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老王》里的人文情愫

2022-03-21 21:18朱蓓蓓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情愫香油杨绛

朱蓓蓓

摘 要:人文情愫是散文作品的重要特质,对人的关爱、对生命的尊重、对价值的追求,在杨绛的《老王》里得到了淋漓的表达。《老王》是杨绛先生写于1984年的散文,主要讲述了“我”与老王之间的四件事情。品读这些事件,探索老王的“不幸”与杨绛先生的“愧怍”,从中感悟杨绛对底层百姓的人文情怀与观照。

关键词:初中语文 人文情愫 《老王》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1.028

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为回忆性写人记事散文,语言平实而严谨,将老王的善良、知恩图报的品格娓娓道来。在该文中,主要描写了四件事,沿着“我”与老王的交往主线,为读者呈现了一颗虽平凡、卑微,但却纯真、心存感念的金子之心的老王。语文的人文性,彰显了人类的丰富情感,体现了人在面对命运时,对尊严的关切与价值追求。从部编版初中语文《老王》中所刻画的蹬三轮的人,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底层百姓的悲悯情怀。正是基于此,教学中,笔者围绕人文情愫,展开对文本的情感挖掘,从想起“老王”,讲述“老王”的命运中,来洞见蕴藏其中的每一个感人瞬间。文学作品的解读,既要揭示其写作风格,还要从中提炼富有理趣和神韵的人文情愫。《老王》最大的价值,在于对人的情感给予启发。

一、从全文大意梳理中,品读文中的关键词句

《老王》共计一千七百字。全文语言平实、朴素,蕴藏着杨绛对人物深深的同情。通过对该文的讲解,感知人物的亲情,挖掘散文的人格力量,端正学生的审美情怀,让学生从散文艺术中,了解真善美,增强道德素养。通读全文,语言隽永、清雅,情感丰富、真挚。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作品的人文情感,我们可以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找出溢满深意的关键词句,体会散文的写作特色。比如:该文的主人公是谁?叙事的线索是什么?“我”与老王之间有哪些事?这些事件中,哪件事最感人?阅读该文的后,有哪些深刻的情感体验?问题串的设计,为学生搭建了通读课文的支架。学生循着问题,从文本阅读中,去寻找答案。如此,学生的阅读更具指向性,对文本的主旨思想,以及真切的情感有了整体感知。显然,很多学生都被“我”与老王的故事所感动,将老王的“善良”进行了生动刻画。

“我”与老王都是平凡的人,但老王却有一个善良的心。特别是在最后一件事中,老王强忍着身体的剧痛,艰难地来送鸡蛋、香油。将老王的善良、知恩图报的高尚品质进行了诠释。让学生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他直着脚,一级一级地下楼”,“没有请他坐坐,喝口茶水”。从“我”的抱歉,与后来老王的去世,更加重了“我”的不安。解读文中的关键词句,帮助学生把握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从语言表达上来揭示写作的主题,关键字词承载了人文情愫。在四件事中,对“送鸡蛋和香油”的描写最为详细,这件事,也让“我”的内心充满了歉意与愧疚。当“我”接过老王送来的鸡蛋和香油时,“转身进屋去”,而此时,老王却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对于“赶忙”这个词的理解,与后面老王的去世,使得“我”对老王产生了误解。从“赶忙”中,看出了老王内心的急切拒绝。从“我”看到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像“僵尸”“骷髅”,“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最后“害怕得糊涂了”。“我”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原因是对老王的身形感到惊异,并未想到老王的病会如此重,却“只想着赶紧打发老王走”,用钱来还这个人情。“直僵僵”“滞笨”等词的运用,反映了老王的身体非常不好。老王拖着病体,来送鸡蛋、香油,实则是想向杨绛告别。可惜,“我”却将之看作一桩“交易”。

二、从人物身世描写中,彰显对底层百姓关怀

《老王》中通过对老王的描写,为读者刻画出一位老实的底层百姓形象。杨绛的人生经历,使其更加了解底层老百姓的生活。“老王”是一位蹬三轮的,但因为年纪大了,又加上一只眼残疾,没能加入蹬三轮组织。虽有一个哥哥,但不在了,还有两个侄儿,因“没出息”而无法依靠。为了生计,老王一个人靠蹬三轮活命。但虽然不幸,但内心却保持底层百姓的老实本分。尽管生活很清苦,但老王依然努力生活。那个时代下的北京,老百姓苦苦挣扎在生活的最底层。老王没有亲人,没有家,一个“老光棍”,遭受精神、物质的贫乏。仅有的一辆破旧三轮,成为老王糊口的本钱。对老王家的描写——荒草丛生的一个小胡同,破败的大门,将要倒塌的老屋,这就是老王的家。在刻画老王的外表上,着重描写了老王的“独眼”,因为一只眼睛瞎了,而正是因为“独眼”,更加剧了老王的悲惨生活。很多乘客不敢坐老王的车,担心老王撞了什么。还有人对“独眼”的老王纷纷猜疑,认为老王年轻时做过不道德的事,害了瞎眼病。

在杨绛对“老王”故事的讲述中,老王那只好眼,在天黑时也看不见路。结果撞上了电杆,受了苦楚。在得出是夜盲症时,吃了很多鱼肝油,老王的眼在夜里也能看见了。但对于老王,即便是看得见路,也还有更深的不幸。老王没有妻儿,但老王渴望亲情,因为哥哥早死,又无法依靠侄儿,老王的生活孤苦无依。在蹬三轮度日中,无法融入蹬三轮组织,只能一个人讨口饭吃。对于“老王”,世人多偏见,很多人不尊重他。杨绛在与“老王”的结识中,对老王报以深刻的同情。因为老王的生活虽然贫困,但他勤劳、本分,做事实在。从对老王的描写中,将底层百姓的贫苦生活进行了揭示,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一群体,彰显了杨绛对底层百姓的恻隐之心。

三、从人物言行剖析中,凸显老王的淳朴善良

《老王》讲述了杨绛与老王交往的几件小事。從这些事例中,除了对老王外表的描写,更多的是挖掘老王内在的情感。老王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独眼”的残疾,却在用心地做好每一件事。卑微的生活,却掩藏着一颗善良的心。杨绛曾写道:“乌云遮日的岁月,固然不堪回首,可在我内心深处停留的,反而是那一道蕴含了热和光的金边。”在当时的年代里,杨绛也经历了流亡,岁月的沧桑,并未消解杨绛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在举步维艰的生活里,杨绛看到了潜藏在老王内心的朴实无华的生命之美,正是这一股清流,成为杨绛心中的“一道金边”。从认识、了解底层百姓的生活境遇中,我们看到了善良的老王,正是善良、淳朴的本性,让杨绛对老王心存愧疚。夏日里,老王给杨绛送去的冰,比之前的分量更大,但价格却没有上涨,甚至老王还要降价。老王自己的生活无依靠,却用自己的方式来关怀他人。

在钱锺书因脚疾而无法行走时,老王蹬三轮送他去医院,老王搀扶钱锺书上下楼梯,在付出劳动后,却不要车费。在杨绛的反复坚持下,老王才难为情地收了车费,临走时,还悄悄询问是否还有钱。老王自己的生活负担很重,但老王也明白杨绛家里的生活开支也很拮据。在送钱锺书看病时,老王却不想要车钱。因为老王的内心是善良的。在物质匮乏的时代,老王经历了社会的重重打压,忍受了太多的欺侮,但却仍然保持一份道德良知,仍然以坚韧的心态,恪守内心的一片赤诚。在杨绛看来,老王的善意表现了一个淳朴百姓的真正情怀。为了接济老王,杨绛也在心领老王善意的同时,给予老王必要的帮助。如给老王吃鱼肝油,平时多照顾老王的生意。杨绛与老王之间的对话,让读者从中体会到无尽的酸涩。

老王是孤苦的,但灵魂却是高贵的。其貌不扬的老王,内心与外表的深切对比,彰显老王的善良与淳朴。贫苦、卑微的老王,用自己的方式去关怀他人,即便是在被社会欺压、被人欺侮的条件下,依然保持坚韧的人性本色,坚守自己的良知与诚实。这一份真诚与善良,更是杨绛先生内生“愧怍”的根源。接受了老王的善意,杨绛极力去照顾老王的生意。从“我”与老王的交往中,读出了“我”的酸涩。在那个不堪回首的时代,杨绛通过对老王的描写,来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这份真情。杨绛所描绘的不只是一个“老王”,而是通过对“老王”的叙述,让读者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情与关怀,向读者传递善良、博爱,以及对底层百姓的尊重情怀。

四、从人性的反思中,表达对底层百姓的悲悯情怀

从讲述老王的故事中,在杨绛的笔下,不只是对人物的描写,更多的是对人性的反思。在追忆老王的故事中,杨绛写道:“因为吃了他的鸡蛋和香油?因为他来感谢,我却用钱去侮辱他?都不是……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为什么杨绛的内心会感到愧怍?因为从与老王的交往中,杨绛对老王有了更深的理解。尽管杨绛也在用心去帮助老王,照顾老王的生意,也在物质上给予老王应有的帮助。但是,面对老王送来的鸡蛋、香油,虽然自己也付了钱,但在得知老王去世的消息后,内心依然感觉到惶恐,感受到不安,感受到愧怍。因为,在突然面对老王“僵直”的身影时,杨绛未能意识到老王的病重。

在读《老王》时,故事的写作背景与作者的语言特点是紧密联系的。对“载客三轮”的取缔,老王的生意受到直接影响,“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老王的哥哥去世了,两个侄儿也没出息,只有一只眼的老王,在同行里倍受排挤。生活上无法改变境遇,精神上又孤苦无依。更要命的是,老王的身体也不好,直到去世,仍遭受残酷与人情的冷漠。在作者碰到老王同院的老李时,得知老王“早埋了”的消息后,作者的内心是沉痛的。因为在与老王见面的第二天,老王就去世了。正是那一天,老王身上缠满白布。老王的处境是艰难的,但却依然将温情传递给作者。我们从解读老王的故事中,更要回到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从中体会杨绛所要表达的人文情怀。有人评价杨绛的作品,更多的是对人情的观察、思考与感悟。我们从《老王》中,也深刻地体会到蕴藏其中的人情。把握作品的人文情感,指引学生从中获得教益,丰盈学生的思想与情感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从杨绛与老王的交往中,老王蹬车,杨绛坐车,随意地聊天,说明两人的关系很亲近。在平时,即便是老王生病了,依然会来杨绛家,托人给杨绛带话。杨绛也理解老王,也会托人了解老王的境况。但在老王病重时,直至去世多日,杨绛才得知消息。对于杨绛,原本视老王为亲人,感觉到自己对老王的关怀不足。反思自己的良知,对老王的愧疚更大。再者,老王的人生遭遇,杨绛仅有同情,却无力改变,内心也感到愧怍。最后,杨绛将自己看作“幸运的人”,对底层百姓的遭遇,报之以深刻的感伤,从人性的反思中,从被命运抬爱的人,喟叹对不幸的人的悲悯情怀。

五、回溯人生际遇,从交往中升华人文情怀

在《老王》里,几件事的记述,使杨绛对老王的认识更加深刻。在老王送鸡蛋和香油时,“僵直”的老王,看似要散架的“白骨”。在物质贫乏的时代,老王将鸡蛋、香油送给杨绛,却不想要钱。但在杨绛的执意要求下,老王执拗不过,只好收钱,匆忙离开。看着老王转身的背影,杨绛看到了老王的腿不能回弯,看到下楼梯的情形,又担心老王会摔倒。回到屋里才想起来,忘记请老王喝口水。又担心老王的腿不能弯曲,根本无法坐下。在碰到老李后,打听老王的消息时,却得到了老王去世的噩耗,而且是送鸡蛋和香油后的第二天就去世了。这一悲痛的消息,对杨绛而言,内心的苦痛是极大的。再看到还未开封的香油,还未吃完的鸡蛋,杨绛对老王的不幸遭遇,深感愧疚、遗憾、苦楚。

没想到的是,送鸡蛋和香油竟然是杨绛和老王最后一次见面。身上缠了很多白布,难怪老王总是“僵直”着身子。听到老王的不幸消息,杨绛想细问却不敢多问。对老王的去世,老王身上缠满了白布,看到僵直的腿,艰难下楼梯的样子,再看到鸡蛋、香油,内心的悲痛之情让“我”变得恍恍惚惚。杨绛对往事进行回忆,想到一个将死的人,却还要拖着伤病来看望自己,送上香油和鸡蛋。虽为“底层人”,却彰显了高尚的品德,远比“上层人”更崇高。在送完鸡蛋和香油的第二天,老王就去世了。这件事所带来的悲痛,对于“我”来说更是震惊。在老李讲述老王是回民,身上缠了很多白布,以及埋在什么沟里时,“我”却表现出“不懂,没多问”。看着还未开封的“香油”,还有没有吃完的鸡蛋,“我”的内心充满了遗憾与苦楚。最后一次看到老王,却成了永别。萍水相逢的平凡人,却在自己将死的时候,送上鸡蛋和香油。这些事,折射了老王用自己的方式来感恩他人。

總之,从文章所记述的四件事中,我们认识了一位懂得感恩的老实人。老王的境遇是困难的,杨绛用富有理趣和真挚的情感,将老王的“不幸”与“我”的“愧怍”进行了抒写。对美丑的观照,对人性的解析,彰显了丰富的人文情愫。在《老王》里,朴实而严谨的语言,读之亲切,对人性的反思,让人从中获得审美观照。杨绛通过对关于老王的几件事的回忆,深深感受到老王所具备的高尚品格,更值得我们崇敬和感念。解读《老王》,要从字里行间去挖掘深意,揭示那份难得的人文情愫。

参考文献:

[1] 袁长喜《赏析杨绛〈老王〉之中的人文情怀》,《语文知识》2016年第11期。

[2] 陈月仙《“人”“者”差异显人文——以〈老王〉解读为例》,《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第3期。

3969501908205

猜你喜欢
情愫香油杨绛
选择
选择
写意情愫缱绻心头炽
桃山香油 传承百年味道
摩擦法鉴定香油
杨绛:高雅如兰 静若止水
香油和醋
我的硬笔书法”情愫“
小磨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