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江山,有径可攀

2022-03-22 00:26沈晓清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作文语文孩子

沈晓清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地位举足轻重。但学生作文现状不尽如人意。情感上不爱写,技巧上不会,写作能力令人堪忧。初中生写作之“困”主要表现如下。

一、学习理念不对

很多人觉得作文不好,多写就好。没有质量,先抓数量。方法简单粗暴,既忽略夯实基础,又漠视积累运用;既忽视文前构思,又不重文后修改。如此,不仅加重孩子们的课业负担,还扼杀了写作兴趣,适得其反。

二、写作基础不牢

问问我们的学生:标点的用法都会吗?字词的书写都对吗?语句的表达都通顺吗?语文常识都背了吗?其实很多孩子标点不通,大概觉得试卷中很少考查;错字不少,也许觉得试卷中没有几分;语句不顺,可能认为别人不会深挖细掘。实则,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篇作文也会败在细节。

三、写作习惯不好

学生身上常有这些现象:平时不重积累,写时东拼西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最怕胸无点墨;文前不重构思,写时思路混乱,更有甚者是信笔胡言,满纸荒唐;文后不重修改,瑕疵败笔视而不见,难出上品精品。

四、写作兴趣不浓

谈写色变,望文兴叹,敷衍拖沓,费事费力。要么搜肠刮肚硬着头皮凑字数,要么生搬硬套唉声叹气编内容。这样作文难得高分,于是恶性循环,越来越不爱写,越来越不会写。

五、写作方法不当

很多学生作文:毫无章法可言,随意性强;毫无亮点可寻,平淡乏味;毫无技法可用,读写脱节。

上述问题,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出现在大多数孩子的身上,对症下药,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一、更新观念抓基础

俗话说:根深之树不风折,泉深之水不涸竭。万丈高楼平地起,厚积薄发自有时。自古以来,学武学戏,任何技艺,哪个不是从苦练基本功开始?那我们写作文,怎么能例外呢?

我们要树牢“大语文观”,要知道语文学科的各种能力是融会贯通、相互依存的,孩子们语文基础的好坏、阅读能力的强弱、生活经历的多寡、语言表达的优劣,都决定着写作水平的高低。要想文思泉涌,妙笔生花,还须全面发力。

要让作文耐看耐品,经得起推敲,必须夯实基础。咱们先说最不起眼的标点,它不重要吗?

我曾做过一次讲评,题为“清城之秋”,让学生描写家乡宝清的秋色。一学生结尾句:“清城之秋真美。”用了“句号”,我就提出一个问题,能否在标点上稍作改动,使结尾更富诗情画意、更有感情色彩。学生受到启发,得出结论:一把句末的句号改成叹号,抒发赞叹之情;二把句末句号改为省略号,抒发回味之情;三在“清城之秋”后加逗号,然后在句末加叹号或省略号,使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更鲜明突出。大家看看,标点符号用对了,用好了,对作文的表情达意是不是很重要?

再说字词。很多孩子学字词只局限于会认会写,其实还得会解会用。特别是意义和用法,更要重视,不要出现褒贬不分、望文生义,还有音近、形近、义近的混淆和误用。

比如有的学生形容自然风景优美,会用“巧夺天工”;形容同学勤学善思用“不耻下问”;形容勇于担当用“首当其冲”,表面看是文采飞扬,其实是成语误用。这些语言运用错误,会降低写作质量,给整篇作文的分数打折。

此外,就是各种语文常识,比如表达方式、写作手法,还有记叙文中的修辞方法、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当各种语文术语融合在一起时,很多学生就晕头转向,搞不清楚了。作文质量也会受到影响。这就需要我们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学好常识,用对写法。

二、持之以恒养习惯

1.养日积月累的习惯

要注重好词、好句、好文、好法的积累。我们的积累不光来自纸质阅读,还应该不断丰富积累的渠道和方法。

比如抖音有个“神州人物”的公众号就不错,上面发布的都是国之栋梁、民之榜样;比如《人民日报》的一些专栏,有很多正能量的语录;比如影视剧《康熙大帝》《大秦帝国》《觉醒年代》,还有2021年國庆节上映的电影《长津湖》里面有很多经典台词。像“名士无冠,王者尊之”“千秋功罪,但与人评”“民族觉醒了,中国才有希望”“让敌人看得起,那才叫硬气”。

再有就是名人伟人们的经典语录,比如“学习强国”平台中有许多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比如“无我是无私,是忘我;无我是无畏,是舍我;无我是无愧,是真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催人奋进,感人至深。

2.养学以致用的习惯

要把日常阅读中积累的好素材、好写法用到写作中,真正做到以读促写、因写去读、读写结合。

3.养记录生活的习惯

哪怕是发发朋友圈,写写微博,不在于字数多少,全看质量高低。要养成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追求完美的好习惯。

三、点拨体验增兴趣

1.多鼓励,呵护兴趣

如果您是老师或者家长,对孩子作文尽量多鼓励,以欣赏和赞美的眼光看亮点。只要肯写,写多写少不要紧,给予他们成长的空间。

2.丰富体验,提升兴趣

大家试想:不让孩子去做饭,他们怎么知道柴米油盐烟熏火燎的艰辛,怎么知道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的幸福。不让孩子去参与劳动,他们怎么体验劳动人的苦累与艰辛,怎么拥有改变命运求真知的动力。整天搞题海战术,终日闭门造车,哪有写作的灵感?我们想让孩子去写美景,就要带他们去看一看;要让孩子去写感悟,就要让他们去做一做。从书本、媒体,或他人嘴里得到的间接体验是不够的,毕竟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常带学生到社会上去做志愿者,去做勤工俭学的活动,去做社会调查。同样的活动,学生视角不同,创作内容不一,体现出写作的个性。而且,当学生真的经历过后,他们就不再为写作发愁,这说明艺术源于生活,作文源于体验。

四、总结规律用技巧

写作技巧太多,如果细分,每一方面都可以设置一个专题。就像如何审题,如何拟题,如何补题,如何点题,都颇有学问;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布局,如何串联,都值得探究。但是最简单莫过“作文五管”。

一管字正,字要写得正确,还要写得端正;写错字是要扣分的,写得潦草也会大量丢分,试想用最美的字体和最乱的字体去写同一篇作文,最后的分差一定不少。

二管词丰,要注重词语的推敲,把词用得准确传神;要注重词语变化,不要给人词穷之感,要善用雅词成语,用内涵丰富、有表现力的词。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几句话,在用词上都非常讲究。这是教材之例,要丰富词汇,还须多从课外阅读中去汲养。要爱读书,更要会读书。要品析词句,也要积累词句,更要妙用词句。

三管句美,力争文从字顺、文采飞扬;我们可以半用半造,自成一派。

给大家几个建议:多积累,以备引用之需;多仿写,以备创造之需;多用修辞,以备润色之需;多用描写,以备生动之需;多用骈句,以备音韵之需。

四管段清,注意结构匀称,条理清晰,衔接自然;注意行文中的总分、过渡和照应。

五管篇新,立意要求深,选材要求新,结构要求清,语言要求美,写法要求实。总之要想方设法有亮点,有特色,要千方百计抓住读者兴趣点,让读者有看劲儿。

我们一定要正视作文中的问题,遵循科学方法,养成良好习惯,注重日常积累,加强写作训练,相信天道酬勤久为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做到文思泉涌笔生花,半壁江山稳中拿!

猜你喜欢
作文语文孩子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