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益凡 姜有荣
《中国高考报告》蓝皮书指出:高考命题“突出了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师生要“将提高思辨能力作为作文训练的重点”。为此,广大考生在2022年高考作文中,可以用“五多”方法赋能思辨:
一、多用疑问词、疑问句进行发问和追问。
有的考生在写作中先把问题抛出来,然后倒逼自己去把事理想通透,把逻辑理清楚。其发问和追问的基本维度有三:①“是什么”,旨在界定事物内涵。②“为什么”,旨在探明内在动因。③“怎么办”,旨在研制实施方案。如:
在感受体育荣耀和国家强盛的同时,我们该怎样在时代的春风里振翅高翔,实现自我蝶变?又该如何助力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再跨越呢?
我们须明白,跨越和步幅无关。骐骥一跃,大步流星固然是跨越;驽马十驾,驰而不息也能超越。再跨越的实现需要坚持不懈地追逐。我们应涵养奋斗拼搏的精神,用自己奋然前行的脚步,为之后的蝶变和再跨越写下生动的注脚。
当代青年只有将自我融入时代的洪流中,才能扬帆远航。……让我们以奋斗作为跨越的基础,努力实现自身蝶变;同时心怀天下,“愿将一生献宏谋”,助力国家和民族的再跨越!——全国乙卷·甘肃考生《蝶变春风最喜人,明年春色倍还人》
这位考生首先从“怎么办”维度连发两问,前者向内,聚焦“‘小我’在‘大我’中如何自处”,后者向外,聚焦“‘小我’对‘大我’如何助力”。然后分别以“驰而不息,奋斗跨越”和“融入时代,跨越有我”给予响亮回答。这“两问”与“两答”体现了考生对“强身与强国”辩证关系的深度思辨。
二、多从“二元”乃至多元的视角切入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
事物本身的构成要素往往是多元的,而影响事物发展进程的因素以及事物发展的走向往往也是多元的。这就要求考生在探求事理时,学会从“二元”乃至多元的视角切入,看待和分析事物本身的复杂结构以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将其辩明说透。如:
“移用”,是移植挪用,是不假思索的全盘接收;“化用”,是借鉴转化,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智慧 ;“独创”,是自起炉灶,是奋进的勇气和信念。移用和化用看似有所依附,却也在冥冥之中为创造积蓄力量;独创看似“一切尽在掌握”,但若无学习与借鉴的过程,最终也会成为空中楼阁般的虚影。人只有在移用的同时思索化用和独创,在独创时不忘学习与借鉴,才能真正求得三者间的平衡,使三者相辅相成,从而走向更大的成功。
……
我们所处的时代,需要移用和化用,需要创新以自强自立。而巧移用、善化用、勇创新,三者并驾齐驱,方可共同凝聚起民族复兴之伟力!——全国甲卷·广西考生《灵活变通,三“用”互成》
这位考生能用联系、发展的眼光通盘看待移用、化用与独创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从事理层面上厘清三者之间“学习尝试→化用改进→创新突破”的逻辑关联,并提出了“各具其用,三‘用’互成”的独到见解。两段论述,不仅视角多元,而且说理通透,颇见思辨功力。
三、多使用环环相扣的推断或推理句子。
有些考生在剖析事理时常常“一步到位”,既不“剖”行事之步骤,也不“析”事功之道理,因而不能显现议论文的“说理”功用。而有些考生在剖析事理时却能先画出思维导图,然后使用环环相扣的推断或推理句子,将事理的剖析路径分步展示出来。如:
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北京冬奥会架起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赛场上,中华文化因子和冰雪元素交相辉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贯串始终。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勇于创新。新时代的青年,自当拥有别具一格的创造力,自信开放,兼收并蓄,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共同创造未来世界。——全国新高考Ⅱ卷·辽宁考生《守民族之魂,启青年之新》
这位考生在划线部分展现出了“继承→创新→发展→创造未来”的严密的推理链条,事理逻辑理得清,发展进程析得明,充分体现出了考生对主题“选择·创造·未来”思辨的深度、广度与缜密度。
四、多使用凸显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或联结词语。
关联词语或联结词语可以连接分句,明示关系。在高考作文中,有些考生善于运用关联词语或联结词语,将一个个独立的句子链接成为一个逻辑关系十分紧密的句群,从而极大地增强其论说力量和气势。如:
成就“妙手”非一日之功。因为“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只有对“本手”理解深刻,“妙手”才有可能出现。……每一次“妙手生花”的背后,都少不了千万次的辛劳!“妙手”之妙,其本质在于能明于事理、臻于义理,看似是一瞬间的顿悟,实则是日积月累的沉淀,是千百次训练之后的“唯手熟爾”。——全国新高考Ⅰ卷·福建考生《以“本手”为基,方能“妙手”生花》
这位考生用“……因为……只有……才……”等关联词语和“……其本质在于……看似是……实则是……”等联结词语,突出并强化其句子之间的因果、条件等语意逻辑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知逻辑,形成“夯实本手之基→绽放妙手之花”的逻辑推理链条,从而使论述理直气壮,简捷有力。
五、多运用哲学原理进行事理阐释。
有的考生在说理上技高一筹,能运用哲学原理来对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进行事理阐释,去论说万事万物相通之理和普遍规律,从而使文章闪现出夺目的思辨光华。活学活用,考场现挂,功底厚实,可圈可点。如: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而积累合乎棋理的正规方法,正是不可或缺的毫末与累土。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依靠“五年计划”一步步推进,夯实了我国工业发展的基础,为如今健全的工业体系扎下根基。由此观之,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手抓牢,行稳致远。(全国新高考Ⅰ卷·广东考生《筑本固根,方能出妙去俗》)
要说清道明“本手”“妙手”“俗手”之间的关系实非易事,但这位考生“善假于物”,能运用“量变与质变”的哲学原理,来阐述积累“本手”(量变)对生成“妙手”(质变)的意义,因得原理加持,本段论述的穿透力和说服力大为增强。
以上“五多”,操作性强,易于上手。广大学生只要勤加揣摩、借鉴和操练,自可养成理性思考习惯,提升思维品质和思辨功力。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