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素霞 任冰心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 (陕西省宝鸡市 721000)
2500 年前的先贤燕子,首开秦地设馆教学先河,可谓功垂千古启智慧,泽及万世发蒙童,为历代帝王和人民所尊崇。燕伋“三次赴鲁”学习,更是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他一生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望和追求。古代先贤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以及求知的过程中展现出的韧性对当代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学习意义,值得在大学生中广泛的推广和学习。宝鸡文理学院地处陕西省宝鸡市,有着天然的历史和人文环境优势,应依托宝鸡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进一步挖掘区域文化优势,汲取周秦文化精华,充分发扬传统文化精神,推动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优良的学风文化建设。本文以优秀传统文化和燕伋精神为突破口,旨在使大学生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来加强学风建设。
燕伋(公元前541 年-476 年),字思,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渔阳(今宝鸡市千阳县水沟镇燕家山)人。燕伋从小就胸怀大志,意志坚定,为了能追随尊师孔子学习知识再苦再难也在所不辞,所以他能克服重重困难,一路向东,经雍城(凤翔)、西岐(岐山)、镐京(咸阳)、下邽(渭南)、潼关、函谷关(灵宝)、洛邑(洛阳)、兰封(兰考)、陶邑(定陶),最后到达曲阜杏坛。近四千里的长路,燕伋步行了将近两个月,饱经苦难却从不抱怨。他一生尊师重道,十八年教书育人,传播儒家思想,衣襟掬土筑高台望鲁,思念恩师,终成“燕伋望鲁台”,其精神为世人广为称颂,是一笔浓墨重彩的儒家文化,是我国近千年来文化历史积淀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当代大学生应虚心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锻造自己,严于律己,志存高远,于己不负青春韶华,于家不负父母期盼,于国家不负民族重任。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学风建设的力度与高校发展的速度不成正比。部分大学生进入高校以后学习和生活情况不理想,蹉跎岁月,失去青春本该有的活力、朝气和探索精神,本文通过访谈法,分别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10 名同学,共计40 位同学进行深入交流,分析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学习情况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在大学期间缺少学习目标、学习动机不纯、学习态度消极、缺乏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能力等原因。
学习目标是指人通过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动机,是学生前进的方向。通过调查发现,主要是大一大二的学生缺失学习目标的现象比较突出。我国绝大部分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都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中成长,考上好的大学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目的,学生的学习受到老师和父母严格的管束,大部分老师和家长不和孩子探讨学习兴趣和爱好,一味的督促孩子只向考试分数看齐,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能在升入大学以后适时地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缺失。
学习动机是学习者获取知识、形成高尚品格的重要因素,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中的核心”。通过调查发现,大三大四的学生学习主要是为了将来的工作考试或者是研究生考试。当今社会利己主义盛行,娱乐明星充斥在各种网络媒体,动辄上亿的逃税漏税,数目惊人,冲击着学生的思想,学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耳濡目染,或多或少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学习动机不纯粹,学习是为了获得奖学金、是为了顺利毕业或者是找工作等,并没有把学习这件事内化成自身内在的品质,只以现实的功利性作为学习的目的,从而导致学习风气十分浮躁。
学习态度消极或者积极,主要是由学生在学习认知的基础之上,建立学习判断、强化学习情感、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意志的过程中形成的。通过调查发现,60%的大一大二学生不愿上早晚自习,50%的大学生不愿意阅读老师推荐的课外书籍,更有部分大学生学习上经常应付老师、应付作业、应付考试,不能很好地利用大学学习环境积极主动地学习,存在厌学现象,经常逃课,更有学生为应付老师课堂考勤,而请其他同学代课的现象。
学生进行科学的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能够极大的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通过调查发现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在自我管理上普遍存在着自控力薄弱,学习的意志力较差问题,突出的表现是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在时间管理上存在着时间规划不合理和学习习惯差问题,突出的表现是将过多的课余时间用来追剧和网购等。
大学生之所以出现以上学风问题,主要是如下原因:一是学生个体价值观影响,部分学生在专业选择和学习上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态度,就业热门专业出现扎堆报名现象,就业冷门专业则反之;在学习上以资格证考试、考研和考公等考试作为学习目标,人文和科学知识学习意识不强,学习的涉猎面比较狭窄。二是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氛围、父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部分家长由于工作等原因对子女的教育与管理主要放在对其经济支持上,很少与孩子进行思想沟通,导致部分大学生过分追求物质享乐,学习兴趣不浓厚,缺乏进取精神。三是校园环境的影响,校园管理方面,行政部门校风建设的意识淡化,一味追求“管”学生,而不是设法引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教师方面,部分教师教书育人的理想信念淡化,责任心、使命感减少,重科研轻教学,重利益轻奉献,上课随意应付,不关注学生学习和成长,缺乏教书育人精神。四是社会环境的影响,5G 科技技术逐渐应用在社会的各个产业,世界被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高度发展的网络化社会为大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和学习风险带来挑战,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大学生在拥有更多选择的同时也更容易变得迷茫;另外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人才市场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内卷”也越来越严重,部分大学生陷入学历贬值的焦虑中,无法静心学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把高校学风问题作为重点予以突出强调。《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指出“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建和传承的物质精神成果,各高校应充分依托地理优势和人文环境优势,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精神育人价值,宝鸡文理学院地处宝鸡市,是先贤燕伋故乡所在之地,在学校宣扬燕伋精神有天然优势。学校应该把握燕伋的勤苦求知精神、尊师重教精神、和教书育人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奋力谱写新时代学校发展新篇章,努力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燕伋从小就胸怀大志,意志坚定,为了追求知识再苦再难也在所不辞,他三次赴鲁求学,每一次都是长途跋涉,历尽艰辛却从不抱怨,燕伋勤苦求知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的精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不仅是几千年的文明积淀,更融入到了每个中华儿女血液当中,是点燃当代大学生求知精神的重要理论来源和价值向导。宝鸡文理学院应依托燕伋勤苦求知精神,大力弘扬儒家思想精粹,结合时代特征和实际情况,重建现代优良学风体系,塑造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大学精神,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需要学校提供适宜的学习条件。首先,教学科可以依据实际情况,适当的提高国学教育的课时和学分,引起学生对国学教育的重视,从制度上提供支持和保障;其次,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当今世界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文化也更加多元性,如果不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那么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就会变得越来越狭小;最后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应注意将传统文化的内容与现代文化传播形式进行结合,传统文化有其语言形式的特殊性,对现代的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注意使用大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传播,设计一些有趣的环节,应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方式。
燕伋赴鲁师从孔子10 年,精通六艺,学富五车,族人认为燕伋应该入仕,但他一心想让更多的人读书、识字、睁眼、明理,因此创办了渔阳塾坛,树立了学而优则教的典范。宝鸡文理学院是一所优秀的师范类院校,教育愿景与燕伋教书育人精神高度契合。学校应充分挖掘燕伋教书育人精神,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为大学生优秀学风建设提供环境保障。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学校行政部门牵头联合学生会和教师委员会在校园中举办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在这些文化活动之中,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自主的思考和探索,把先贤精神内化成学生自身的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涵养学生未来的职业修养。第二,树立先进的榜样,用榜样的模范作用对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形成有效的引领。可以从科研、教学和师德等不同的评价方面选出本校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作为榜样,并加强对优秀教师的宣传、邀请优秀教师给大学生开展讲座等方式来激发大学生的教育情怀。第三,建立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代,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生活都跟网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校园网络氛围已然成为学校文化氛围的一部分,学校应重视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给与足够的资金和技术保障,首先保障学生正常的课堂学习,其次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网络中也能够得到优秀文化的浸润。
燕伋在与学生的告别会上,听到一个同学弹奏演唱的《别渔阳》,让燕伋思绪万千,勾起了他对老师孔子的深深思念。情到至极处,便是有法时,燕伋开始衣襟兜土铸“望鲁台”以表达他对恩师的思念,从此坚持一人筑台,每天早晚各一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了长达10 年之久,也为后人树起了尊师的最高标杆,被称为“尊师重道”第一人。宝鸡文理学院的大部分学子在将来也是为人师,更应从校园开始树立起尊师重道的典范,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决定大学生要“走什么样的路、做什么样的人、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发扬燕伋尊师重道精神,首先,应从教师自身做起,发扬尊师重道精神。在学校,教师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教授者,也是学生提升思想境界的引领者,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和平时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自己的做事风格和人格魅力等都在陶冶着学生的思想,教师的教风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因此学校应注意以教风带领学风建康发展;其次,辅导员应做好学风建设的辅助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下,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倾注的心力较多,因此跟学生的关系比较密切,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和一言一行对学生有重要影响,辅导员应注意做好表率作用,保持积极、健康和乐观的心态,才能传递给学生更多的信心。最后,学校应建立协同一致学风建设管理体系。各行政部门做好有序的协调合作,从新生入学到学生毕业全过程全方位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在大学学习的起始端树立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在毕业前进行就业指导,并注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齐心协力助力大学生学风建设。
总之,依托地方特色历史和人文环境,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高校优良学风的建设。在高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优良学风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项目,不能一蹴而就,建设高校优良学风任重而道远,每一位宝文理人都应不负青春、不负韶华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