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 魏 恺
(中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无疑是习近平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原生思想渊源。中国共产党人从中主要汲取的是制度反贫困的思想,认识到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是带来工人阶级陷于贫困的源头。而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贫困、饥饿、挨冻和一切苦难都是由生产力不足造成的”[1],作为执政党最需要做的就是提高社会生产力。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反贫困思想是习近平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直接思想渊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新中国反贫困事业的早期探索者和奠基人。新中国成立之际,中国共产党人所面对的是经济衰败、民不聊生,全国普遍性饥饿与贫困。“大难平,民生憔悴”,是新生人民政权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为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从积贫积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废墟之上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新国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决意“领导全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遗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2]。为此,在城市多措并举,平抑物价、统一财经,恢复城市秩序,救济失业者和灾民;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分工合作、保护民族工商业、解决粮食供给,稳住城市基本民生;在农村则实施全国范围的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使广大农民成为7亿亩土地的主人,激发他们劳动致富的热情。如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就使破败不堪的国民经济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随着三大改造顺利完成,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又解决了中国贫困的制度根源问题,这为此后中国一切进步发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基础。面对“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一很大的矛盾,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集体以计划经济模式为依托,走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来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这一阶段中国的反贫困尚属于传统救济式的初级模式,但在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手中,却是真正开启了新中国的反贫困大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改革开放为契机开辟了中国反贫困的新阶段。邓小平首先从认识上打破“左”的藩篱,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中国穷了几千年了,该发展起来了”。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发起了“富起来”的“第二次革命”[2]。以解决政策问题为突破口,从1982年开始,中央接连五年发出“一号文件”,瞄准农村发展生产、摆脱贫困问题,调整农村农业体制机制。扶贫试点,首推“三西”(1)“三西”是指甘肃河西地区19个县(市、区),甘肃中部以定西为代表的干旱地区20个县(区)以及宁夏西海固地区8个县,共计47个县(市、区)(1992年扩大到57个),总面积约380,000平方公里,有农业人口1200万人。这里气候干旱,土地贫瘠,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民群众生活极其困难,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一直以来都是全国集中连片最困难的地区之一。专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84年,中央发布了扶贫开发史上的第一个文件——《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同一年,中国开始进行以工代赈扶贫活动。1986年,国家开始设立专门的扶贫机构,划定国定贫困县,拉开了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的序幕,到20世纪90年代末,这一目标基本达到。在此阶段,党和政府以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为标尺,重新设计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三部曲”(解决温饱——实现小康——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较为系统的扶贫开发理论。世纪之交,中国的发展出现了城乡、工农、区域失衡等现象,贫富差距明显,城市贫困也有加重趋势。市场化改革推进下,贫困成为社会的一大痛点。针对贫困问题的新特点,中央积极调整扶贫政策,重点转向开发式扶贫。这一时期国家启动了农村反贫困工程——《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对象、措施和期限的真正意义上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同期实施的还有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继之,中央又制定并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为对区域反贫困进行新的实践探索,“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展开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发展初成气候,开发式扶贫模式基本成型。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1世纪初,中国扶贫工作再接续。在胡锦涛同志的主持带领下,科学发展观应时而生,强农惠农富农成为各项政策的主基调,扶贫开发理论在实践中继续深化。2004—2008年,中央五个“一号文件”都以解决“三农”问题为落脚点,逐步形成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态势;“整村推进”全面实施,扶贫重心下沉到村一级;同时推出“三项补贴”(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打开中国“反哺农业”之路。2002年中共十六大后,农村低保制度建设进程进入实质性阶段,对农村中因残、因病、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等最贫困人口实施兜底性制度安排,扶贫力度在深度、广度方面有了较大实质性提升,为下一阶段反贫困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多年奋战,到中共十八大召开前,中国的扶贫事业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先后有6亿多人摆脱了贫困。然而,伴随着改革的深化、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我国扶贫所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任务艰巨而繁重,具体而言:一是我国农村地区贫困发生率仍然高达10.2%,贫困人口规模总量庞大,截至2012年底,现行贫困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还有9899万人。这些贫困人口呈“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格局,贫困个体存在着发展能力差、发展渠道少、“造血”意识弱等特征。二是基于自然因素、市场风险、社会和家庭变故等多维要素而诱发的致贫返贫现象在增多,农村贫困人口脆弱性特征明显。三是传统粗放型扶贫方式效应递减,问题日渐凸显。比如,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项目安排“大水漫灌”,资金使用“撒胡椒面”,帮扶工作“走马观花”,贫困县不愿“主动摘帽”等。习近平总书记直言,出现了“一个是以当时的扶贫标准,贫困人口减到3000万左右就减不动了,另一个是戴贫困县帽子越扶越多”[3]的困境与怪象。四是中国的贫困面与贫困度大为降低,普遍性贫困转变为区域性贫困[4],贫困人口中容易脱贫的大多已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剩下的贫困人口多属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深度贫困者。这就意味着越往后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能否做到脱贫完胜,“一个都不能少”是对新时代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挑战。
习近平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有7年上山下乡的知青经历,又有长期在地方主政的工作积淀,他对中国农村贫困状况有极为深刻的体验认知,对如何摆脱贫困也进行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回顾中国几十年来减贫事业的历程,我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四十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5]。可以说,脱贫攻坚重要论述萌芽于知青岁月他对农村贫穷的深刻感悟,“形”于在地方上的长期从政积累,“成”于他担任党中央和国家领导核心之后。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刚刚当选中国共产党总书记的习近平就表达了新一届党中央的初心。这年岁末,他来到河北省阜平县,进村入户看真贫,提出了“两个重中之重”(“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和“三个格外”(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等重要指示,由此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2013年,习近平在湖南省湘西十八洞村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方略。并在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此后,他又精辟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由此出现了一个重大拐点,就是以“精准”为基石,用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建构起扶贫工作的“四梁八柱”。2014年,他明确提出要把资金用到扶贫对象上,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由此大规模的精准识别在全国各地同时展开。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总结扶贫经验,要求全面推行“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2)“六个精准”指的是“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五个一批”指的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同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11月,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并随后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这标志着我国的扶贫开发进入精准推进、精准施策、精准见效阶段。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实行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共抓扶贫,扶贫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2016年,中央开始实施最严格的考核制度,要求贫困县党政正职保持稳定,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2017年,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专项治理;同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2018年,实行脱贫攻坚干部轮训,提升战斗力,谋划2020年后的战略布局,为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作准备。2019年,习近平要求重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集中力量攻克最后的堡垒,巩固脱贫成果,防止松劲懈怠。2020年初,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主持召开了最大规模的扶贫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坚决克服疫情影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6]。
综上,中共十八大之后,扶贫工作从初期的全面部署到中期的全面推进,再到决胜阶段的一鼓作气,步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抓脱贫攻坚工作,在8年的时间里,他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0多次国内考察有40多次涉及扶贫,他看了20多个贫困村,每年新年国内首访都看真贫听民声,向贫困群众嘘寒问暖[7]。连续召开7次脱贫攻坚专题座谈会,分阶段、分专题部署推进工作,连续3年主持召开会议,审定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结果。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直接领导下,新时代我国扶贫工作创造了新中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截至2020年底,“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8]。
理论指导实践,思想引领前行。习近平新时代脱贫攻坚重要论述是凝结升华前人反贫困理论与实践并不断丰富发展的理论,是从现实国情出发,以指导实践为禀赋特征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内涵丰富,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改变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习近平说,“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的根本执政理念”[9]。中共十八大以后,习近平频繁地到贫困地区调研,他说自己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10]。
新时代接续反贫困,就是为民负重前行。习近平指出,中国扶贫最根本、最核心的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11]。坚持党对反贫困事业的领导,在于“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12]。哪里有贫困人口,哪里就是脱贫的战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加强顶层设计做起,逐步建构起包括目标体系、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社会动员体系、动力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等在内的扶贫工作体系;他要求党的五级书记齐抓共管脱贫工作,“做到每一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一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13]。中共十八大以后,近300万名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被抽调到各贫困地区帮扶,有效防止脱贫工作出现“沙滩流水不到头”[13]的现象,做到群众不脱贫,干部不离村。与许多国家主要通过非政府组织或国际援助不同,中国扶贫主要依靠国家力量和行政主导,以自身的组织系统运行,彰显党的领导力、动员力与执行力,有效地保障了扶贫脱贫工作的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中共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要着力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农村绝对贫困问题,他说“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13];他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要向贫困发起总攻。为此,中央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习近平要求2020年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习近平在多次讲话和多种场合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贫困地区、一个困难群众掉队,“不能到时候我们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13]。公平正义、“弱有所扶”“共享”是新时代扶贫的核心内容。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就已经看到,在扶贫领域“平均分散使用力量,一般化的领导方式”是贫困地区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针对此前扶贫工作出现的胶着状态,习近平提出要实行更科学更有效的扶贫。他说,“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过去那种大水漫灌式扶贫很难奏效,必须采取更精准的措施”。自“精准扶贫”概念的首次提出,到实践中形成的“六个精准”“五个一批”都体现了这一基本思路。他认为,扶贫开发“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手榴弹炸跳蚤不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扶贫要下“绣花功夫”“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13]。从全局看,要着力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样扶、如何退”四大难题,习近平要求各级政府适时制定脱贫时间表、路线图,不断调整扶贫战略战术,因时而定,因势而动。在扶贫布局上从普惠向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集中,不断探索扶贫的有效样式,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效益。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直制定并实施“五年计划(五年规划)”,后来每次党代会也制定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战略目标,每年还有中央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对当年的重要工作作出安排。在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这一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指出“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他多次强调要形成脱贫合力。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央吹响了扶贫开发的“集结号”,习近平亲自批示确定,自2014年起把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设立脱贫攻坚奖,表彰对扶贫开发作出杰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把在脱贫攻坚中已经形成的东西部对口帮扶、党政机关定点扶贫等有效组织资源和机制转化为长期性体制。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力倡导下,中国在扶贫攻坚领域很快形成了“三位一体”(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大扶贫格局。从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到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也得以充分显现——多方力量合力,流程管理、部门合作、区域协同有机结合。
资金投入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粮草”。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各项扶助政策要优先向贫困地区安排,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扶贫领域要“增加金融支持和服务”“坚持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脱贫攻坚的投放”,同时“吸引社会资金广泛参与脱贫攻坚,形成脱贫攻坚资金多渠道、多元化投入”[13]。他提出,宁肯少上一些大项目,也要确保扶贫投入明显增加;扶贫开发投入力度,要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相匹配”。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强调,“要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13],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加强扶贫资金的阳光化管理。
中共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中国实际,在实践中极大丰富和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道路,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经验。“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14],解码中国扶贫模式与成功经验,将为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提供宝贵的遵循和借鉴。
第一,坚持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是一条“由穷变富的道路”;邓小平则以“最终走向共同富裕”明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之问;习近平深刻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5]。告别绝对贫困,“弱有所扶”,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色与能量,成为我国政治制度特殊属性的生动体现。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减贫与中国的经济保持了同步增长,中国经济的增长直接惠及到全体贫困人口,这意味着中国反贫困的成就绝对不是经济增长、市场机制自发而为的附属品,它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自觉引导、努力作为的结果。把强大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卓越的治理能力,深刻诠释了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真谛。
第二,锁定目标,一张蓝图干到底。让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新中国的诞生让这一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前30年,中国从“一穷二白”的起点出发,实现了经济增长,但吃穿用等基本民生问题没能得到很好解决。改革开放后,民生的位置不断提高,脱贫成效明显。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央把消除绝对贫困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和任务,在脱贫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揽子发展计划”,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引导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管理等各种要素向贫困地区聚集,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扶贫脱贫的强大合力[16]。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共产党人一步一步地把蓝图变为了现实,在消除贫困的伟大征程中,每一代都是继承者也是开拓者。
第三,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主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扶贫不同于慈善救济,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是实现稳定脱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中国扶贫脱贫的另一重要经验。新时代以来,我们在扶贫方式上有很大的改变,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输血与造血并用,扶贫与扶志扶智相耦合,着力帮助贫困群众提高增收致富的能力,摆脱意识上的贫困,不搞“包办”,有效地改变了“上热下冷”“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确保了脱贫攻坚的实效和可持续动力。
第四,立足新时代,植根新实践,用改革创新破解贫困难题。中国的扶贫实践从来都是在艰难曲折中探索前行。以一往无前的创新精神上下而求索是中国式扶贫的又一经验特征。中共历代领导人都是扶贫的探路者。中共十八大以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大亮点就是在体制机制以及工作方法等方面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此前的扶贫工作虽然成绩斐然,但一度也陷入困境:政府的投入越来越多,减贫效益却有停滞甚至下降的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过去多年来我国在扶贫工作方面的成败得失,提出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精准识别为目标的建档立卡被称作是“中国式”扶贫工作方法。仅2014年党和政府就组织了80多万人逐村逐户登记造册,共摸排识别出12.8万个贫困村、2948万贫困户、8962万贫困人口,基本摸清了我国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信息,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并为贫困人口量身定制脱贫方案、脱贫措施、扶贫责任人、预计脱贫时间等,教育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科技扶贫等扶贫工程、扶贫行动层出不穷。为鼓励脱贫和巩固脱贫成效,中央又及时推出脱贫不脱政策的“定心丸”,有效避免了边脱贫边返贫的问题。改革创新有效地解决了扶贫工作底数不清、盲目蛮干这样一些关键问题,使得反贫事业柳暗花明,思路越来越清晰,路子越走越宽,做了以前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17]。
曾经“吾华之贫,宇内仅有”[18]。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中国人民续写了人类反贫困的新篇章,意义重大。
其一,消除绝对贫困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一座伟岸的丰碑。新中国的前30年,毛泽东带领着中国人民主要致力于解决“挨饿”的千年难题,以推动中国走工业化道路和农村走向集体化等方式来缓解中国的整体贫困问题。然而,受经济基础和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程度,当时所采取的直接反贫措施主要是“五保”救济与临时救急等手段,到1978年中国农村还有2.5亿贫困人口。改革开放以后,经过三十多年的扶贫开发行动,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但剩下的贫困人口多是难啃的“硬骨头”。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打响了扶贫攻坚战,经过八年的奋战,从根本上破解了农村贫困的深层次问题。纵观历史,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故事,也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规模消除极端贫困的成功典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将变为现实。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19]。
其二,脱贫之战奏响了中国奇迹的美丽乐章。七十多年来,中国创造了诸多令世人赞叹的功业。这其中最让世界叹服的是中国扶贫的成绩单——从贫困人口占总量的97.5%到接近0。特别是2012年以后,中国每年都保持了千万以上的减贫人数,贫困群众从吃不饱饭到住上了砖瓦房、用起了互联网。中国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减贫同步的双赢局面[20]。世界经验表明,贫穷从来都是社会动荡、民族分裂等不安定因素的祸根。可以想象,在中国这样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如果一边是经济强国的繁荣与雄起,一边是数以千万计衣食不保的贫困群众,那么社会的公平正义将无从言及,也难有长期稳定的局面。摆脱贫困无疑是新中国70多年来最华丽的乐章,是习近平扶贫攻坚重要论述的直接硕果。
其三,践行了党的初心,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几十年来中国大规模的反贫困行动让数亿困难群众摆脱了贫困。中共十八大以后,为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完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披肝沥胆,与贫困作决死的斗争。为加强一线扶贫力量,全国累计选派300多万县级以上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参加驻村帮扶,近200万乡镇扶贫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在这场与贫困作斗争的进程中,大批党员干部下沉到最艰苦的农村地区,密切联系贫困群众,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克服生产生活困难,与他们患难与共。在经年累月的苦干实干中,党的干部队伍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锤炼,党的基层组织得到了巩固和加强。人民群众更加信任和亲近我们的党,民心铸成了我们党最牢靠的执政基础。中国的扶贫成就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优势的鲜明注脚,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深入人心、广泛传播打下了良好的民心基础。
其四,检验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与执行力。中国的扶贫脱贫工作是一项超大规模的系统工程,考验的是党的领导力与执行力。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央强化了各级扶贫组织机构,从制度建设方面进一步把扶贫工作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蓝图中。从党的总书记到农村最基层的驻村书记、村委干部都尽锐出击,齐抓共管脱贫工作。中西部22个省市一把手立下“军令状”,开展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扶贫大会战。中国共产党再次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对人民负责,有能力有担当、能够大有作为的执政党。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上下贯通、运转高效、联系广泛、执行有力的党组织系统,令行禁止的严明纪律等,始终是赢得这场胜利的关键要素。
其五,形成了反贫困治理的中国模式。贫困治理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对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执政党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中共十八大以后,贫困治理中最难的就是能否做到贫困人口不掉队、“不留锅底”。在重大挑战面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强化顶层设计,运用更加宏观全面的政策工具,及时调整扶贫政策与战略战术。采取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等多种举措;制定脱贫时间表、路线图,不断应时而变、因势而动,高效推进。在扶贫布局上从普惠到重点区县村、再到户到人,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注重扶贫目标的分解,层层抓落实;及时总结实战经验,以提高扶贫效益为导向,因地制宜,多方施策,不断创新扶贫的有效样式。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治贫之路,形成了中国式的反贫困治理模式。脱贫之战的成功实践,无疑是我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的一次宝贵演练[21]。
其六,对国际反贫困事业作出开创性的贡献。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1997年,联合国把反贫困定义为国家最基本的功能之一。2000年的联合国千年峰会上190多个成员国通过了“千年发展目标”,共同承诺为缓解全球贫困而继续努力。不过,近年来全球减贫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当今世界上还有10多亿贫困人口不得温饱,反贫困依然任重而道远。反观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世界贡献了70%以上的减贫率,成为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减贫目标最好的国家;2020年中国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对国际反贫困事业再次作出重大贡献。国际人士赞誉“中国扶贫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之一”“中国为世界各国树立了榜样”。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对构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照,受到了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