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作用

2022-03-22 22:27:22刘路路
健康护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内科心血管护理

刘路路

摘要:目的:为降低心血管内科中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针对性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8例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后给予不同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發生情况进行收集,对其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相关的不规范因素,进而探讨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以及如何提高护理质量。结论:全面、个性的人性化护理方法可以显著增强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非常的有利于缓解护患关系,增强患者的临床护理体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对于建立良好的医院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护理;心血管;内科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

对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中的98例的患者资料进行收集,随后依据临床护理的不同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包含男性27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43~71岁,患者平均年龄(55.38±11.26)岁。试验组患者包含男性25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53~69岁,患者平均年龄(54.49±9.92)岁。患者中包含冠心病48例,高血压32例,心力衰竭18例。全部98例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本次试验观察,且患者基础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和优化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随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对。

其中,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包括对患者给予健康宣教、全程心脏指标监护、用药监护等。优化护理管理模式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包括情绪护理、出院护理、饮食护理、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等措施。

情绪护理:由于心血管疾病反复发作,预后差,患者思想负担重,容易产生焦虑、忧郁、悲观、失望、恐惧的心理,对治疗丧失希望,应向患者详细讲解本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预后评估,增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及时排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热情地接待患者,积极耐心地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出院护理:指导患者出院后坚持服用药物,说明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如何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情绪激动、持重、剧烈运动、独自外出,戒烟酒。叮嘱患者定期到门诊复查随访。

饮食护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必须要注意少食多餐,禁止暴饮暴食,食物应以高纤维、高蛋白、易消化为主,对多汗患者,则应注意补充钾,对出现水肿患者,则应该控制摄水量,亦要叮嘱有尿潴留症状患者,必须控制好糖分摄入量。此外,日常生活中必须叮嘱患者戒烟戒酒。

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并对其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投诉率进行比较,总结分析其中的护理风险因素,并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安全防范对策。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采用本组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调查问卷采用百分制,共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3个等级。

二、结果

通过对两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的试验组患者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度也要更高。

本次试验的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显著增强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增强患者的临床护理体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优化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就医依从性,同时推动患者的康复对于提升患者满意度也具有着突出表现。因此,优化护理干预模式值得在临床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三、讨论

心血管疾病发病是目前威胁着中老年患者身体健康的疾病,其中发病率在我国居于首位,是一种 罪可怕的死亡杀手。故此,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时候除了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实进行医疗护理也是对患者的预后和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往后的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必须对症下药,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全力提高管理水平。

1.加强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提供人性化服务

病情复杂、反复,治疗周期较长,这些是心血管内科的特点,故患者的经济负担较重,导致其情绪易激动、思想顾虑多,往往不配合治疗和护理。良好的心理状态,往往更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这也保障了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应该推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一方面使心血管内科患者就能时时处处享受到温暖,有人关爱,有人帮助;一方面有效改善医院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促进融洽的护患关系建立,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严格操作流程,提高综合素质

要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护理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养,提高护理工作者的护理水平和效率,医院应定期对临床护理工作者开展专业知识培训,让护理人员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积极学习新的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对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展开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还要提高护理人员对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及业务素质,让护理人员形成“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同时还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以及对新型医疗器械的操作方法,确保护理人员对新型医疗设备及相关器械能够正确操作。

3.加强护患沟通关系,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感和责任意识

需要加强护患沟通关系,护理人员应从自身做起,首先要提高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和患者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并耐心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讲解关于疾病知识及临床中的治疗知识,并向患者多讲解成功的治疗案例,使患者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同时在临床治疗中提高依从性。如对于合并有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要叮嘱患者不能下床活动,在排便时不可用力过度。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优化的护理服务,并对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变化情况及时了解,对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加以疏导和引导,采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参考文献:

[1]张田田.心血管疾病内科护理效果浅述

[2]魏廷艳.优化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4,42.

猜你喜欢
内科心血管护理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2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