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翻译学观照下民俗文化词汇英译探析

2022-03-18 02:51:24赵雅婧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译语异质民俗文化

赵雅婧

(长治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长治 046000)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民众所共同创造、享用并传承下来的风俗生活文化[1]。民俗文化来源于民间大众的生产生活,反映了普通民众在物质、精神方面的一系列文化现象和形态。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创造了璀璨纷呈、个性鲜明的地方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译介好我国民俗文化对于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民俗文化词汇的特点

“民俗”一词早已存在于中国古籍之中,《荀子·强国》中有“入境,观其民俗”。《管子·正世》中载有“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查民俗”等。民俗学家钟敬文说:“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民俗文化是某一民俗内在文化和价值观的外显,从饮食到岁时节日再到习俗无不体现了该民族的文化内涵。民俗文化词汇集中承载了民俗文化的属性,凝练了民俗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反映了不同民族中的物质文化、社会习俗和精神。民俗文化词汇可以分为物质民俗文化负载词、社会民俗文化负载词和精神民俗文化负载词[2]。物质民俗文化词汇是指人们在生产和消费物质产品中所形成的表达词汇,包括饮食、服饰、居住、生产等方面的民俗词汇。社会民俗文化词汇是用于表达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集体性行为,包含家庭乡里民俗、人际交往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等方面的词汇。精神民俗文化词汇是指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民俗词汇,包括宗教、信仰、神话、歌谣、谚语、仪式、迷信等方面的词汇。

民俗文化根植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活动,是传统文化研究的活化石。民俗文化词汇以其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记录与承载了传统文化历史的变迁,成为宣介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民族文化书写与象征。

二、民俗文化词汇翻译的难点

不同的地域土壤和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英汉语言各自相对独立的语言文化系统,很多文化词汇只存在于自己的语言系统中,两种语言的文化词汇具有不对等性。而民俗文化词汇集中承载了民俗文化的属性,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比如我国物质民俗文化词汇中很多的饮食词汇,社会民俗文化词汇中的民间技艺表演和精神民俗文化词汇中的仪式信仰等等很多词汇,在英文中根本找不到对应的词语表述。总体来说,英译我国的民俗文化词汇时常见的两大难点:一是词汇空缺(lexical gap),二是语义空缺(semantic lacuna)[3]。

词汇空缺(lexical gap)就是说汉语中的词语在英文中没有对应的单词匹配,比如“后羿”“四景车”“绣楼”等,在英文中没有对应的词汇来表述,需要译者采取一定的翻译策略,才能帮助目的语读者认识和了解源语的文化负载词,填补词汇空白。比如“绣楼”,是我国古代女子未出嫁前被禁锢的地方,终日只能静静地呆在这个地方做女红。因此,不妨把它译为“girl’s pavilion”并加注释(a special place in ancient China for girls to do needlework or to relax themselves.In ancient times,the girls in wealthy families spent most of their time in this pavilion and were separated from the outside world before they get married.)[4]。

语义空缺(semantic lacuna)是说汉语中的词汇虽然在英文中能找到对应的词汇进行表述,但只不过是表层含义的所指表述,难以做到深层的文化功能对等。比如“轿子”,在中国古社会,有二人抬的,有四人抬的,还有八人抬的,从不同类型的轿子可以知道乘轿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如果只是被译为“sedan”,不作解释,那么“轿子”背后的文化内涵就无法传递给目的语读者。再如“长命锁”,是长辈送给小孩子的可以戴在胸前的挂锁,寄托长辈对晚辈的祝愿,希望小孩子可以健健康康长命百岁。如果只是直接译为“a long lived lock”,不加解释,目的语读者还以为就是一把耐用的锁而已,那么,“长命锁”所寄予的文化意象就没有传递给目的语读者[5]。

如何突破这两大翻译难点?如何准确传递我国民俗文化词汇的语义信息和文化内涵?如何有效向异域读者传播我国的民俗文化风情,促进文化交流?共生翻译学或许可以为译者提供一个新的翻译视角和理论指引,来有效解决民俗文化词汇翻译的难点。

三、共生翻译学对民俗文化词汇翻译的理论指引

“共生”本是生物学的一个概念,指不同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生活方式。“共生”作为“一切群体中密切联合的能力,不但是诸多生命分支科学的理论网络,而且是一种生物哲学,自然界和人文科学莫不如此”[6]20。生物共生的自然哲学现已辐射成为诸多人文科学的一种社会哲学观。

刘满芸教授把共生理论引入翻译学领域,进行跨学科整合,创立了共生翻译学。共生翻译学以研究翻译共生现象、性质及规律为基点,从翻译与人的共生、翻译与语言、文化及社会的共生关系出发,审视翻译共生的环境、翻译共生的机制以及翻译共生的社会机理等问题[7]5。共生翻译本质是研究族群语言文化间互为进化的密切关系,揭示语言文化间的异质共生特质与多元共生形态,目的是要“真正地解开人类的认识之谜,即人类赖以进行认识的语言机制之谜”(Searle,1971;涂纪亮,1996:220)[8]20。我国的民俗文化词汇在翻译为英语时遭遇到的词汇空缺和语义空缺,本质上还是“异”质文化的翻译问题。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体系孕育了各自不同的价值观、民族心理、社会通约、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民俗文化离开了原生的文化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异”质文化向外传播时自然不容易被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纳。诚如刘满芸教授所提出的语言文化共生的三大空间,即源语语言文化空间、译语语言文化空间和双语文化空间[6]22,翻译始终游走在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交汇的双语文化空间,译者翻译时既要充分考虑源语文本的语言和文化意义,又要考虑译语社会的文化生态和话语模式,顺应调和文化间的同质与异质,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实现语言文化的共生。

人类普遍的思维共性和心理机制为语言和文化的共生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共生翻译追求语言和文化的同质互通、异质互容,以促进语言文化的相互包容和不断发展。翻译是意义的流动与文化的共生,语言间彼此享有的共性使得任何语言都具备有效翻译别种语言的能力[7]226。中西文化中有一些相似的物象词汇,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来传递原物象词汇的“形”,比如“石雕”可直译为“stone caving”,“刘氏老鼓”可以直译为“Liushi Old Dram”,另外再加注释来阐释原物象词汇内蕴的“质”,以实现语言和文化的通融。基于人类共同的心理认知,一些动物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民俗心理方面是相同或相似的,“狡猾如狐狸”可以直译为“as sly as a fox”,“浑水摸鱼”可直译为“to fish in muddy water”。但是,由于不同的惯用思维和语言习惯,中西语言中有相当一部分内涵相似的文化在表述上借以寓意的词汇却大相径庭,这时,译者不妨直接借用西方的惯用表述。比如 “对牛弹琴”可译为“to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多如牛毛”可译为“plentiful as black berries”[9],“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可译为“Great trees keep down the little ones”。为了照顾译语读者不熟悉中国的历史典故的知识背景,翻译此类隐含的文化信息不妨直接套用西方的典故,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可译为“love like Romio and Juliet”。

斯坦纳(Steiner)在描述文学翻译行为时提到,“将源语中新的语言现象引入到译语语言文化体系当中,会增加我们的表达方式”。[6]24翻译不仅是语义的转换,更会植入诸多鲜活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形态,这些异质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形态会扩充和丰富译入语的语言表达体系和思想体系,弥补译入语表达体系的缺位,促进源语的语言发展,实现源语与译语文化生态的共生。很多的中国词语和文化元素已经为英语所吸纳,同时汉语也吸收了很多西方的词汇和文化元素,语言的发展规律就是不断地吸收异质文化不断融合创新发展的过程。翻译我国的民俗文化词汇时,为了显示其语言特色和民族特征,往往会优先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采用音译或直译。比如,“秧歌”可音译为“Yangko”,“寒食节”可直译为“Cold Food Festival”。当然也会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处理字面含义易被译语读者误解的词汇。“武乡顶灯”可意译为“Wuxiang Bowl Play”,不过为了让目标语读者更加生动地了解这些民俗文化词汇,最好增加注释说明并辅以图片或视频。

翻译是异质语言文化交互渗透的场所,体现了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互过程与共生关系。[6]21共生翻译学为民俗文化词汇的翻译提供了理论指引,诚如刘满芸教授所说,“任何文化如果不与其他文化相接触的话就不可能发展,因为跨文化是文化修养的要素,正是文化间的彼此借用才促进各民族文化生态的茁壮成长”[7]242。翻译民俗文化词汇一方面有利于传播本族群的语言和文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丰富译语的语言表达体系和文化体系。在翻译民俗文化词汇时,解决词汇空缺的障碍可以优先考虑音译加注,解决语义空缺的难点一般而言可以在直译的基础上加注释说明,如果直译会引起误解,则要优先采取意译法。总之,要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对语言符号进行正确的信息转码,达到促进语言文化间的交流和互通互容的目的。译者的翻译过程是一个向同质和异质双向开放的交互过程,翻译意味着在两种语言文化的生态场中同质互助、异质共存。[8]23

四、我国民俗文化词汇翻译实践探析

我国民俗文化词汇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英译时碰到的词汇空缺和语义空缺难点,其根源是异质文化的翻译。共生翻译学把“共生”作为翻译学的概念,构建共生翻译机制,阐释翻译的基本共生关系,为异质文化的翻译提供了理论指引。共生是人类语言文化发展的客观存在,共生翻译学指出翻译就是要实现异质文化间的互动与共生。文化交流不是单一文化的自说自语,而是要跨越文化间的认知障碍和迥异的话语体系,灵活采取恰当的翻译方法来实现语言文化在三元空间 (源语语言文化空间、译语语言文化空间和双语文化空间)的共生。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采用直译加注释、音译加注释和意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来进行民俗文化词汇翻译实践。基于共生翻译学思想的理论指引,我们需要分情况灵活使用三种翻译方法,以求实现语言文化的共生。下面,将以山西民俗文化词汇为例来具体探究三种翻译方法的实践应用。

(一)直译加注法

直译法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源语的内容和语言形式。直译法的应用很普遍,它有力地促进了异质文化的对外传播,有效地助推了译语语言体系的扩容和不同文化的互通交流。汉语中有很多民俗词汇翻译采用的都是直译法,比如“中秋节”直译为“Mid-autumn Day”,“纸老虎”直译为“paper tiger”,很多中文词汇被直译成英文,这些词汇的意指和内涵已经被英语语言所理解和吸纳,极大促进了译语社会对异质文化的认知和对话。

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征,一般优先考虑异化的策略,来保留原文化的特色。英语中如果有我国民俗文化词汇对应含义的英文词汇,可以采用直译法,但很多直译的英文词汇只是表层含义的信息转换,会出现语义空缺的情况,如果不加注释增加背景信息,就不能有效地让译语读者了解该词汇的内涵,因此,需要加注释来进一步说明。

“河曲河灯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传于山西省河曲县的一种古老民俗活动,是禹文化、鬼神文化和走西口文化相结合的文化产物。河曲河灯会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前后三日举办,灯会举办前要举行放河灯祭禹仪式。“河灯会”可以直译 为 “River Lantern Assemblage”,为什么不用“Fair”,要用“Assemblage”,是因为河灯会起源于印度的盂兰盆会,因而在这里采用了 “盂兰盆会”中“会”的英文表达“assemblage”。所以“河曲河灯会”可以翻译为 “Hequ River Lantern Assemblage”,加注释(Held on the third day of the 15th day of the seventh lunar month every year.Before the festival,there is a ceremony of releasing lanterns and sacrificing Yu whoes most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s the legendary governance of torrential floods.)。

“长子鼓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山西省的传统的说唱艺术。长子鼓书是一门说唱相间、以唱为主且采用山西长子地区一带方音表演的曲艺说书形式。“长子”可以采取音译,“鼓书”为直译,翻译为“Zhangzi Drum Songs”,然后加注释来说明该艺术表演形式和语言特点,注释为(A traditional rap art of Shanxi Province,included in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and.And performers usually sings in local dialect)。

“黎侯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发祥于山西省黎城县的传统手工艺品,因黎城古称黎侯国而得名,是黎城县民间手工技艺的一朵奇葩。黎侯虎起源于商周时期以虎为图腾的民俗,后经过3000年历史演变,逐步完善定型于今天集故事、草编、刺绣、剪纸、书画于一身的独特造型。黎侯虎在我国民间有赐福、镇宅、生财等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第一虎。“黎侯虎”可直译为“Lihou Cloth Tiger”,加注释来阐述其文化寓意(A traditional handicraft,originated in Licheng county.It is known as the first tiger in China for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blessing,residence-protection from evil,and wealth generation among people.)。

(二)音译加注法

利科指出,翻译就是一种真正的语言好客,因为来自目的语的译者积极地走向源语,甚至可以说居住于其中,以保障信息的传递。[10](Ricoeur,2006:270)这个过程其实就意味着:让“异”进入、让“异”停留并实现“异”的流动,而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指向彼此之间的“异”的互动以及向对方内部的渗入。[11]音译法是模拟源语的发音,用相同或相近的语音进行翻译。英语中有很多单词是汉语音译过来的,比如tofu(豆腐),wonton(馄饨)、fengshui(风水)、zongzi(粽子)等,同样汉语中也有很多词来源于英语的发音,比如披萨(pizza)、布丁(pudding)、维生素(vitamin)等。正如共生翻译学理论提到的语言文化的“三元空间”,即源语语言文化是第一空间,译语语言文化是第二空间,翻译文本是第三空间。语言文化要实现共生,必须经过翻译文本这个第三空间。第一空间的很多词汇已经通过第三空间进入到了第二空间,这些词汇经过译语文化社会的沉淀、过滤和渗透,逐步完成了异质向同质的转化,形成了译语同源语文化共生的形态。[6]22

音译法主要针对的是民俗文化翻译中碰到词汇空缺,即英文中没有对应的词汇,甚至英文中没有该形式和内容的物质存在和文化存在。音译可以彰显民俗文化词汇鲜明的文化色彩和独有的地域方言特点,扩大民俗词汇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随着国际交流的加速和语言发展的多元共生,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汉语词汇被音译为英文词汇。

“柳林盘子会”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晋西地区民间年俗文化品牌,它以古朴的黄河、黄土风情和独特的人文地域特色,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中外民俗专家誉为 “东方狂欢节”的古老社火活动,是世界民俗文化宝库珍贵的人文遗产。“盘子”不能直译为“dish”或者“plate”,首先要搞清楚这里的“盘子”不是餐具,“盘子”在古时指祭祀时用的祭盘,随着历史的发展,已演变成为一种民间祭祀场所。因此“柳林盘子会”只能采用音译 “Liulin Panzi Hui”然后加注释 (A temple fair with a grand folk cultural activity popular in Liulin County and Mu village in the suburbs of Shanxi Province)来具体说明。

“上党堆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长治地区独特的手工艺,是上党地区民间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品,具有高度的观赏价值。“上党堆锦”是我国特有的民间技艺,只能采取音译的方法“Shangdang Duijin”,附加注释介绍其手工技艺的水平和艺术价值(A unique handicraft with high ornamental value,and a fine art of traditional folk arts and crafts in Shangdang region and included in the second batch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list.)。

“壶关秧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流行于壶关县和长治县的西火、东火及荫城为中心的传统戏曲剧种。“壶关秧歌”集歌舞、演唱、音乐等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和表演风格。“壶关秧歌”的剧目大都是根据民间的真实故事和传说编写而成,有的甚至原模原样搬上舞台。“壶关秧歌”采取音译加注法,译为 “Huguan Yangko”(A kind of popular opera in Changzhi area,integrating singing,dancing and music and forming a unique artistic feature and performance style.Most of the plays of“Huguan Yangko”are written according to folk true stories and legends,and some even move onto the stage as they are.)。

(三)意译加注法

共生翻译学提到,翻译的基本共生关系是指任何翻译活动中所具备的共有属性,或称翻译共生三要素,包括翻译主体、翻译客体、翻译伦理与规约以及三者相互之间的共生关系。[8]21对外传播我国的民俗文化时,要综合考虑译语受众认知情况、词汇的文化语境和翻译的目的,要明白译语受众不是被动地接受,译者和译语受众之间应该是“共生”“互构”“协商”的关系。民俗词汇中的一些文化意象词往往蕴藏着该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翻译这些词汇时,译者要特别考虑译语群体对源语文化的认知情况及译语受众的语言思维习惯,对译语受众进行翻译关照,采取灵活恰当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创造,使译文既能准确表达源语的意义,又可以同时照顾和满足译语读者的阅读期待和需求,以实现翻译主体、翻译客体和翻译伦理规约的共生。

意译法重在翻译源语文本的核心内容和信息,不会逐字逐句进行翻译(不同于直译)。意译法重在表意,往往会忽略源语的语言形式,因此又称为“自由翻译”。意译法用于解决民俗文化词汇翻译中的语义空缺难题,一些民俗文化词汇如果按照字面词汇进行直译的话会给译语读者带来迷惑和误解,所以要采取意译法把民俗词汇的本质和意义翻译给译语读者。意译法采用归化的策略,从译语读者的角度出发,采取译语文化的语言表达方式,把源语文本最本质最内核的东西翻译出来,这样,难免会牺牲掉源语的语言形式和文化特质,但是利于目标语读者快速准确地了解其词语指向和文化内核,可以有力地促进民俗文化词汇的对外传播。

“平顺四景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山西省平顺县城西北社乡每年农历三月举办的九天圣母庙庙会进行的传统民俗表演的道具。“四景”并非指车身有四处景观,而是指独辕车行进的四处巧妙设计以及车身独特的工艺。因此,翻译“平顺四景车”时,必须采取意译的方法,才能正确翻译出“四景”的实质。采用意译加注的方法,“平顺四景车”可译为 “The Four-clever-design Float in Pingshun”(It’s a grand prop for traditional folk performance on the temple fair,driven by two strong bulls and nearly a hundred of strong men.)

“武乡顶灯”是流行于武乡县境内西部的一种民间社火形式,所用的道具就是日常吃饭用的碗,里面装上沙土、中间插上蜡烛,再把彩色的纸剪出图案来粘贴到碗上,表演时舞者头顶点燃灯碗,“武乡顶灯”现在已成为当地元宵节和其他喜庆节日的民间表演活动。“顶灯”不是头顶着一个花灯,而是顶着最普通的碗,所以这里采用意译的方法,“武乡顶灯”译为“Wuxiang Bowl Play”,同时可以加注释来进一步具体描述该表演形式和民俗含义(The performers shave their hair and draw facial makeup on the face and back of their heads.The props on head are the most common bowls decorated by colorful paper-cut,which are filled with sand and clay,with candles inserted in the middle.It has become a locally popular folk performance activity on the Lantern Festival and other important festivals.)。

结 语

本文以山西民俗文化词汇英译为例,探究了直译加注、音译加注和意译加注三种方法,认为深入挖掘民俗词汇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价值,站在语言文化共生的高度,灵活使用这三种方法可以使地方民俗文化在英语世界中得到有效地传播,实现语言文化间的共生。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词汇在英译时遭遇的词汇空缺和语义空缺,本质上还是“异”质文化的翻译问题。共生翻译学以“共生”为翻译研究视角,为异质文化的翻译提供了理论指引。共生翻译不追求同质化、以避免语言文化的单一化、标准化,致其走向固守和衰竭,而是追求异质化、多样化,从而使语言文化走向包容和强大。[6]21异质文化的输入一方面有助于异质文化在译语社会中获得自我建构,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大丰富译语社会的语言文化形态。

猜你喜欢
译语异质民俗文化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天府新论(2022年3期)2022-05-04 03:40:24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小主人报(2022年6期)2022-04-01 00:49:38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中华建设(2019年7期)2019-08-27 00:49:30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西藏研究(2016年2期)2016-06-05 11:31:13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海峡姐妹(2016年3期)2016-02-27 15:17:47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科技视界(2015年35期)2016-01-04 09:37:11
随机与异质网络共存的SIS传染病模型的定性分析
Ag2CO3/Ag2O异质p-n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MoS2/ZnO异质结的光电特性
物理实验(2015年10期)2015-02-28 17:36:52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