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时代下学生数字礼仪问题与改进策略

2022-03-18 04:03何浩然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礼仪伦理智慧

何浩然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0)

2018 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强调将教育的信息化作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动力,助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推动教育体系的重构。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第二次现代化的进程中,而我国教育正处于教育现代化的加速发展阶段,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智慧时代下的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智慧时代数字化的普及,在为人们社交方式数字化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因此,教育应迎接智慧时代数字伦理的挑战,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字礼仪,使学生遵循相应的数字伦理规范,帮助学生实现从传统礼仪认知向数字礼仪认知的正向迁移。

一、学生数字礼仪的内涵及其意义

关于礼仪,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其重要性,中国作为文明古国,被誉为“礼仪之邦”,相关的认识十分丰富。其中,孔子“礼”的思想在中国礼学思想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以“仁”为核心,是“仁”的外在体现。具体来说,“礼”既是帮助个体克己以修心的一种外在的道德规范,又是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仪节形式,同时还是使国家臻于至治的政治制度。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这是“礼”的最初含义。“礼”是“事神”的内在状态,如虔诚、恭敬、庄严、谨慎、祈祷等,即对神的虔敬、恭敬,是源于内心的真实态度,而“仪”是以恰当的形式来表达对“礼”的虔敬与恭谨。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指的是基于内心的道德规范,表露在外的得体的行为准则与仪式。传统的中华礼仪在历经朝代更迭及战乱的考验之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至在现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现代礼仪一般被认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相互表示敬意和友好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西方礼仪,与中国礼仪所蕴含的“天命之谓性”“天人合一”的伦理道德观念不同,亚里士多德在《尼格马可伦理学》中主张“我们所有的道德德性都不是由自然在我们身上造成的,道德德性来源于后天习惯养成”。由此可见,西方伦理思想更加注重人的现实行为活动对善或恶伦理属性的判定,礼仪乃是一种单纯的外在的行为规范,礼仪所蕴含的伦理道德乃是在行为过程中养成的。

无论从古至今,还是东西方礼仪的伦理道德差异,礼仪都可以解释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出于对他人的尊重,而在言语、行为上形成的共同认可并遵循的规范。学生礼仪一般发生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故而,学生礼仪可以被视为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出于对教师和同伴的尊重,从而在言语及行为上所形成的共同认可并遵循的规范。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人类社会进入了智慧时代。智慧时代下人们的交往方式出现了新的特点,相应的礼仪也有了新的要求。就教育而言,智慧时代下的教育具有学习资源智能化、互动交流立体化的特点,交往方式的数字化革新要求学生应当具备相应的数字礼仪。学生数字礼仪,一方面是指学生外在的线上行为准则与仪式。一部分在于利用数字化形式表达的基于现实冲突的现实礼仪冲突的延续,即现实礼仪转化而来的礼仪,如学生应注重语法表达的正确性、注意礼貌用语、拒绝发送歧视性和犯罪性信息等。另一部分在于用数字化形式表达的只有在网络中出现的现实礼仪冲突的拓展,如学生不能隐瞒自己的身份特征、不能接受未经请求的资料信息等。另一方面是指规范学生线上行为表现的内在道德伦理思想。这是一种以包容共存为核心的新“道德”,致力于构建以部落“共同生活”为特征的人类新型的数字化生活方式。如学生在线上交往过程中应确保用语的规范和文明、尊重他人的隐私、包容不同的网络声音等。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字礼仪,是智慧时代为学生理性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二、学生数字礼仪的问题表征及分析

学生数字礼仪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层面、行为层面、信息表征层面三方面。

(一)思想层面

学生的传统礼仪文化认知缺失,对于传统礼仪中所包含的伦理道德及礼仪行为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难以实现从传统礼仪认知向数字礼仪认知的正向迁移,更难以提及明确数字礼仪的特殊要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数字礼仪认知浅显。有学者对学生网络礼仪进行调查发现,学生虽然对于在网络交往中应当遵守礼仪这一要求的态度是积极肯定的,但对于具体的数字礼仪要求,即对数字礼仪所包含的内容却知之甚少。经分析得出,导致学生缺失数字礼仪的根源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数字礼仪教育发展之间速度的不匹配。当前,我国有关数字礼仪教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在进行积极探索,但大多是参考或者照搬国外的相关经验。虽然我国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穿插有关线上礼仪的相关知识,但这一教育体系相较于国外仍不成熟。

2.学生数字道德伦理意识淡薄。数字道德伦理是指信息社会应有的伦理道德,包括遵守网络指南、遵守网络礼仪、保护隐私权、明确发送信息时应负的责任等。智慧时代要求学校教育信息化,学生置身于信息杂乱的网络环境之中,加之年龄较小、阅历不足、心智发育不成熟,导致其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及对自我隐私的保护意识较浅,他们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诱导,从而形成错误的数字伦理道德意识。当前,网络暴力乃是学生数字伦理道德意识缺失的重要表现之一,青少年是网络暴力的主要对象,他们既是受害者也是施害者。以学生为主要参与人员的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如2006 年广东开平中学某女生遭受其他同学欺辱,随后该女生的受辱视频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开来,给受害女生造成了严重的精神伤害。

(二)行动层面

受社会氛围、学生自我修养、学校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学生的礼仪行为表现出了诸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学生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常以自我为中心。在智慧教育中,学生与教师被赋予了相应的数字身份,“虚拟”的身份使学生撕掉了日常压抑的性格面具,而展现出不同于日常的行为表现。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学生的自律性不足,他律性缺失。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智慧教育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的支持,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安逸且舒适的学习氛围。在安逸的空间内,学生将自己放置于一个规则明晰、知识输出与知识获取的场景下,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凭借自制力来克服心理舒适区,做到高度自律。然而,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经验,加之借助网络进行社交的习惯尚未形成,致使他们缺乏能够较好控制自我言行举止的意志力,学生的自律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此外,部分教师缺乏信息素养,对于信息化教学形式的把握度不足,致使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完整地进行一节课上,而对学生的行为约束不足。二是网络不良信息影响着学生的理性发展。智慧时代下的信息极具开放性,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可在任何场所发布相关信息,实现各个网络主体的资源共享。这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流通,保证了个体发言的民主性。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为其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学习信息资源库,有助于学生充分、全面地了解所需的信息。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黄、赌、毒、恐怖、暴力”等违反伦理道德的信息及行为仍然充斥于网络之中,并会不经意之间将这种不良信息传递给学生,从而对其价值观及行为产生消极影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学生的理性发展。网络监管部门虽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整顿及遏制了某类不良信息的传播,然而层出不穷的网络暴力事件仍为我们拉响了警钟。

2.学生行为有悖于数字道德伦理。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利用网络盗取他人身份信息易如反掌。诸如精于计算机操作的学生利用病毒侵害他人电脑、利用手机定位获取他人信息、引导舆论对他人实施语言暴力等事件屡屡发生。这一行为容易导致网络交往的双方之间缺乏信任,从而引发数字道德伦理危机。究其原因:一是教师的示范性不足。教师的数字伦理意识以及在线行为表现影响着学生的数字礼仪培养。现如今,我国教师缺乏一定的数据素养,对于教育数据的认识不足,对于学生个人隐私的保护以及数据安全的认识停留于概念层面,在实践中几乎没有具体的应对措施,教师没有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使得学生缺乏自我隐私的保护意识、对他人隐私的尊重意识、对网络数据的辨别意识等数字道德伦理意识,从而导致学生做出有悖于数字道德伦理的行为。二是网络中充斥着低俗的行为示范信息。网络中的内容多种多样,尤其是伴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人们纷纷利用各种软件以拍摄小视频或者发帖的形式记录、分享生活。然而,这些视频以及帖子的质量却参差不齐。虽然国家以及各平台纷纷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净化网络环境,构建网络文明,然而,仍存在一些游离于违规边界的低俗视频及网络信息。青少年由于心智尚未成熟、信息辨别能力弱、好奇心强等,其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容易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对某些违背道德伦理或者言行低俗的行为感到新奇并进行模仿,甚至在学生之中掀起一股“读书无用,不如去做主播挣钱”不良风气。

(三)信息表征层面

建立在网络基础之上的人类交往,大多以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为载体进行信息交流。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等同于网络社会交往的过程。信息表征的准确、得体与否直接影响到他人对自我的判断。现如今,学生的问题在于信息表征缺乏规范性,具体表现为:语言表达不得体、信息主题不明确等。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我国信息化教学起步较晚,对于学生数字礼仪的关注度不足。在著作和教材方面,有关“学生数字礼仪”的内容也很少,只有一本《网络礼仪与道德规范》,其中包含“网上冲浪、软件下载、电子邮件和网络聊天”几个方面的有关网络礼仪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并且这本书出版于2013 年,对当下的新型网络时代中出现的礼仪问题涉及较少。在网络中也少有关于学生数字礼仪规范的论坛和网站,只有一些公众号或者零散的文章涉及相关的问题,却未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三、学生数字礼仪的培养路径

(一)加强数字礼仪研究,构建智慧教育伦理生态

数字信息时代的教育是保障未来人类生活质量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现如今,我国学者通过对智慧教育的探讨以及实验,业已积累了一些可喜的经验,然而,当下的智慧教育与其说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不如将其看做是为传统的制度化教育披上了数字化的外衣,智能技术仅仅成为了知识训练的工具,尚未建立其真正的线上线下教育相融合的新教育生态系统。为此,研究者应着力于数字伦理体系的研究,研究如何从我国国情出发,构建适应中国伦理体系的数字道德伦理。笔者认为,数字道德伦理的原则在于包容与共存,以隐私保护以及数据安全为主。因此,智慧教育伦理生态的建构,应以数字道德伦理为基础,以增强学生的数字伦理道德意识为目标,加强数据收集、保护学生及教师的隐私和个人的数据安全,构建一个安全、透明、可观测、可负责的智能教育伦理生态系统。

(二)学校、家长、社会多主体互动,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

传统教学形式与信息化教学形式虽然形式不同,但究其根本,学生的本体礼仪素养决定其在不同空间下礼仪表现的迁移。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增强学生的本体礼仪修养,强化学生的本体礼仪意识方为根本。因此,学校、社会、家长等多个主体应明确自我的责任,将线下线上的礼仪教育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促进学生礼仪素养的发展。首先是学校层面,学校应采取专门的显性课程,如信息技术课,并与隐形课程相结合,如在宣传栏张贴数据安全意识标语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互联网的不透明性,明确互联网信息表述的有限性,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纷杂的网络信息中分辨信息的本质,摒弃不良信息。其次是社会层面,社会应营造正向的数字伦理道德之风,宣传积极正向的数字道德伦理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最后是家庭层面,智慧教育对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注重培育学生正确的礼仪观念,在日常生活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礼仪行为习惯,及时纠正学生的礼仪问题,培养其在使用智能设备时的隐私保护意识以及数据安全意识。

(三)教师应充分发挥数字礼仪示范作用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者,自身的言行举止等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提高智能设备的操作能力、学生数据信息的加工和分析处理能力等。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把握,发挥教师对学生数字礼仪的“他律”作用。除此之外,教师在通过智能设备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自我语言表达的示范性,如语法的正确性、文字的得体性等。另一方面,教师应提高数据保护意识,智慧时代下,教育教学围绕信息化这一主题而进行,大量的教学数据、学生数据存在于网络之中,学生的隐私、教师的隐私等都蕴含其中,教师应提高数据保护意识,保证学生隐私不被盗用或流失。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也应强化学生的隐私保护观念,引导学生要尊重他人隐私,保护自我隐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字伦理道德意识。

(四)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致力于营造绿色的网络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于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网络强国战略。网络强国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可见,国家十分重视网络社会空间的治理。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尤其是网络信息监管部门应加强相应的监管和筛查,尽可能剔除网络中侵害学生心理、品德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营造纯净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为学生学习、社交创设良好的网络氛围。除此之外,各技术部门应尽可能完善各网络教学工具,在工具使用中渗透数字礼仪规范,如在学生发送对话的窗口上,对学生进行礼仪提示;设置学生数字礼仪学习专栏等。除此之外,教育部门也应设置学生数字礼仪评价标准,将学生的数字礼仪行为表现纳入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之中,从而提升学生对于自我数字礼仪的关注度。

猜你喜欢
礼仪伦理智慧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