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欣 郑仁思 徐子怡
咸阳师范学院设计学院
人类通过影像来记录生活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朝代的不断更替,雕刻及绘画这种简单直观的记事手法就此诞生。我国商周时期的代表性工艺品为青铜器,汉代时期为石陶,唐朝时期为雕塑,经过一系列的考证与比较,这几个时期的艺术风格与安塞剪纸存在相似性。由此可见,它们彼此之间还保留了一份传承与延续。
我国安塞县富有“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其剪纸艺术之精湛响誉全国。1919年,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在鲁迅等有识之士的大力倡导下,我国民俗学得到了初步的建立。他们深入民间,对各种文学资料进行了广泛的搜集,与此同时也对民间美术作品进行了全面的收录,“剪纸”就在其中。
20世纪30年代,民间剪纸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在老艺术家陈志农的带领下拉开帷幕,其通过速写及剪影等形式向人们展示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例如,老北京的串街小贩、热闹非凡的集市庙会等。
到了40年代,剪纸题材逐渐转向现实生活。毛主席也曾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这样的文艺方针。自此以后,陈叔亮和力群等艺术家都纷纷投入剪纸技艺的学习中,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对民间剪纸展开了全面的搜集与整理,一批新型剪纸应运而生。这些作品对民间的传统样式进行了传承,同时还添加了抗日战争及边区建设等新元素。剪纸的革新全面推动了群众性剪纸的创作及发展,传统民间剪纸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延安地区的剪纸工艺为中国剪纸打开了崭新的大门。
80年代起,安塞剪纸已不再单单是日用品,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化,已经成为独立的民间艺术品,吸引了国内外人士的注意。其还被赋予了“地上文物”及“文化活化石”的称号。经过长期的整理与制作,目前藏于上海美术馆及中国美术馆的剪纸作品已经超过一千幅。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延安人民的怀念》,这是一幅大型的现代剪纸,现收藏于毛主席纪念馆中。
根据作用及内容的不同,安塞剪纸可以被划分成以下四种类型:第一类是为了美化环境,尤其用于春节期间;第二类是为了烘托喜庆氛围,尤其用于布置婚房;第三类是为了装饰点缀,多用于宗教礼仪活动;第四类是手工艺品样底。
随着非遗的不断发展,非遗传承人也通过各种独特的方式对文化进行了有效的创新与推动,从前的剪纸艺术家更倾向于展现自然,创作的时候较为随性,尚未形成特定的章法及规律。尽管如此,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后,依然出现了令人赏心悦目的佳作。我们能够看出,创作者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与自然融合起来,并未受制于固定的框架之中。因此,这样的安塞剪纸才能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质朴的美感。一方面,传统剪纸的简练与朴素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另一方面,与当代人对艺术的审美相适应,由此更能体现出它的宝贵与难得。俘获现代人的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让年轻人对剪纸艺术产生好奇心,并将其发展成自身的兴趣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剪纸技巧本身没有太大的难度,难的是不断地推陈出新。要想确保该门艺术的持续发展,就要对剪纸内容进行不断的改良。艺术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然也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机械化对手工剪纸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此外,安塞剪纸传承人普遍进入高龄阶段,也对该门艺术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这就需要年轻人快速掌握该门技术,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创新,使其得以在新时代中继续延存。
针对安塞剪纸进行系统的研究,可以让当代设计者更好地感受到传统民间艺术精神之博大,从而得到有效的引导。无论是何种新潮的艺术,其骨子里都会透露出传统美学的基因,这是由文化的延续性决定的,当然也包括图形设计。因此,新时代的设计者要将传统贯彻于心,将创新作为发展的宗旨,除了对安塞剪纸进行全面的研究以外,更要对其深层次的内涵及美学精神进行良好的认识,从而推动现代图形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陕西安塞剪纸具有鲜明的特色,不仅具有丰富的题材,而且在造型及用途方面也十分多样,代表性极强。同时,安塞剪纸的形式也极其多样化,可以在生活中作为装饰品来使用,也可以在各种宗教仪式中应用。据了解,安塞剪纸象征着喜庆,尤其在节日和婚嫁中使用居多。在农村比较常见的“老虎鞋”等,都参考了剪纸的样底。
所谓视觉传达设计实际上指的就是平面设计,其被归于二维空间领域。近年来,其向三维立体空间发展的势头也越来越显著。平面设计的基本元素主要包括符号及图案。安塞剪纸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拓宽设计者的想象空间,从而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与理解安塞剪纸。为了使剪纸作品更加鲜活,传承人在视觉、造型及构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创新,然而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新时代的设计师在对前人经验进行总结与应用的同时,更要注重二次创作,尤其要尽可能多地利用现代设计手法和理念,使该门艺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体现出绝对的稳定性与延续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剪纸艺术在美术造型形式方面极其多样,其较为直接地展现了广大群众对世间万物的认知。
就文化价值而言,无论是内容还是造型都不可或缺,通过造型,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更为深入地传播内容;通过内容,可以为造型赋予深刻的含义。我们在欣赏传统民间剪纸艺术所呈现出来的美感时,更要将目光放在创作者的精神世界上,通过对其作品的研究,了解创作者的生活及内心状态,从而更好地掌握时代变化。
1.对安塞剪纸艺术的保护现状
时代在发展,剪纸工艺也在不断改良,现有的剪纸不仅种类繁杂,造型更为华丽。安塞剪纸艺术的创新也清晰可见,除了以往的花鸟鱼虫等,融入了更多的现代设计元素,彰显了创新意识。在婚庆及寿宴等场合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做工精致的装裱剪纸。此外,酒店及娱乐场所为了凸显民族文化气息,也对剪纸作品进行了巧妙的应用。
近年来,安塞县全面关注民间艺术的探索梳理工作,民间美术创作展的频率及规模也极其可观。基于这样的氛围,大量优秀剪纸艺术家也不断涌现出来,例如王西安、侯雪昭等。该地区在2005年的时候举办了盛大的剪纸比赛,这对剪纸艺术家来说是一个良好的机遇,对剪纸艺术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安塞剪纸艺术的盛名流传已久,为了配合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民间艺术旅游景点也得到了良好的布置,以旅游业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化创新产品上都出现了精美的安塞剪纸,这良好地带动了产品的销售,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当地剪纸艺术的名气。
2.安塞剪纸艺术的传承现状
从本质上来看,剪纸属于工艺品而非必用品。现如今,传统民间艺术存在多方面的发展障碍,尤其是剪纸,本身就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剪刀,不仅难度较大,而且工作效率很低,难以达到批量生产。生活在偏远地区的人们,往往将剪纸视为装点生活的手工艺品,市场竞争意识比较薄弱,完全依靠政府及创作者很难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此外,剪纸艺人对产权知识的了解也非常浅显,更不用说知识产权及品牌保护,他们的作品往往有被抄袭的风险。再多新鲜的创意都会在顷刻之间成为相似的重复,原创艺人的知识产权被随意践踏。
我国针对民间传统文化遗产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但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其所关联的范围及内容也相对较小。
3.传承与保护安塞剪纸的对策
在安塞剪纸作品当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抓髻娃娃”元素。近年来的剪纸作品除了对该元素的继承以外,还添加了许多具有现代气息的新鲜元素,其与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越来越吻合。由此可见,要想使安塞剪纸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保护,就要采取与之相匹配的良策。
首先,在产品开发上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站在不同的角度审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从而增强剪纸艺术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如可以将其体现在动漫及故事书上。
其次,要对安塞剪纸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提高名气。尤其是当地的旅游业,可以借此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及美食等展现出来,从而为剪纸艺术搭建一个良好的舞台。此外,还可以借助当代多媒体手段,利用手机与互联网等使其得到更好的传达。对于盗版及抄袭等行为要严加管控,从而使民间剪纸艺术得到良好的保护。
最后,要重视剪纸艺术接班人的培养。尤其是身怀技艺的人,要使其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奖励。对于理解本土文化及深谙市场经济之道的手工艺人,更要多加鼓励,让他们发挥良好的带头作用。
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对精神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对于广大群众来说,美化环境与生活成了新时尚,欣赏艺术也变成了当今时代的新口味。愿意主动去博物馆及艺术馆参观的人也越来越多,可以看出,人们的文化素质也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无论是追求还是需求都得到了同步的增长。人们对于高雅的题材及精良的制作有着狂热的追求,剪纸可以更加突显使用者的品位。基于这样的需求,剪纸艺术家也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全方位的改良,不仅更加精致,也会更为细腻。尤其在主题的展现方面,更加全面与直接。此外,在选取材料时,也会倾向于更加高档的材质,从而为爱好者竞相收藏做好铺垫。剪纸艺人之所以要不断推陈出新,就是为了让作品与当代潮流及大众审美相适应。因而在创新的过程中,除了要遵循剪纸本身的规律以外,还要进一步深入剪纸艺人的生活当中,从而更好地体验善与美。
现代剪纸的鲜明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剪纸艺术所包含的质朴与敦厚,二是独特的艺术魅力。当前,人们对“返璞归真”的崇尚度越来越高,民族与世界之间的联系也越发紧密。剪纸艺人利用一把剪刀裁出了各式各样的形状,通过虚实对比的手法强调其中的内涵,从而较好地反映出人们的生活场景及内心愿望。这种艺术形式非常简单,制作也比较容易,无论在传播方面还是容纳方面都具有强大的优势。剪纸的纯朴与人们对美的需求正好契合。首先,剪纸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其次,剪纸在民风民俗方面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当今时代最大的特征就是信息化,发达的通信技术使各个流派及区域之间得到了有效的交流与互补,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剪纸艺术的发展。此外,随着通信工具的发展,人们对不断更新的艺术作品能够更有效地掌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欣赏水平。总而言之,创新必须建立在传统之上,“剪纸”因其非物质文化的特性,除了需要得到良好的传承以外,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与发展。因此,作品始终要将传统视为基础,对其优点进行彻底的保护,同时再进行全方位的创新与提升。唯有如此,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满足大众的需求。我们相信,经过艺术家及民俗学家等的不懈努力,未来必然会留给年轻传承人一份珍贵的资料。
未来,我们要致力于中国剪纸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的有机融合。整体来讲,就是要做到承前启后、兼容并蓄。要想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发扬,必须要与世界共行,由此设计出来的作品才符合大众审美,不受形式的限制,站在客观的角度将东方韵味体现出来。然而,在设计的时候,并不需要一味地寻找传统元素,否则就会给人们强加一种思想,设计仅仅是传统元素与文字的结合。在寻找素材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深入当前的生活,再结合传统的韵味及精神,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将潜在的意图表达出来。如此,才可以从本质上将剪纸的文化魅力及艺术精神传达给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