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云,孔碧华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1483)
护理工作因普遍存在的工作场所压力而易产生较高的职业倦怠,表现为情绪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1-2],从而影响护士工作积极性。我院是一所一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一直重视护士能力的培养和执业环境的改善。护士执业环境也称为专业实践环境,是使护士拥有工作控制权的支持性系统和护士提供护理服务的场所[3],健康的执业环境是确保充足人力、自主工作、优良服务及执业相关的安全、福利等的前提[4]。我院于2019年10月11日—2021年4月10日,以提高护理质量为契机,对护士执业环境进行优化管理,以增强临床护士工作适应性,从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减少职业倦怠感,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水平,收到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此课题获得医院管理委员会审批,由护理部组织实施,于2019年10月11日—2021年4月10日,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主题,对护士执业环境进行优化管理。研究对象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并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护士32名,全为女性;年龄23~53 岁,平均年龄(36.60±2.01)岁;职称:副高 1 名,中级 19名,初级12名;学历:本科22名,大专8名,中专2名。
(1)护理部深入贯彻落实《护理管理工作规范》[5]的要求,积极启动“创优示范”活动,创新工作机制,带动临床护士排班模式改革,设立护理组长制,包括日班组长和夜班组长,护理组长由年资高、经验丰富者担任,护理组长采用“8小时管床、24小时负责制”。
(2)护士有机会决定医院事务,增加护士外出学习交流机会。根据《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组建护理专业委员会,让代表护士利益的护理代表参与医院事务管理,完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各级护士在职教育培训制度和护士外出学习交流管理制度,轮派每名护士外出学习交流,1 次/年。
(3)建立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最大限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护士心理压力。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问题所在,从同行所犯错误中反思、学习,重新设计和优化流程,避免同类事件发生。重视护士的职业防护教育,满足临床职业防护设施、设备和物资供应,降低岗位风险。
(4)参考广东省卫生厅编写的《临床护理文书规范》[6],简化护理记录,表格式填写,把之前用在写记录的时间花在患者身上。避免回顾性记录,护士在工作中随做随记,把时间花在病情观察和健康教育等方面,既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又减少护士劳动强度。
(5)建立一个职责明确、权责统一、能级合理、管理到位的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合理配置护士人力资源。各病区实行组长负责制,根据小组责任制要求设立2~4名护理质控护士,建立相应考评标准,根据各自完成工作情况进行绩效分配。
(6)通过护士层级管理制度,提高高年资护士的地位和薪酬,留住护理人才。福利政策向临床护士岗位倾斜,提高高职称护士的津贴,把高年资护士留在临床,稳定护理队伍。50岁以上的护士可以不排夜班,计酬方面采用特殊岗位匹配的薪酬分配方案。参加夜班的护士增加津贴补助,每月完成4个夜班以上可获补助,600元/月。
(7)建立科学的护理管理机制,护士参与管理,完善各项绩效考评、分配方案。建立护理人员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列出考评细则,如完成工作任务40分、高技术含量及高风险技术25分、岗位职责15分、工作能力20分,再如管房职责不到位扣2分/例、患者投诉扣2分/例、满意度调查≥95加1分/次。护士个人绩效总分=护士个人考核分+个人加分。
1.3.1 护士执业环境 采用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2016版)[7],该量表共有40个条目,各条目采取百分制计分,选项由“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示执业环境越好。
1.3.2 工作适应性 采用工作适应障碍量表[8],该量表共37个条目,每个条目有“是”和“否”两个选项,其中29个条目答“是”计1分,答“否”计0分;8个条目答“否”计1分,答“是”计0分,总分0~37分,得分越高说明工作适应性越差,越缺乏工作动机。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8。
1.3.3 患者满意度 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5个方面(服务工作主动性、能力、护理管理、健康教育、关爱与沟通)共20个项目,选项有“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分别计 5、4、3、2分,满分为 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1.3.4 护理质量 根据护理部督导组的季度检查评分,评价我院各病区的各项护理质量,分别为病房管理、级别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文书记录等,评分标准由护理质量督导组统一制订,每项考核满分为100分,统计优化管理前后全院各项护理质量的评分。
本研究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双侧检验水准α设为0.05。
优化管理后全院护士对护士执业环境评价总分高于优化管理前(P<0.05),见表 1。
表1 优化管理前后护士执业环境评分比较(±s,分)
表1 优化管理前后护士执业环境评分比较(±s,分)
项目 优化管理后 优化管理前t P护士参与医院事务管理优质护理服务基础护理管理者能力、领导力及支持人力和物力配备医护合作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总分89.89±1.05 89.27±1.01 91.23±2.48 92.71±1.55 91.69±2.13 90.19±1.65 90.83±0.49 68.22±1.47 70.95±1.79 71.01±1.52 72.93±2.35 71.60±2.75 74.02±1.66 71.46±0.90 74.945 47.919 34.353 36.097 38.465 32.394 104.248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优化管理前全院护士的工作适应障碍总分为(24.25±2.92)分,显著高于纪术茂[9]调查的常模得分(17.28±5.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管理后护士的工作适应障碍总分降至(14.88±2.67)分,显著低于常模(P<0.05)。优化前后差异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优化管理后患者满意度及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优化管理前(P<0.05),见表 2。
表2 优化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优化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
时间 患者满意度 病房管理 级别护理 危重患者护理 文书记录优化管理后优化管理前t P 97.44±2.44 90.06±2.11 13.467 0.000 95.66±2.77 86.22±2.35 14.718 0.000 92.97±2.76 84.44±3.25 10.970 0.000 94.84±3.04 85.78±3.00 16.267 0.000 98.19±2.10 88.78±2.84 15.933 0.000
国外学者对护士执业环境的相关研究开展较早,我国起步则较晚,据程超等报道,使用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对安徽省三级综合医院护士进行调查发现,护士执业环境总体不理想,其中护士参与医院管理、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得分较低。据陈玲等[10]报道,河北省“三甲”医院护士执业环境调查总分较低,分析原因可能与未给予护理人员充分参与医院事务管理的机会有关。本研究结果表1显示,优化管理前我院护士执业环境评价总分为(71.46±0.90)分,低于全国均值水平,这可能与我院护理管理理念缺乏创新有关。有研究报道[11-14],创建健康的护士执业环境,可培养护士的专业行为、提升工作满意度、减少护士离职率、改善患者不良结局、提升护理质量等。于2019年10月11日起,我院以提高护理质量为契机,对护士执业环境进行优化管理,给护士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让护士参与医院管理,护士有机会参与决定医院事务,促进护理人才的成长,建立护理绩效管理机制,岗位与酬劳匹配,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改善了护士执业环境。如表1所示,优化管理后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等维度评分在90分以上,总分升至(90.83±0.49)分,处于较高水平。本研究结果与何娟等[15]的研究结论“护理人员外出学习、交流、培训机会较多,护士职业荣誉感较强”相似。
良好的工作适应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16],护士工作适应障碍会降低对工作的热情,影响工作投入,进而降低护理服务质量[17]。因护理工作的独特性及高负荷性,在工作中易产生工作倦怠和工作适应障碍。据杜心平等[18]研究报道,“90后”护士的工作适应障碍得分(20.37±4.26)分,高于全国常模(17.28±5.14)分,分析原因可能与“90后”护士经验欠缺、工作繁忙而造成身心疲惫有关。优化管理前本课题组采用工作适应障碍量表对全院32名护士进行工作适应障碍调查,其总分为(24.25±2.92)分,显著高于常模水平(P<0.05),说明优化管理前我院护士的工作适应性较差。许湘华等[19]认为,医院管理者可以从护士人格特征与工作投入两方面来改善护士工作投入程度,结合不同护士的人格特征进行人岗匹配与个性化授权管理,以提高工作投入水平。让护士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把护理新概念引入护理领域,在临床实践中正确应用,深化优质护理内涵,全面提升能力。优化管理后护士的工作适应障碍总分降至(14.88±2.67)分,显著低于常模(P<0.05)。这与张文娟等[20]的研究结论“医院管理者应本着‘爱人者人恒爱之’的管理理念,真正改善护理执业环境,提高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相似。
我院是一所一级甲等综合医院,虽是基层医院,但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新区,结合当地经济实情,调整护士薪酬待遇,政策向临床护士倾斜,调整后护士福利补助增加,这样便于吸引高年资、高职称、高学历的护士留在临床一线岗位,充分发挥高职级护士在应急和危重病护理中的质控作用,及时采取前瞻性的防范和干预措施,提高护士工作责任感,保证患者安全,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如表2结果显示,优化管理后,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优化管理高度重视护理执业环境改善,创新“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模式,严格实行管床责任制、小组责任制、层级管理制、护士床边工作制等,更好地体现现代护理管理理念,有利于稳定护理队伍,建立护理梯队,培养护士团队精神,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者要勇于探索创新,勤于思考,把握护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以便更好地制订管理方案,提高护士工作能动性和职业幸福感,减少职业厌倦。科学、先进的护理管理理念和方法可以极大推动护理技术的发展,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但此课题研究仍在探索阶段,且实施时间较短,今后将进一步完善,以便确定其可行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