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静怡
网络素养指儿童青少年网络生存与发展的综合能力,我国虽尚未形成权威的中小学生网络素养要素体系和评价标准,但网络素养及评价研究却受众多学者及一线教师的关注。在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如何通过课堂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网络的技术、生成文明使用网络的素养,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成为现实问题。下面,笔者以《网络文明小公民》一课为例,以杜威现实主义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从课堂生成过程及结果角度展开论述。
● 小学生网络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学生网络使用的情况,笔者根据调查数据制订了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探究,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具有知识衔接性的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198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存在以下三大问题。
1.认知与实践不统一
多数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时遇到过系统问题、病毒攻击导致的计算机运行缓慢、不雅弹窗广告、诈骗信息等情况,但是在面对诸多问题时,学生并无应对之策。归根结底,这是学生学习到的关于网络的基础知识与实践应用不统一导致,通过课堂学生也许了解了什么是病毒、它的特点是什么、防治病毒的方法以及如何拦截弹窗广告、辨别信息等,但是并未真正习得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方法。
2.工具性和人文性不统一
网络作为现代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工具性不言而喻,但人们常会忽略其人文性,网络人文性的体现在于使用网络的主体。首先,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使用网络的方式单一,使用计算机、应用网络的方式局限于娱乐。其次,学生在使用网络时习惯不好,没有节制,无法做到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绿色上网。
3.教材呈现与应用需求不统一
网络是个虚拟世界,信息丰富多彩,而教材上呈现的知识是基础的,学生未能在基础知识上进行个性化的拓展,即未能以学习为中心主动生成灵活应对使用网络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能力。
● 教育即生活:以现实问题触发课堂生成
1.网络素养在课堂中生成的意义
小学阶段网络课堂的生成对学生未来能否文明、科学、安全地使用网络至关重要,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在课堂氛围中感知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例如,《网络文明小公民》一课通过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小公民的责任意识,明确作为网络世界的公民也需要遵守其相关的秩序,维护网络安全,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2.联系生活实际的先行组织者的选择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但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例如,《网络文明小公民》一课的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的选择更需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更直接、快速、感同身受地置身于网络环境中,如教师播放李佳琦直播卖口红的短视频,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两个问题:视频主播是谁?他是通过什么形式售卖商品的?电商、网购是学生较为常用且易于激发学习兴趣的与网络有关的生活素材,作为先行組织者导入,能让教学融合生活。
3.回归生活应用的网络信息的甄选
在学生通过呈现的先行组织者直观地感知到网络后,再引导学生感知网络的发展在给生活方式、产业链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隐患。教师可用广州一消费者在直播购物时点开了网络不法分子在手机上显示的抽奖界面,输入自己的真实信息中了“钓鱼病毒”,被骗走了支付的钱这一话题导入课题:我们如何维护网络文明?
● 教育即经验:以学科知识促进素养提升
1.学生、知识、社会相统一
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知识,在社会中获取经验,两者并非背道而驰,而是殊途同归,学生获取的知识最终要在社会中实现其价值。杜威实用主义教学理论的“做中学”其内涵之一就是学生、知识、社会相统一,这样的统一性如何利用课堂达成呢?笔者在《网络文明小公民》一课做了如下尝试:《网络文明小公民》一课教学内容分为网络安全和网络文明两部分,其中网络安全从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与防治展开,网络文明部分是从多角度探究健康上网的方法呈现。
什么是病毒?它有什么特点?教师可以展示符合时代特点的典型病毒,如钓鱼病毒,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了解钓鱼病毒,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病毒,并选择一种计算机病毒向大家介绍,说明什么是计算机病毒以及它与生物病毒有何异同。然后整合搜集到的有关计算机病毒的信息,在学习单上以图片或文字等形式呈现,再说一说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的网络途径和资源,使其获取更多有关计算机病毒的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跳出课本的局限。学生也能够自主地调查、阅读、整合信息,从实例中了解病毒的特征。
2.活动设置与学科课程相统一
信息技术的课堂活动设置是可以根据内容自由调整形式的,如“钓鱼病毒”是通过网络传播的,教师可要求学生小组分工合作,通过自主学习书本、上网等途径了解病毒的不同传播途径并进行汇报;或者上网搜索它的破坏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记录在学习单上;或者自主上网探索、小组合作讨论,在“查一查”“说一说”“记一记”中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传播途径。但是,活动环节的设置要与学科课程相统一,根据课程内容调整重点方法的使用和辅助方法的搭配。
例如,在《下载和播放音视频文件》《收集和共享信息》等课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选择先确定主题,把下载和收集的学习任务放在课前,在课上交流音视频文件的来源、格式、播放方式等,这样不仅能实现生生、师生、师生和社会信息的共享,而且可以拓展到学科与学科、国家与国家间的信息共享。
3.网络素养生成与信息技术使用相统一
学生的网络素养其实是在信息技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中酝酿生成,信息技术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使用工具,学会文明使用这一工具,网络素养便在悄然生成。
在使用计算机时学生会发现计算机软件安装、升级等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要教给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他们解决,如对已知病毒可以使用360杀毒软件等查杀,对未知病毒,采取防御方法如安装360安全卫士等防御病毒。在这一过程中,网络素养生成与信息技术工具使用就实现了统一。
● 教育即生长:以因材施教达成学用相长
1.课堂重构,感知网络环境
《网络文明小公民》一课的教学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而是把文明上网放在社会大环境中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形成保护计算机、维护网络生态文明的意识。《网络文明小公民》一课的教学设计通过“做个小主播”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身临其境地去感受网络环境,通过趣味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将文明上网的行动贯彻到每一次计算机及网络的使用中去。
因此,在学生初期接触计算机及网络时,教师便应以身作则,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引导学生规范、文明地使用网络去做有利于身心健康、社会进步的事情。
2.因材施教,个性化的网络学习
由于家庭环境、硬件设备、个人兴趣等多样因素的差异,三年级学生接触网络的程度因人而异,所以在对《网络文明小公民》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因材施教,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例如,针对有哪些计算机病毒、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如何针对性进行防治等问题,教师可给出实例,并让学生通过网络调查、小组合作、小结汇报等形式学习与网络安全相关的基础知识。个性化的网络学习生成的知识会更加多角度、多层次、多内容,学生使用探究讨论的方式代替死记硬背,不仅让课堂有过程,更让网络素养根植于心。
3.学习中心,主动生成的网络素养
在两年的学习周期完成后,笔者对已升入五年级的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反馈,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有困难时会使用网络调查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筛选有效信息进行记录,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利用百度进行搜索。在家庭网络使用的时间分配上也更加科学合理,学生会记下同学、教师提及的自己想要深入探究的话题或者知识点然后回家上网了解。
● 结语
中小学网络素养评价指标与其构成要素可划分为三个一级指标:网络意识与认知、网络适应与发展和网络参与与互动。
网络意识与认知维度主要考察中小学生对网络文化的价值认同程度、对网络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网络重要性及两面性的认识,该维度包括两个二级指标:价值认同和网络知识与认知。
网络适应与发展维度主要考察中小学生的网络使用技能以及在上网过程中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该维度包括三个二级指标:网络技能、网络自我管理和网络自主学习。
网络参与与互动维度主要考察中小学生的上网行为规范、健康网络交往以及安全上网能力,该维度包括3个二级指标:网络规范、网络交往和自我保护。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道德观逐渐由他律走向自律,其价值观念也处于形成阶段,对价值观的理解很浅显,基本处于一个简单的道德理解层次,他们对深层次的内涵还无法真正理解。因此,网络素養的生成需要采用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自主体验学习过程,自己进行网络相关知识的体系建构,从而实现创造性的思考和活动。
网络文明相关的知识庞杂多样,让学生自主体验学习过程并不是让学生孤立地推进学习,而是在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中自主地调控学习过程。学生通过倾听他人的观点并将其内化,自然而然拓宽了认知广度。这种维度上的网络素养的生成才是主动的、有意义的。
358550190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