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薇
摘要:产教融合成为高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手段,符合地方经济发展新常态,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升级与转型。“产”以创新创业工作室为载体,承担国家或企业资源库动漫项目,“教”以动漫设计课程为核心依托,“学”以学生课程学习成果为终极目标。在产学研教学模式下,足以全面优化动漫设计课程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产教研;动漫设计;创新;融合
引言:在高校实践教学时,多以现代设计工作室为关键模式,这是学校与企业有效对接的一条纽带。工作室由动漫设计专业学生和校内专业教师共同构成,工作室承接企业服务项目,学生共同参与进来。通过在实践过程中逐步优化工作室模式,有效指导及管理学生,可进一步凸显品牌特色,用企业模式管理及培养学生,全面展现志愿服务精神,并锻炼学生就业能力及竞争力。
一、产教研融合下重组教学内容,强化动漫设计实训特色
在产教研模式下,能够重新组合动漫设计课程,凸显本课程实践特色。在创新与改革后,动漫设计教学内容具有下面三大特点。其一,要凸显个性化教学,每一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不同,学习切入点及学习效果均各有差别。通过资源库动漫中所应用的知识和技术,充实动漫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及实训内容,能真正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1]。其二,增加实训环节比重。在重组教学内容之后,加大实践比例。在授课环节,融入项目中的重点问题,全面解决学习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成效。其三,所设计的教学内容,要符合本专业人才未来发展要求,而且要融入项目标准,以契合市场及项目需求为核心。同时,又要与社会发展互相呼应,以保障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和文化产品创新活动。
(一)基于“产”创新课程实践教学内容
动漫设计课程的终极目标,在于能够输出实质性作品。通过具体项目,展开实践教学,结合项目制作和课堂模拟动漫工厂项目运营模式,将项目实践模式贯穿课程教学的始终,能够真正凸显实践教学过程性评价,展现过程绩效管理,保障产教研一体化发展。
(二)基于“教”的动漫课程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主要在讲解课程知识点后,指导学生参加实训项目。“教”与学生实训环环紧扣,能够促使学生迅速体验课程知识,并将所学内容用在项目中,展现教学实效性,把理论及实践紧密结合。在动漫设计过程中,以《熟悉产品》动漫举例,初步设计角色造型,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了解角色设计的相关方法。其次,要求学生设计动漫场景,结合剧本设计每一个动漫场景。在这一环节中,能够真正掌握动漫设计的具体技巧。最后,在动漫制作阶段,应用学习软件调整动作,结合动画运动规律理解知识,后期配音合成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动漫后期合成软件应用方法。
产教研背景下的动漫课程教学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角色发生了一定逆转,学生掌握了主动权。通过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思辨及自我演讲、自我讨论等过程,由教師维持课堂秩序,在实际操作层面,学生参加小组合作学习。在不同的小组内,分别选出小组长,小组长会针对本组成员进行任务分工。小组成员完成某一项任务之后,形成标准的作品,由组长指定具体小组成员负责讲解这一作品。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其他小组成员针对所讲解作品的成员提出质疑,通过各种交互环节,保证每小组均能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进一步锻炼团队思辨能力、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2]。
(三)基于“研”完成动漫作品
学生在动漫课程学习时,需要明确学习目标,以服务企业项目为终极目标。学生学习过程中,带着问题和目的学习,重点解决项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可进一步激活学生主观能动性,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在课程教学期末阶段,每一小组都需完成资源库微课动漫作品。与此同时,创建全员互动参与的合作学习模式,营造个体自主学习氛围,促进组内成员相互合作,有利于令组与组间互相竞争争,创更多优质动漫作品[3]。
二、“产教研”下创建全新考核评价体系
在产调研背景下,进一步优化课程考核机制。在课程考核时,融入客户评价,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通过客户满意度检验每一小组合作设计的动漫作品成果。在学生总评成绩之中,不仅要考核期末作品成绩,还要考核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分别占据60%与40%的比例。平时成绩主要是考查学生在项目制作过程中的表现、态度,而期末作品成绩中还要进一步细,分包含实训成果以及客户评价成绩。
结束语:综上所述。产教研融合下的动漫课程教学得以创新,直接承接企业动漫设计项目。在教师教学后,指导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所学的动漫知识与技能,为企业动漫设计项目而服务,实现动脉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与企业项目零距离接触的愿景,真正提高学生动漫设计技能,增强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樊海红,陈景贤,李一峰.工厂供电产教研融合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22):230-231.
[2]左青松,张彬,卢海山,朱国辉.基于产教研融合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J].南方农机,2021,52(10):121-122+125.
[3]刘赛.产教研融合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正确定位和路径选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23):205-206.
389450058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