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娟 连素冰 王丽
心衰是临床上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期阶段,是一种心脏循环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活动耐力受限、憋喘、水肿等症状,可对患者的生活及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而慢性心衰好发于中老年人,随着近些年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增多,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具有反复发作、病程迁延、预后差等特点。慢性心衰患者由于心功能降低,常可引起胃肠道水肿、静脉淤血、肝脾肿大,进而造成肠胃功能障碍,影响消化吸收,发生营养不良[2]。而营养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相关并发症及预后不良的危险性,且可加重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故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身体营养状况制定针对性的饮食管理对于改善营养状况及预后有重要意义[3]。科学合理的膳食处方不仅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还可做好疾病的相关饮食控制,现本研究探讨膳食护理联合营养管理模式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报道如下。
选取香港大学深圳医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112例慢性心衰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文献[4]《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中慢性心衰诊断标准;(2)均无神经及精神疾病。排除标准:(1)伴有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2)合并恶性肿瘤;(3)合并严重的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其中观察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为56~80岁,平均(66.35±4.81)岁;NYHA分级:Ⅱ级20例,Ⅲ级26例,Ⅳ级10例;原发病类型:高血压19例,冠心病16例,心律失常12例,其他9例。对照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为55~81岁,平均(67.39±5.01)岁;NYHA分级:Ⅱ级19例,Ⅲ级28例,Ⅳ级9例;原发病类型:高血压20例,冠心病17例,心律失常11例,其他8例。两组上述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学会同意批准,家属及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参与。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及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宣教、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
其中对照组在饮食方面采取自主饮食方式,即未拟定具体日饮食计划及督导机制,由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注意事项,每天饮食由家属自行提供。
观察组采用膳食护理联合营养管理模式,患者在入院后由护理人员协同营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饮食习惯及营养情况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并制定合适的营养管理方案。营养管理模式:(1)营养管理方案的理论依据,参照文献[5]《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正式发布、中国居民膳食宝塔、31项营养成分及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三大营养物质合理配比比例等。(2)膳食营养的制定,早、中、晚餐需要量占比分别为30%、40%、30%,再根据患者的体质量、年龄等计算出患者每日所需能量,并结合患者的个人饮食习惯等选取合适的主副食物种类。合理制定患者的三大营养物质配比、热量需求及适当的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3)膳食营养处方原则,①限盐: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少食咸鱼、腊味、干菜、腌制食品及快餐等高钠食物,其中重度患者每日盐摄入量应不超过0.4 g,中度患者不超过1 g,轻度患者不超过2 g。②限液:每日饮水不超过 2 L,但应保证在 0.6~0.8 L。③减少产气食物的食用,如豆类、红薯、板栗、萝卜等。④低脂饮食:减少油脂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清淡饮食。⑤注意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粗纤维、镁、钾等食物,有利于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并戒酒戒烟。膳食护理:(1)应注意不食过凉及辛辣的食物,减少肠道不适的发生。(2)嘱患者充分咀嚼食物,以促进消化吸收。(3)由护理人员监督患者每日进食,若每日能量/蛋白摄入量不足所需量的3/4,应加强营养宣教,改变食物的制作方式及种类,必要时辅以口服营养补充剂。(4)指导患者家属记录每日患者食物摄入量,若患者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应及时地调整饮食方案。(5)在出院前再进行营养评估,并调整膳食方案,嘱患者及家属院外继续按照方案进行膳食,并通过电话随访等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及解答疑惑。
(1)营养指标:所有患者均在护理前及护理后3个月抽取静脉血5 ml,高速离心,通过全自动生化仪对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水平进行检测。(2)病情恢复效果:对两组病情恢复效果进行记录,分为显效,临床症状基本缓解,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临床症状较前有所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较前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3)心功能:在护理前及护理后3个月所有患者检查心脏彩超,并记录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指标。(4)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分值范围为 0~100分。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后3个月,两组ALB、PA、Hb水平均较护理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ALB、PA、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s)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5.71% vs 69.64%),见表2。
表2 两组病情恢复效果比较[例(%)]
护理后3个月,两组CO、LVEF及SF-36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CO、LVEF及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s)
表3 两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s)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组别 CO(L/min)LVEF(%)SF-36评分(分)护理前 护理后3个月 护理前 护理后3个月 护理前 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n=56) 3.25±0.61 4.96±0.91* 34.12±3.03 46.85±5.78* 51.36±7.36 82.38±12.36*对照组(n=56) 3.19±0.58 4.12±0.78* 35.01±3.15 39.23±4.19* 52.08±8.01 71.25±10.69*t值 0.533 5.246 1.524 7.988 0.495 5.097 P 值 0.595 <0.001 0.130 <0.001 0.621 0.001
慢性心衰具有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由于该类患者在失代偿期多发生胃肠、肝脏的充血及淤血,常可引起胃肠功能减退和食欲降低,影响营养吸收。加之该疾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此年龄段自身各方面功能逐渐减退,且受摄入不足、药物治疗等影响,均可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心脏也同其他人体器官一样,若达不到足够的营养供给,也会出现萎缩、软弱无力等表现,从而使疾病的病程延长,增加死亡危险性[6]。故对于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干预,改善其营养状况,对于促进病情恢复有重要意义。研究报道,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总能量及胆固醇摄入过多,水果及维生素摄入不足,可引起膳食不平衡,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而均衡的膳食营养配方,不仅对营养支持有重要作用,且可达到降血压、降血脂、降糖的目的,有利于预防疾病发生,延缓病情发展[7]。临床上对于慢性心衰患者常采用常规护理,其在饮食方面护理较为笼统,难以协助患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而本研究采用膳食护理联合营养管理模式,结果发现: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ALB、PA、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可表明采用针对性的膳食护理联合营养管理模式,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而观察组病情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可能和膳食护理联合营养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从而可促进其病情恢复。本研究还发现,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CO、LVEF及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为膳食护理联合营养管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这可能和观察组在膳食营养管理中进行了低胆固醇、限盐、限酒,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及钾的摄入,对于降血压、控制体重,降低心脏容量负荷,保护心血管有一定的作用相关,从而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8]。结合慢性心衰患者特点给予个体化、量化式的饮食指导,保障了足够能量摄入及三大营养合理配比,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心衰患者心脏负荷大,限盐可降低脑钠肽、醛固酮等,而参照患者的病情给予个体化指导,可减少因过度限钠盐引起电解质及神经内分泌紊乱发生。(2)慢性心衰患者大多会出现消化功能降低,细胞能量代谢紊乱,而加强摄入蛋白质及氨基酸,对于调节细胞活性,改善肌细胞功能有重要意义,从而可提高生活质量[9-11]。(3)减少高脂及过多热量摄入,可减少促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血管紧张度发生。(4)多食用高纤维食物,对于限制心室重构,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5)在分子生物学中表明,微量元素和慢性心衰的病理、生理过程相关,慢性心衰常有抗氧化屏障、氧自由基生成,而补充维生素B、C、D等,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有利于病情恢复[12]。
综上所述,膳食护理联合营养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慢性心衰患者营养状况,预防营养不良发生,还可改善其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