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清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有关,又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不同。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课程目标;第二是课堂教学目标;第三是教育目标,这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互动目标,它是对课程目标的分解和细化。当每一个课堂教学目标完成后,课程需要关注的主要目标也就自然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比课程目标更具体,是课程目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从而选择教学内容,确定要达到的教学效果。人们通常说的教学目标,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指的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常常被人们简称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立足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因此,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 要处理好多元维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乐学”,这三个维度是一体的,是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它们相互依赖、互相促进,缺一不可。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只有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缺乏任何一维度的教学都会使学生的发展受损。因此,教师在提出和设计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处理好各維度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有机地创设学习情境来整合这三个维度,从而全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案例一:小学信息技术《初识物联网》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通过刚才的体验我们发现,物联网就是物体和物体通过某些设备按照协议相连接并且交换信息,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下面我们来看几张图(出示公交刷卡、智能楼道灯、GPS导航图)。谁来说说GPS导航有什么用?
生:通过与卫星定位系统展开信息交互,为我们指明前行的方向。
师:看来,物联网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关注一个非常令人揪心的话题——“马航失踪”,想一想,通过物联网我们能为它做些什么?
生:我们可以通过对黑匣子的定位来找到它,了解飞机失事的真相。
师:希望同学们的关注能给马航带去好运,让他们早日回来。
在本案例中,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将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有机整合起来,在达成“学生对物联网有初步认识”这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探究物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物联网在“马航问题”中的作用,进而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这种设计使得三个维度目标紧密相连,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 要明确学生是达成目标的主体
以核心素养发展为指向来设计教学目标,就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以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明确告诉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方式学”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投入课堂学习。
案例二:小学信息技术《快乐的小猫》一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舞台的属性;②学会用“移动”“面向”“平滑移动”等动作命令对演员进行定位移动。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对舞台属性有基本认识。②采用任务驱动法,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会使用“平滑移动”“移到”“面向”等动作命令对演员进行定位移动。③通过拓展提高题,即改编游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使用不同的方法控制角色定位移动。④运用流程图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逐步形成编程的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以创设情境、制作动画、创作游戏、发布作品的流程组织教学,让学生体会运用可视化编程创作作品的乐趣。②通过难度递进的学习任务设计,使学生逐步感受到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以此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可视化编程的兴趣。
在上述案例中,教学目标“运用流程图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逐步形成编程的思维方式”的设定,看似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其实不然。教学目标中的“培养学生”“采用……使学生”“通过……激发学生”“通过……帮助学生”这些词汇所体现的教学主体都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教学目标主体错位是设定教学目标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很多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没有把目标的达成落实到学生身上,没有站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角度,更是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
● 要做好学生学习任务的分析
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教学目标要求达到的学习效果是可以预期的,是可实现的,同时也是可检测的。因此,以核心素养发展为指向设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就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分析,从而提出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分析其在一个学习单元中的地位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特点、课型特点等因素,对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制订出切合实际的合理的目标。
案例三:小学信息技术《画线》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掌握打开文件的方法和“直线”工具的运用技巧;②学会用曲线工具画三种不同的曲线(一个弯的曲线、两个弯的曲线、封闭曲线);③有效使用画线工具,补充完成绘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自主尝试,体验画线工具的控制技巧;②尝试在画图软件中,综合运用直线、曲线和其他工具,补充完成绘画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能大胆尝试,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运用工具的方法,并能将学习的知识技能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②在画图中感受美,用工具表现美。
在上述案例中,执教者所设定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任务明确。然而,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很多教师会遵循惯性思维,过去怎么做,现在还是怎么做,他们很少从教材编写体例、单元设置、本节课在单元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在单元中所承担的基本任务等角度思考教学目标的选择与设定,有的教师甚至是照搬教学参考书上的目标内容,没有思考自己的课堂以及面对的学生。
总之,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综合考虑课标、教材、学生与资源等因素,确定适合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教学目标,以此为前提来选择教学内容,从而确保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389050190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