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波 王子琳
摘要:当前城市圈建设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依托,如何加强城市间的空间联系、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区域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和潜力模型,对2010—2018年山东省各城市间经济相互作用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按照地理分布和经济依赖特征,可将山东省划分为中部以济南为中心的具有单向要素集聚特征的高经济联系度城市圈、东部以青岛为中心的具有双向要素集聚特征的中经济联系度城市圈和西南部“抱团取暖”的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低经济联系度城市圈,印证了山东省构建“一群两心三圈”空间格局的科学性。此外,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山东省经济空间集聚性进行分析发现,山东省全局范围内经济集聚性不显著,区域一体化水平较低。由此提出由中心城市带动城市圈组团发展、三圈联动促进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圈;经济空间结构;区域协调发展;引力模型;空间自相关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22)01-0063-12
一、引言
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及协调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基础和特色差異显著,深刻把握区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城市群建设、城市区域化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研究议题中的重要内容。城市区域化发展的本质是加强城市与区域间的联系,使得城市—区域—空间一体化发展。[1]自“十一五”起步以来,我国城市群建设快速推进,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成为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的典范。山东省作为北方经济大省、环渤海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承担着促进区域发展的责任。“十三五”规划中要求以城市群建设为契机,将山东半岛等地区打造成为黄河经济带经济增长极,带动黄河流域经济建设,山东省在促进地区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如何以山东省内部协调发展为出发点提高其总体发展水平从而发挥黄河流域重要龙头作用,成为重要现实问题。2020年,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山东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其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在此背景下,科学合理地评估山东省经济空间结构、明确各城市群发展定位,对于厘清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了解区域发展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把握区域协调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区域中经济客体在空间中产生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正确协调空间与区域的关系是区域经济研究的基础性理论问题。[2]在关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中,学者通常采用引力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工具,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等方法进行分析。[3]例如,彭芳梅[4]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空间联系进行测算;赵立平等[5]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湖南省经济发展演变规律和变化趋势进行探析;武剑等[6]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的ESDA和CSDA技术,对京津冀空间结构和格局演变进行研究。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间的空间联系趋于深入和有序,经济空间结构研究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存在区位差异和禀赋差异,不同城市间的经济活动呈现出一定的分化,不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在引力方向和强度上均有所不同,形成具有地域特点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对此学者往往采用以引力定律为理论基础、依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对距离指标和城市综合质量指标进行改进的引力模型或潜力模型来对地区间经济联系进行测算,从而明确城市群边界,合理划分区域布局。[3]另一方面,由于空间近邻效应的存在,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外部性,即对周边城市产生辐射带动或者抑制作用,在空间中表现为区域的集聚或异质特征。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能够对城市群边界划分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同时对城市群内部特征进行科学评估。
以空间经济格局演变规律和城市群功能定位为切入点对区域经济进行研究,能够为政府制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长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目前针对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体系较为成熟,学者对于长三角、京津冀、江苏省等地区或省份的空间结构演变研究[7-10]较为普遍,也有学者从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时空协调发展的角度对山东省进行分析[11],但整体而言,学界对于山东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仍不够充分。本文以山东省1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2018年的经济数据,利用改进后的经济引力模型和潜力模型测算山东省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度,对各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度及城市辐射带动潜力进行分析,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山东省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城市圈建设、促进山东省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区概况
本文选取山东省17个城市作为研究区域,其中济南和青岛为副省级市,2019年起,莱芜市划归济南市,为保证数据的精确性,仍将其单列分析。分析所用数据来源于2010—2018年各年份《山东统计年鉴》。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三,人口总数居全国第二,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名与地区生产总值相比而言有所落后。从图1山东省经济发展状况可以看出,2010年以来,山东省经济总体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第二产业最为发达,工业基础扎实。第三产业相对第二产业而言基础较为薄弱,但其发展迅速,2016年以后,第三产业产值超过第二产业,全省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
2010年以来山东省各市地区生产总值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2010年以来山东17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并不均衡。从经济总量来看,青岛处于全省经济发展的最高水平,烟台、济南次之,潍坊、淄博、济宁、临沂、东营处于中间发展水平,泰安、威海、德州、聊城、菏泽、滨州、枣庄、日照、莱芜则发展相对落后。
2010—2018年间山东省各市人均GDP分布未出现较大变化,以2018年各市人均GDP(见图3)为例,图中颜色越深,其所代表的人均GDP值越大。总体而言,人均GDP水平东部高于西部、北部高于南部。以人均GDP表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以总量GDP表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从图3可以看出,东营和威海对应的区域颜色最深,超过青岛和烟台,日照、莱芜、滨州人均GDP的排名与总量GDP的排名相比有所提升,潍坊、菏泽则相对下降,其他城市的人均GDP排名与总量GDP相比排名变化不明显。
三、基于城市相互作用强度的空间结构分析
(一)引力模型
1.研究方法
经济引力模型来源于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通常被用于分析和预测某一空间中事物间的相互作用能力。经济学中的引力模型最初被用来研究空间中两个经济体间贸易流量与经济规模、地理距离两因素的关系:单向贸易流量与两个研究区域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两地间的距离成反比。[12]
后经诸多学者论证,经济引力模型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的各类研究之中。其基本公式为
2.数据处理
在一般的引力模型中,通常选用GDP或人口數量等单一要素作为城市质量指标。而从实际角度考虑,仅仅使用此类单一指标相对片面,无法真实地表现出城市的综合吸引力。[13]考虑到指标的全面性,本文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城市功能和环境友好4个角度选取了21项指标构建山东省各城市的综合质量指标体系(见表1),用以描述城市吸引力。
上述指标体系中变量较为复杂,运用SPSS 22.0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得到山东省各城市综合质量得分(见表2)。由于得分中存在负值,不利于模型的计算,因此利用式(4)将各城市综合质量得分数据在区间[1,10]上进行映射,变换后的数值均为正值,且数据的大小次序不发生改变。
s′=s-minA1maxA1-minA1(maxA2-minA2)+minA2(4)
依据表2,按照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将17个城市划分为4个梯度:第一梯度包括青岛、烟台和济南3个城市,其中,青岛在2010—2018年间一直处于最高得分,烟台和济南在第二、三位变动,2010—2014年烟台的城市质量高于济南,而从2015年起,济南总体上赶超烟台;第二梯度包括威海、潍坊、东营、淄博,上述4个城市质量得分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在第四到第七位交替变动;第三梯度包括济宁、临沂、泰安、滨州、莱芜,相对于第二梯度的4个城市而言,第三梯度5个城市的变动较小,其城市质量得分基本按照上文所列顺序排列;第四梯度包括德州、聊城、日照、枣庄、菏泽5个城市,其中,菏泽一直处于最低排名。
(三)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分析
1.城市间引力值计算
将经过综合处理的各项指标代入式(3),得到山东省历年城市间引力值,形成空间相互作用强度表。本文选取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与2018年5个年份的城市间引力值数据分别制作成城市间经济引力曲面图,直观表征各城市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如图4所示。
在图4中,峰值越高,城市间经济联系程度越高。分析发现,2010—2018年间,山东省城市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格局没有出现大幅度的变动,省内城市间有组团发展的趋势。依据具体的城市间经济联系情况,全省划分为以济南为中心的高经济联系度、以青岛为中心的中经济联系度以及西南部的低经济联系度3个区域,与山东省提出构建的“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格局中“三圈”(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鲁南经济圈)的划分方式高度契合。
2010—2018年间,济南与周边城市(淄博、泰安、莱芜、东营、滨州、德州、聊城)间具有较强的经济吸引力,尤其是与淄博和泰安之间,城市引力始终居高不下。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布局的形成基于地理位置、城市发展基础、政策激励等一系列因素。省会经济圈内经济相互作用格局的形成,综合了多种原因。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掌握了区域内各方面的优质资源,加之做大做强省会城市的政策倾斜,使得其整合各项资源的能力明显优于其他城市;另外,基础设施完善,凭借城市综合实力快速提高吸引的优质劳动力较为丰富等各种有利条件,也使得该城市取得了长久的快速发展。淄博地处山东地理中心位置,资源交汇带来了充足的经济发展机遇;泰安市借助其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此外,淄博和泰安作为老牌工业城市,经济基础良好,城市经济发展较为稳定。东营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生、因资源转型,旨在打造具有生态特色的绿色发展城市,人均GDP领跑全省。综合上述分析,省会经济圈内城市的发展各有侧重,经济圈内各城市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加上省会城市本身的引领作用以及城市排列紧密、地域文化深厚等原因,使得省会经济圈内形成较为明显的城市间联系网络,经济联系保持着较为强劲的势头。
胶东经济圈内城市间经济联系较为均衡,与省会经济圈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强度相比,其城市间引力稍弱,究其原因,可能与思想观念、发展水平、城市密集度等因素有关。根据经济引力值对胶东经济圈内部的城市引力进行具体分析发现,青岛与烟台、潍坊两市间有着较为紧密的经济联系,烟台与威海两市间经济联系显著。分开来看,青岛与烟台两市间经济联系密切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扼守黄海、渤海的地理位置使得青岛和烟台在历史上成为军事重地,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较早,加速了城市的近代化发展。此外,青岛与烟台在地理位置上毗邻,且共同的渔村—外贸港口城市—综合性城市的发展历程使得二者产业相融,促进了城市间资源要素的流动,城市间往来较为密切。胶东经济圈内部除青岛与烟台以外,烟台与威海、青岛与潍坊之间也存在着较高的相互作用,其中,烟台与威海的城市间互动十分显著。2010年,《山东省“十二五”城镇体系建设规划》颁布,建设烟威、青潍日城镇组群是其中重要内容,政策导向对上述两组城市群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引力模型的结果也验证了这一政策实施取得的显著成效。除政策因素推动以外,烟台和威海两个城市始终保持经济高关联度,还包含两点重要原因:其一,烟台、威海两市均为东部沿海边缘城市,地缘上相近;其二,因其历史上曾属一个专区管辖,地域文化相近,在城市發展观念上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城市间人才、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较为密切,从而形成较强的城市互动关系。
相较于省会经济圈和胶东经济圈而言,鲁南经济圈内各城市间相互作用程度不高。城市间经济的关联度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重要联系,鲁南经济圈四市(济宁、临沂、枣庄、菏泽)受制于地理位置、缺乏核心城市带动等因素,经济发展在全省范围内较为落后,城市综合水平不高,因而城市间的经济互动相较于其他两个城市群不明显。鲁南经济圈地处山东南部边缘省际交界处,与济南、青岛等核心城市在地理上存在一定的距离,缺乏核心城市的带动,不利于其吸收整合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优质资源。经济圈内部,临沂作为鲁南经济圈内经济发展较快的中心城市,其经济水平在全省范围内排名较为落后,带动潜力尚未发掘。对于鲁南经济圈的城市而言,虽然城市发展质量逐年提升,但基础设施水平薄弱、城镇化水平较低、脱贫攻坚任务较为繁重等问题仍需解决。从山东省构建“一群两心三圈”区域格局并将鲁南经济圈单列这一决策可以看出山东省补鲁南四市城市经济发展短板的决心。
2.城市潜力值计算
利用式(5)和式(6)计算各城市潜力值,运用ARCGIS软件制作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和2018年5个时间断面的潜力值变化情况,如图5所示。
由图5可以看出,山东省17个城市的潜力值在2010—2018年间明显递减。潜力值的大小既取决于要素输出城市的经济带动能力,也与要素接受城市的接收程度有关,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要素输出城市的带动作用呈现出边际递减效应,潜力值呈现递减特征。就具体城市而言,济南、青岛、烟台、淄博、潍坊5个城市的潜力值处于较高水平,且济南的集聚带动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稳居第一。上述5个城市中,淄博和潍坊两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十分突出,但因其位于山东省的地理中心位置,交通干线多在此交汇,资源要素的流通程度较高,从而具有较强的带动潜力。相对而言,在全省范围内,济南、青岛和烟台三市集聚能力较强,其城市综合质量较高是主要原因。然而,虽然济南、青岛城市综合质量在全省范围内领先,但其经济实力、人口竞争力等在全国范围内排名并不靠前,与2010年提出的北京、上海、广州等首批国家中心城市差异显著,与2016年起国家支持建设的成都、郑州等国家中心城市也存在一定差距,其辐射范围和辐射能力有限,城市发展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将各市划分到省会、胶东、鲁南3个城市群中,对单个城市的经济集聚能力进行分析。
在省会经济圈中,济南和淄博的潜力值最大,东营、泰安次之,其他城市的经济集聚能力则较为微弱。胶东经济圈中,青岛、烟台、潍坊、威海的经济带动潜力较为明显,日照的经济集聚能力较为薄弱。而鲁南经济圈内部,各个城市的经济带动潜力均不高。结合前文城市间引力的分析,将省会经济圈和胶东经济圈的空间格局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二者的发展格局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引力值计算结果表明,省会经济圈为高经济联系度区域,其城市间相互作用较强,但对于潜力值而言,各城市间经济带动潜力差异明显,济南带动潜力突出,德州、聊城等城市的潜力值却十分微弱。由此可以推断,在省会城市群内,虽然城市间联系较强,城市间单向的资源集聚特征较为明显,资源多向核心城市集中,但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发挥尚不充分,核心城市的集聚能力大于辐射能力。在胶东城市群内,虽然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从数值上看弱于省会城市群,青岛的城市带动潜力也不如济南突出,但经济圈内各城市的经济带动潜力分布较为均衡,因而在胶东经济圈内,更多地表现为城市间双向互动、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鲁南城市群则由于各城市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理位置较偏,各城市的带动潜力有限。
在发掘核心城市济南、青岛的辐射潜力的同时,还应利用淄博、潍坊的地理中心位置优势,由点成线,构建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烟台这一经济辐射带,拓展核心城市经济腹地,带动鲁南各城市的发展。
四、基于自相关的空间结构分析
(一)空间自相关统计量
1.全局莫兰指数
空间自相关是指在同一研究空间内不同变量的观测数据之间存在的潜在相互依赖关系,用以揭示变量空间分布特征。[15]莫兰指数(Morans I)是研究空间自相关性常用的统计量,可定量分析城市的空间集聚性或异质性。莫兰指数有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之分,全局莫兰指数用来判断整个研究空间中要素的集聚或异质关系,局部莫兰指数用来测度研究空间中某要素单元或某区域的自相关关系。全局莫兰指数的公式为
I=nq0×∑ni=1∑nj=1ωijdidj∑ni=1d2i(7)
式中:I为全局莫兰指数,n为空间内要素样本总数,即城市个数;ωij为要素i与要素j间的空间权重,这里若两城市相邻,ωij取1,不相邻则取0;q0为上述所有空间权重的聚合,q0=∑ni=1∑nj=1ωij;di为空间中要素i的属性值与其均值的差,di=xi-x,dj同理。莫兰指数需要进行显著性检验,通常采用Z检验,全局莫兰指数Z检验式为
Z=I-E(I)Var(I)(8)
全局莫兰指数取值在-1到1之间,其值大于0为正自相关,小于0为负自相关,且当数值越接近于0时,其自相关关系越弱。
2.局部莫兰指数
全局莫兰指数用来测度整个研究空间内的自相关关系,而局部莫兰指数则能够在此基础上找出有空间集聚性的单元或子区域[16],学者称其为LISA,即空间联系局域指标。局部莫兰指数的公式为
Ii=n2di∑nj=1ωijdj∑nj=1d2j(9)
式中各指标含义同上述全局莫兰指数公式(7)。局部莫兰指数同样遵循Z检验,显著性检验式为
Z(Ii)=Ii-E(Ii)Var(Ii)(10)
利用GeoDa软件对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进行计算,得到各年莫兰指数、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圖。
(二)空间集聚性分析
1.基于全局自相关的结果分析
选用上文中构建的城市综合质量指标作为各城市的经济属性值,代入莫兰指数公式得到山东省城市综合质量全局莫兰指数(见表3)。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Z的临界值为±1.96,即Z的绝对值大于1.96时,表明空间中要素存在显著的自相关性。通过山东省城市综合质量全局莫兰指数表可以看出,2010—2018年全局莫兰指数均为正值,除2011年外其余年份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山东省整体上不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
2.基于局部自相关的结果分析
图6是通过GeoDa软件计算得到的Moran散点图,散点图的坐标系包括“高高”“高低”“低高”“低低”四个象限,散落在“高高”和“低低”象限的点所代表的要素具有空间正自相关性,其所对应的城市的属性值与周围城市的属性值同高或者同低,表现为集聚性。散落在“高低”“低高”象限的点所代表的要素具有空间负自相关性,其所对应的城市的属性值不同于周边城市,表现为异质性。通过散点图可以看出,17个城市的城市综合质量分布在四个象限内,落入“高高”“低低”象限的点更多,具有同质性。
分析2010—2018年城市所属象限变化情况(见表4),可以看出,“高高”象限的6个城市未发生变动,青岛、烟台、潍坊、东营、威海、淄博所在区域为热点区,城市综合质量较高,且周围城市的城市综合质量也较高。济南一直处于“高低”象限,自身的城市综合质量较高,但周边城市的发展却较为缓慢。滨州、莱芜、日照处于“低高”象限,其周边城市发展水平较高,自身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聊城和菏泽在“低高”“低低”象限内变动,相对其周边城市而言发展较为落后。此外,其他城市基本处于“低低”象限。
图7—图9分别为2010—2018年各城市综合质量LISA集聚图,除2010年和2018年以外,其他年份的LISA集聚图未发生变化。通过LISA集聚图可以更直观地看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特点,就局部特征而言,东部表现为高高集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基础设施较完备,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城市间具有较强的双向城市吸引力,在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能力上呈现出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中部城市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城市间经济水平差异较大,未出现显著的集聚效应。西部表现为低低集聚,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基础设施薄弱,城镇化水平不高,虽然聊城、菏泽等处于省际交界处,在地理位置上与河北、河南、安徽等省份相邻,但由于行政壁垒等原因的限制,并未得到充分发展,城市综合发展水平较低。
3.原因分析
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的结果显示,山东省只有局部地区存在显著的集聚特征,而整体上不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说明近年来山东省区域发展尚未达到一体化的水平。在阻碍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区域协调机制不完善、统筹发展能力不强是主要原因。第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东高西低,城市综合质量差异较大。城市经济发展基础是制约城市综合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由于区位条件、文化背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差异,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起点低、底子薄的特点,即便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但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生产力水平不高的现实困境始终制约其经济快速发展。长期以来,山东省对核心城市及其周边城市建设的政策倾斜,一方面有利于增长极的形成,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扩大了城市间的发展差距,全省范围内有利于提高欠发达地区发展水平的协调机制有所欠缺。短期内,西部城市的后发优势难以有效显现,东西部城市日益扩大的经济发展差距是提高区域一体化水平的一大障碍。第二,在拥有先发优势的核心城市圈内部同样存在协调机制欠缺的问题。区域分工模糊导致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水平较低,部分城市之间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其所带来的无序竞争严重阻碍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在区域协调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构建会商—决策—协调—执行四级联动机制的成熟经验值得借鉴,构建适应地区发展特点的区域协调机制对区域内专业化分工、营商环境的改善起着关键作用,对于促进产业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升级具有极大影响。第三,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健全,交通一体化程度不高。山东省“三纵四横两枢纽多节点”的综合交通网络初步成型,交通运输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但是目前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互联互通、建设标准等方面尚不能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求。全省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覆盖程度和标准等级不够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晚,城市群之间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联系不够紧密。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较为滞后,交通智能化程度低,与零距离换乘、无缝隙衔接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此外,北连京津冀、南接长江经济带、西通中原经济区的外联交通运输通道建设不充分,难以满足运输需求。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随着城市圈在区域统筹协调、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促进作用的日渐显现,城市圈的建设引起了各地城市建设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利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对2010—2018年山东省各城市间经济相互作用强度、全局和局部的空间集聚性进行研究,探讨山东省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在对山东省空间相互作用布局的研究中,通过对经济引力值和潜力值进行分析得出,2010—2018年间,山东省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空间格局。城市间由于不同发展需要产生了一定的经济联系,依据经济联系程度的大小可将全省划分为以济南为中心的省会城市圈、以青岛为中心的胶东城市圈和总体发展水平较为薄弱的鲁南城市圈。全省范围内,济南和青岛的核心地位显著,对周边城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但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国家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不同城市圈之间由于区位条件、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经济联系特征。省会城市圈内,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省会城市济南具有较高的政策外部性,加之城市圈内城市排列相对紧密,使得城市间产生了较强的经济联系,然而从经济联系的方向来看,要素多由周边城市流向核心城市,核心城市的单向集聚特征明显,集聚作用大于其辐射作用。胶东城市圈内,城市间排列不如省会城市圈密集,城市间的联系与省会城市圈相比不突出,但由于经济发展较为均衡且发展水平较高,城市间要素双向互动的特征明显,核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并存。鲁南城市圈,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核心城市带动是制约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城市发展相对落后,城市间联系不够紧密,带动鲁南城市的发展对核心城市及城市群发挥其辐射作用提出更高要求。
通过空间自相关方法对山东省空间集聚性进行分析发现,局部呈现出东部高高集聚、中部发展不平衡、西部低低集聚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东部地区形成的互联互通、双向促进的经济发展模式最为有效。全局范围内,经济集聚性不显著,表明山东省区域一体化水平不高,城市综合质量差异较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显著,产业、市场、交通等方面的一体化程度较低,区域间如何统筹协调发展的问题值得思考。
(二)建议
结合山东省经济空间结构的分析结果,提出加强城市群建设、推动山东省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中心城市带动、城市组团发展
依据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分析结果,按照《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山东省的空间布局发展以“一群两心三圈”为指导,在空间上划分成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总体而言,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与实施方案规划的经济圈划分基本相符。全省范围内,济南和青岛两市处于核心地位,具备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潜力。
省会经济圈的发展目标是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动能转换区域传导引领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新高地,中心城市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具有政策和区位上的双重优势。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济南地理区位居中,周边城市排列较为密集,容易实现与周边城市经济上的对接和转移,辐射带动潜力较大。经济圈内其他城市与济南的经济差距较大,周边城市对济南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城市综合实力提升较为缓慢。对于省会经济圈而言,处理好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融合关系尤为重要,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应当建立起集聚与辐射并存的关系,济南在吸收集聚周边城市资源的同时,应当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将整合的资源有序地向周边城市输出,周边发展较为缓慢的城市要向中心城市靠拢,蓄力融入城市群,依据自身需要,主动吸收可利用的人力、技术等资源,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胶东经济圈的发展目标为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中心、航运中心、金融中心和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与省会经济圈相比,胶东经济圈内各城市间经济发展的差距较小,经济圈内青岛核心城市地位较为明显,但周边城市对中心城市没有产生较强的单一的依赖性,圈内相邻城市间经济联系均较紧密。胶东经济圈的发展应重点关注城市间的互利互补,重视城市间的协同合作和资源共享。凭借其沿海的地理位置,经济圈内的城市特别是青岛、烟台和威海,要强化城市间的互动交流,引导转变发展思路,有效利用优势海洋资源,打造世界一流港口群,發展特色海洋经济。潍坊和日照要充分融入到经济圈的整体发展,通过吸收青岛的先进经验,利用自身禀赋,升级传统的主导产业,实现经济圈内产业互补。
鲁南经济圈旨在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区、转型发展新高地、淮河流域经济隆起带。受地理位置和交通设施等因素的影响,鲁南经济圈内各城市的经济状况与省会经济圈和胶东经济圈存在一定的断层,经济整体发展较为落后。发展鲁南经济圈,应当重视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乡村振兴,重视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强化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经济发展所需的硬件条件,为实现经济发展瓶颈的突破和经济质量的追赶创造条件。
2.三圈联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山东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三个经济圈要联动发展。
第一,强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经济一体化发展,前提是实现交通体系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通达的路网是增进城市间交流合作的重要保障。交通一体化不仅仅是交通体系内部各种交通基础设施的标准化、一体化,还包含交通运输管理机制、交通数据共享平台等方面的协同化。目前山东省的交通体系仍存在发展不完善、不平衡的问题,省会经济圈和胶东经济圈交通体系优于鲁南经济圈,城乡交通服务水平差异显著。地方标准需要协调统一,要编制一套包含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信息、运输服务和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地方交通标准化规划,构建协同的地方交通标准体系,提升公路通达性和交通服务效率。对于交通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应着力提高其交通运输水平。圈与圈间的节点城市要发挥其枢纽作用,增强经济圈之间的互联互通。
第二,重视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产业一体化发展不是一样化、重复化发展,产业结构趋同会导致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及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在工业化背景下,山东省各市产业规模得以迅速扩张,而产业效率并未得到有效提高,整体出现了无序粗放的发展局面。作为新旧动能转换试验点,要统筹规划,完善产业协同机制,优化升级第二产业,多元发展第三产业。三个经济圈根据自身优势,有重点地对各自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省会经济圈重点发展教育医疗康养、高端装备、量子超算等产业,胶东经济圈重点发展现代海洋、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产业,鲁南经济圈则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商贸物流、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第三,建设区域共同市场,打造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追求更高质量的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重组碎片化的市场以建立竞争有序的统一市场。拆除与统一市场的发展不相吻合的制度壁垒,减少不利于要素自由流动的限制,清理不必要的妨碍公平竞争的各项规定做法。政府在建设统一市场中,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提供公平的合作竞争环境,使得资源最大限度地自由流动。建设统一市场并非一蹴而就,市场一体化的推进不能脱离现实发展特点。要分区域、分阶段地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以各经济圈为出发点寻找突破口,由点到线,由线及面,逐渐推广到全省范围。
第四,促进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结合鲁南经济圈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区的发展目标,以鲁南经济圈城市群为发展重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新时期农村产业发展同样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发展思路,要重视第二、三产业对城市经济的贡献。鲁西南地区矿产、农业、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要以城乡产业融合为契机,将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与传统农业发展相结合,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不断完善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的政策机制,确保城乡共享发展成果,健全教育、医疗等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加快资源在城乡间的流动,重视省内扶贫协作,完善扶贫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优化扶贫资产运营模式,发挥城市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力。
第五,增强省际交流,深化“飞地经济”。省会经济圈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紧密相连,但限于行政壁垒等因素,省际间的经济联系并不密切,胶东经济圈城市群由于地理位置较偏等原因,省际城市间的联系尚不充足。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要重视省际区域间的协同发展,支持建设世界级水平的机场群和港口群,提高城市群的开放度和包容度,增进省际城市间的合作交流。继续深化发展飞地经济,鼓励跨区投资合作,对于优化用地布局和盘活存量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不断深化对口合作,落实对省外贫困地区的对口支援,实现省际间互补互利的双赢发展。
第六,完善政策调控及利益协调机制,保障政策落实。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政策引导和保障,政策制定和政策落实都需要一个较高层次的专业化的协调机构,借鉴长三角地区成熟的会商—决策—协调—执行联动机制,构建分工合理、层次分明的制度体系。政府要在区域协调中发挥作用,政策机制要创新灵活,积极推进5G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大数据信息平台、建立实时有效的信息网,为全省的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和权威有效的协调沟通平台;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构建政策落实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依据不同区域功能定位,进行差别化评价考核;建立政策实施的奖惩制度,以增强区域政策的权威性和政策实施的高效性。
第七,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绿色经济。高层次区域一体化的长远发展离不开生态领域的协同合作,要从全局出发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建立生态环境测评体系,提高生态评估系统的服务功能,完善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及时跟踪生态环境变化,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对环境条件改善的城市给予补偿资金,对环境恶化的城市予以相应惩罚,对生态经济区等实行产业准入政策,禁止从事与生态建设不符的开发建设活动。明确区域生态领域协同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艳军,李诚固,孙迪.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演化及驱动机制[J].城市规划学刊,2006(6):73-78.
[2] 陆玉麒.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2(5):468-476.
[3] 郭腾云,徐勇,马国霞,等.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与方法的回顾[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1):111-118.
[4] 彭芳梅.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城市经济空间联系与空间结构——基于改进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7,37(12):57-64.
[5] 赵立平,张亨溢,蒋淑玲,等.湖南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结构优化策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9,39(8):29-35.
[6] 武剑,杨爱婷.基于ESDA和CSDA的京津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0(3):111-119.
[7] 孟德友,李小建,陆玉麒,等.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变[J]. 经济地理,2014,34(2):50-57.
[8] 钱力,张轲. 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与空间演变分析[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4):31-39.
[9] 张学波,于伟,张亚利,等.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的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18,73(10):1985-2000.
[10] 管卫华,彭鑫,张惠,等.不同空间尺度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24(12):2003-2011.
[11] 丁浩,鄭皓. 山东省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时空协调发展研究[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4):11-17.
[12] 史朝兴,顾海英,秦向东.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中应用的理论基础研究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5(2):39-44.
[13] 关伟,周忻桐.辽中南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的时空演变[J].经济地理,2014,34(9):48-55.
[14] 罗芳,冯立乐.基于潜力模型的南京都市圈城市等级划分[J].华东经济管理,2010,24(6):7-11.
[15] 李强,李新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质量测度与时空格局演化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8,34(13):142-145.
[16] 毕学成,谷人旭,王春萌,等.我国区域发展风险评估及时空格局演变[J].经济问题探索,2020(1):82-91.
责任编辑:曲 红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How to strengthen the spatial connection between citi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regional research. Based on the improved gravity model and potential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law of economic interaction among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 2010 to 2018. The results show that Shandong Provinc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urban circle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conditions and economic dependence characteristics. The city circle with a high degree of economic connection in the middle of Shandong Province, with Jinan as the center,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ne-way element agglomeration. The middle-economy-connected city circle in the east has a two-way agglomeration feature with Qingdao as the cente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outhwestern cities is relatively backward, forming a city circle with a low degree of economic connection. This division of the spatial pattern confirms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a group of two hearts and three circles" policy of Shandong Province. In addition, by using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ethod to analyze the economic 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it is found that the economic agglomer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is not significant on a global scale, and that the level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is low.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circle by the central city and the interaction of the three circles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Key words: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c spatial structure;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gravity mode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2452501705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