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娴 ,俞茹云 ,徐秀芝 ,黄 伟 ,杨成芬
(1.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 214028;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23)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课程思政”逐渐成为院校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的重要理念和创新实践,为助产专业课程融入思政理念带来新的启示。助产综合实训是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在完成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之后,进入临床实习前,为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更好地过渡到临床实践所开设的课程。与医生、护士不同,助产士的服务对象具有特殊性,她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患者,而是健康的孕产妇,但妊娠分娩又具有风险性[1],这对助产士的知识技能水平、职业素养、人文关怀能力等提出了较高要求。在以往的教学中,存在重技能教学、轻人文教育的现象,课程思政建设恰好从国家意识形态这一高度有效弥补了这一问题。鉴于此,本文将从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学实施全方位探讨助产综合实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及效果,实现课程专业性与人文性的协同发展。
课程思政就是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过程中,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理论教育资源。助产专业人才培养应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核心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大健康观、助产哲学等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制订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助产人才。研究显示[2],由于助产士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及紧迫性,使助产士进入工作岗位后职业认同感降低,否定自身工作价值,出现负性情绪、职业倦怠,甚至离职等现象,影响助产士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助产专业课课程思政应因势利导,例如,可结合“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医护人员英勇无畏奋战一线”这一生动的思政教育案例,以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铭记使命与担当,提升专业认同感和价值感,见图1、表1。
图1 助产综合实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示意图
表1 助产综合实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及思政目标
课程思政并非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简单叠加,而是让思政课教师全程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共享思政课教师的思政教学实践经验,开展课题研究、教学改革、集体备课,共同设计可复制、可推广的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方案,使“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3]。除了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学科交叉,在助产教育领域,不同专业间的跨学科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具有团结协作、有效沟通能力的综合性助产人才,有力保证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4]。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我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在助产综合实训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突出价值引领,将医院文化与课程思政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校内外导师集体备课,引入临床思政素材;与临床导师面对面,传承职业精神,激发学生对职业的热爱与敬畏、对技能的执着与求精。与行业内人士的直接交流,有助于学生获得更积极的职业情感[5]。
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是衡量助产士综合能力的关键指标[6]。我校助产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对应《中国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指标体系》(初级)七大模块:助产职业素养、妊娠期保健服务、分娩期保健服务、产后保健服务、新生儿保健服务、妇女保健服务、公共卫生保健服务。为符合“00后”高职助产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强课程思政的针对性,本课程引入“临床情境案例、仿真模拟实训、引导性反馈”三步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建立以人为本、护佑母婴、恪尽职守、敬业奉献的新时代工匠精神。
助产综合实训课程思政教学实施于2020年9—12月,根据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取整群抽样,选取我校2017级助产专业两个班共10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在校注册的2017级助产专业学生;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休学、缺考的学生。
2.2.1 中文修订版霍尔职业精神态度量表(HPI) 采用我国学者吴琳凤汉化并修订的霍尔职业精神态度量表[7],该量表由Hall开发,经Snizek修订。中文版量表主要用于测定护士(包括护生)的职业精神态度,共包含6个维度:加入专业组织(3个条目)、公共服务(5个条目)、自律性(3个条目)、自主性(2个条目)、使命感(4个条目)、护士工作满意度(3个条目),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量表总Cronbach’s α系数为0.75,重测信度为0.84。
2.2.2 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I) 采用Nkongho教授编制的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由我国学者马语莲汉化、修订[8]。该量表包含理解(14个条目)、勇气(13个条目)和耐心(10个条目)3个维度,共37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7级计分法,其中13个条目采取反向计分方式,其余采取正向计分,分值越高表示人文关怀能力越强。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5。
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对计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1 课程思政实施前后HPI得分比较 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在课程思政实施后,HPI各维度得分与总分较实施前显著提升(P<0.05),见表 2。
表2 课程思政实施前后HPI得分比较(±s,分)
表2 课程思政实施前后HPI得分比较(±s,分)
维度 实施前 实施后t P加入专业组织公共服务自律性自主性使命感护士工作满意度总分9.59±2.74 15.75±2.13 9.46±2.03 5.47±2.16 14.38±2.37 9.35±2.01 64.01±9.91 10.88±2.16 16.79±2.07 10.26±1.68 6.45±1.73 16.23±2.76 10.81±1.92 71.42±8.78 3.789 3.588 3.111 3.629 5.211 5.382 5.735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4.2 课程思政实施前后CAI得分比较 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在课程思政实施后,CAI各维度得分与总分较实施前显著提升(P<0.05),见表 3。
表3 课程思政实施前后CAI得分比较(±s,分)
表3 课程思政实施前后CAI得分比较(±s,分)
维度 实施前 实施后t P理解勇气耐心总分71.69±9.49 59.48±10.37 58.23±8.39 189.41±20.49 76.38±8.82 64.82±9.15 63.59±8.11 204.79±18.92 3.709 3.957 4.707 4.515 0.000 0.000 0.000 0.000
将课程思政融入助产综合实训,帮助完成助产学生到助产士这一职业身份的转变,可提升学生的职业精神态度。实施课程思政后,助产学生的HPI总分从(64.01±9.91)分提高到(71.42±8.78)分(P<0.05),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课程思政后,助产学生对专业的态度总体较为积极。在校期间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职业认知和良好职业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助产服务需要“以妇女为中心”“与妇女同在”的共情关怀以及赋权意识,此过程正是助产职业精神的具体体现[9],因此,助产专业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助产综合实训课程思政的开展,能够显著提升助产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本研究中,研究对象实施课程思政前CAI总分为(189.41±20.49)分,与国外常模相比,处于低人文关怀能力水平(CAI<203.10分),经过一学期课程思政的实施,研究对象的CA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较实施前有显著提高(P<0.05),其中 CAI总分提高到(204.79±18.92)分,达到国外常模的中等能力段水平(CAI:203.01~220.3分)。因此,助产教育者应有意识地挖掘蕴含在专业中的人文关怀内涵,在授课活动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理念,将人文关怀渗透在专业知识教学中,给学生创建具有人文关怀特征的课堂教学环境。
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医学教育领域实施课程思政,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其未来投身卫生事业的热情[10]。在线课程思政也是当今的一种特殊教学模式和未来趋势[11]。虽然线下课程思政的真实体验感是线上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但是线上课程思政具有时效性,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后疫情时代,教师要充分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式,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了解、关心、解答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方面的问题;借助B站、微博、抖音等“00后”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平台中的相关资源,扩充专业课思政资源;也可自制Vlog、短视频发送给学生,通过互联网使课程思政更易被其接受。
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了助产教育者核心胜任力的8个领域及19项指标[12],其中助产的伦理与法律原则被放在首位,指标要求助产教育者的行为反映教学和助产专业的道德标准。作为实施课程思政的助产教师,应从“专业课程的承担者”转变为“课程育人的实施者”,围绕助产专业方向、专业思政价值、助产思政实践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做好课程育人的实施者。课程思政是以专业课教学为载体,集教学、实训、见习和实习为一体,由教师、家长、校外导师及社会其他人员等广泛参与的过程。教师应拓展多元化课程思政形式,比如丰富学生的社团活动,组织参与校企合作医院的志愿服务、护士节、助产士日庆祝活动。去社区或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展公益沙龙,通过社会调研、实地活动、素质拓展等活动项目,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与医疗单位、社会福利中心等机构开展合作,引入更多鲜活生动、有益有效的育人资源。在现有思政资源的基础上,从更高角度、更广视野进行拓展,建立教学资源与思政资源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