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王淦生
2022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折柳寄情”的场面令人记忆犹新:一棵由激光组成的“参天大树”在舞台中央拔地而起,无数条光束透过主火炬台,穿云破雾,直达天际。这棵“大树”,应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真激光”技术,它是已经82岁的激光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许祖彦孜孜“追光”60年的奋斗成果。
世间有许多同许祖彦一样“追光”的人,信仰、真理、勇敢、善良……是他们所追的“光”。人生短暂,活着就该带着一腔热血,奔向璀璨,书写“向上”的故事!
纳晨是80后少数民族大夫,目前在昆明市延安医院任职。刚参加工作不久,纳晨的“爱拼”就在整个医院盛传。为了多接诊患儿,他常常加班加点。他总是说:“只要人生不画上句号,拼搏就永远在路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纳晨放弃申报出国进修计划,主动到一线抗击疫情。他开展网络问诊公益服务,组建了12个微信医患群,每周拍摄科普小视频发布在网络平台。并作为盘龙区和五华区志愿者,多次开展大型公益讲座。不知不觉中,纳晨成了“网红儿科医师”,获得微脉问诊平台2020年“我最喜爱的医生”评选全国网络第一名。
2014年至2021年,纳晨累计看诊10万人次,无一例差错投诉。“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的追求。”纳晨说,“当好一名人民医生,让老百姓满意和信任,就是我的追求。”
运用示例
年轻人的状态,就该是“成长”;年轻人的姿势,就该是“向上”。正如获得微脉问诊平台2020年“我最喜爱的医生”评选全国网络第一名的“网红儿科医师”纳晨所言:“只要人生不画上句号,拼搏就永远在路上。”年轻人保持向上的姿态,为崇高理想奋力拼搏,我们这个社会就会积极向上,我们这个国家就会生机盎然,我们这个世界就会充满希望!
许红阳——河北省井陉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991年出生的他对这份文化遗产的感悟是:“和木雕打交道的感觉,就像与一个长者对话。从中你能品味到时间沉淀下来的精华,让我的人生变得更加开阔与平和。”
井陉木雕2020年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于家族传承。井陉木雕多以太行山的树根为原料,制作技法包括深浮雕、薄浮雕、浅浮雕和镂空雕四种,作品以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为主,制作工序主要有选材、构思、画图、修光、打磨等步骤。多年来,许红阳潜心传承,不断创新木雕技法。如今,他建立起木雕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木雕这门传统工艺。
时代在发展,新一代工匠如何在工艺上创新突破,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活在人们生活里,这也正是需要持续发力的地方。作为90后木雕非遗传承人,利用“青年创意”抓取社会热点,运用发散思维创作木雕作品,这是大胆的尝试。如此,便使传统工艺与时代接轨,让传统不再守旧,让木雕工艺品亦成时尚。
运用示例
要让传统文化永远生机盎然,永葆青春活力,关键就在于拒绝守旧,让传承与创新联姻,在传统文化中融入现代元素,从内容、形式到技艺与现代审美意识相融合。河北省井陉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许红阳在传承井陉木雕技艺的过程中,就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现代理念相融合,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生机,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好评和喜爱。
陈云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14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4岁在中科院计算所取得博士学位,29岁晋升为研究员……在外人看来,陈云霁是一个总是“弯道超车”的天才,但他认为,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可走。
盛夏汗流浃背地在没有空调的宿舍里写论文,多次向国际顶级会议投稿被拒……在艰辛与挫折面前,他没有放弃“人工智能”之梦,把研究做得更加深入。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在未知的领域里探索会很孤独,特别是在没有人涉足过的‘无人区’探索,会更孤独。”陈云霁说,但有科学理想的人必须有勇气探索冷门、未知的领域。
多年来,他潜心科研,成果频出。科研不易,但他乐在其中,他说:“人工智能的未来如星辰大海,我将投入全部精力去探索奋斗。”
“科研如登山,会出现一个接一个的难题,需要不断为解决问题而尝试和努力。一路攀登,回头望去,山下的风景好极了!”陈云霁说。
运用示例
科研之路,是一条崎岖的路,更是一条孤独的路。尤其是身在尖端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研工作者,会时时陷入“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中。“作为科研人员,在未知的领域里探索会很孤独,特别是在没有人涉足过的‘无人区’探索,会更孤独。”计算所研究员陈云霁如是说。其实,能在“无人区”探索,会让他感到孤独,更让他感到幸福!
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6月17日上午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出席仪式。
11时许,下水命名仪式开始,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许其亮向接舰部队主官授予命名证书,与军地领导共同为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剪彩。随后进行掷瓶礼,香槟酒瓶碰击舰艏碎裂,舰船鸣响汽笛,船坞坞门打开,航空母舰缓缓移出船坞停靠码头。下水命名仪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声中结束。
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舷号为“18”。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该舰下水后,将按计划开展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
运用示例
维护国家主权、捍卫祖国统一,靠的是军民团结如一人的坚强信念,还要靠强大的国防和科技实力。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下水服役,标志着我国国防实力又有新的更大的提升。更难能可贵的是这艘航空母舰完全是我国自主设计营造,充分展示了中国国防科技的飞跃发展。发展没有尽头,振兴绝无终点,中国永远走在通向强盛的道路上!
锋利的绞刀啃碎海底坚硬的岩石,海沙随即被吹填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疏浚“神器”天鲲号是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鲜为人知的是,驾驭这艘创造多项世界第一记录巨轮的是一支平均年龄32岁的青年团队,其中近七成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正是这群踏浪者,用青春和热血征服汹涌巨浪,托起了“国轮国造”的百年梦想。今年五四青年节,中交天航局天鲲号团队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
“我们始终致力建成一支与‘国之重器’相匹配的世界一流船员队伍。”天鲲号党支部书记霍宗杰说。一直以来,天鲲号瞄定“世界一流船舶”目标,把工程当作“战场”,把绞刀当作“武器”,全力打造敢战、能战、善战的天鲲青年铁军。对这帮青年铁军而言,青春最美好的样子,就是能在国土上书写强国一代的青春华章!
运用示例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有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有睿智、拼搏、向上的年轻人,定会有智慧、奋发、前进的中国。年轻人如果都能将自己的事业锁定在“世界一流”的目标上,我们的祖国也一定会走向“世界一流”。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的“天鲲号团队”是年轻人的楷模,他们的目标就是用青春书写强国的华章!
林碧锋
如果青春有底色,那一定是奋斗。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当代青年只有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基层一线,不断拓宽自己的青春赛道,在一次次急难险重的磨砺中,才能绽放绚烂的青春之花。
根向下伸,是祖国对新时代青年的深情呼唤。当前,中华儿女正阔步走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当代青年应当把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以基层为课堂,以实践为导师,到基层中去建功立业。
只有根向下伸,花才能向上开。新时代青年应当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汗水感受人民情怀。无论是在农村、社区,还是在科研一线、边疆地区,为乡亲们排忧解难,为邻里们倾心服务,为科学奋斗,为祖国巡逻戍边……不同的地标,同样的坚守,复杂艰苦的环境,更能成就精彩人生。
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中医药研究实践一线孜孜不倦,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千百次实验、甘冒风险以身试药,最终“炼”就青蒿素,让中医药造福全人类。
只有根向下伸,才能花向上开。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在我们身边,涌现出一批批有志青年,他们到一线去,把小我融于大我,把艰苦和磨砺当成人生精彩篇章的序曲,把造福基层当成内化于心的朴实追求。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第一线,“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帮助近2000名女孩考入大学走出大山,改变了她们的人生。她的付出,激励着越来越多青年人为山区教育奉献力量。作为华坪女高的第一届学生,周云丽大学毕业后,听说母校缺数学老师,毫不犹豫地回到华坪女高教书。如今,她已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花向上开,要求新时代青年立足基层一线岗位从点滴做起。新时代民族复兴伟业为青年人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不妨勇挑重担,带头发展产业、推广农业科技、倡导文明乡风、带动农民增收,这些都大有可为。
截至2021年,47万名“三支一扶”人员参加基层支教、支农、支医和乡村振兴,数百万青年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蓬勃动力。
参天大树,扎根最深。去一线长才干、壮筋骨,踔厉奋发、勇毅前进,才能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