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理研究的成就与展望
——基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系列文章的分析

2022-03-18 02:51查正权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学理层面马克思主义

查正权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宁波 315100)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专门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在十九大以后,在正式文件中除了十九大报告六次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外,在十九届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上都结合会议主题多次提及和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在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从学理维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逻辑严密、观点正确的学理研究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而《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以下简称《导刊》)是国内较早发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刊物之一,其中2015-2019年又是《导刊》刊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文章最多的年份。因而,以学理性研究为标准,本文梳理了近五年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文章,主要有三种范式:一是总体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学理解读;二是从学理上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三是与其他价值观作比较研究。本文通过对这些文章的精读与分析,以达到学习借鉴之研究目的,并对二十大后如何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一些展望。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的综合解读

总体解读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然后站在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意义论

价值观作为客体只有在满足主体的需要下才有意义,当下就要追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新时代中国的意义何在。辛向阳教授提出“本质要求”[1]论,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层面,通过梳理当代中国历史以及经典作家的论述,有论有述,史论结合,从学理上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当下中国的意义。作者立足于中国历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具体化,落实到当下中国的需求上来。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和核心价值观确实能够在引领当下中国的价值建设中起到核心作用。

(二)本质论

本质论就是要透过诸种现象来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以区别于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价值观,揭露其本质。比如,刘建军教授[2]就从个性和共性的辩证视角区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为要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特殊性,从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来对其进行区分,得出结论,它既是制度又是规范。虽然两者相互交织,但是也要明晰其层次,不能混为一谈。他还在理论上阐明了其在传播中的一些混沌之处,对现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刘建军教授殊途同归,梅荣政教授[3]指出,“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性质,围绕着这种根本性质进而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精髓。从理论源头、根本性质两个维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性。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偏离“社会主义”这个本质,在当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其区别于其他价值观的本质之所在。而为了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落到实处,具有现实性,就必须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这个方向。

(三)逻辑论

逻辑论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如何在逻辑上自成一体。如李德全[4]分析了国家、社会和公民相互之间的关系,其外在逻辑是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统一,其内在逻辑可概述为公民是基础、社会是保证、国家是目标定位。他厘清了三个层面之间的逻辑关系,但是对于每个层面价值观内容的表述则限于解释,而没有探究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因而这里面还有大量文章可做。以逻辑为抓手,可以理顺其萌芽、诞生、发展等;从现实逻辑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能够切合当下中国的需要等。总之,这都需要广大学者作出巨大努力,讲通讲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优势论

优势论就是其相较于其他的价值观来说,优势表现在哪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与优势分析》指出,从理论基础来说,价值观的不同是由于生产关系的不同,从而有多种价值观,进而认为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基础而存在的,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价值原则,从而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再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的一条主线和鲜明主题”[5]。其反映了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出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所应具备的基本价值理念以及追求。这篇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来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其是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所在。

另外,还有文章提出要克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理解,破除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必须自觉辨识所谓‘普世价值’的意识形态迷雾,实现对现代化语境中进化论逻辑的有效破除”[6],要防范西方的意识形态陷阱,破除历史终结论。

综合解读有助于全面、整体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性,而上述作者正是视野开阔、高屋建瓴,才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它,这是值得每一个学者学习的地方。但是也正因为其求全求大,而又限于篇幅,以至于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及,这就给我们留下了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分类阐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每个层面用四个词构成,因此从每个层面以及每个词来对其进行阐释就成为学理性研究的题中之意。

(一)公民层面价值观研究

对公民层面的友善、敬业等价值观进行阐释。从友善方面解读,如艾国等撰文梳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相关部分,提出“社会主义性、民族性、开放性和时代性”[7]是其四个维度,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之一的“友善”,当然属于这四个维度。然后,以“友善”为中心词,论述友善首要是传承与发扬,同时对世界文明的兼容并包,其时代精神契合发展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的需要。该文把友善置于社会主义之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吸收外来优秀文明,紧跟时代发展,让友善焕发出符合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活力。从敬业方面解读,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敬业探析》,该文首先分析了敬业的结构系统即态度、效果、开拓、信仰,然后从历史的角度和理论的角度阐释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依据,认为敬业“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长期的职业生活实践中积淀和形成的有关对职业的最根本的看法,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处理各种职业问题时所持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态度”[8],彰显了敬业的中国特点。上述公民层面价值观的学理分析为在新时代如何成为一个合格公民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社会层面的价值观研究

主要紧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层面的价值观进行解读。如张晖就从内涵方面来考量平等观,他首先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平等的论述,以此为理论依据来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内涵,指出平等的价值观是和“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9],进而论述了平等是契合当下中国需要的价值观。从法治方面来论说,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及相关问题阐释——兼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中的几个问题》,该文首先分析了社会主义法治观和西方法治观的区别,提出“马克思主义法治观则是一种实质法治观或历史法治观”[10],从而凸显其价值性,然后提出对大学生进行法治观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公正方面来论说,如段妍探索了“公正”所蕴含的真实内涵以及如何实现公正,认为公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核的价值共识”[11]。该文先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述中挖掘公正的思想,然后指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正”必须立足于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基础之上,总结革命经验,科学剖析时代发展的规律,并且社会层面的公正是和“自由、平等、法治”有机统一的,从而使得公正具有现实性和具体性。上述关于社会层面的三篇文章,尽管各自指向自己的论题,且立意不同,但它们的理论基石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国家层面的价值观研究

国家层面价值观体系以聚焦、研究和谐为多,即阐述和谐的内涵及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价值所在。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的内涵及建设》[12]一文,首先通过历史分析确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才有可能,然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超越中说明和谐的内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毛泽东的矛盾论,论说了和谐的深邃内涵在于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实际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又如《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的思考》[13]梳理了和谐的理论来源,一方面源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转化,另一方面,是把马克思主义在价值观念上中国化的结果,同时要求以辩证眼光看待其他国家的和谐观,把和谐从国家层面扩充到社会和个人层面,和谐不是抽象的而是具有时代内涵,和谐的旨趣是个人、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发展。上述两文没有局限于国家层面来讲和谐,而是由国家到社会到个人,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

(四)三个层面之间关系的研究

层面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选取国家、社会、个人某个层面及其联系进行学理解读。有从国家层面来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国家层面价值观内涵解析》一文,分析由哲学价值展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后分析国家层面的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意义,指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统领全局、指引各方的”[14]。该文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指出了为何我国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分为三个层面,体现了家国一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有从三个层面逻辑关系解读,如《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之间的逻辑统一关系》[15]一文,开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做了分析,然后论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即国家、社会、个人的辩证统一,再梳理历史逻辑即中华民族文明史、中国近现代史、改革开放史,最后论证回应问题的现实逻辑。这篇文章总体结构合理,但是在论证细节上待进一步提升。

分类阐释可以使得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性有着更为细化和专门的理解,反映了学者们精细缜密的思维,从小微处着眼,找出联系与区别,理顺逻辑理路,提出新的见解,解决重大问题。我们要吸收这种优势,注重从整体性上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不仅是一种方法,也最能反映学者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理论修为。下述文章都充满着学者家国情怀,在比较分析中站稳了立场,传播了正能量。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比较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导刊》通过对清华大学吴潜涛教授的访谈,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认为它们是从属关系[16]。但是这里需要对吴潜涛教授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论”做进一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石就蕴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之中,只不过混凝浇筑在一起时,没有对其作具体的成分分析。简言之,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座理论大厦时,每一个词都功不可没,各自承担其应有的作用,但是作用也有主次之分,只有相互协调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观,这是在后续的分析中才得出的经验总结,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哲学反思的结果。刘书林教授认为要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括的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中国精神以及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不偏离而且还更突出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其中论述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与吴潜涛教授之论述异曲同工,都是包含与被包含、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并且“后者是前者的体现和进一步的展开”[17]。这也就意味着随着时代发展,我们还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哲学反思,与时俱进地提炼出更加契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研究

《导刊》刊发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理比较中,其中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比较一文[18]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源于传统文化,发扬于传统文化,承载了传统文化。方晓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经过继承、总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吸收”[19],又要扬弃传统文化,基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统与现代的统一,是世界与民族的统一,是主导与多样性的统一,因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继承和超越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也有文章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既传承与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坚持与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20]。《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首先论证二者契合的前提条件,“‘性质相异’却‘形式相通’的关联性,构成了两者内在契合的前提条件”[21]。这种性质相异的分析是实事求是的,把“传”与“统”进行对立统一的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华民族是中华传统文化创造主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主体,从创造到生成这样发展主体的同一,两者才能契合;认为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智慧是超越时代性的,为其应时代而生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补给和营养;并且它们都能够被用来解决现实问题,这是它们的共通点,它们在应用的角度具有内在的契合性。韩美群论证了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联与融通。他首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其自身的生成规律和文化逻辑;然后又从联系的角度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互动的视角看待他们是如何相辅相成从而生生不息的。他不仅仅从关联性角度来谈论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产生,即“在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实的矛盾运动中实践养成的”[22]。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上述作者都有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现实的关怀。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之关系研究

当今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而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当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毫无疑问会联想到西方的价值观,因而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的关系就成为当务之急。李健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而西方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是抽象的人性论,正是由于其理论基础不同,导致了它们的逻辑结构、特点实质和实践结果都不同,从而得出结论:“西方 ‘普世’价值离间国家认同,破坏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改革共识,建构价值认同……”[23]。又如《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区别》[24]一文,该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核心价值观原则性区别就在于经济基础的不同。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发展理念之关系研究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多不同于往日的发展理念,这些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样的关系,能否从学理性上来阐释,有人从内在逻辑的角度[25]就做了这样的探索。作者以共享为突破口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从马克思的社会制度构想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的根基,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描述,来确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根基是“以人民为中心”;同时,从共享和共建维度发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劳动”的论说,确立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根基;再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论述彰显马克思共享思想的价值依归、现实承载、内在要求。这篇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共享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又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出发探索怎样才能践行它。这样就为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研究又提供了一种路径,即紧扣时代步伐挖掘新思想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学理研究。

上述关系分析,主要是比较法研究,既有内外比较,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之比较,也有古今比较,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比较,又有新思想之间的比较,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其他新发展理念等的比较。这些方法、视角都为它的学理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但是,既然能拿来比较,说明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只讲联系不讲区别,或者反之。同时,联系不是同一,区别不是对立,所以如何把握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比较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理研究的展望

通过上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诸种途径、方法的分析,可见其学理研究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也形成了很多成果,但是也存在着新的研究空间,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性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紧扣关键词,进行整体研究

前述学者对于某个价值观和某个层面的解读坚守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突出了每一个价值观的学理性,这样先抽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某一个词或者某个层面,然后找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相关论述来一一对应研究虽说是有必要的,但往往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以及12个词之间的统一性、整体性关注不够。因而如何以某个价值观为突破点,同时兼顾其他价值观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将成为今后的一个方向。

(二)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在场性,进行溯源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少不了中华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应然诉求,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根溯源作出学理性贡献。但是,我们更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溯源研究。所以学理研究不能只关注传统文化一个方面,而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学理基点,古今相通,中外交融,博采众长,散发时代气息。

(三)运用最新成果,进行创新研究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之中,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守正,基于此更要创新。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但是我们运用新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学理性研究的文章还不多。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充分发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可以从总体上,也可以从某个点突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性研究,使其学理研究更具时代性和民族性。

(四)拓宽视野,进行国别比较研究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研究他国价值观可以为自己汲取营养,又可规避他国的不善之处。对价值观的比较研究要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多维度的研究。在同国外价值观的比较研究中,不单单是立足发达国家,也要看发展中国家,从多重角度来探讨国外核心价值观。每个国家的历史发展和形成基础不同,因而核心价值观各异,各国都积极采取适合自己国情的核心价值观。因而,我们的比较研究不仅仅是纯理论的研究,更是要视野广阔,兼容并包,借鉴国外的经验以及避免他们的教训,积极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为我所用。

结 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研究,旨在为其践行打下理论的基石,但是学理研究也是离不开实践的。因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理研究的成果运用到实践当中,通过实践来发展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性,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经过这样循环往复的螺旋式上升,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得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猜你喜欢
学理层面马克思主义
Plasma-assisted ammonia synthesis in a packed-bed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reactor:roles of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packing materials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双回单训释教学新法的学理依据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西汉道义观的学理形成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