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唯一的驯鹿部落

2022-03-21 03:56:24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敖鲁民族乡古雅

敖鲁古雅是鄂温克语,意为“杨树茂盛的地方”。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内蒙古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进行采访拍摄。

 大兴安岭的冬季漫长而寒冷,使鹿鄂温克人依靠狩猎和饲养驯鹿,过着自给自足的山林生活。吃兽肉、穿兽皮,在密林中住着传统的“撮罗子”,由此,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随着现代文明的加速推进,使鹿鄂温克人的人口数量及其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2003年8月,首批使鹿鄂温克人和他们的驯鹿从大兴安岭腹地搬迁至位于根河市郊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新址。然而,驯鹿的生存对水质和食物有着极其特殊的要求,在山下无法牧养。使鹿鄂温克人面临着在现代生活和世代传承的驯鹿文化之间的抉擇。

 玛利亚·索被族人称为“最后的酋长”,在森林里生活了一辈子。对她而言,森林和驯鹿是她全部的生活和寄托。她说,大兴安岭山林中只要有部落的老者和驯鹿在,就会有古老的驯鹿文明存在。现今,仍有少数使鹿鄂温克人伴随驯鹿居住在大兴安岭腹地的密林中,过着游牧的生活。他们也成为中国迄今唯一饲养驯鹿并保存驯鹿文化的民族。

今年56岁的何协是玛利亚·索的儿子。何协十分勤劳能干,在猎民中是领头人物。他与母亲一样对森林和驯鹿饱含深情。空闲时,他常拿起随身携带的口琴为我们吹奏一曲曲动人的旋律。曾经,猎枪和口琴是何协的两个宝贝,放下猎枪后,口琴就再也没有离开他的身边。我虽听不懂他们的语言,但从他的口琴声中能清晰地感受出他的情绪。“那些为了驯鹿的生存,毅然重返山林的父辈们,让我很难忘也很感动。”何协曾对我说。

 于我而言,多年前的一次探访,让我有了用影像媒介留下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想法和机会。借助大画幅相机和古典湿版工艺,我拍摄了最具代表性的34位使鹿鄂温克人的肖像,记录了使鹿鄂温克人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传统。(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3.3王伟/文)

3649500589212

猜你喜欢
敖鲁民族乡古雅
行走(外一首)
骏马(2020年12期)2020-11-19 08:23:49
我的敖鲁古雅(外一首)
骏马(2019年1期)2019-03-19 12:55:56
古雅意韵华安玉
宝藏(2017年11期)2018-01-03 06:45:52
古雅之物 清冷之味
现代装饰(2017年10期)2017-05-26 09:32:59
王国维“古雅”话语的阐释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2
湖北神农架林区狠抓五项措施 强力推进民族乡保护与发展
民族大家庭(2015年2期)2015-08-21 07:59:54
时光雕刻的古雅之美
河南电力(2015年5期)2015-06-08 06:01:55
民族乡特色产业发展路径探讨
完善民族乡法律法规建设的对策建议
对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古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