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 蓓 黄素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立德树人的渠道与平台,能够充分把握教育过程与教育内容的政治性。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妇女观认为:妇女与男子同是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者,同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沃土是两性共同培育的结果,作为中国女性社会历史地位演变的重要成果,女性文化也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将妇女解放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事业,促成传统女性作为性别整体浮出历史地表,广大妇女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她们的“半边天”,女性的独特经历与感受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女性红色文化资源。女性红色文化是组成中国故事中主流叙事的重要内容,因此,以“四史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将女性红色文化资源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应有之义。
女性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经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妇女群众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并不懈奋斗创造出来的。女性红色文化中饱含女性的革命精神与厚重的女性历史文化内涵,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战史已充分证明,作为国家的一部分,女性并未被排除在战争之外。近代中国战争频发,女性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1920年代初,在中国妇女运动高涨之际,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发现并肯定长久以来被排斥在社会政治生活之外的女性力量。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妇女问题的论述,中国共产党自然而然地将女性解放与发展纳入到了无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轨道上来,形成了将妇女工作视为己任的优良传统。在民族解放与民主革命的双重背景下,党带领妇女走出家庭,参与到战争与社会生活中,广大妇女在意识形态层面从被动反抗逐渐转向主动抗争,亲身书写了一段段女性解放与女性革命的传奇故事。
从江西苏区到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环境下构建妇女解放的新模式。在艰难的革命实践中,创造性地将妇女问题植入当时的乡村地区。尤其是在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以执政为民为出发点,以妇女动员、性别教育为切入点开展了从宏观到微观的社会变革。在陕甘宁边区的妇女教育中,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创办女子义务教育,开展多元化的女子中等教育,在革命环境下发展女子高等教育,培养优秀妇女干部。为适应农村妇女家务繁重的现状,边区政府灵活多变地创新了办学方式,开展了妇女识字班、夜校、冬学等多种识字扫盲、科学生育、生活知识和生存技能方面的教育,不仅大大提升了广大妇女的文化水平,而且在提高妇女民族意识和政治觉悟的同时也进行了广泛的性别教育。
不能不说,党对妇女进行的广泛而有效的性别教育,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各革命根据地参照陕甘宁边区的经验,也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妇女运动。教育不仅使广大妇女获得了知识,从“围着锅台转”、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投身革命、参与经济生产、政治动员、文化生活和卫生教育,也推动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成功地将女性作为整体写入了中国近代历史与民主革命进程中。这是对旧式性别观念的挑战,更体现了女性的革命精神。把传统女性的个体解放糅合进国家和民族解放之中,革掉束缚她们的传统性别文化,以革命的、先进的文化重新武装自己,成功培养了一批杰出女性,塑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新女性形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女性历史文化,更生成了女性红色文化的基本符号与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
女性红色文化缺乏学理研究。当前,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视角与维度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发掘和广泛传播,但是很少从性别文化层面研究女性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忽略了其在性别教育、妇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男性主导”的传统文化意识的消极影响下,代表中国近代女性发展历程的女性红色文化在研究领域依然受到了无意识的遮蔽。革命女性整体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学术界与现实生活中缺乏应有关注,关于女性红色文化的相关研究少之又少,学理性理论挖掘严重不足。鲜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中挖掘女性红色文化的学理依据,未理清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妇女观和中国女性红色文化形成的内在逻辑与关联。中国女性红色文化的发展源头、发展脉络、社会价值等内容有待研究,中国女性红色文化的理论需要正本溯源和充分的思想底蕴支撑,女性红色文化资源也有待进一步开发。
性别歧视下女性红色文化陷入“失权”现状。女性红色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是“中国故事”中主流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资源,理应成为两性共同享有的精神空间。女性红色文化有着重要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价值,同样有着被开发利用的价值与权利。然而传统男权社会的惯性思维在现代社会仍然根深蒂固,在“男强女弱”的性别文化遮蔽下,女性红色文化并未真正进入主流文化传播的范畴,其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遭遇了现代困境。即使在高等教育阶段,女性红色文化的政治与社会价值依旧被忽视,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并未被纳入主流的教育教学资源中。在高校开设的人文社科专业与课程中,革命女性、女性研究等仅仅被当作专业课程或科研的对象,止步于对某些具体杰出女性形象的宣传或是史学研究、文学研究,并未抽离出女性红色文化的整体形象,建构系统的女性红色文化载体。没有将其应用到引导当代青年学生的成长与教育中来,从女性红色文化的价值转化来看,其特有的文化力量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英国女性主义思想家朱丽叶·米切尔认为:歧视存在的基础是教育,而不是经济。从性别关怀的视角来看,女性红色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缺位,是造成社会性别歧视的一大因素。马克思认为的“人的全面发展”涵盖两性共同的全面发展,有赖于大众深刻认识女性所处的特殊历史际遇与现实处境,这种认识的提升则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责任,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最应该也最适合承担这项任务的。当前,青年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出现政治理想淡化、道德素质回退、就业观念保守等思想行为现象,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长期以来没有被高等教育纳入主流的性别教育。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高等教育中的男女不平等现象司空见惯,我们难以察觉其中的不合理与不公平。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先进性别文化资源尤其是女性红色文化资源整合不足,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性别议题的忽视与回避使得性别教育缺乏阵地,也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性别盲点。大部分教育者认为性别教育中的男女平等就是“男女相等”,客观上回避了男女差异的性别意识。传统教育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影响并制约着教育工作者的施教方式,教学方式和教育观念中无意识的性别偏见容易造成学生在思想行为等方面的明显差异。“男强女弱”的性别文化不断复制着不平等的两性教育,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匿性与差异性功能发挥受限,这对正处在性别意识形成与角色塑造阶段的青年学生极为不利。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逐步恢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经历了跌宕曲折的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从文本上看,传统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坚持与完善,教材中的教学资源都在传递着相应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但教材中使用的素材与案例都较为刻板,其中折射的男性话语权优势造成了施教者与教育对象刻板的心理定式。纵观以往不同版本的思政课教材,其内容一直缺乏对妇女社会地位演变的历史考察,缺乏对女性历史文化价值的肯定。传统性别思维在教科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强化了性别不平等的现象,几乎顾及不到女性自身的感受与立场,从而无意识地流露出对女性历史文化的忽视。比如从当前2021 版四门课的新教材内容来看,女性案例及素材在教材上没有得到很好的梳理和体现,女性价值的体现从文本来看也相对薄弱,较少涉及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特色的妇女史、女性人生理想、女性在社会公共领域的价值等女性文化。
现有教材中列举的人物大多以男性为主,女性的存在感较为薄弱,无意识中将女性置于历史地表之下。无论是从教学方式还是学习态度,女性整体都处在“失语”的状态。教材内容中的“女性缺失”,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在妇女问题中的运用,缺乏对女性文化与女性历史的关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女性作为群体的重要历史贡献。知识结构的偏差直接影响到学生尤其是女性学生群体对课程的理解,容易造成女性学生在思想上被边缘化、无形化的认识偏差,不利于激发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值得注意的好的一面是,2021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在沿用赵一曼、刘胡兰等个别杰出女性姓名之外,首次出现“妇女运动”的表述,突破性地在教材第六章第二节运用了女性红色文化资源——“英雄母亲邓玉芬”,这是女性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初步运用的最长篇幅,对学生了解历史的全貌有着积极的意义,也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扬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提供了新的教育教学资源与注解。
女性红色文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女性”回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宣传性别平等的重要平台,在教育过程中需要用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引导学生清楚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与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女性红色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的性别文化,将女性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的“大思政”体系,特别是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教学视角,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为消除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性别盲点提供可行性路径,在增进性别公平的同时完善教育教学体系。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女性红色文化对受教育者的性别关照挑战了传统的英雄史观与男性话语权,有利于高校开展以“主体意识”为基础的价值观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二,对女性红色文化的价值肯定,有利于引导女大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自觉克服性别刻板印象的消极影响,具备独立、理性地选择价值目标的能力;第三,有利于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贴近不同群体学生的性别特点,因材施教,促进教育公平。
女性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教学资源。女性红色文化是在中国近现代的妇女解放运动中形成和逐步发展起来的,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深厚的渊源,是引导学生从性别视角重新认识自我、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重要教学资源。女性红色文化的嵌入要求提升思想政治课施教者自身的性别意识,并贯彻落实在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内容设置等环节,循序渐进地将女性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例如,以《纲要》课程为突破口进行试验,之后在其他几门理论课程中逐步推广。上述提到的陕甘宁边区的妇女教育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中国共产党将阶级解放与妇女解放相结合,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与性别理论相结合,培养了一大批女性人才,“学用一致”的教育模式更成为当代典范。不但为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供了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而且能够在人才培养中充分发挥地域性别文化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当施教者和受教育者同时具备性别关照的视角,就能自觉认识到教学中的女性缺失,从而逐步消除教育教学领域的性别偏见,自觉填补和重新评价女性历史与女性价值。
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平台,推进女性红色文化的学术研究。女性红色文化是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宝贵财富,其中的精神内涵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功能,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相通的。第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人文社科领域的科研优势,结合史实梳理女性红色文化的形成脉络,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解读女性红色文化的历史底蕴。尤其是在“四史教育”的大背景下,发挥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党史资源优势,充分挖掘现有的女性红色文化资源,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基本遵循,将女性的革命故事和当代女性的典型事例相结合,在丰富女性红色文化基本内容的同时,提升性别哲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第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优势,将女性红色文化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将其作为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指导,“传承红色基因”又勇于突破创新,盘活女性红色文化资源,在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完成红色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实现女性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
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阵地,完成女性红色文化的价值转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受众广的特点,使之成为女性红色文化在大众视野中广泛传播的重要渠道。以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为主阵地与抓手,广泛收集女性红色文化的一手资料和本土资料,如将地区妇女志、杰出女性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著作以及图像、音像资料等素材纳入教学资源库,并具体化为教学资料。创作以红色文化为蓝本的作品解读女性历史,广泛传播女性红色文化,并以信息化、数字化拓展女性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不同地区的高校可结合自身地域优势与特色,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中,将本土女性红色文化资源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陕西高校,应该用好用活以延安精神为代表的女性红色文化。在思政课课内课外教学全过程渗透女性红色文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与隐性功能,为消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的性别遮蔽开辟有效路径,也使女性红色文化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完成应有的价值转化。
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女性事业的蓬勃发展唤醒了广大女性的权利意识,推动了我国性别平等运动的正向发展。在外部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进入新时代的广大青年如何在继续推进现代化和加强国际交流时保持清醒头脑与政治定力,在意识形态领域有效鉴别并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蚀与腐化侵害,必然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回应的课题。将女性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育体系有机结合,引导青年学生塑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别发展观与价值观,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开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对女性红色文化资源展开发掘与创新,是实现女性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最为重要的是,女性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建共享的创新理念与做法,助力并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