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志晓
日前,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他强调:“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这再一次提醒我们,即便在已经吃饱饭、能够吃好饭的今天,依然要铭记“民以食为天”的古训和道理,务必谨守“民以食为天”的启示与告诫。
“民以食为天”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古语,源自秦末楚汉时期的一个历史故事。据班固所撰《汉书·郦食其传》记载,郦食其原是读过一些书的县乡小吏,他寻找机会向刘邦献策,以帮助汉军智取陈留(重镇)而获信任。后在刘邦与项羽争霸过程中,他再向刘邦进言,建议务必据守荥阳、成皋之地。因为荥阳西北有个叫敖仓的地方,是秦国时期建立的储粮基地,有许多储存在那儿的粮食。郦食其以“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之言,力陈攻取并坚守敖仓的重要性。刘邦采纳其主张,使汉军在征战中获得了充足的粮食补给,为日后逆转战局、反败为胜奠定了基础。相关记载还见于司马迁所撰《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另有唐代司马贞为《史记》注释,指称“民以食为天”一语最早出自春秋时期齐国管仲之口。
因揭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基本事实,彰显出一个简明而又重要的道理,“民以食为天”一语流传数千年。历朝历代无论是朝野还是百姓民间,“民以食为天”时常被提及,其基本理念深深刻在中国人的脑海里。当年孙中山上书晚清政府以图变法时说:“民以食为天,不足食胡以养民?”1938年,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演讲时说:“民以食为天,就是吃饭第一,务必要解决好‘肚先生’问题。”
如果说中国数千年来的确存在着吃不上饭、吃不饱饭的问题,或因农耕技能和生产力水平低下,或因自然旱涝、战乱动荡等天灾人祸,“民以食为天”寄托着人们要吃上饭、吃饱饭的希冀与追求,那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当代中国,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14亿多人早已告别吃不饱状态而力求吃得好并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民以食为天”的道理还要不要再三阐释呢?回答是肯定的、明确的、毋庸置疑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问题,提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针对粮食安全、耕地红线保障、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科技创新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做出诸多重大决策部署。
立足当前,“民以食为天”给予我们诸多启示。一是粮食问题、吃饭问题十分重要。“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一米一饭,关系当前和长远,联通国家稳定和人民幸福。解决好人民的吃饭问题,在今天依然是头等大事。只有手中有粮,才能心里不慌。二是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十分重要。粮食生产系于“三农”,只有农村好、农业兴、农民富,粮食来源才能稳定、才有保障,人民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才能丰足有余。三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十分重要。包括从事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制作者在内的人民群众,是粮食和物质财富的生产者、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务必得到充分保障。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解决好民生,最根本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着眼今天,“民以食为天”给予我们深刻告诫。一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防患于未然。“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一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让我们时刻保持警惕。我们要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这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底线;解决其他方面的问题,我们也要从难处坏处打底准备,进而去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二要做到未雨绸缪,居安之时亦思危。“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解决粮食、吃饭问题要有备无患,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也要统筹预见,免于“临渴而掘井”。唯有常备不懈、着眼长远,方能临危不乱、有效应对意外复杂情态。三是始终坚持独立自主,掌握自己命运。靠别人有风险,靠自己靠得住。我们要把粮食安全和质量提升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立足国内,确保产能。只要我们坚持自力更生,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就一定能够走稳走好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就一定能够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阔步前进、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