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东正 陈昕谊
作为一种相对罕见的胃肠道疾病,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患者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和腹泻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导致临床上的误诊和漏诊率较高[1]。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胃肠道组织是本病的特征性病理生理改变,通常需要在内镜下组织活检结合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2]。本病的治愈率并不尽如人意,且有较高的复发风险[3]。若能够早期预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患儿预后,对预后不良患儿进行针对性强化治疗,可能有助于提升这类患儿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治疗有效率[4]。笔者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患儿60例,旨在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预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患儿预后的价值。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患儿60例。(1)纳入标准:①符合文献[5]《内科学》中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合并腹水的诊断标准;②经影像学及病理学证实胃肠道有1处以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③年龄在18周岁以下;④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寄生虫感染所致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②胃肠道以外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③未合并腹水或其他原因未采集腹水;④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根据相关文献[5],综合疗效评价标准以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完全消失,排便频次和大便性质恢复良好为显效;以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排便频次和大便形状较之前好转为有效;以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为治疗无效。治疗3个月后,将治疗结局为显效和有效的患者纳入A组,将治疗结局为无效的患者纳入B组。A组中,男13例,女14例;平均年龄(12.5±3.2)岁。B组中,男16例,女17例,平均年龄(13.3±2.9)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患儿入院后,均按照相关指南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饮食控制、抗组胺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抗生素等。此外,接受糖皮质激素干预,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南光化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注册证号HC20150040)进行静脉推注,起始剂量按照40 mg/d,一般3 d后消化道症状可有所缓解,1周后在确保消化道症状缓解的前提下,将注射剂量逐渐降低,每周降低5 mg/d,连续降低6周,之后维持10 mg/d治疗。共连续治疗3个月。
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胃肠组织中浸润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外周血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
使用PASW 18.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使用探索菜单验证数据正态分布性。年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性别、治疗有效率等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以α=0.05为本研究检验标准。预测灵敏度、特异度根据ROC曲线绘制得出,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阴性似然比=(1-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灵敏度/(1-特异度)。
接受相同干预后,A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组织中浸润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外周血IgE水平均低于B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嗜酸性粒细胞及IgE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嗜酸性粒细胞及IgE比较(±s)
组别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09/L) 组织中浸润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个/HP) 外周血IgE水平(μg/ml)A组(n=27) 0.27±0.10 5.03±2.25 90.35±34.51 B 组(n=33) 2.23±0.68 10.88±3.42 199.02±85.59 t值 -26.232 -12.607 -10.638 P值 0.000 0.000 0.000
分别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值、组织中浸润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外周血IgE水平作为自变量,患者预后结局作为因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发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预测的约登指数高于组织中浸润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外周血IgE水平,见表2、图1、图2、图3。
表2 嗜酸性粒细胞预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患儿预后的价值
图1 组织中浸润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预测的ROC曲线
图2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值预测的ROC曲线
图3 外周血IgE水平预测的ROC曲线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是一种并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的胃肠炎[6]。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是本病患儿的常见临床症状,由于缺乏典型性,加上发病率低的因素,导致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容易被漏诊和误诊[7]。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本病可发生于全年龄段,尤其好发于18周岁以下的儿童,男性多于女性,这与本研究中患儿的男女比例基本相符[8]。嗜酸性粒细胞对胃肠道进行浸润,进而发生胃肠道炎性反应,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浸润部位一般可累及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此外还会导致外周血、周围组织及外周血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上升[9]。还有学者研究发现,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及Th2迟发型变态反应都在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10]。这也解释了为何本病患儿常常存在食物或药物过敏、支气管哮喘、湿疹及过敏性鼻炎的概率较高。
针对上述发病机制,本病的治疗方案一般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做好支持治疗,包括饮食管理,而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白三烯类受体拮抗剂、免疫抑制剂、抗感染药物和肥大细胞稳定剂等[11]。但是有临床研究发现,本病是一个慢性反复发作的过程,若停止激素类药物,复发率较高[12]。因此本研究中对观察对象进行糖皮质激素减量的治疗方案,以3个月为治疗周期,旨在控制复发率,为患儿提升治疗效果。但最终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这也凸显出早期预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患儿预后的重要性,若能对预后不良的患儿进行早期评估,进行针对性强化治疗,可能有助于提升这类患儿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治疗有效率。
近年来有文献[13]报道称,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患儿外周血的白细胞水平升高几乎与外周血中白细胞水平升高同步,而腹水白细胞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升高水平较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升高水平幅度更大,速度也相对较快,这可能是由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浆膜后产生浆膜积液和浆膜炎,浆膜明显增厚,并产生包含大量嗜酸性粒细胞的腹水[14]。但相关研究在国内并未见报道,笔者依据患儿治疗结局将其分组,结果显示,接受相同干预后,治疗结局不同的患者胃肠道组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不尽相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该项指标具有辅助早期预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患儿预后的价值,这与国外文献[15]的研究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对于预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患儿预后具有一定价值。治疗前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44×109/L的患儿治疗效果较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低于该水平的患儿差,对于这类患儿应早期进行强化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帮助改善患儿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