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波, 王奕霖
(贵州大学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0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一步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01).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大新论断,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影响,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重要的意义。目前学界围绕人类文明新形态展开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系(3)陈金龙.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四重意蕴[J].广东社会科学,2021,(5).、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质特征和理论内涵(4)颜晓峰.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明新形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7).、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5)杨振闻.从“文明蒙尘”到“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旨归[J].求索,2022,(1).、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内涵和世界意义(6)于沛.历史大变局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J].历史研究,2021,(6).等方面,对我们深入认识和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拟从马克思世界历史(7)学界一般认为,世界历史主要有两种内涵,一种是历史学的,一种是哲学的。前者意指世界各个民族和区域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强调的是历史或世界的历史性,主要是历史学研究的对象(世界史);后者则意指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其发展的规律和目标,强调的是哲学,是历史的世界性,主要是历史哲学探讨的内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主要是哲学意义上的。当然,如果从文本来看,马克思也在历史学的意义上使用过世界历史概念,如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中表述的“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这里的“世界历史”所表达的就是历史学的意义。但是,从整体来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主要是指一种历史哲学。理论出发,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历史意涵做进一步阐释。
与黑格尔将历史视作绝对精神自身运动的过程不同,马克思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历史的真正主体不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而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也不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而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实践)。立足于历史真正的主体和动力,马克思找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这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者之间的矛盾运动。在这一规律的作用下,人类历史从区域史、民族史走向了世界历史,不断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跃升。所以,世界历史的开启绝不是由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来推动的,而是人类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不断发展的结果:“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世界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幽灵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1.这个“完全物质的”和“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诞生和兴起。在马克思看来,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真正开始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因为世界历史意味着打破狭隘的地域和民族限制,实现各国家、民族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中的整体化和一体化发展,这就需要人类普遍交往的发生,而这是在资本主义时代才真正实现的。尽管在此之前,也有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但由于受到地域的阻隔等限制,这种交往始终是局部的和有限的,还不具有真正的世界历史意义。只有伴随着地理大发现、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普遍发展而兴起的资本主义,才真正促进和实现了人类的普遍交往,使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0~541.
资本主义使人类发展从历史进入世界历史。那么,资本主义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认为,我们需要在资本主义所遵循的根本原则——资本原则中来寻找答案。所谓资本原则,也可以叫作资本逻辑,就是资本按照不断寻求和实现自我增殖的内在本性而展开的规律。整个资本主义就是将资本原则贯穿和实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制度安排和文明形态。从资本原则来看,资本主义毫无疑问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我们可以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种进步意义。一是它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在遵循资本的逻辑而展开的对剩余价值的追逐中,资本主义客观上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大流通,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这些都极大地发展了人类的生产力。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二是它开启了各个国家和民族走向现代文明的进程。为了不断实现资本的自我增殖,资本的人格化代表——资本家就要打破国家和民族界限,开拓世界市场来开展世界贸易,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强行推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这就客观上促进了落后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使它们也进入到资本主义的秩序中来,开启自身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资本主义有能力“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
但是,在马克思看来,围绕资本原则而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自身包含着难以克服的基本矛盾,这些矛盾最终会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首先,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资本家为了实现自身资本增殖的最大化,一方面极力地扩大再生产,因为只有通过不断生产使用价值(劳动产品),资本增殖才有现实的附着物。另一方面极力地压减生产使用价值的雇佣工人的工资,因为工资被算作是生产使用价值的成本,成本越低,资本的利润才会越高。然而,这两方面是相互冲突的。因为附着在使用价值身上的价值只有通过流通交换才能实现,使用价值实现为价值,资本才能真正地实现自我增殖,这就意味着使用价值必须有人购买才能完成资本的自我增殖,但由于使用价值的购买主体是雇佣工人(人数最多),他们的购买力因为工资压减被降到了很低,因此,在劳动产品的极大增多和雇佣工人的购买力被极大压减之间,就存在一个在一定时期内劳动产品相对过剩的结构性矛盾,这个矛盾的不断出现,导致了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其次,世界日益分化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根据资本原则组织起来的生产方式,它的不断运转需要大量的(货币)资本和大批人身自由的劳动力。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他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是资本的拥有者和生产的组织者。那些不拥有资本和丧失了生产资料的人就成了人身自由的劳动力,除了被迫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和为资本家创造财富来获得生活资料外没有别的谋生的途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就是资本家通过剥削雇佣工人来实现资本的自我增殖,而这种剥削实质是资本家无偿占有了由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资本家占有了资本,雇佣工人除了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工人阶级也被称为无产阶级。资本的尽可能多地增殖自身的本性决定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只会变本加厉,这导致雇佣工人越是努力地创造财富,他与资本家的财富差距就越发巨大,资本家统治他的力量也越加强大。工人“生产的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2.。因此,不管雇佣工人的工资是高还是低,他都是被剥削阶级,他与资产阶级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和对立。在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工人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日益成为与资产阶级相对立的阶级,成为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基础。由于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受剥削和受压迫的阶级,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处于“无权”“无产”地位,所以它也是最具有革命意识的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终结资本主义制度的现实革命力量。同时,由于资产阶级对资本不断增殖的无止境追求,他需要不断地扩充资本、获取自由劳动力和扩大市场。历史地来看,西欧资产阶级通过殖民地贸易、鸦片贸易等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攫取大量的黄金白银来扩充资本,通过“羊吃人的圈地运动”、黑人奴隶贸易等来获取大批的雇佣劳动力,通过打破国内狭小市场、海外殖民扩张等方式来发展国际市场,使“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世界扩张,在根本上是资产阶级将资本原则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和贯彻,也是资产阶级利用手中的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榨取剩余价值:“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13.所以,在世界市场的形成中,无产阶级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也被扩展到全世界,成为世界性的对立,“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成为资产阶级掘墓人就日益成为可能。
不管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还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它们都是源于作为资本主义建基其上的资本原则,因而是它自身固有的和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不断运动,最终会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这就意味着,尽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启了世界各区域、各民族彼此联系发展的世界历史进程,但它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世界历史必然会超越资本主义而向更高的社会形态迈进。在马克思看来,这个更高的社会形态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依据马克思的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所产生的主要问题根本上都源于资本原则,因此要超越资本主义,就必须在继承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取消资本原则在社会中的根本作用。而资本原则之所以能够在资本主义社会顺利地贯彻和运转,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或者说,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原则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前提。同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和资本原则的作用下,无论资本家还是雇佣工人,都不能够自由全面地发展自己,而成为异化的人。马克思为破解资本逻辑走出资本主义社会而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正是以取消一切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也是以消除一切异化、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的。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也据此形容共产主义是“能给所有的人以幸福的文明”(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6.“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理论的人”(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0.,我们可以说,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超越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无产阶级正是胜任这一历史使命的人。无产阶级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也必将推动世界历史向着共产主义发展。
在资本原则的作用下,作为一种文明形态的资本主义具有诸多的弊端(19)当然,相比古代文明,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现代文明有很多进步方面,比如前文说到的对人类物质文明的推进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资本主义通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极大地增强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资本主义对待自然的方式是人类中心主义,自然只是满足人类欲望和需求的机械性存在。人类在这种自然观主导下,为了自身膨胀的欲望,“摧毁一切阻碍发展生产力、扩大需要、使生产多样化、利用和交换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限制”(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1.,“任性”地与自然发生关系,肆意地掠夺自然、破坏自然、对抗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自然也在以自身的方式报复人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多起损失巨大的环境公害事件,以及近年来全球频现的极端天气和各种生态问题就是对这种报复的直接证明。反思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今天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看,资本主义社会是贫富差距巨大的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拥有资本的人可以利用资本来剥削他人,实现自身财富的快速增殖,而且资本越多,增殖的速度就越快。相反,没有资本的人,只能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和接受剥削来获取生活资料,财富始终在生存线的低位徘徊。资本家的财富越积越多,和工人阶级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这种逐渐扩大的贫富差距不仅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出现,而且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在资本原始积累的初期,资本家通过战争、殖民和掠夺等方式来获取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财富,后来则通过贸易、金融等手段实现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剥削。目前,世界上巨量的财富集中在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形成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同时,资本主义也是普遍“物化”的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商品为中介来实现的,商品与商品之间物的关系取代了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真正的感性关系,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普遍异化。这种异化的直接体现就是人们对金钱的崇拜(拜金主义),因为金钱作为交换价值,代表着一个人在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中的地位和权力:“每个个人……他的衣袋里装着自己的社会权力和自己同社会的联系。”(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6.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物化”关系。如何消除人与人之间巨大的贫富差距,消解社会普遍“物化”,成为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人与自我的关系看,资本主义普遍存在专注自我、生活平庸的文化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就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在客观上导致了个体意识的觉醒和个体主义的崛起。个体主义是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核心观念,无论是现代文明的价值理想还是制度设计都以个体主义为基础,很多思想家因此也将个体主义看作是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成就。但是,个体主义也带来了现代文明深刻的文化危机:“个人主义的黑暗面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使我们的生活既平庸又狭窄,使我们的生活更缺乏意义,更缺少对他人及社会的关心。”(22)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5.个体主义强调自我优先、权利优先,主张每个个体都有权利选择自己认为好的生活,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这就容易导致自我中心,导致个体不再把自己的生活与集体关联起来,从而在生活中丧失了对崇高的追求,因为对崇高的追求需要个体把自己嵌入到集体并为集体奉献才能获得。专注于自我的生活必定是平庸的,这正是资本主义的文化危机所在。(23)孙正聿将现代性文化的危机界定为“耻言理想、躲避崇高”的虚无主义的文化危机。孙正聿.现代化与现代化问题——从马克思的观点看[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1).克服个人主义所带来的文化危机是超越资本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的诞生,需要批判地继承此前一种文明形态所取得的所有积极成果,并且要克服前一种文明形态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所以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正在于它继承了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优秀现代文明成果,并且积极克服了资本主义文明中那些消极的方面和使人异化的生产关系,展现出全新的发展前景。在资本主义文明诞生以前,人类已经经历了包括奴隶制文明和封建制文明在内的前资本主义文明时期,人类文明之所以从前资本主义文明时期而进入到资本主义文明,正在于后者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实现了人的一定程度的解放,因而相比前者属于先进的文明。但是在马克思看来,与未来新文明(共产主义文明)相比,资本主义文明受制于资本增殖逻辑的野蛮扩张,还属于“文明中的野蛮”。这种“文明中的野蛮”必然会被新的、追求实现人的全面解放的人类文明所取代。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它不但区别于西方现代文明,也有别于世界上的其他社会主义文明。苏联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一度向苏联模仿和学习,但实践证明,照搬苏联模式不符合中国国情,照抄苏联也不是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苏联的解体,不光终结了苏联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也警醒了中国要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2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6~27.中国共产党坚信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不断前行,使中国不但富裕起来,还强盛起来,走出了一条具有示范力、引领力和吸引力的崭新道路,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我国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克服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和克服资本主义文明的弊端过程中创造的。对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的理解也要以此为基础。
第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明。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的根本制度,决定了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根本性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公有制。尽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但是公有制始终是主体,占主导,这就基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破除了资本原则肆意运行和扩张的制度前提和根本基础。资本主义文明的弊端和危机多根源于资本原则,破除了私有制这一资本原则生长的土壤,就为在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的文明弊端提供了基础。
第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的一大弊端是人与自然对抗导致的生态问题,而人与自然之所以会对抗则是机械论的自然观使然。机械论的自然观认为,自然类似一部机器,其各部分之间及其与人之间,都是一种无生命的机械联系。在这种自然观的主导下,人的主观目的性与自然的规律性体现出对抗性和外在性,自然只是被理解为人类异己的存在和需要征服的对象。这体现在经济发展上,就是为了经济的增长而无视生态环境的代价,最终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使得经济发展难以为继。这就是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所导致的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人类文明新形态摒弃了机械论的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具有一种有机的生命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25)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225.,指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6)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33.。“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立足于人类文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进的历史趋势和实践,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关于“自然是人无机的身体”(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1.的思想,创新性地转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奠定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自然观。在这种新自然观的指引下,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同,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8)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40.“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9)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62.,强调生产力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认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4.。总之,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生态利民、生态惠民和生态为民,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显著的生态文明特质。
第三,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型文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区别于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一个本质特征。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3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4.可以说,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共同富裕始终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进入新时代,我们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更是大踏步前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004).“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33)习近平.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N].人民日报,2017-10-27(009).。我国曾经是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2020年底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全部贫困人口脱贫,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2021年,我国在前期脱贫攻坚消除了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的基础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已逐步成为现实。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规划,到建国100周年的时候,我国基本实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人民将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3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可见,共同富裕不仅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实现的一个目标,而且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个典型特征。
第四,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协调的新型文明。在资本原则的作用下,资本主义文明过度强调物质文明,社会的昌盛和个人的成功都主要以获得物质财富的多寡为主要标志,导致了人的物化和精神生活的平庸化。要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就要超出它对物质文明的单一强调,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视为同等重要的两个方面,始终坚持和不断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8.之所以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在于二者同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缺一不可,不能偏废。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理想的社会主义,必须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3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24.。特别是随着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越加得到凸显。丰富、充实的精神生活是美好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而要提供给人民丰富充实的精神生活必须大力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这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克服资本主义文明中人的物化和精神生活贫瘠化的重要方面。
最后,人类文明新形态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新型文明。马克思曾言:“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7.马克思这里所说的“血”和“肮脏”,正是指出了资本主义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对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侵略、殖民和掠夺基础之上的。当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自身的产业转型,把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或者地区,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损害,同时通过金融等手段遏制这些国家和地区发展自身的产业,企图使其一直接受它们的盘剥。不光如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通过构建各种经济、政治、军事联盟,制定多项只有利于它们自身的规则和秩序,妄图让世界完全按它们的意志运转。说到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始至终都是将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国的痛苦和贫弱之上。这种文明的发展方式不光不道德,而且更不可持续,时至今日,人类文明再也不能按这样的方式发展。走和平发展之路正是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按照资本主义文明现代化理论,一个国家强盛以后会打破原有的势力均衡,造成争霸战争。但是,中国没有像那些资本主义大国一样靠发动战争或殖民掠夺来发展,而是走了和平崛起的道路,打破了强国必霸的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3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41.中国之所以能够走一条和平发展的新型文明之路,首先在于中华文化有深厚的热爱和平的基因。无论是《论语》中讲的“君子和而不同”“和为贵”,还是《墨子》中讲的“兼爱”“非攻”都是这种基因的直接体现。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仔细研究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后认为,中国没有扩张国界和征服其他国家的记载。(39)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M].何高济,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81:58.其次在于中国的和平崛起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历史主流,更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国的和平崛起道路有力驳斥了“强国必霸”的逻辑,崛起后的中国没有像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一样欺凌其他发展中国家,没有强迫谋求现代化发展的国家和民族走与自己一样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始终以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为价值旨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40)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228~229.中国在结合自身的资源和优势解决自己的问题,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的同时,已经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示范,也为解决世界性的问题贡献了办法和思路。“中国道路不是为他者量身定做,幻想争夺全球治理的领导权,而是在为本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开辟行之有效的现代图景的同时,也为世界后发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的现代化成果提供广阔机遇。”(41)吴海江,徐伟轩.比较视野下后发地区现代化与中国道路[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我们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实践和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理光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结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文化特点;但与此同时,它也是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引领着世界历史的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所以能够引领世界历史的发展,主要在于以下3个方面。
首先,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创造的。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人类文明最终朝着共产主义发展,无产阶级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现实力量,无产阶级政党是带领无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领导力量。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全面占有自己创造出来的生产力和社会关系是世界新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而无产阶级只有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才能推翻那使他们自己被奴役、受压迫和遭剥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能摆脱无所不在的异化,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无产阶级政党和其他资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所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它奋斗的目标是全人类的解放。“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来自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42)蒋红,卢俊岚.始终不渝为人民:从百年历程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宗旨[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在它成立一百年的历程中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中国人民从被奴役被压迫中站起来,实施改革开放实现中国人民富起来,还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国人民强起来,中国共产党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4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02).除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还为世界人民谋大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诸多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一直在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4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02).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和努力为全人类解放而奋斗的使命和情怀,既是它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体现,也是它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出引领世界历史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原因。
其次,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自资本主义开启世界历史进程之后,人类的命运就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马克思强调世界历史的最终目标是解放全人类,因此,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量既是现实的需要,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人类文明新形态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顺应和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人类命运的一体化,周期性金融危机、生态环境问题等已经不是哪一个国家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而成了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45)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5.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不但继承了马克思“解放全人类”的思想,也创造性地转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与“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野蛮扩张的逻辑,更打破了文明之间相互冲突的思维定式,在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是人类解决各种沉疴痼疾的良药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切实方案,为人类文明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尽管人类在客观上已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但是,在处理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上,很多国家的做法依然是损人利己,不惜牺牲他国利益来获得自身利益。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国际秩序,残酷剥削压榨发展中国家和人民,输出意识形态,粗暴干涉他国内政,甚至不惜挑起国际争端,引发地区安全问题,危及民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面对这种困局,必须破除以邻为壑、强权争霸的思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面对共同挑战,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一条出路。”(46)习近平.加强政党合作 共谋人民幸福——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7(002).这就指明了只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才能一起应对共同的挑战和风险,寻求共同利益,开展互利互惠合作,实现共赢。“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项具体举措,也是实现各国共赢、多赢的一个生动例证。截止到2021年11月,中国已经与全球大部分国家和众多的国际组织签署了两百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47)数据来自人民资讯网10月26日文《国合署:中国同1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倡议切实推动了相关国家的交流和社会经济发展(48)刘丹丹.南亚中文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2,(2).。
最后,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最终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曾指出,共产主义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4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8.。所以,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来看,一种文明形态是否顺应了历史的趋势,是否引领了历史的发展,关键在于是否促进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否以实现人的“自由个性”为目标。以此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顺应了历史的发展,也引领着历史的发展。
与资本主义文明中人的普遍物化和单向度发展不同,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一个国家,衡量人的全面发展水平主要是通过受教育水平、健康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收入水平等方面来体现的。新中国成立的70多年里,我国人民的受教育水平从百分之八十的文盲人口到今天基本消除了文盲,健康水平逐步从35岁提高到今天的80岁,社会保障从几乎空白到今天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收入水平更从一穷二白增加到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00多元。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既是我国人民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更是中国共产党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0)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004).相比之前的“物质文化”(51)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2017年十九大上,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里的“物质文化”和“美好生活”都主要是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含义上来使用的。,“美好生活”是一个内涵更丰富、要求更高的表达,我们党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时代的奋斗目标,体现了我们党致力于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共同富裕,走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五个文明”的一体化统筹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52)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1.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真正“属人”的和代表了人类未来方向的文明形态。(53)陈学明曾指出:“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代表了对一种真正属人的生存状态的追求,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是对正处于危机之中的西方文明支配下的那种人类存在方式的革命,并不算夸张。”见陈学明.论中国道路对人类文明的历史性贡献[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资本主义文明是历史进入世界历史的起点,共产主义文明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目标和归宿。马克思、恩格斯曾依据他们的世界历史发展理论,预言未来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会向东方偏移,太平洋将取代大西洋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东方将成为引领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心。(5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33.马克思在1850年时曾说过:“中国的社会主义跟欧洲的社会主义像中国哲学跟黑格尔哲学一样具有共同之点”(5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5.,恩格斯也明确指出在中国身上可以“看到整个亚洲新世纪的曙光”(5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66.。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甚至为他们心中的新中国取了靓丽的名字——中华人民共和国。”(57)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0.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验证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预言。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消除了资本主义文明中的固有矛盾,克服了其中的异化,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而且正引领着世界历史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