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2022-03-23 12:30苏红琳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22年3期
关键词:工程机械人才建设

苏红琳

省委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坚定不移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打造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汨罗市将以此为契机,扎实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挺进全国经济百强县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强市兴园放大人才强磁场。提升城市形象聚人才。在荣膺赛迪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县(市)、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十强的基础上,坚持稳中求进,推动综合竞争力保位进位,增强经济硬实力。精心举办“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节”“汨罗江国际诗歌艺术周”等大型文旅活动,擦亮“端午、龙舟、诗歌”文化名片,增强文化软实力。释放发展活力聚人才。坚持“全面融长”不动摇,产业上,以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为重点,主动承接长沙产业转移;交通上,协调推进万家丽路北延线、107国道改道提质工程,快速融入长株潭半小时经济圈,融入强省会战略的人才圈。做强产业园区聚人才。把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成国家级高新区、“双碳”绿色示范园,把湖南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打造成长沙北生态智造城,力争每年至少促推1家新企业上市、发展1家产值超50亿元企业、申请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年实现技工贸收入过千亿元,创造更多的人才需求。

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三地联建”构筑人才蓄水池。实施“精准招才”,建设人才高地。围绕有色金属、非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和汽车零部件4条优势产业链招引人才,以高端产业链构建高端人才链;编制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对接国家级平台开展“点对点”的揽才活动,重点招录金融服务、市场策划、数字经济等“高精尖缺”人才。推进“四海揽才”,建设人才基地。设立市级人才编制池,建立人才咨询专线,打造人才绿色通道;利用“湘就业”“云就业”等线上平台,举办“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吸引人才回流,能人返乡;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鼓励科技特派员领办农业科技示范企业,建设科研基地,培养“土专家”“田秀才”。做好“柔性引才”,建设人才飞地。完善人才智库,建立与智库专家中长期稳定的联系沟通,突出工业、农业、教育、医卫、文化五大领域开展柔性引才;紧密对接全国重点高校,成立柔性引才服务站,广泛对接人才信息,使之成为域外引进人才的桥头堡。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优化环境建设人才幸福港。推进人才培養计划。实施“人才优先发展计划”,鼓励优秀人才到基层一线、园区平台、攻坚前沿发展,给足晋升空间;实施“罗城英才培养计划”,用好“汨罗江微课”、屈子书院大讲堂等线上线下平台,建立定期轮训和即时培训机制,完善高校择优送培机制,大力支持本土人才培养提升。厚植创新创业土壤。建强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依托省级工程机械及汽车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省级科技平台,支持科研团队建设,加速核心技术突破;建设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为企业人才提供优良的展示场地和创客空间;成立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金,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加强银企对接,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金融支持。营造尊才爱才氛围。持续开展“罗城英才”评选活动,深度挖掘、广泛宣传人才典型,营造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建设配套园邻里中心、循环园中科春天综合体,提高人才公寓供给水平;围绕人才最关切的问题,设立“人才基金”,实施“人才新政三十条”;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增强人才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

(作者系中共汨罗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猜你喜欢
工程机械人才建设
人才云
工程机械自动化中节能设计理念的应用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工程机械雄安遇冷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