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2022-03-21 21:18祝林青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生活化法治道德

摘 要:自新课程改革以后,人们对于教育的育人价值给予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和重视,认为教育展开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承担播撒知识种子的责任,更需要塑造学生的品行和观念,实现更加全面的培育,落实德育。而在德育展开的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教育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分析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的意义,以及如何有效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展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教学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1.034

随着对于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成才先成人、树人先立德的必要性,明确了在教育的过程当中德育的重要性,基于这一点,素质教育、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等教育理念逐渐盛行,让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的育人价值需要充分激发出来,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助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发挥教育应有的价值。而在思想观念塑造和价值理念培养上,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人们也逐渐关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优化和发展,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可以进一步激发道德与法治教學的效益,实现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知识传输、情感培养。而想要将生活化教学有效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首先就需要明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所能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置的初衷和主旨是为了通过教育,让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引导,并且将这些观念和态度有效作用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当中,对学生的生活进行指导,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担负的任务更加艰巨,因为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又因其社会阅历和知识储备、认知能力的欠缺,导致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当今是网络时代,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导致越来越多的不良观念渗透进社会中,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强化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十分必要的,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所能产生的影响和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生活化教学过程中会引入更多的生活素材,构建更多的生活情境,摒弃刻板、枯燥的教学模式,让教学氛围得到有效调动,学生由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索取,教学效率自然而然会有所提升。

其次,生活化教学是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展开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于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具备更高的共情能力,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也有一定的借鉴资源,这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知识和概念的理解程度,实现教育的深化和发展。

最后,生活化教学是将知识和概念的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衔接,这样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借鉴和思考,而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又会在生活中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对于学生的行为观念和价值判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了教学的实际效益,真正实现了对于学生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的有效塑造。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现状

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一直被当作副科来教学,而且没有设立相关的测试,不仅很难让学生重视,就连教师都不重视,基本只是利用课本上的知识进行照本宣科式教学,并不会让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和研究。教学模式也没有足够的创新与改革,整个课程就如同走过场,根本无法让知识得到有效传播。而且教师在授课当中缺乏与学生的互动,部分学生甚至感觉教师在“念天书”,导致学生不但没有任何收获,还失去了对课程的兴趣。加上教师对于课程的定位不准确,并没有对课程的内在价值进行发掘,并不能让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课堂如同一洼死水,没有任何活力与生机,学生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了动力。

与此同时,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并没有加强和生活的关联,让学生无法体会到课程与生活的关系以及作用,大多数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可有可无的,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压力,因此很难投入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中去。

如果想要改变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状态,有关部门和学校一定要联合起来,加强对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视程度,去除主副科之分,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的学习目标以提升能力为主。并且还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改革授课方法和教学内容,采用情感教育、生活教育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动力,让学生感觉到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并利用情感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确保学生能够让知识得到实践与应用,确保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性。

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策略

1.建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的导向,也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实现对于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际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首先就需要教师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对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做出相应的调整,避免灌输式教学的枯燥和乏味。教师应当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学生的人格发展,在此基础上渗透生活化理念,转变教学语言,通过生活化的语言渗透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尽可能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学并非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阁楼,它与人们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可以有效指引人们的生活实践,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借鉴和思考。

例如,在讲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中师生的交往》这节课时,教师应当尽可能避免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引入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方法,渗透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完成知识的学习。其中较为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给学生讲述在以前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趣事,以及与其他同学沟通和交流过程中讨论的问题,通过这些生活趣事的引入,一方面有效缓解了道德与法治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听课欲望,另一方面,在生活趣事引入的过程当中,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愿意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明确在和师长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当然,教师本身的理念也需要发生转化,调整自己的教学地位,从传统的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指路人,建立亦师亦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减少学生的沟通压力,这样,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也更愿意与教师进行探讨和交流,教师也可以在与学生探讨和交流的过程当中,加深对学生的理解,根据学生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并且及时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进一步拉近师生距离,解决学生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成长。

2.丰富生活化教学内容

对于一個人价值观念的塑造和思想品德的引导是一个较为长期的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不应当局限于课本,而应当进一步引入更多的素材和内容,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传统课堂教学的枯燥和乏味,同时更多内容和素材的引入,也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并且在素材内容分析的过程当中,强化学生对于概念和知识的理解,这时教师就需要重视生活素材的收集,将生活素材引入教学当中,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助力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优化。

教师在生活素材搜索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需要知道生活素材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而非教师的生活,教学应当以学生为本位展开,现阶段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生活经历存在着很大差别,一方面因为社会背景不同导致教师与学生所经历的事件存在着极大区别,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生活素材往往无法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帮助。为此,教师就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素材,进而引入教学过程当中,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共情能力,进而强化教学效果,实现对于学生思想观念的塑造。

例如,在讲述七年级第二单元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入一些可以凸显同学友谊的生活素材,如教师通过观察进行举例,也可以让学生自发举例,让学生慢慢感受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惜朋友,学会帮助朋友,进而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启发。通过学生生活实例的引入,让课堂教学避免过于严肃、刻板、沉闷的现状,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3.创新生活化教学模式

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着极其明显的特性,其教育定位与教育内容与其他理论性的教育学科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模式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学科的教学,为了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的思想情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就应当引入更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引入灵活展开教学,同时也加深学生的理解,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有效指引学生的生活实践,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将生活化教学和情境化教学有效融合,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构建情境。

例如在讲述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现场设计情景剧,讲述自己被情绪困扰时采取的举措和方法,在情景剧扮演的过程当中让学生们学会如何有效消解和平衡自身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进而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益,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

4.利用生活情感提高学生兴趣

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学生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对知识有着更好的理解。而情感教学就是利用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教师一定要抱着与学生平等的心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利用情感交流,捕捉学生的思想,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把知识融入课堂中,让知识贴近生活,更加具有情感。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生命的思考》的教学中,可以先带领学生感受生命的魅力,或是以出行的方式,或是以标本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生命的美,并且引入人类对动植物环境的影响,同时让学生带着感情进行思考与反思,带动学生树立起良好的生命保护理念。让学生利用情感来面对问题的方式,远比单纯的说教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同时也能让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5.教师要以身作则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来提升自己的素质,利用自身的行为来给学生做榜样,确保学生能够受到教师的影响,而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让教师能够亲自带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还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促进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学生保持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并且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树立健康向上的人格,这样才能有效让学生融入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

6.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因此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对生活产生许多的疑问,因此教师也需要注意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积极利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知识,来帮助学生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和现实相连接,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启发和感悟,确保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处理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例如在八年级课程《网络生活新空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程内容和生活进行关联,并且开展一次班级辩论活动,让学生在辩论中了解到网络的利与弊,让学生意识到虽然网络的便利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丰富我们的视野,扩展我们的知识,但网络上依然存在一些不良的信息,甚至虚假信息,以此来让学生意识到网络的两面性,并且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来提高自己、放松自己、学习知识、方便生活,而不是沉浸于网络之中。在进行这样的教学后,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将知识进行落实,并且会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新的认识。

生活化教学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强化对于学生思想观念的塑造能力,应当引起关注,进而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强《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年第11期。

[2] 郝丽艳《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文理导航》2021年第6期。

[3] 李建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分析》,《新课程》2021年第17期。

[4] 任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探讨》,《考试周刊》2021年第34期。

[5] 王诗《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微探》,《科幻画报》2021年第3期。

(祝林青,1987年生,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大学本科,中学二级,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3593501908293

猜你喜欢
生活化法治道德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