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靖雯,任传华
(长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也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在全国人民和衷共济的努力下,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 、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1]这不仅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践行与阐释,也是对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作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精神之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协心戮力、自力更生的结果,其承载的内涵品质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上下同心”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与斗志。回顾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攻克一个个难题,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正是在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协作、风雨同舟的精神驱动下,我国实现了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这启示大学生只有在生活中、工作中相互协作、发扬团队精神,才能实现自身的进步,在报效祖国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尽锐出战”揭示了全国各族人民巨大的投入和尽心竭力的付出。广大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战斗在哪里。全党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力度、规模和投入,推动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无数党员干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奔赴扶贫、脱贫一线,甚至不惜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种敢为人先、不遗余力的作为启示大学生有目标就要行动,敢想敢干、敢做敢为,才能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丰功伟绩。
“精准务实”展现了在扶贫、脱贫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府求真务实、科学严谨和真抓实干的态度与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切实做到精准扶贫。从“六个精准”到“五个一批”,精准扶贫方略为打赢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保障。因地制宜才能科学谋划,才能对症下药,求真务实的作风使得脱贫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这启示大学生只有克服浮躁之气和急功近利的心理,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诚实守真,才能实现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开拓创新”展现了广大扶贫干部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养。脱贫攻坚过程中的有效经验启示大学生应善于抓住和利用新时代提供的新机遇,敢于突破常规,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结合所学、所知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新发展、新飞跃。
“攻坚克难”反映了党和人民在反贫困的工程中艰苦奋斗、踔厉奋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的坚强毅力与昂扬斗志。“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种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是对大学生的一次精神洗礼,启示大学生面对挫折时要敢于正视困难,敢于吃苦,敢于迎接挑战,以奋斗的姿态增强获得感、成就感、满足感和幸福感。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坚定的信心决心和不畏艰难的进取品格等都是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积极状态和优秀品质。
“不负人民”生动地诠释了共产党人心系人民群众的殷切情怀和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2]。正是共产党人无私奉献、奔走一线,以人民为中心,才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有理想有担当,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成为堪当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脱贫攻坚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彰显、诠释与赓续,为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培育时代新人提供了丰富滋养。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发挥育人优势和育人价值。
脱贫攻坚精神不仅传承、赓续了中华民族精神,更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高度集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的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形成社会期望的思想品德。脱贫攻坚精神的价值内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融相通,其所涵盖的精神品质是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一方面,脱贫攻坚精神是新时代取得的精神之果,是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党的方针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的现实资源。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增强脱贫攻坚精神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又与时俱进地丰富思政课内容,实现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脱贫攻坚精神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2021年9月,中宣部将脱贫攻坚精神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其作为一种振奋人心、积极向上的精神样态,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引导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把“等、靠、要”的错误思想转化为“取、争、做”的主动进取心理,在实践中提升本领。
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来源于伟大的脱贫攻坚实践。无数先辈和共产党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仅值得大学生学习,更应该传承与发扬。“理想信念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3]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有前途,民族有希望。他们的理想信念状况不仅直接影响自身的前途,更关乎国家未来的发展。脱贫攻坚精神是大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鲜活教材,大学生应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高校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应始终以学生为本,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用鲜活生动的感人事迹引导大学生敢于直面现实挑战,把个人的理想同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紧结合在一起,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中国共产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贫困实际进行科学研判,走出了一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向同行的脱贫道路,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性价值。脱贫攻坚精神是脱贫攻坚实践的理论结晶。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憧憬美好幸福、共同富裕的生活。无论是古代孔子提出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诗·大雅·民劳》记载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还是近代以来康有为描绘的“太平盛世”、孙中山提出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社会,都体现了人们摆脱贫困、过上平静安逸美好生活的愿望。在党的带领下,中华千年小康梦得以实现。中国人民在历史的贯通中传承、赓续民族精神,并自觉地将其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性。
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宝库,要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具体路径,提高脱贫攻坚精神育人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4],也是大学生学习“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主渠道,高校应注重从精神层面做好经验推广。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广大教师应该结合课程的特点,有所侧重地将伟大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教学。首先,将脱贫攻坚精神编入教材。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意味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是中国人民书写历史的人间奇迹,更是全球脱贫攻坚事业的伟大壮举。脱贫攻坚精神内蕴深刻,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应将其编进思政教材,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实现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其次,思政课教师应深入理解和研究脱贫攻坚精神。教育者要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养和知识素养,只有自己清晰明了才能有针对性地讲授给学生;教育者情怀要深、人格要正,应以身作则,将脱贫攻坚精神外化于行,更好地引领、带动青年大学生。最后,思政课教师应围绕脱贫攻坚这一主题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5]教师既要讲好理论又要讲好故事,根据大学生思想实际和发展需要,灵活运用社会实例,讲好新时代脱贫攻坚中的伟大事迹,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和时效性,让大学生精准把握脱贫攻坚精神的本质,增强大学生的理论认同。
“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6]校园文化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具有导向、熏陶、激励和辐射功能,都在大学生德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高校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学校可以在图书馆、综合楼大厅、食堂等公共场所或媒体平台播出脱贫攻坚专题纪录片或贴近学生实际的脱贫影视作品,让学生充分了解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与时俱进地利用虚拟技术、人工智能等传媒载体,将脱贫攻坚的实绩融入学校的网络平台,将各种信息即时传递给学生,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高校要搞好校园精神文化活动,通过主题征文活动、文化讲座、演讲比赛等方式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也可以举办脱贫攻坚主题艺术活动,让学生以视频、诗歌、小品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参与其中,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引导教育对象产生责任认知并促成其践行责任行为的过程。实践锻炼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是认识世界的直接理论来源。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从课堂走向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激活学生向生活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一方面,可以开设课外宣讲活动。大学生可以依托脱贫事迹和脱贫榜样,走出课堂、走出校园,选择好主题,开设宣讲活动。学生在准备阶段收集资料的过程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将所学所知所感讲述给更多的人,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也有利于延续脱贫攻坚精神。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积极参与乡村建设,是大学生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方式。高校可以搭建与农村联系的长效机制,成立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的工作小组,提供信息技术等咨询服务;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团队形式利用寒暑假参与“三下乡”活动,带着乡村建设与发展的问题走向基层,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大学生将所学知识和理论经验运用到全面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当中,为农民的生活、农业农村的发展献计献策。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者和见证者,而他们的实际能力和素质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担此重任。推动大学生实践养成,有助于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抗压能力、理性辨别能力、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价值探索与追求,实现自我改造、自我提升、自我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