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阅读

2022-03-17 03:45
飞碟探索 2022年5期
关键词:阿塔卡马传粉外星

寻找外星文明?没有星际飞船的流浪外星人考虑一下

天文学家在行星系中寻找地外文明已经60年了,至今一无所获。伊琳娜·罗曼诺夫斯卡娅在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国际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提出,如果将那些在星际间迁徙的地外文明也纳入搜索范围,成功的概率可能会高一点。

比如,一些外星文明在面临生存威胁时,可能会选择搭乘那些自由漂浮的行星,离开自己的母行星系统。当然,他们也可能仅利用自由飘浮的行星送出自己的生物或后生物物種,以调查星际空间、恒星和行星系统,或者在几个行星系统中建立定居点,以保护和扩展他们的文明。甚至在面临本土生存威胁之前,就早早进行这一布局。

那么,为什么这种外星文明乘坐的是飘浮行星,而不是星际飞船呢?我们有理由相信,自由飘浮的行星可以为从事星际旅行的大量人口提供空间和资源,并使他们免受空间辐射的威胁;而从技术上讲,再大的星际飞船,可能也无法提供同样的服务。至于乘坐自由飘浮行星的细节,研究者给出了自己的假设:

首先,外星人哪里来的自由飘浮的行星?那可能是偶然穿越其母行星系统的自由行星,或者是其母星系中被垂死恒星抛出的类似行星的物体,也可能是他们使用推进系统和重力辅助的方法,将其母星系中的赛德娜型(一类位于恒星系最外围、拥有椭圆形公转轨道的小天体)奥尔特云天体(指位于恒星系最外围的黑暗寒冷的小天体带)转换为自由飘浮的行星。

其次,外星人如何在小行星上生存?这些自由飘浮的行星都远离恒星,无法获取更多的恒星能量,因此可以推断,外星文明利用了可控核聚变能源,栖息在行星的地下或海洋中。这也意味着,接下来他们可能定居到行星系统中的任何一片海洋里。由于引力和大气层条件有限,这些飘浮小行星并不能永久维持自己的海洋系统,因此,这种外星文明还会在行星系统中持续探索新的移居机会。

最后,外星人如何移居到新行星上?当这种外星文明来到一个新的行星系统,他们可以从自由飘浮的行星转移到行星系统最外围的某个奥尔特云天体上,等待这些天体沿着公转轨道将他们带向星系内部,并最终到达星系中的主要行星。或者,就直接等待新的行星系统捕获他们的“行星飞船”。

这一切听上去十分合理。罗曼诺夫斯卡娅建议,寻找这样的外星流浪者,应该成为我们搜索宇宙中智慧生命工作的一部分。如果天文学家探测到一颗飘浮行星上产生的技术特征,却没有关注这颗行星本身,他们可能会误解这一技术特征的起源。比如1977年8月15日,天文学家探测到的著名的“WOW!”信号。46年后,科学家仍在为其为何迄今只被检测到一次给出各种假设。根据罗曼诺夫斯卡娅的说法,“WOW!”信号说不定就来自一颗载着流浪外星人的自由飘浮的行星,它们从被检测到的下一刻就离开了检测范围,自然无法再被发现。

那么,这样的流浪外星人是否造访过地球呢?罗曼诺夫斯卡娅认为,在过去的数十亿年里,他们来到人类恒星系附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这不妨碍我们继续想象,此时此刻,在距离地球数百光年或更近的太空中,正有很多迁徙的外星智能生物,乘坐着自由飘浮的行星,寻找他们的新家园。

气候变化使许多世界遗产地面临严重威胁

在过去几年里,世界上许多地方都遭受了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极端干旱、洪水、野火和热浪的破坏。这些变化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天气,还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上的许多世界上最宝贵的遗址构成了威胁。

2022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 通过50周年,目前该公约已有19 4个缔约成员,167个国家的1154处遗址因其文化和(或)自然价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最成功的国际公约之一,为保护人类共同的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气候变化使越来越多的世界遗产地面临严重威胁。2022年7月中下旬开始,持续近一个月的暴雨侵袭也门多地,萨那古城的境况越发不容乐观。萨那古城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成为也门首都的象征。千百年来,古城的房屋一直由当地人维护、翻修和重建。他们始终延续采用最古老的工艺,使古城的面貌得以千年不变,美丽的红砖外墙装饰着白色石膏制成的华丽图案,令人印象深刻。1986年,萨那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然而如今,战争中的萨那古城又遭受暴雨袭击,加之维护经费缺乏,萨那古城危在旦夕。

在欧洲,持久而望不到头的干旱致使欧洲最重要的湿地之一,西班牙多纳纳国家公园的湿地几乎完全干涸。它是西班牙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以物种多样性著称,内部有独特的环礁湖、沼泽、沙丘、丛林地和灌木地带等,生活着数种濒危鸟类,1994 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于连年干旱和“过度开发”等原因,目前,这里的所有水体都已消失。

在西非,受到气候变迁的影响,毛里塔尼亚国内的沙漠化越来越严重,甚至连该国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千年古都欣盖提,也因该地区11年来从未降雨,面临灭亡危机。在过去的100年中,因过度砍伐和气候变迁,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面积扩大了约10%。当地居民悲观地表示,若再不阻止沙漠化,这座古都迟早都会因此消亡。其实早在2007年时,包含毛里塔尼亚在内的邻近11国,就曾制订计划,目标是在30年内建造长约8000公里的树林,形成“巨型绿墙”来阻止沙漠的扩张,并期望未来能恢复超过1亿公顷(即100万平方公里)的植被区。然而这项计划因缺乏资金及管理不善等问题,进度只达成了约20%。对此,毛里塔尼亚当局呼吁,希望国际社会能给予他们更多援助。

与气候相关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正在增加,这样的影响是累积的,有些影响在世界实现净零排放后还可能持续几个世纪。气候变化如同一个威胁倍增器,加剧了现有的威胁,以越来越复杂的方式对地点产生影响,并需要动用更多资源来进行管理和适应。希望全世界都能正视气候变化问题,也希望人类始终拥有保护自己珍贵遗产的能力。

世界最干燥沙漠中出现壮观花海隐藏着人眼看不到的秘密

在南美洲的西海岸,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之间,有一片绵延约1000公里的沙漠——阿塔卡马沙漠。这里沿海,却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作用,成为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但这里并非不毛之地,而是生長着许多该地区特有的植物。在9-11月中旬,每隔5~10年,这里就会出现自然世界最壮观的景象之一——Desierto Florido(直译为“盛开的沙漠”)。2022年早些时候,阿塔卡马北部迎来罕见大雨,之后无数种子从干旱中苏醒,再现了沙漠繁花盛放的壮观景象。Desierto Florido 经常引起全球媒体关注,也牵动着科学家探究的目光。

来自智利拉克鲁兹农业研究所的研究员马丁内斯·哈姆斯博士思考的是:在阿塔卡马这样的极端环境中,为何这些盛开的花朵还能有如此多样的花色、形状?传粉昆虫又是如何感知这些差异的呢?他和同事在《生态学与进化前沿》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哈姆斯等人的研究以阿塔卡马沙漠中盛开的代表性花卉——Cistanthe longiscapa(石竹目水卷耳科石薇花属植物,以下简写为C.longiscapa)为例。这是一种高达20厘米的一年生植物,开着紫色、黄色、红色、粉色和白色的花朵。哈姆斯等人认为,这种色彩上的多样性,可能主要是由于甜菜碱——这些色素是石竹目植物的典型特征。甜菜素不只赋予了这些花朵鲜艳的颜色,还能帮助它们抵御干旱、抵抗盐碱——显然,这些特征在沙漠中非常有用。

再说说花朵的传粉者。阿塔卡马地区的传粉者主要是独居黄蜂、蜜蜂等膜翅目昆虫。它们的复眼通常含有3种感光受体,对紫外光、蓝色光和绿色光最为敏感。哈姆斯等人测量了110朵C.longiscapa不同颜色的花瓣对不同波长的反射、吸收和透射效果,然后获得了传粉昆虫视角的合成图像。透过昆虫的视角,他们发现,仅在C. longiscapa 这一种花中,传粉昆虫就能感知到很多人类看不到的多样性。例如,膜翅目昆虫像我们一样,很容易区分红、紫、白、黄等颜色,但它们还能进一步分辨出黄色和紫色花朵中,紫外线反射强度的不同。一些花心处,甚至生长着一种紫外线“靶心图案”,专门提示昆虫直达花蜜和花粉,而人类完全无法看见这些。

也许正是不同种类的传粉昆虫对特定花朵颜色和图案的偏好,使C.longiscapa的花朵逐渐演化出了绚丽的色彩。而这,最终可能创造出新的物种。可见,自然选择这双神秘的大手,即便在最干旱的沙漠中,都在细微处不断塑造着生命。其中还有许多奥秘,等待科学家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不断揭开。

猜你喜欢
阿塔卡马传粉外星
植物争夺传粉昆虫降低其多样性
蜜蜂巴士站
具有授粉互惠关系的非自治周期植物传粉系统的持久性
外星许愿机 10
外星许愿机6
外星许愿机5 外星许愿机
阿塔卡马海沟发现三种新鱼
会融化的鱼
地球旱极上的神奇绿洲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