龄前儿童虽然信息接收能力强,但认知能力相对不足,及容易受到周围人或事物的影响,故家长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尤为重要。这一点在幼儿主要照顾者、刷牙频率、刷牙方法及进食甜食这一调查结果中也可以体现,一般父母亲自照顾的幼儿患龋率相对低于其他人,在我国,由于工作的原因,学龄前儿童多数是由(外)祖父母来照顾,老一辈人的口腔卫生观念较为淡薄,对儿童口腔卫生关注度较低,且老一辈的思想认为乳牙终究要被替换,不痛就不需要治疗,故延误了儿童龋齿治疗的最佳时间[15-16]。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幼儿自己刷牙的患龋率相对较高,这与幼儿刷牙方式不正确有关,当然,包括一些照顾幼儿的老一辈人刷牙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错误,故本研究也提示我们应加大口腔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无论是父母还是(外)祖父母都要不定期接受口腔健康教育培训,学会正确的刷牙方式,对于在培养幼儿独立刷牙的同时一定要检查幼儿洁牙情况,可以在幼儿主动刷过一次后再次帮助幼儿清洁一次牙齿,通过提升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意识来预防和降低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干预措施:(1)加强宣教。通过电视、广播、进幼儿园、社区等渠道加强口腔卫生宣教,传播口腔健康知识。(2)定期检查。家长应改变就医心态,有预防患龋的意识,每年至少对学龄前儿童进行1次口腔健康检查,早发现、早干预。(3)正确指导学龄前儿童刷牙方法,并跟进刷牙效果和频率。(4)家校结合,监督和培养学龄前儿童建立口腔卫生保健意识并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5)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健康的儿童膳食结构,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少吃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