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锔瓷工艺的发展演变

2022-03-21 22:41何文艳
收藏与投资 2022年3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演变审美

摘要:锔瓷作为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破碎的瓷器修复再生,其传承与发展对古旧瓷器修复、民间绝技传承、考古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见证了中国瓷文化的发展,代表了传统文化的延续。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人们对传统的惜物观念渐渐不再重视。因此,传统工艺如何迎合人们新的审美需求迫在眉睫。本文以江西地区非遗传承人熊昊阳及其外公口述内容为切入点,对传统锔瓷工艺的历史演变以及在当代的演变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传统工艺;锔瓷;审美;演变

熊昊阳,1978年8月生,祖籍江西省南昌市新建樵舍建设村,现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锔瓷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洪城工匠。

一、传统锔瓷工艺简介

在我国古代,陶瓷的使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较大比例,但陶瓷器易碎的致命缺点影响其日常使用。久而久之,人们便开始琢磨如何修补破碎的瓷器,经过劳动人民的探索、发现以及实践中的总结,传统锔瓷工艺被发明出来。这一技艺的出现,很快就被人们接纳,破碎的瓷器重获新生。

明代,意大利傳教士利玛窦在《中国见闻札记》中对瓷器修补有这样的记载,“锔补修复后的瓷器还可以耐受热食的热度而不开裂,而尤其令人惊异的是如果瓷器破了,再用铜丝熔合起来就是盛汤水也不会漏。”明末的周伯高在《过吴迪美朱萼堂看壶歌》中说:“供春、大彬诸名壶,价高不易辨。予但别其真,而旁搜残缺于好事家,用自怡悦。”在古代物资匮乏与惜物的观念下,人们使用器物时,即使器物破旧了也不舍得丢弃,因而产生许多独特的器物修补技术。传统锔瓷工艺便是在这一前提下衍生出来的。传统锔瓷工艺一直被称为制瓷业的衍生行当,在古时依赖陶瓷器物而生存。基于传统的惜物观念,传统锔瓷工艺在民间迅速传播且应用广泛,同时结合了民间传统文化与传统工艺。随着时代的更替交叠,传统锔瓷工艺不断推进,形式不断演化,渐渐由一项工艺技术变成了一种艺术形态,发展成集审美价值、历史价值、使用价值、文化价值等多种价值于一身的优秀传统工艺。

熊昊阳说到他在翻阅书籍时有看到一出明末清初在台湾地区广为流传的小戏《补缸》,讲的就是锔瓷的故事。剧情是张古老以帮人补缸为生,有一天外出做生意到了王家庄,王家庄的王大娘有一口破缸想要请张古老修补。一开始张古老要价不菲,王大娘便嫌弃价格太高和张古老讨价还价,最终两人达成共识、商定好价格,张古老跟随王大娘去其家中补缸。到了王大娘的家中,张古老在一旁补缸,王大娘在一旁对张古老嘘寒问暖,试图引起张古老的注意,张古老一边干活一边跟王大娘调笑嬉闹,打情骂俏。王大娘对张古老有意,随后进入房内煎茶顺便借此进闺房梳洗打扮一番,希望以此促成一桩好姻缘。张古老看到花枝招展的王大娘走出闺房,反而被吓了一跳,失手将缸打破,张古老遂要赔一个新缸给王大娘,此时王大娘却不肯,她想要张古老留下来促成一段姻缘,张古老吓得拔腿就跑。这出小戏让人印象深刻,反映了锔瓷工艺在当时的流传之广以及锔匠这一身份的广受认可。然而,在当下提起锔瓷,很多人对这一行业几乎没有了解。

二、传统锔瓷工艺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

(一)由“技”到“艺”

传统锔瓷工艺的产生源于陶瓷器物易碎特点以及古时人们的惜物观念,在历史长河中,这一传统技艺的发展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据记载,锔瓷工艺产生的初期是为了恢复器物的使用功能,这一工艺一直延续到清朝。清朝前期,传统锔瓷工艺被划分为“粗活”和“细活”两种。粗活以修补百姓的生活器具为主,使用的锔钉没有讲究,主要追求恢复器物的实用功能。熊昊阳外公是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的一名老锔匠,在熊昊阳小的时候,十里八乡谁家的盆、碗破损了都来找熊昊阳外公修补。在当时,锔匠们以实用为基本原则,由于修补按锔钉的数量收费,因此锔钉的使用量会尽量少,以减少物主的花费。在修补结束时,锔匠需要用修复的碗当场接一碗水喝,用来验证其是否漏水。当时,人们很少关注修复的美观度,只在意器物能否继续使用,以恢复器物的实用性为第一原则。熊昊阳就是在这样的传统思想下从事着锔瓷修补工作。

“细活”则是通过锔匠的巧手,不仅修复好破损的瓷器,还要通过改变锔钉的材料或者形状等,使器物变得精美绝伦。“细活”在清朝的达官贵族之间特别流行,他们通过精巧器物来彰显个人财富与身份的尊贵,更甚者还将完好的器物摔碎以求“细活”修补。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锔瓷工艺原始的修补功能逐渐发生变化,同时这一技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发展。

(二)“技”“艺”融合

民国时期,兴起了一门锔瓷手艺叫锔活秀。为了突出锔瓷工艺,一批爱好锔瓷工艺的玩家别出心裁,将豆类装到新买来的瓷器中,注水并放入铁钉使瓷器破裂。铁钉尖锐处指向的地方便会出现裂缝,裂口的长短大小,取决于豆类和水的多少。锔匠不仅只锔补破损的地方,器物的其他部位,比如壶口、壶柄等也可以加上纹饰。此时传统的锔瓷工艺不只是恢复器物的实用功能,而是偏向于艺术化处理。基于此衍生出锔活秀。据记载,锔活秀有十几种修复瓷器的方式,不仅可以将破损的瓷器恢复实用功能,更可以使其变成优于自身本来面貌的工艺品。传统锔瓷工艺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在其由明到清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由单纯的手工技艺升华到艺术的层面,达到了技艺融合的境界。此时,对锔瓷匠人的称呼也由“匠人”转变为“手工艺人”。

三、传统锔瓷工艺在当代的审美演变

(一)材料提升器物的整体价值

在与熊昊阳的交谈中,得知他从祖父手中传得绝技,2017年成为南昌市传统锔瓷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他自小跟随祖父学艺,一直对锔瓷行业心怀热情。如今锔瓷匠人大多去世或转行,纵观全国,从事锔瓷行业的人数量不多,更多的人是把锔瓷作为爱好、副业发展。熊昊阳以个人工作坊的形式继续着传统、朴实的锔补工作。在熊昊阳看来,锔瓷再次兴起的原因是传统锔瓷工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传统锔瓷工艺使用的锔钉材料一般以铜、铁为主,后来随着发展,金、银材料也被用来制作锔钉。明代的锔钉材质仅有铁、铜两种。清代以后,由于当时锔瓷的功用大为转变,此时被修补器物的审美功用更为突出,因此,锔钉的材质又增加了金、银两种贵重金属。但金、银材质的锔钉在我国古代仅用在秀活中,普通人家是用不起的。从色彩的角度上,金、银锔钉的加入增添了不同的色泽与光彩,为器物提供了不同于铜、铁钉的视觉感受,此时锔钉的功能更偏向于欣赏把玩。

在当代,以金、银做锔钉已经成了普遍现象,人们追求美感而忽视了实用性。越来越多的器物以金银锔钉进行修复。熊昊阳谈道:“这几年间参加了多项培训班,(如)国家艺术基金培訓班、江西艺术基金培训班,并进入高校进行非遗传承活动,宣传锔瓷技艺的博大精深。在学习完之后,我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锔瓷的审美价值是什么?”“在谈到锔瓷的审美时,我觉得要从两个方面来思考,那就是技术和审美。既要保证遵循其特质,最基本的器物使用功能要恢复;又要求手工艺人不仅懂修复技术,还要能理解陶瓷器物的规律,这样才能使器物更富有美感。”

(二)工艺技法使器物更具美感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工艺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性,为现代设计提供了巨大且丰富的资源宝藏。传统锔瓷工艺对不同材料的使用,以及根据不同瓷器特征而采用不同修复技能的理念,展现了传统跟随现代发展的特征。

在熊昊阳看来,传统锔瓷工艺是修复器物的过程,更是“修心”的过程,是修复者人文修养的体现。目前的修复行业,人们更在乎器物的精美度,从而忽略了锔瓷修补的根本内涵,以至于忽略了是否遵循传统理念。在传统向现代演变的过程中,器物黏合剂的使用有很大的争议。我国古代流传了许多黏合剂的配比方法。民间匠人使用最多的是以面筋作为黏合剂,涂抹好黏合剂后用布条拧成的绳子捆好扎紧。如今则多用胶纸贴合,省去了捆绑扎紧的步骤,也为修补过程提供了便利。基于这一步,当代锔瓷手艺人对于是否使用化学胶水这一做法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要尊重传统,既然是非遗传承人,就要按照传统的方法,否则就和“传统”二字沾不上边,并且化学胶水对人体有害,遇热会产生有毒物质,因此,传统锔瓷这一行当应该坚决抵制使用化学胶水。但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科技成果可以为锔瓷行业提供更多的便利,例如某种对人体无毒、无害的胶水,化学胶水可以应用在锔瓷行业中。熊昊阳的看法是始终要尊重传统,传统锔瓷行业中没有使用胶水一说。

在谈到锔瓷工艺与创新的关系,熊昊阳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所有的传统工艺都会面临创新。现代社会中所能见到的传统艺术,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改变而不断演变,没有一种艺术形态是一成不变的。但变化得有度,这个度可以引用梅兰芳先生“移步不换形”戏曲改革理论,即任何变化不能脱离本质,不能走样。因为传统锔瓷工艺兴起的时间较短,现今只是发展初期,从业人员也少。可喜的是,近几年已经有美院开设此门课程,并且不同领域的人也在逐渐加入锔瓷修补这一行业。锔瓷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相信在更多年轻手工艺人的加入后,传统锔瓷工艺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四、结语

在传统锔瓷工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功能逐渐发生变化。锔瓷工艺蕴含的文化价值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指导作用。在当代传统锔瓷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锔瓷蕴含的传统精神与观念是人们要一直传承的。

作者简介

何文艳,1996年生,女,汉族,甘肃华亭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术学。

参考文献

[1]徐美慧.由技到艺的民间传统锔瓷艺术[D].沈阳:沈阳大学,2015.

[2]章翱.天津锔艺发展现状及技能传承研究[D].天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8.

[3]黄修林,黄思洁.浅谈传统“锔瓷”工艺之美[J].中国陶瓷,2015(10):100-103.

[4]刘鹏,宋充.传统锔瓷手艺的存续与再生[J].中国陶瓷,2014(11):44-46.

2207501705204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演变审美
江西45项传统工艺纳入振兴计划
促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