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黄露露,王亮,时国庆,裴晓东
(中国矿业大学 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为主动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进一步支持和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基本战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1]。2020年,全国共有40 所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通过此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为国家一级学科、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学科评估全国排名第一,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等级结果为A+。2015年和2018年两次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安全工程专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更高质量的发展要求。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2],传统的课程体系只注重理论课程教学并沿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教学方法,无法充分满足专业发展需求,而构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就成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驱动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结构、教学环节设置、教学方法选择、因材施教、融合育人问题,以及行业发展中对安全工程人才的需求等展开研究十分必要。
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安全工程专业,各学校学科特色突出,人才培养效果显著,为国家在矿山、化工、建筑、应急救援、消防等领域输送了大批专业型人才。安全工程专业始终以培养解决各类复杂工程问题的人才为目标,其专业特点符合新时代改革创新的要求。在教育部建设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一流本科课程潮流中,受专业认证驱动的安全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更好、更快发展,逐步形成以理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现状。
我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大多发源于矿山通风等方向,学科交叉性强且行业特点鲜明。近年来,在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驱动下,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更要适应新工科专业建设要求,因此,各高校都在积极努力探索[3]。所以,如何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与专业认同感;以及如何让教授、副教授等高职称人才进入教学课堂,提高教学培养质量;如何实现科教融合、多元育人等,成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必须注重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深化课程间的联系,促使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突出安全工程学科自身优势,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创新性探索成果转化路径,使专业前沿科研成果转化实现“融研、融创”,可以成为专业课程体系中高质量利用的教学资源,达到“为学、为课”的发展目标,让一系列科研项目、教学改革课题成果等“落地生根”,促进一流学科人才培养,以科研创新成果反哺课程教学。面对国家对高水平安全人才的迫切需求,依托安全工程学科的优势和特色,结合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江苏省教学成果、“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等,探索一流学科成果转化并应用于人才培养中,针对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研究进行探讨与创新。
探索科研成果资源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支持科研成果丰富的老教授或青年教师积极编写高质量教材,将所在研究领域及团队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融入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依托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所等科研平台优势,发挥高水平团队在培育人才中的导向作用,将科研项目实验室、已结题研究项目的成果等向学生开放,执行学术班主任、导师制等教学制度,提高学生对科研创新项目的认知,实现“融研、融创”的科研创新成果转化路径。
深化教学制度改革,把科研创新成果转化落实到日常教学和课程建设上。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领作用,鼓励拥有科研创新成果的学术带头人、青年教师等参与课程体系教学,提倡老教师发扬“传帮带”精神,将对项目成果的深厚理解传授给青年教师,促进优质项目成果应用于课程教学体系。参照教学大纲改革方案,提出依靠高质量教学资源,设置科研创新类选修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科研、实践课中主动学习,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为学、为课”的应用策略。
坚持建设人性化课程体系,强调“以生为本”“以本为本”,践行多元育人方法,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以专业认证中存在的问题为指引,依据安全工程专业认证驱动下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科评估要求,由任课教师、教务处参与研讨,同时邀请行业专家、校友代表等作行业经验分享,制定出符合专业前沿发展方向和综合育人要求的人性化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本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结构由通识教育、专业大类、专业知识课程组成,以选修、必修课程划分类别,结合实践课程和拓展课程,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补充。调整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结构,结构设置上可满足学生重点学习安全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学生可接受通识教育的学习,并且参加一定数量的实践训练。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通过理论教学、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保证了“三融合”(通识和专业教育融合、专业交叉融合、科教融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本科教学中,课程体系设置结构不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适应新工科建设中专业发展要求[4],教学内容不能满足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发挥公共学科群优势,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学习更多专业课程知识,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革新课程教学内容,丰富优质课程资源,坚持“以生为本”思想观念,建立发展学生兴趣的课程体系结构,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改善教师教学态度,消除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的“水课”,建设高质量专业性“金课”,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
更新课程教材、创新教研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在任课教师间组织一系列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会,教师是否对教学过程高度负责,直接影响着课程体系的建设效果。鼓励教师以科研创新促进教学,推动教研方法研究,达到多元育人、科教融合育人发展要求。使教授队伍到课堂教学一线为本科学生讲授专业基础课程和指导科研训练项目实践。实践新的教学理论,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思想,始终将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教学的重点方向,尤其加强青年教师对专业课程体系的深入理解,提高教师课程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强化科研育人功能,坚持“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的理念。围绕着“矿业安全为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的专业定位[5],安全工程专业以国家对安全生产人才的重大需求,以及学校关于本科培养方案的一系列要求作为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修订标准和依据。根据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以及行业专家的评审意见,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持续改进,以保证安全工程专业培养的目标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满足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
坚持“一流学科优势、一流科研平台、一流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发展格局,依托学院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创平台优势,利用导师制培养模式,引导学生提前进入导师科研团队,为学生提前参与科研项目提供有利条件,不同专业学生和专业指导教师可以共同组成团队,增加对所学课程的深入理解。制定优才计划协同培养方案,实施本科生全员导师制培养,形成了多维融合的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安全工程学科带动采矿工程、地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等学科协同发展。实现学科群教研融合,推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断丰富与完善。提出“基础化、系统化、专业化、前沿化、智能化、国际化”的课程建设原则[6],融入学科前沿重大研究成果和国家安全生产专家参与的重特大事故调查案例,动态更新课程与教材资源,实现课程内容前沿化。提升研究性、创新性研讨课程比重(比例达50%);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建立了本-研贯通的多层次课程新体系。
通过修订教学大纲,促进关联专业课程的融合并避免内容重复。实现了相关课程资源的优化,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建立了“基础+选修+研究+拓展”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拔尖学生自主设计与拓展试验;制定优才计划协同培养方案,一流师资优势保障本科生全员导师制培养;以科研项目为驱动,形成国家-省-校-院阶梯形项目全覆盖模式,引导学生提前进入科研团队,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全方位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1)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驱动下,实现一流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促进高质量科研成果加快融入课程教学,实现“融研、融创”“为学、为课”,构建专业认证驱动下的专业课程体系,完善课程体系内容。将科研工作的思路、方法融入课程教学领域,设置相关课程,不断地充实课程教学的内容,实现了科研反哺教学。
(2)强化“以生为本”思想认识,构建人性化专业课程体系,以理论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为主,调整课程体系建设中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实践类课程所占比重。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与思维方式,增强教师对教学课程的理解,使其进一步改革课程教研方法。
(3)深化科教研用融合程度,合理调整和配置教育资源,以科研项目平台、优秀创新团队为指引,加深学生的课程学习深度。推动实现学科协同,促进跨学科专业间交流学习。不断改革课程体系设置,融合科研创新训练。通过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基地等校企合作平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课程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