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的影响

2022-03-22 22:27:22罗斐
健康护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生活质量心功能

罗斐

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CHD)患者护理中,无缝隙护理的价值。方法:收治自愿参与研究的冠心病患者102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1例,采取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采取无缝隙护理的为观察组,对比护理拮据。结果:两组LVDd、HR水平相比,观察组较低(P<0.05)。;两组LVEF水平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两组SF-36评分相比,观察组分值较高(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无缝隙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冠心病;无缝隙护理;心功能;生活质量

冠心病(CHD)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一种,在中老年人群中呈现高发病率,胸闷、胸痛是CHD患者的典型症状,且在干体力活后症状加重。CHD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疾病发生后应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否则会危及患者生命[1]。治疗期间辅以相关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症状,优化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本研究提出无缝隙护理,并设置对照组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治自愿参与研究的冠心病患者10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选取时间:2018年8月-2019年8月。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男性、女性各26例、25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62岁,平均(68.52±2.24)岁;观察组男性、女性各24例、27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61岁,平均(67.37±2.50)岁。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性别、年龄等资料具有均衡性(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指导患者按时吃药、全程心电监护、饮食指导等基础护理措施。

观察组:无缝隙护理,措施如下:(1)组建无缝隙责任制小组,由护士3人一组,供组建3个小组,按照不同年龄段搭配小组成员,每组由组长、责任护士与临床护士组成,组员相互协作间,共同完成护理工作。(2)排班采取无缝隙模式,每日三班倒,三组护理人员根据自身情况排班,确保患者身边24h有人值守,同时保证护士休息时间充足。(3)无缝隙护理的实施:①基础性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和吸氧、疼痛护理。记录患者胸部疼痛位置及持续时间,持续跟踪患者心电图、脉搏等数据变化。指导患者以正确姿势卧床休息,定时翻身避免压疮,呼吸困难者给予高流量吸氧。②用药护理,给予患者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采用舌下含化方式,用药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心悸、面红等反应,便于及时调整药物用量。③皮肤护理,定时对皮肤进行清洁,若患者接受手术治疗需重点清洗瘘口,防止感染。④胸闷护理,营造舒适、安静的疗养环境,调整病床高度让患者处于合适卧位,鼓励患者主诉自身不良感受,護士从行动、语言上帮助患者缓解胸闷感受。⑤营养干预护理,边给患者补充营养边监测患者电解质、血红蛋白水平,由血液检测情况调整患者饮食方案,进食困难者需输注营养液维持患者基本生命体征。⑥生活指导:叮嘱患者平时饮食低脂糖、低盐,尽量戒烟戒酒,清晨有意识排便,便秘者在护士指导下合理服用泻药;患者出院时做好跟踪式健康教育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冠心病危害。

1.3 观察指标

(1)统计护理后患者左室舒张期压(LVDd)、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值(LVEF)。

(2)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命质量,包括饮食、活动、认知力、情感四项评分内容,单项总分25分,分数高低与患者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1.0分析,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X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心功能对比分析

两组LVDd、HR水平相比,观察组较低(P<0.05)。;两组LVEF水平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见表1。

2.2SF-36评分对比分析

两组SF-36评分相比,观察组分值较高(P<0.05)。见表2。

3 讨论

CHD是临床常见疾病,需及时治疗,辅以高效优质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本研究提出的无缝隙护理模式,是目前CHD患者护理新模式,在原有护理模式基础上进行突破,秉承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无缝隙护理排班制度科学合理,护士与患者都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护理漏洞、缝隙逐渐被弥合,患者治疗期间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2]。本研究实施护理的核心在于,针对患者个体变化施护,营养不良患者为其制定营养补充方案,向不了解疾病患者详细讲述CHD危害,对胸闷、活动无耐力患者施以语言及动作上的安抚,通过变换体位、指导锻炼等措施改善患者症状[3]。通过无缝隙式护理,观察组心功能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证实此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CHD患者治疗中配合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因此临床护理推荐使用无缝隙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淑丽.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J]. 2017,11(4):241.

[2]张秀丽.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J]. 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4):2203-2205.

[3]杜彦杰.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 2019,17(8):210-211.

猜你喜欢
无缝隙护理生活质量心功能
冠心病心绞痛的无缝隙护理及应用效果分析
无缝隙护理对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知识与血糖控制的影响研究
无缝隙护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心功能如何分级?
多学科诊疗模式下“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策略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43:42
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行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研究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31:00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