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娴 孟姣燕
“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提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1月24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联合发布2021年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数据显示,2021年湖南地区生产总值达46063.0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两年平均增长5.7%,湖南经济以稳健姿态迈入“十四五”。
2021年是个特殊的年份,既是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2021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三新一高”的明确要求,为“十四五”开局把准发展方向,统一思想认识。一年来,湖南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新一高”的要求,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省上下锚定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力,激活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催生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展现高质量发展新作为,用一份优异的年度答卷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在兴产业强实体中塑造发展新优势
2021年10月25日,全球最大吨位上回转塔机——中联重科W12000-450塔机下线,将助建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
这台拥有上百项发明专利的超大塔机,诞生于全球最大塔机智能工厂。中联重科常德塔机智能工厂有2个“灯塔车间”、3座“智能立库”、4条“黑灯产线”,平均每18分钟下线一台塔机。2021年上半年,中联重科塔机销售额突破100亿元。这样的成绩,中联塔机2019年用了一年,2020年用了9个月,2021年仅用了半年,刷新了全球行业新高度。
装备制造,国之重器。中联重科、三一集团、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湘企,正在朝全球行业龙头加速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把脉开方”。全省上下形成共识,朝着“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目标奋力前行。
对标先进,放眼全球。湖南打造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建设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三大国家级产业集群。
2021年以来,湖南进一步优化升级省领导联系产业集群(产业链)制度,各地党政领导上阵当“链长”。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龙头企业勇挑“企业链长”“链主”担子,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延链强链的生力军,携手擦亮一张张湖南“产业名片”。
在株洲,5家百亿级的龙头骨干企业、35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共同构筑起轨道交通创新生态链、产业生态圈。
凭借“只需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集齐生产一台电力机车所需的上万个零部件”的产业生态优势,“我国自主研制首列出口欧洲的双层动车组,从合同签订到车辆下线仅用18个月,比国际同类产品节省一半时间。”中车株机公司机械总体设计师王永介绍。
从“集聚”到“集群”。2021年3月,长沙工程机械、株洲轨道交通装备集群被认定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奋楫争先,输变电装备、先进储能材料等6个集群向新一轮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发起冲击。全省各地争创“五好园区”(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形象好),掀起“亩均论英雄”大比拼,培育壮大更多产业集群。
从“制造”到“智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将产品塞进电脑,将车间搬上电脑”,蓝思科技无人工厂上演电子消费生产领域当下最先进的生产图景。涂装着“最萌”大熊猫、“最猛”醒狮等图案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填补国内外技术空白。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网联产业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不做房产做文产,最好资源留给最优产业。”2021年9月6日,马栏山視频文创产业园在上海招商推介会上的分享,正是湖南抓项目、兴产业、强实体的缩影。
国内首条、全球第三条碳化硅全产业链生产线在长沙建成,年产30万台重卡、60万台柴油发动机的三一智联重卡项目即将投产……重点实施的“十大产业项目”快马加鞭。
湖南率先在全国推进先进制造业立法。先进制造业“八大工程”以项目化形式推进,制造强省专项资金支持“加码”。2021年上半年,全省规模工业利润总额和增速创近10年最高水平。
在创新与变革中激活发展新动能
2021年4月7日,浩瀚南海。来自湖南的“海牛Ⅱ号”抵达水深2060米的海底,并成功下钻231米,刷新深海海底钻机的钻探深度世界纪录。
湖南坚持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彰显担当。
超级杂交稻不断刷新“中国产量”,“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频显“中国力量”,超高速轨道交通牵引技术支撑高铁跑出“中国速度”,电磁勘探装备、“海牛Ⅱ号”深海钻探机让世界见证“中国深度”。
一根高性能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直径仅为头发丝1/7,历经上千摄氏度的高温仍坚硬如初,被誉为新材料界的“黑色黄金”。“掌握这种制备技术的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严格的技术封锁与禁运。”湖南东映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叶崇说。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东映碳材如今已建起国内首条20吨/年高性能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生产线,从技术到装备都实现了国产化。
从“黑色黄金”到量子点激光器,从高性能压力传感器到高功率轨道交通及新能源汽车用碳化硅芯片等,湖南科技创新“七大计划”,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明确专班专人专项方案,取得了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成果。
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湖南围绕“3+3+2”产业集群发展,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实行“揭榜挂帅”,用“真金白银”鼓励真正有能力、想干事、能干成事的科研人员。“两区两山三中心”等科创平台成为创新创业的“强磁场”,岳麓山大学科技城上千项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全力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2021年湖南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6家,总数增至12家,居中部第2。前8个月,全省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097家,同比增长75%,已超过前年全年入库总数。
创新生态优良,经济含金量提升。2021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占GDP的比重达23.9%。
创新添动力,改革增活力。
“我为什么在长沙一期、二期、三期不断投?就是因为政府的诚信感动了我。”2021年5月13日,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又来湖南投资了,点赞营商环境“优等生”长沙。当天,湖南省政府与格力电器签署协议,格力将在长沙打造国内第二大生产基地。
董明珠的信心,源自湖南久久为功推动“放管服”改革,持续塑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的营商环境。
这两年,湖南调整、取消、下放省政府工作部门行政权力553项,“一件事一次办”经验被国务院办公厅12次推介、14个省份200多个城市复制推行。
目前,湖南政务公开稳居全国第一梯队,群众对政务服务满意率达99.7%。在全国工商联组织的2020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湖南位居第十,是中部唯一十强省份。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
2021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比上年增长17.5%,日均新增市场主体2500家以上。越来越多的优秀湘商,带着感情、技术、人才、产品,回家乡、建家乡。目前,全省80%的企业和项目来自湘商回归。民营企业壮大成为湖南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占据全省70%以上GDP、60%以上税收、90%以上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90%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90%以上新增企业市场主体数量——一个“76999”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蔚然成型。
在扩大开放与融入国家战略中打开发展新格局
如今,位于长沙雨花经开区的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已经把配套基地搬到“飞地园区”——韶山高新区。
长沙企业到湘潭“找地”,雨花经开区不担心企业跑了?雨花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曾红鹰说,“总部在雨花、配套在株潭”,园区之间采用税收分成等合作机制,实现了利益共享、发展共赢。
思维变革、要素流动、产业协同,折射出长株潭一体化的不断深入。
“在推動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要继续抓下去”,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犹在耳边。
总书记出了题,湖南要答好卷。
坐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湖南稳稳地扛起国家战略部署的新使命。
2021年7月22日,中央出台的促进中部地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19次点名湖南。4天后,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贯彻落实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
2020年10月以来,湖南相继编制《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把实施长株潭一体化作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半小时交通圈”加速形成,长株潭一体化三十大标志工程引擎轰鸣,共同守护“绿心”,政务服务事项“跨域通办”……三市在规划同图、设施同网、产业同兴等“十同”行动上下功夫,共绘“一张蓝图”。
2021年3月出炉的湖南省“十四五”规划擘画区域经济版图:抓实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同时,培育壮大岳阳、衡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沿京广、沪昆、渝长厦通道的三大经济发展带,推动长株潭、洞庭湖、湘南、湘西四大区域板块协调联动发展。在“一核两副三带四区”中,每个市州都能找到自己的“C”位。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红色旅游升温,“湘赣红”农产品走俏,湘赣边区域合作成效显著;共建长江经济带,对接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一体化……像画工笔画一样,湖南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指示精神在三湘四水间一一具体落实。
中部湖南从未放缓开放的脚步。
2021年9月15日,株洲,首趟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满载粮食从这里出发,经铁路至南沙港,再经海运驶往肯尼亚。
从中国中部到非洲大陆各国,“端到端”的物流通道打通,成为中非国际物流通道体系的创新之举。
湖南自贸试验区自揭牌以来,11项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改革任务先行先试,取得阶段性成果,成为湖南主动服务国家开放战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动实践。
开放风帆鼓荡,崛起正当其时。
从年头到年尾,2021互联网岳麓峰会、首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中非经贸博览会、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等越来越多开放平台落户湖南,吸引全球投资者目光,更多高质量签约项目加速落地,投资增长新动能不断汇聚。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路径,湖南正大步流星迈向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