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出发地

2022-03-23 12:36闫树军
党史博览 2022年1期
关键词:冀鲁豫清丰县濮阳

闫树军

1948年5月,朱德(前排右三)到濮阳华东野战军一部视察,与陈毅(前排右二)、粟裕(前排右四)等人合影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濮阳是冀鲁豫根据地的中心地区。在濮阳,有日伪军给濮阳人民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惨案,留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在濮阳,有军民同心的众志成城,建立边区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在濮阳,有突围战后召开的东干城会议和南乐战斗后濮阳地区全境的解放。随后,在这个有“小莫斯科”“小延安”之誉的地方,粟裕在中央决策部署之后,数次推演,制定奇策方略,从而使濮阳成为全国解放的起点。

濮阳是革命老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濮阳是中共较早活动的地区之一。1926年,这里就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冀鲁豫根据地的中心地区。

在抗日战争中,濮阳人民遭受了日本法西斯的种种暴行。日军在侵占濮阳的过程中,野蛮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给濮阳人民带来了空前的劫难。

1937年12月15日,日军侵占中国唯一一个以孝子(张清丰)之名命名的清丰县。日军在县城西关和附近的村庄杀害老百姓达1096人,杀绝30余户,烧毁民房2000余间,被抢财物不计其数。

1938年2月日军攻陷濮阳县城后,到处烧杀抢掠,制造了白仓、郭寨、花园屯、南旺、草场、沙■堆等多处惨案,仅在陈寨村一处就杀害340余人。

1940年,濮阳地区作为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被日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在半年时间内被连续“扫荡”了4次,党政机关和地方武装因此遭受重大损失。

1941年4月12日,日伪军1.5万人,对濮阳、内黄、滑县交界处的沙区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大“扫荡”,再次实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沙区抗日根据地受害村庄达142个,被烧毁房屋5万余间,有80个村庄全部变成焦土。濮阳县被烧毁房屋2800余间,顿丘县受害区被烧毁房屋在3/4以上。全沙区被杀害4000余人,粮食、种子、耕牛、农具大部分被抢走、烧毁,沙区人民经济支柱之一的枣树被砍5万余株……

1942年,日伪军对南乐、清丰进行“铁壁合围”式的“扫荡”,冀鲁豫军区后方工厂、医院及政府机关、地方武装、群众团体遭受严重损失。南乐东节村大惨案后,群众背井离乡,四处逃亡。土地荒芜,村中瓦砾成堆,蒿草遍地,两年多都没有人烟。

9月下旬,日军调集重兵,对以濮、范两县为中心区的鲁西抗日根据地再次进行大规模“扫荡”,妄图消灭冀鲁豫边区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彻底摧毁这块平原抗日根据地。“扫荡”持续了18天,冀鲁豫军区及其后方机关、学校和地方武装伤亡279人、被俘116人、失散873人,地方干部伤亡、失散552人,群众被抓走600余人,损失大车300余辆、牲畜近1000头。10月8日,日伪军推行第5次“治安强化运动”,一连数月对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扫荡”“蚕食”及分割、封锁,濮阳地区遭受严重损失。

1943年2月4日,清丰县伪警备队队长张裕元趁过除夕之机,纠集日伪军800余人,于深夜将张村包围,枪杀、烧死无辜群众108人,杀绝26户,烧毁房屋500余间,抢去牲畜200余头。

为了还人民以安宁生活,冀鲁豫军区号令人民军队,进行了一次次的反击,最终消灭了日本入侵者和国民党反动派。

八公桥战斗成为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由被“蚕食”分割向恢复和发展的转折点

1940年6月10日(农历五月初五),日军对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在坦克、飞机掩护下,日军合围了濮阳、清丰、内黄地区,企图围歼八路军主力部队。面對凶残的敌人,八路军在地方游击队的配合下,积极开展游击战,袭击日伪驻军,以坚决、快速、准狠的作战方式,打击敌人小股部队。

八路军新3旅7团侦知日军部分骑兵在岳村(今属华龙区)宿营的情报后,经过认真研究,制订了周密作战计划。日落之后,八路军悄然潜行至日军驻地附近,留下部分兵力在外围机动,截击外逃之敌,主要兵力迅速冲入村镇内。在八路军强大火力杀伤下,日军完全丧失抵抗能力。此次战斗歼敌200余人,缴获机、步枪100余挺(支),战马100余匹,粉碎了日军所谓的“五五”大“扫荡”计划。

1941年10月,冀鲁豫军区主力部队,南下鲁西南讨伐顽军孙良诚部。顽军高树勋部乘机向范(县)观(城)根据地中心地进犯。11月7日,敌占领濮阳县东北庄(今属华龙区),并企图北攻观城。当时冀鲁豫行署征集一批粮食支援冀鲁豫军区,运粮部队路经清丰县宋村时,50余车粮食被高树勋部截走。几经交涉,他们仍拒不交还。

为粉碎高树勋部北犯图谋并打击其嚣张气焰,冀鲁豫军区决定进行坚决回击。11月13日夜,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杨得志带领南下支队和新3旅7团,由南乐县陈村出发南进至东北庄,以一部围攻东北庄及顽军援兵,主力配置在东北庄的东北方准备打援。另一部在东北庄东南的瓦岗至邢庄一线构筑防御阵地。围攻一连打了3天。16日,高树勋调集4个团的兵力分两路增援,东北庄内顽军拼命突围与援兵配合,将在瓦岗打阻击的新3旅7团3营包围起来,进行猛烈攻击。坚守在邢庄村南大庙的9连在十倍于己的顽军猛攻下,虽多次组织冲锋,终因众寡悬殊,全部壮烈牺牲。被围的3营余部,在南进支队的救援下突出重围。杨得志指挥部队立即向敌侧后迂回,形成包围圈,高树勋部随即放弃了东北庄。这次战斗中,八路军毙伤顽军600余人,俘敌220人。八路军在这次战斗中损失较大。

1942年9月下旬,日军调集重兵对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中心区濮、范、观一带进行大规模“扫荡”。27日,八路军115师教导第3旅政委曾思玉率领7团1连、8团1连及教导队,在外出执行任务途中,被敌人合围在范县甘草■堆一带。这时,南进支队另一部,大批地方机关、学校人员和群众也被敌人压到甘草■堆一带。在这危急时刻,曾思玉沉着冷静,分析敌情,在判明敌我态势后,果断命令部队出击,不仅指挥部队成功进行了突围,还掩护了大量群众。此役,大灭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打破了日军的“铁壁合围”,为濮阳抗战历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曾思玉因此受到冀鲁豫军区领导的表扬,当地老百姓对他更是赞不绝口。

1943年初,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第三次反共高潮,企图进攻陕甘宁边区。根据八路军总部的部署,杨得志率部渡过黄河进入鲁西南,在曹县地区反击国民党顽军李仙洲部,消灭其5000余人,取得了反击战的胜利。

在日伪军秋季大“扫荡”末期,各股伪军在日军的怂恿下,乘八路军主力在外线作战之际,疯狂“蚕食”根据地中心区。伪军孙良诚部“蚕食”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濮阳与濮县之间方圆数十里的地域。孙良诚率其总司令部坐镇濮阳重镇八公桥,企图以其第4军和第5军逼迫八路军退出根据地中心区。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和政委黄敬等决定采用“掏心”战术,袭击孙良诚司令部驻地八公桥,消灭其部。

为了迷惑敌人,杨得志首先采用“声东击西”战术,命令第2军分区司令员曾思玉和政委段君毅率7、8两团,从范县开往鄄城北面的刘楼,故意远离孙良诚部队,摆出强攻郓城的架势。曾思玉时而派出小股部队侦察敌情,时而利用内线传递“情报”,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个方法,最终让孙良诚颇感迷惑,派兵增援郓城,从而使八公桥防守松懈下来。

1943年10月14日,115师教导第4旅政委张国华率16团侧攻八公桥西南的两门镇,一举吃掉敌两个连。孙良诚顿时慌了手脚,急忙从八公桥增援两门镇。侦察到敌军东西方动态的杨得志果断命令曾思玉主力部队直指八公桥。经过一夜急行军,16日拂晓部队到达离八公桥20公里的火神庙。午夜时分,部队进入预定位置。这天夜里适逢狂风大作,镇子外站岗的敌人都到碉堡内避风去了。这给八路军一个天赐良机。红灯为号,各部队越战壕,架云梯,翻寨墙,似神兵天降,从不同方向冲入镇中,大部分敌人还没回过神来,就被歼灭或被俘虏了。八公桥战斗于17日午后胜利结束。这次战斗全歼了孙良诚的总部直属队,活捉了伪参谋长甄纪印,毙敌伪100余人,俘虏官兵3000余人,缴获枪支弹药、粮食等物资。孙良诚战前一天乘汽车去了开封,逃脱了被俘虏的命运。

八公桥战斗成为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由被“蚕食”分割向恢复和发展的转折点。战斗结束后,根据地各部队、地方武装、民兵乘势展开猛烈反“蚕食”作战,在纵横100余公里的地区,先后拔除日伪据点100余处,歼敌数千人。敌第5军王潮瀚部见大势已去,放弃濮县据点,于11月26日缩回濮阳。至此,边区的濮范观中心区与2、4、5分区连成一片。

曾思玉

1944年1~2月,盘踞在清丰的日军先后将仙庄等多处据点的防务交给伪军,其主力除留守清丰县城外,大部调往平汉线。清丰县的地方武装和民兵抓住战机在2月、3月,先后攻克清丰县城外围据点数个。5月8日,驻守清丰县城的日军逃往大名,清丰县城交给伪军张裕元部防守。但守城的伪军十分害怕八路军,在10日弃城逃向大名。伪军的举动,让日军极为不满,他们便临时组成“冀南剿共保安联合军”,于23日重占清丰县城。28日,伪冀南道尹薛兴甫、日军顾问川本等和冀南道所辖13县的伪县长前往清丰,大搞所谓“庆祝光复清丰”的胜利。

面对形势的变化,冀鲁豫军区决定在敌人立足未稳之时,奔袭清丰县城,歼灭进犯之敌。这次战斗任务,仍由曾思玉指挥,其作战主力是7团,清丰、南乐、范县、观城等县大队参加战斗。5月28日,部队从范县龙王庙一带出发,急行军70余公里到达清丰县城东六塔集一带集结。29日晚,7团和清丰县大队包围了县城之敌,其他县大队分别包围县城附近据点。23时,八路军主力部队发起攻击,全歼守敌和突围之敌。30日上午,战斗胜利结束。

这次战斗,歼敌2000余人,击毙日军军官8人,活捉伪冀南道尹薛兴甫及伪县长等13人及日军军官30余人。

这次战斗,收复了清丰县城,解放了清丰全境,同时打破了日军以南北公路对抗日根据地的分割,为以后抗日军民的全面反攻创造了条件。

在抗日进程中,党领导人民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进一步巩固扩大冀鲁豫边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极大促进了边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最典型的当为东干城会议。

1945年3月14日至4月12日,冀鲁豫抗日根据地12个专署、116个县的218名参议员(中共党员约占1/3)在濮阳东干城(今濮阳市华龙区濮东街道东干城村)天主教堂,召开了历时30天的冀鲁豫边区参议会。会议由孟夫唐代表参议会主席团致开幕词,中共冀鲁豫分局代表宋任穷、军区代表杨勇等分别作了发言。3月17日至3月19日,冀鲁豫区办事处主任赵明甫、行署主任孟夫唐分别作报告。20日至26日,各参议员进行分组讨论。4月2日至9日,各参议员讨论提案。12日大会进行了选举。申伯纯当选为该届(第二届)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议长,晁哲甫为副议长;杨秀峰、薄一波、戎伍胜、徐达本、孟夫唐、贾心斋、王笑一等26人为边区政府委员。其中,杨秀峰当选为边区政府主席,薄一波、戎伍胜当选为副主席;孟夫唐当选为冀鲁豫行署主任,徐达本、贾心斋当选为副主任。大会还通过了各级政府改为委员制、民主选举等重要决议。这届参议会在边区民主制度建设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使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前进了一大步,不但对团结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日,建设巩固的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全国其他根据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供了成功经验。东干城会议选举产生的冀鲁豫边区议(会)行(署)合一的政权,该政权是新民主主义性质地方政权的雏形,开创了中国民主建设的新途径。

在这一新途径下,南乐战斗,则成为抗日胜利的高潮,也是为政权初建献上的一份贺礼!

張国华

在清丰、濮阳等县解放以后,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中心区与沙区等地已连成一片,但南乐县城及其周围的敌伪据点,仍孤立地盘踞于根据地内。

为了巩固与扩大卫河以东地区和进一步开辟卫河以西地区,冀鲁豫军区集中4个军分区的部队,于1945年4月24日发起了以攻取南乐县城为中心的南乐战斗。

南乐战斗是曾思玉指挥的第8军分区主力部队完成的。为了配合部队作战,中共南乐县委组织广大群众扒开城墙,为部队开路,同时出动500副担架支援部队。参战部队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攻克了敌伪盘踞4年之久的南乐县城,拔除了南清店、五花营、元村等大小据点32处,歼灭日伪军3000余人,解放了南乐县和大名县以北、广平县以东的广大地区。

南乐战斗胜利后,濮阳地区全境获得解放。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濮阳为中心区的冀鲁豫根据地在杨得志、黄敬、宋任穷、杨勇、万里、段君毅等一批英才俊杰的先后领导努力下,辖区涉及116个县,近2000万人口,成了全国解放区中最大的一块根据地。这块根据地,地处中原枢纽,西接太行,是中共由冀晋基地东进华东、南进中南的桥头堡,幅员辽阔,利于周旋,人口稠密,易于招兵,属地又大多偏僻贫瘠。当然,还因在这里,八路军的军力不显眼,这里又不为国民党所关注。

正是基于这些,毛泽东高瞻远瞩,以超人的智慧布局中原。在他的决策下,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原冀鲁豫区归属中共中央北方局,直归中央。原任北方局书记的邓小平任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兼军区政委,刘伯承任司令员,毛泽东指令他们要迅速将工作重点放在濮阳一带的平原地区。

奇策迭出的毛泽东设计了一张三路大军跃进江南的蓝图:第一路为中路,由刘、邓统帅10万大军从濮阳出发,直奔大别山老根据地;第二路为东路,由粟裕领军10万也从濮阳集结出发,直插江南原新四军的根据地乃至闽浙赣边原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路为西路,由陈赓、谢富治率部8万从晋南直下桐柏山乃至湘鄂西老根据地。中路先发,东西跟進,南进后形成掎角之势,在国统区的腹地搅他个天翻地覆,全面置国民党军于被动,从而赢得战争的主动权。

1947年6月30日午夜,随着一声令下,从台前县到濮阳县75公里的黄河,刘邓大军12万人赳赳竞渡,一举歼灭国民党军黄河防线5.6万人,拉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此前的1946年7月,刘、邓率部辗转到达濮阳,驻在原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清丰县单拐村。这时,正是国民党军发动对解放区全面进攻的时候,刘、邓精心运筹,连战皆捷,以4万多兵力接连粉碎30多万敌军的分进合击,一年内就歼敌11万人,将自己兵力壮大至12万多人。

与此同时,共产党实行土地改革,贫苦农民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正是有了人民的支持,各解放区战场抗击国民党军进攻的战斗都取得了出乎意料的胜利成果,消灭国民党军120万人,不但挫败了国民党军的进攻,而且解放军队伍迅速壮大,并巩固了基地,占据了战略上的主动权,具有了反攻能力。

1948年春,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华东野战军主力10万大军,秘密来到濮阳休整,准备直下江南,司令部设在濮阳县东的孙王庄。在这里,粟裕不但精于咫尺战术攻防,还长于千里战略运筹帷幄。他参与谋划的孟良崮战役,在国民党军四面包围之中,断然突击,硬是将敌“王牌”整编74师一举全歼又全身悄然而退。到濮阳后,他在认真整军之余,时时思索,缜密推演,最终形成不“跃”进江南,而是“推”向江南,即依托冀鲁豫和山东根据地,以灭敌有生力量为前提,稳扎猛打地“推”向江南的方略。粟裕把这个方略汇报给陈毅时,陈毅拍案称绝!

粟裕的方案上报中央后,引起中央的极大关注。因为此方案与中央的决策相悖。于是,中央电召陈毅、粟裕当面陈述。中央五大书记齐聚,详听汇报,综合分析,最终采纳粟裕的推进方略,并将华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调离,让粟裕任华野代司令员和代政委,全面负责实施这一方略。

1948年5月12日,朱德总司令在陈毅、粟裕陪同下来到濮阳。朱德代表中共中央、毛泽东在濮阳县东关教堂的礼堂内作动员。他阐述了建军的基本原则,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注意事项,号召以“钓大鱼”“耍龙灯”的战术手段,疲劳和消耗敌人。在这次动员会上,朱德总司令响亮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1948年4月,粟裕与妻、儿在濮阳

濮阳地区的人民紧急动员起来,参军筹粮,捐款献物。多年后,时任中共鄂豫区委书记兼军区政委的段君毅回忆说,为了支援解放战争,濮阳人民倾其所有提供支持,家无余粮,户少油盐。许多家庭到后来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被褥,许多大姑娘小媳妇没有一件完整的农服。虽如此,但大家不但无怨,反而兴致空前,于是逐鹿中原的又一支大军在这里扩充,从濮阳出发。

粟裕在濮阳极致地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从濮阳出发后,粟裕首先指挥了豫东战役。

豫东战役取得辉煌成果,歼敌9.4万人,活捉敌兵团司令官区寿年和师长沈澄年。此役沉重打击了华东战场上国民党军以兵团规模作战的信心,改变了中原战场的战略态势,为解放军进一步歼敌重兵集团,攻克敌人坚固设防城市创造了经验。

毛泽东对此役的胜利,简明一句话概括之:“解放战争最困难的山头已经翻过去了。”

随后,华东野战军再歼敌20多万,取得济南战役的胜利,山东解放区、华北解放区和冀鲁豫解放区连成一片。至1948年10月,华东野战军迅速壮大至54万人。接着,于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又会同回马河南扩充的中原野战军20多万人,组织实施了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让国民党在大陆一败涂地的一次决战。它的战役构想,就始于粟裕在濮阳的精心谋划。近年来,诸多军史研究者对于粟裕在濮阳筹谋所献方略都是击节称叹,普遍认为毛主席和中共中央采用了粟裕的方略,让新中国的诞生至少提前了一年。

猜你喜欢
冀鲁豫清丰县濮阳
濮阳新型化工基地
濮阳新型化工基地
智慧水务在清丰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
清丰县利用南水北调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模式
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濮阳实践”
统一战线:杨得志开辟冀鲁豫边区的『秘密武器』
濮阳: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落地有声
浅论晋冀鲁豫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群众工作
浅论晋冀鲁豫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群众工作
清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