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周边大学城摊贩的身份属性和治理策略研究

2022-03-19 18:08楚雯璐
中国市场 2022年3期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摊贩作为一种非正规的个体经济,以规模小、不固定、经营灵活的特点逐渐渗透进城市的大街小巷,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的高校扩张运动,许多新兴的大学城便围绕主城周边开展建设。作为高校师生的聚居地,大学城人流量大、消费活跃,因此吸引了城市摊贩在大学城摆摊设点,形成高校周边商业区。这些商业区具有烟火气息,承载了大学生的青春记忆,还具有补充高校周边设施不足、提供文化氛围的作用,然而其所造成的环境、健康、安全管理问题仍然不容小覷。因此如何界定大学城摊贩的身份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如何结合其自身特点对其进行更高效的治理,应当是城市及高校管理者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属于一项结合文献分析和二手资料的桌面研究,以典型的城市摊贩聚集区大学城南京仙林大学城为例,试图探讨大学城摊贩的一般及特殊身份,并研究如何以室内与室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思路,规范治理大学城摊贩,减轻其消极影响的同时满足大学生需求。

关键词:城市摊贩;大学城建设;公共设施建设

中图分类号:F7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2)03-0008-06

DOI:10.13939/j.cnki.zgsc.2022.03.008

1 引言

作为非正规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摊贩的治理与管控一直以来都是城市规划、空间治理领域值得关注的问题。从改革开放以来摊贩行业逐渐复兴,到20世纪90年代以创建卫生城市为由的全国范围取缔,再到21世纪以来施行疏堵结合的政策实施,城市摊贩的境遇虽有浮沉,但数十年仍然出现在城市人们的视野当中,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与正规经济相比,城市摊贩经营时空范围不固定、经营成本低、形式灵活,因此无孔不入、无处不在,与居民一起聚集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的高校扩张,旧校区空间与资源不足,新兴大学城在老城区周边建设和发展。大学城多占据城市周围农田兴建,但由于大量大学生入驻(沈悦,2021),因此吸引了城郊失地农民、失业人员、外来人口等在大学城摆摊设点,自发形成高校周边商业区。

从大学生的视角而言,带有烟火气的摊贩聚集区给他们留下的多是积极印象,以及极富个人色彩的情感和记忆。他们认为高校周边摊贩承载了他们大学时期的闲暇时光,是一种青春回忆的缩影。诚然,此类大学城摊贩多样化而有趣味性,同时在功能上具有便利学生、丰富课余生活的作用,但其造成的占道经营、污染环境、食品安全等问题仍然不容小觑。因此对此类小摊贩的管理,本身是一种艺术,目的是在约束与释放之间寻求一个动态的平衡(李瑾,2020)。南京市颁布的《南京市城市治理条例》中提及对摊贩进行“劝导为主,处罚为辅”的执法理念。而对于大学城的城市摊贩而言,其具有一般非正规经济的普遍性,也具有高校周边地域带来的特殊性。如何看待高校周边大学城摊贩聚集现象,如何借由大学城的特殊性对摊贩进行更适宜、更优化的治理,应当是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文章属于一项桌面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与二手资料相结合,以南京仙林大学城为例,探究以大成名店、二楼湾、南邮广场为典型的城市摊贩聚集区,试图探讨其共性与作为大学城摊贩的特殊性,并尝试对如何规范治理、如何减轻消极影响的同时满足大学生需求提出设想与建议。

2 研究背景

2.1 城市摊贩

城市摊贩,也叫摆摊、地摊,是指城市内零散的商摊及游商,多出现在城市道路、公路、公园广场、停车场等公共用地(汤慧,2019),以及介于公共空间和私人领域之间的“缝隙空间”,如居民楼周围、小区大门。其经营行为的共同特点为经营者多是非稳定职业群体,未获得主管部门行政许可(朱雯,2014)。根据其流动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摊贩及流动摊贩。固定摊贩多为个体经营户,具有较为固定的经营场所,多为门面房、民房一楼,或违章建筑,虽然具有营业内容形式不同的区别,但共同点在于其依据固定场所经营,基本不处于露天场地,也基本不会随着目标人群的流动而移动。而与其相对的则为流动摊贩,他们虽时常具有一定的聚集区,团体化活动,但多随着消费者流量、兴趣的改变逐利而行,经营场所不固定、时间及方式不稳定。结合大学城的实际情况,文章将“摊贩”一词定义为两种形式的结合,即在公共空间经营、未获得相关资质,固定或流动的摊贩群体。

“游商”的商业行为自古有之,摆摊设点、走街串巷的商贩并非近代经济的产物,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便是摊贩聚集的闹市场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流动摊贩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使其加入合作社或改造为正规部门,将仍然存在的流动摊贩视为个体经济形式而进行严厉打击,未经国家允许经营的小摊贩逐渐消失。改革开放之后,摊贩经济重新出现。部分经营者率先尝试摆摊设点,打破了“铁饭碗、大锅饭”的固有思维,以快速、可观的收入改善了个人生活状况,使得摊贩经济迅速复苏。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浪潮兴起,大批工人下岗,国家为减少失业率及社会危害,提出下岗职工要“从头再来”,于是大量下岗职工选择进入摊贩行业,贴有“再上岗”字样的摊贩推车常常出现在人们视野。

摊贩治理固然是社会难题,但大多数学者并不赞成“一禁了之”。杨宏烈(2002)认为摊贩是一种不规范的畸形经济现象,考虑到卫生、环境、居民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确实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刘新宇(2007)提出诚然流动摊贩为城市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然而作为一种谋生立命的手段,站在生存权的角度,其出发点并无错处,因此政府应当更加关注的是如何消减消极影响,而非取缔摊贩本身。肖伟(2010)也主张在完善对摊贩违规惩罚措施的同时,更要注重摊贩基本生存权利。与此同时,由于对整顿治理效果的急功近利,城管对城市摊贩暴力执法、收受贿赂等问题也浮出水面。考虑到摊贩对严苛取缔的抵抗、舆论对城管执法的不满,以及学界、管理层对此类问题的多年讨论,我国对摊贩治理逐渐由严格管控走向了“疏堵结合”的治理措施,实施用于正规经济的管理措施,登记身份、签订合同,积极促进摊贩经营合理正规化(黄耿志,2017)。

但是自此类政策实施以来,疏导区租金过高、时空限制有违摊贩灵活性、同类产品竞争激烈等问题仍然受到批判与质疑。因此疏导区也并非治理城市摊贩的终点,人们仍然期待一种更加精细、更富弹性的政策,革新已有的管理方式。

2.2 高校扩张与大学城兴建

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自九十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开启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据报道,1999—2006年,普通高校的本科、专科招生数从扩招前的108.36万增加到2005年的504.46万,呈现出总体366%的增幅与25.1%的年增长率(徐高明,2020)。

九十年代前的高等学校校区多处在城市繁华地带,校区占地面积不大,且设施较为老旧,在高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大的情形下,现有的宿舍、教学楼等基础设施已不能满足新生的需求,因此高校纷纷开展了“扩张运动”,将新校区建在正在开发或尚未开发、地域较为开阔、地价较为优惠的主城区外围。考虑到城市规划与管理成本问题,政府往往会将这些扩张的高校集中在同一个区域内,同时利用从老城区到新城区的人口流动推动新城建设,以高校学生、教师等高知群体改善当地人文环境。房地产商同样也抓住机遇,以大学周边房产购置优惠吸引教职工前往定居(景致中,2004),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下,新兴的“大学城”由此形成,处于南京东北角的仙林大学城便为其中典型。

2.3 以仙林大学城为例的高校周边商业社区

南京仙林大学城始建于2002年,属于南京三个新城之一,至2015年年初已有包含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省内甚至全国著名高校入驻。仙林大学城原本属于农业用地,至2018—2019年期间仙林万达茂、金鹰湖滨天地二期、羊山湖风情街等商业中心相继建成,商业发展才渐渐趋于成熟。而在此之前,由于大学城离居民社区及商业区较远,且已有相当数目的大学生搬迁而来,面临基础供应短缺、购物不便、娱乐设施不足等问题,流动摊贩便应运而生。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摊贩围绕学则路地铁站形成的聚集地“二楼湾美食广场”,以及2010年金鹰奥莱城,流动摊贩在南师大南部沿街驻扎的“大坑”。这些摊贩聚集地以品种多样、价格低廉、新奇有趣为特点,吸引了周围高校学生前来,成为一代仙林学生的青春记忆。在2010年后,“二楼湾”摊贩多入驻依靠地铁而建的“学则路商业街”,“大坑”摊贩多入驻新建成的“大成名店”。经营更为正规、环境更为舒适的室内美食街区,便是以这些最初自发的摊贩聚集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周蕾(2017)在研究中提到,目前,仙林大学城已经处于发展的后期阶段,由空间開发转为功能提升。高校周边商业社区则形成了以大型高端商场(如金鹰、万达)为中心向外扩张的状态,同时,在高校及居民区周围也存在价格较为实惠、以室内固定摊贩为主的摊贩聚集区,间杂主干道、校门周围、商业区广场等公共用地不固定出现的露天流动摊贩。

3 高校周边摊贩的存在原因

大量城市摊贩来源于人口迁移现象。在我国,摊贩的经营者多为由农村到城市的移民,以及由第一、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转移者。而究其缘由,对于此类迁移为何发生,高校所处的大学城为何吸引摊贩前来,可以从拉力和推力间的相互作用开展分析。

3.1 拉力

3.1.1 公共设施方面

上文提到,九十年代末高校的扩张催化了大学城的兴建热潮。然而大学城用地多为城市之外的农业用地或城郊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不足,不能很好地与社会接轨,与主城区相比,大学城更加类似一个发展滞后、设施较差、与世隔离的“孤岛”(张华伟,2012)。一项对于仙林大学城的调查显示,在2015年,仍有接近40%的师生表示大学城环境一般,超市、饭店等配套设施亟待完善(井艺娜,2015)。在此条件下,由于供需关系的自动调节,大学城学生对于饮食、日用品的需求催生了非正规经济的供给。大学生寻求学校供给的替代品,引来摊贩弥补其配套设施的不足。

3.1.2 学生方面

学生是高校周边摊贩的消费主力。在主城区,小学、中学周边都是摊贩聚集的场所,考虑到学生消费意愿高、消费活力充足,摊贩也因此愿意在学生聚集区域开展经营。对大学生而言,他们之中大部分的生活来源仍然是父母或监护人给予的生活费,大多高校学生仍属于中低消费人群,而城市摊贩以品种繁多、物美价廉的特性十分受到学生的喜爱。同时,由于在地理环境方面,大学城校园文化建设尚未跟进,而摊贩聚集的小吃街等场所烟火气足、趣味性强,成为大学城学生的娱乐场所之一。处于高校周边的摊贩一旦受到学生的喜爱,很容易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传播,达到招揽顾客、树立口碑、扩大经营的目的。因此对于城市摊贩,相比于其他居民区的熟客生意而言,大学城的青春活力、瞬息万变或许能够成为更好的机遇。

3.1.3 高校方面

在一项针对某大学城周边食品摊贩的实证研究中,研究者以问卷形式调查了周围多所学校大学生对于学校食堂的满意度,结果显示70%的同学对食堂饭菜并不满意,希望食堂可以改善,并表示如果后勤部门愿意改善,有80%愿意选择食堂而非流动摊贩就餐(李琳,2011)。高校所在的大学城往往远离市中心商区,周边少有证照齐全的正规餐馆,而高校食堂价格贵、口味欠缺、品种少等缺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就餐需求,此类供需不平衡倒逼了贩卖食品的流动摊贩出现,吸引摊贩前来,并自发组成高校周边的“小吃城”“美食街”。

3.2 推力

3.2.1 个人原因

首先,从事农业生产获得的经济收入不足以满足农民的生活需求,是城市移民放弃务农选择进城“摆摊”的主要缘由。特别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农村的人情支出相对城市更大,处于熟人关系圈里,礼物、借贷、婚丧嫁娶事宜占据了农村人民支出的重要部分(徐淼,2015)。而相比来讲,迁入城市生存有利于他们减少经济负担,减少熟人网络的压力及不必要的支出。

而农民工进入城市摊贩行列,多源于工作环境、生活保障、精神需求都难以被满足。在一项对珠三角地区电子工厂的调研中提到,部分农民迁来城市,进入工厂工作,希望获得更好的劳动保障及工资福利,然而电子工厂“大规模、流水线、三班倒”的工作环境远远低于他们对城市工厂的期待(Ngai,2016)。在此情況下,如果工资及劳保措施同样不能使其满意,他们宁愿离开“血汗工厂”的流水线作业,而选择时间更为灵活、经营更为自由的小摊贩谋生。

在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迁移之外,摊贩行业不仅仅是农民、工人对于自身出路的另一种选择,更是社会其他弱势及边缘群体(如残疾、残障、失独老人、“两劳”释放人员等)在领取国家低保之外,予以谋生的重要手段。据调查,在某大学周边的流动摊贩中,约有8%的残疾人,2%的“两劳”释放人员(李琳,2011)。虽占比例较小,但结合摊贩总体数量而言,仍然不在少数。

3.2.2 社会原因

于2010年在广州首先进行实践的“疏堵结合”疏导区政策,对其他城市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疏导区可以将散落各地、难以集中整治的摊贩聚集起来,通过正规化方式加强管理。然而问题在于,摊贩所具备的低成本特征与较为高昂的档位租金相矛盾(黄耿志,2017)。并且,在商业化的压力下,越是靠近城市中心商区及中高档居民区,摊位租金越是高昂,摊贩盈利空间缩小,且聚集造成的同类竞争也使得摊贩经营面临难题。

同时,大学城对农业用地的征用也是主要推动力之一。对于这类土地征收,农民起初认为可以使之摆脱依靠农业劳动为生的生活,推动其从农村到城市的身份转变。但很快,土地征用就带来了负面影响。被征地的农民成为“既不是传统意义上耕田种地的农民,也不是被普遍接纳的城市人”(徐淼,2015),生活开支骤然增加,但赖以生存的土地却已经成为大学城的建设用地。因此,这一矛盾推动了许多失地农民选择使用补偿款作为本钱,进行小本生意。摊贩经济由于启动资金少、易上手,受到了这类群体的广泛青睐,原本土地的耕种者便仍然留在新兴的大学城里,开始另一种形式的谋生。

4 高校周边摊贩的经营特征——以仙林大学城为例

上文提到,高校周边摊贩之所以存在,除却有城市摊贩所共有的因素之外,大学城的特有属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被吸引前来的摊贩不仅具有城市摊贩的普遍性,也具备与主城区摊贩不同的经营特征。下文将从时空及经营方式对其特征开展分析。

4.1 时空特征

对于一般城区而言,固定摊贩的营业、流动摊贩的出摊多处于人流高峰期,如早晚上下班时间及晚饭后,部分摊贩也选择入夜甚至凌晨出摊,聚集形成“夜市”或者时间相对更晚的“鬼市”,以满足特定需求的人群。因此除非为主要满足周边居民需求设摊,在大学城内少有营业至午夜的摊点。如南师大南区一梅干菜饼摊位,营业时间为下午4:30至夜晚11点,符合学生课业结束到宿舍门禁之前活跃的时间段。

而在空间方面,仙林大学城摊贩目前主要为在规划区域内经营的固定摊贩,分布在大成名店、东城汇、爱尚街区、南邮广场等商业空间,间杂部分经营场所不完全固定的流动摊贩。一些流动摊贩也出现在某些大学城独有的特殊地点,如校门口的快递暂取点,流动摊贩便借助这一机会,借助学生出校门取快递的时间贩卖零食水果、生活用品,多为价格低廉、购买及携带便利的商品。

4.2 经营方式

与主城区摊贩相似的是,大学城的摊贩同样具有城市摊贩的共性,即经营规模小,成本低,基本无雇用工人,为家庭经营,仅仅在较为火爆的摊位有时有一两人帮厨。而经营内容呈现多元化特征,多为特色小吃、零食水果,偶有饰品(如发绳)、日用品(如手机壳)及手工艺品(如陶瓷摆件),小吃零食摊位更容易自发聚集为小吃街及美食城。

近年来,值得注意的是,大学城周边摊贩逐渐呈现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趋势。一些外卖平台以方便高效的特点、低价促销的方式迅速打开高校市场(李迪,2020)。外卖APP在学生群体中的普遍使用,大学城摊贩也意识到应当将关注点从线下的、面对面的交易转移到线上销售,通过在外卖平台上架以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好地开展经营。并且,外卖平台新用户免单、外送红包等优惠手段促进了大学生的消费意愿,以及平台的在线点评功能提高了大学生购买满意度和信任度(蒋睿,2020),摊贩更乐意加入外卖平台,将线下销售转为线上线下相结合,获取更大的利润,甚至彻底转为外卖商家,仅仅进行线上的外卖销售。

5 高校周边摊贩的身份属性及影响

谈及城市摊贩的积极或消极意义,则不得不提及其意义背后的身份属性。同一个主体的不同身份决定了他们对于自身家庭、管理者、消费者,以及社会整体而言,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本部分以城市摊贩一般性和大学城摊贩的特殊性来分析高校周边摊贩的身份属性,以进一步阐述其在不同角度的影响。

5.1 作为城市摊贩的一般性

养家糊口者:对于摊贩自身而言,摆摊设点的行为首先是一种经济来源。从南京栖霞区一项摊贩调查研究来看,摊贩年龄集中于40~60岁,而受教育程度以高中及以下居多(朱雯,2014)。文化程度偏低影响他们寻找更加正规、体面的工作,同时,许多流动摊贩同样还具有养育和照顾的责任,需要在工作的同时照看未成年子女或残疾、年老长辈。因此,城市摊贩首先具备的属性为养家糊口者。由于摊贩经营简单、可以与照养责任同时存在,便成为他们自食其力、获取生活来源的首选方式。

边界化的弱势群体:据调查,流动摊贩原从事职业以务农、下岗职工和无业为主,兼有年老的、面临养老困难的已退休群体及缺乏经济来源的残障人士,均属于社会边缘群体或弱势群体。在一些学者看来,他们多归属于“超底层”,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边界(王立波,2008),在适应城市和被城市规训的同时,并没有完全享有城市居民应有的权利。因此关心与妥善安置城市摊贩,不仅体现的是社会对民生的重视,更能够体现出对城市边界的弱势群体的人文温度。

外来的城市供应者:对于消费者,特别是城市居民而言,城市摊贩有利于更加便捷地满足他们对日用品的需求,购买便利,价格合适。在低收入人群大规模聚集区尤其受到欢迎,因为其品种齐全,相比超市便利店而言,对低消费群体更加友好。但对于城市而言,由于城乡二元户籍的存在,城市摊贩即使生活在城市内部,却仍然无法摆脱外来人群的身份,许多人似乎仅仅将他们视为供应者,而非与他们相同的城市生活圈内的居民。

娱乐提供者及文化生产者:在城市摊贩研究中容易被轻视的是,摊贩研究多集中于具象化、可量化的作用,而常常忽略其隐含意义。人们趋向于前往非正规摊贩较多的市场,因为与购物相比,他们更乐意以此作为体会城市活力、参与当地特色文化的一种方式(Hilary,2002)。因而,摊贩聚集的市场并非单一的经营场所,而是城市中鲜活的文化符号和代言人。同时,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杂技表演、手工制作等,也常常以小摊贩的形式出现,与市井生活紧密相连。在这一意义上,摊贩的身份更像是一种娱乐的提供者和文化的生产者,是当地风土人情的体现,同时具有人文意义和文化作用。

城市安全秩序的威胁因素:上文提到的多为城市摊贩的积极身份,同样也不能忽视其消极意义,即作为城市安全和秩序威胁因素的存在。虽然站在基本生存的角度而言,养家糊口是城市摊贩无可置疑的生存权。但从程序正义的角度,许多非正规摊贩并不符合“合法性”。因为城市摊贩不仅会造成税收流失,使市场公平失衡,所带来的交通安全威胁、城市环境污染、食品健康及假冒伪劣产品问题同样难以监管,当其数量不断增加,便会形成城市管理的灰色地带,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秩序威胁将会增大。

5.2 作为高校周边摊贩的特殊性

文化氛围塑造者和青春记忆的承载者:相比老城,新建的城区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常被认为缺乏底蕴,全国千篇一律。特别是对于位于新城区的大学城而言,由于远离主城区,校外文化建设尚不充足,大学城学生很难体会所在城市的人文氛围。因此摊贩自发聚集的街区便作为文化氛围的提供者,给予大学生结伴娱乐、体会人文气息的非正规场合。从大学生的角度,它们所包含的除了便利生活之外的意义,更多是难以量化的情感因素。

“街道的眼睛”:街道两边的摊贩同时具有提升街道安全性的功能。特别是在夜间,相比空旷无人的街道而言,“夜市”聚集区使人在体感上更具安全感。因为一个个摊贩便是一个个“街道的眼睛”,使得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具有“被监视感”,不利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由于新城区人烟较少,夜间偷盗、跟踪、欺凌等案件较为高发,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处于“人生地不熟”的情境下,更容易成为违法犯罪对象。而在这类地段,街边小摊贩的存在则成为潜在的安全保障,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出行安全。

学生的兼职渠道提供者:对困难学生而言,想要在学校周边找到一份勤工俭学的工作,成为小摊贩的帮厨或代管是一种便捷的方式。这些小摊贩离学校较近,不需要太多技术培训,小时工资虽然不高,但也能提供一些经济补充。同时,也有学生自己摆设摊点的情况存在,或为赚取生活费,或为积累社会经验,同样也是通过兼职锻炼能力的一种方式。

高校管理难题的来源之一:与中小学不同,大学生活动范围较为自由,更易接触到学校周边的流动摊贩。然而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暂且不足,无论是在小摊贩兼职或是消费,均易受到不法商贩的欺骗,造成健康或经济上的损失;同时,大学城内商贩由于追逐大学生喜好,造成同质商品多,因而竞争更强,小摊贩为增加利润而压低成本,使用来源不明、未经检验的食品原料,则会造成更为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摊贩进入大学校园,渗透进学生生活区域,或大学生在宿舍门禁时间外出门游逛摊贩聚集区,对于学生的人身安全也是一种威胁。

6 以仙林大学城为例探究高校周边摊贩的治理出路

由于其身份的矛盾性,尽管高校周边摊贩对于城市管理、学生安全等领域具有一些消极意义,然而小摊贩仍然需要大学城,大学城也需要小摊贩。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学城摊贩仍会与高校一同存在。考虑到这一点,对于高校周边流动摊贩的管理,则需要在保证学生利益的基础上进行逐步规范(李琳,2011),主要治理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考虑。

6.1 城市管理者视角:建立露天摆摊区与室内规划区

以“疏堵結合”的政策为摊贩设立疏导区已经是城市摊贩治理的老生常谈,2010年广州的疏导区政策逐步被其他城市借鉴应用,并在结合自身特殊性的基础上有所阐发。仙林大学城周边以固定摊贩及自发组成的摊贩聚集区为主,以时间、地点均不固定的流动摊贩为辅,考虑到这一情况,同时考虑到节省成本的问题,对于固定摊贩及摊贩聚集区,可以以原有的地点为基础,将其规划为室内商业区,颁发相关证件并纳入正规化管理。

而对于规划区之外仍然是流动状态的摊贩,则需要予以更多的包容性和情感化关照。考虑到其可能处于更加弱势的情况,例如可能具有难以缴纳租金、出于个人或家庭原因难以固定经营的问题。对于这类商贩,则需要在城市规划时为社会弱势群体留出可供活动的空间,例如可以建立数个露天摆摊区,以不影响交通及消防安全为准,设定开放时间,允许流动摊贩进入,在此进行露天经营。并设置城市管理人员进行监督,设立摆摊区域内应当共同遵守的卫生准则。

6.2 摊贩视角:把握线上外卖行业发展趋势,规范自身经营

在当下,如何治理城市摊贩全然是行政者需要考虑的问题,然而一个社会问题不仅只能依靠自上而下的治理解决,同样也需考虑摊贩的自我治理。高校周边大学城内外卖行业蓬勃发展,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销售方式同样有助于拓宽业务,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户在申请与美团外卖平台合作前,须如实提供相关证照资质复印件,如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健康证等,又能够使摊贩自我规范。这便有助于高校摊贩主动进行自我规范,使自身证照齐全,符合安全及健康规定。并且,一些外卖平台还要求商家具有实体店,不得走街串巷,不得依靠“黑作坊”生产。这样一来,流动摊贩则需要租用门面,或进入摊贩聚集区,将所提供的餐饮服务固定化和正规化,结束其经营场所不固定、难以监管到位的局面。

在准入制度之外,外卖平台同样具有商家的行为规范守则。例如服务态度、诚信经营、食材和食品安全。平台具有一套完善的监督措施,如果摊贩希望加入外卖平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发展经营,营业的过程中则需要严格遵守这些规范,而这无形之中便促成了摊贩经营的规范化(见图2)。

6.3 高校视角:提高学生辨别能力,完善自身后勤服务设施

高校学生多为成年人,理应具备独立的辨别能力,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然而初入高校的学生社会经验尚且不足,对于高校周边未经检验、来历不明的流动摊贩缺乏辨识力。因此,高校需要对学生,特别是刚入校的学生开展相关宣传教育,使其有所辨别,理性消费。

然而,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消费具有自己的主观偏好与选择,与小摊贩相比,如果食堂卫生状况同样不过关,且口味、价格、多样性皆处于劣势,那么学生宁愿选择校外不正规的小摊贩而非学校食堂就餐。在生活用品的选择上,教育超市与摊贩相比同样如此。高校希望在食品、人身及财产安全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保障,单单劝说和禁止是不够的,学校需要真正从学生角度考虑,改善后勤服务质量,改良口味,关注食堂饭菜价格飙高的趋势并予以控制,让学生重拾对学校食堂、超市的信心和喜爱。

同时,高校也不应当故步自封,将自我排除在线上外卖行业发展的趋势之外。高校可以探索如何将后勤服务与互联网发展相结合,以食堂外卖及学校超市快送的方式进一步满足学生需求,并提高平台的承载力和实用性,从而提高学生在校内消费的积极性,减少校外小摊贩的消极影响。

7 结论

城市管理是人文艺术,是管理者终身的课程。情感与理性,烟火与秩序,情怀与安全,这些矛盾都体现着城市摊贩管理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更加值得深思的是,对于城市摊贩的治理既不能不考虑社会底层的生存需求一禁了之,也不能一味要求宽容和关怀,从而忽视了社会安全与秩序。如何治理城市摊贩,与其说体现的是管理者的温情,不如说更是一种智慧,是权衡的智慧,也是发展的智慧。

文章借助有限的二手资料,对仙林大学城的摊贩开展了特性和身份的分析,试图探索出可能的治理策略,并提出以外卖平台和互联网发展促成摊贩自我管理,并结合行政部门和高校共同管理的可能性。诚然,在后现代主义渐成主流的今天,单纯的期待科技发展能使社会向好,似乎是一种天真烂漫的幻想。然而结合高校周边大学城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这一想法仍不失为一种可能策略。对于城市摊贩的治理或许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又或许,如何治理也并非一张答卷。弱势群体应当如何谋生?民间烟火与社会秩序孰重孰轻?城市摊贩所带来的无法量化的效益,如文化氛围和情感寄托,应该向何处皈依?这是将与城市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而对于城市的规划和摊贩的治理,则应当带着这些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参考文献:

[1]HILARY R.City limits:news for nycs nonprofit policy and activist world[J].2002,10(21).

[2]NGAI P,YUAN S,YUHUA G,et al. Apple, foxconn, and chinese workers struggles from a global labor perspective[J].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2016,17(2).

[3]陈威. 流动摊贩的规划应对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8.

[4]黄耿志,薛德升,徐孔丹,等.中国大城市非正规公共空间治理——對城市流动摊贩空间疏导模式的后现代反思[J].国际城市规划,2019,34(2):47-55.

[5]蒋睿.在线评论对大学生外卖餐饮消费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0(11):15-18.

[6]井艺娜.南京仙林大学城师生对大学城建设规划的满意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4):136-137,148.

[7]周蕾,熊礼阳,顾春雨,等.高校学生消费行为时空特征研究——以南京仙林大学城为例[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0(4):154-162.

[8]李佳琳. 城市中的摊贩:规划外存在的柔性抗争[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9]李瑾.民间烟火与国家高度[J].中国工人,2020(6):1.

[10]刘新宇.论中国低端部门就业与城市环境管理的冲突[D].上海:复旦大学,2007.

[11]徐淼. 城市流动摊贩的身份建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12]张华伟,廉永杰.关于高校新校区“孤岛”现象的调查与分析——以西安高校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1):70-75.

[13]朱雯. 城市管理中的流动摊贩治理——以南京市栖霞区为例[D]. 2014.

[作者简介]楚雯璐(1998—),女,汉族,江苏徐州人,硕士, 兰卡斯特大学,研究方向: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