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卫 红
(内江师范学院 范长江新闻学院, 四川 内江 641100)
孙自筠是内江师范学院最早的教授之一,曾先后任中文系书记、图书馆馆长等职。他撰写的《内江十二作家》、主编的《20世纪内江文学通论》《中国当代文学名篇选评》等著作在内江师范学院现代文学学科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涉足文坛。80年代以来发表小说、散文、评论、传纪、影视剧三百余万字。90年代末由他的小说《太平公主》改编成了37集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一经央视播出,在全国搅起了一股“唐朝旋风”。2007年,他捐出稿费设立了内江师范学院首个文学创作奖励基金—— “孙自筠文学奖”。
作家从维熙曾说:“生活和命运把谁蹂躏了一番之后,才会把文学给你 。”[1]329这点在孙自筠身上体现得很充分:从一个单纯钟爱文学的少年,到重点大学的天之骄子,再到“文革”时期被打成“右派”,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平反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之后成为一名作家——被媒体誉为“公主文学之父”。 如此的人生跌宕,如此的阶段飞跃,如此的精神跨度,非常人可比,足以让人唏嘘……经历了长达20年的人生苦难,一般人只求安稳生活,然而对孙自筠而言,坎坷曲折的人生命运没有磨灭他身上的锋芒和灵性,反而激活了他沉寂多年的人生追求。他说:“在那段痛苦漂泊的岁月里,是之前热爱的文学微光照亮沉浸了自己的内心,让我有更多的勇气与毅力面对一切。文学与其说是一种艺术,不如说是一种心灵抚慰的方式;我也要借用文学来聆听自己的内心,体验生命的存在。”[2]270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坚持自己的文学梦,不断充实提升自己,一有机会,便迫不及待写作。特别是在退休之后的20年时间创作出版了7部历史题材小说, 50余篇文学评论,主编10多本散文集和一套20册中国传统文化丛书,另外还“触电”影视剧创作。正如他在自述中所说:“转眼,我退休已二十几年,算算这二十几年发表的文学作品,已足足可以补偿那二十年的空白,于是便自觉那二十年也没算白过。为了纪念那难忘的二十年,我早有打算把那二十多年作个总结,向世界证明我的存在。” 如今在文学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主任黄全彦教授努力下,《孙自筠文集》十一卷正式出版了。作品的出版,不仅仅是孙自筠对自己文学人生的总结,更是以自己的独特人生阅历拓展了写作空间,他对历史人物的定位,他对时代命题的揭示,他对人类情感价值的坚守,让读者在一场接一场的阅读中感受作品深刻隽永的魅力。这让写作与阅读有了更丰富的内涵,这是一种关于阅读的阅读,也是关于写作的写作。
他的写作独特、睿智、神奇,到处伏着玄机,又处处给人惊喜,让人悲喜交加,情不自禁。阅读他的作品,就像被一个个历史人物引诱到一个遥远的山谷,有些期待又有些神秘,阅读开始便没有退路,只好在神秘好奇中摸索,从历史建构中追逐人物,在文学悲喜中唤醒结局。他的作品不像那些处在潮流浪尖上的作品,初看之下也许并不令人震惊,但那股神秘和期待会一直相伴,让人欲罢不能。这真是与众不同的阅读,就像他的写作一样,在自己的坚守中,在读者的唏嘘与感怀之中得到了最为长远的呼应。
孙自筠身上既有古代文人的执着与隐忍,也有现代知识分子的理性与独立。虽命运坎坷,但从不随波逐流,一生淡泊名利、洁身自尊、知命达理,并将日常隐藏在自己工作和文学创作的“小天地”之中,尤其不喜欢抛头露面,遇到评优评奖之类的都是在拒绝社会层面的“显”而主张“隐”。即使他用作品稿费为爱好写作的学生了设立文学奖,当初也是要以“周克芹文学奖”来冠名,但领导未采纳,并再三坚持要用出资人的名字。作为学校名人,身处闹市,却偏偏选择了“隐”。他自知“隐”之难,只有文学创作让他投入和陶醉。写作的过程,正是他完成梦想与体验文学世界的过程。无论是创作《太平公主》《华阳公主》,还是《安乐公主》《万寿公主》,都试图以自身的哲学思维来表达公主们所处时代的“显”与“隐”,解读出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与错位。身为公主,她们的身份是“显”的,出生高贵,美丽动人,是巍峨宫殿里最漂亮的风景,是大唐帝国中最为耀眼的荣光;然而当她们在享受帝国给她们的荣耀与庇护的同时也承受着不可预知的风险与危机,她们目睹了荣华富贵后的血雨腥风,见证了强盛帝国背后的时代沧桑,最后不得不接受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隐”才是这些公主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才是她们荣光撕裂之后的真实。一个个关于欲望、关于爱情、关于成长的故事由此展开,可触可感。比如“太平公主”,她是女皇武则天的女儿,从小耳闻目睹了母亲的霸气与铁腕,继承了母亲的野心和权术,长大后权欲膨胀,野心勃勃地觊觎着那高高在上的皇位,梦想着像她母亲一样登上御座,君临天下,然而当她在接近权力巅峰时却重重地跌倒,成为帝国政治斗争的殉葬品……再如“华阳公主”,她是秦始皇的女儿,美艳绝伦、心地纯洁,是王宫里耀眼的公主,但因坠马而导致下肢瘫痪,万念俱灰之时遇到乐师高渐离,在他的帮助下神奇地康复并深情相恋,然而在经历了与高渐离至情至真的爱情之后,华阳公主终究难逃作为帝国工具的命运,被作为政治筹码嫁给老将王翦,最后自刎婚房……这些显性的故事虽然可在宿命论的意义上提示存在的某种深度性,甚至触动读者掩卷而思的哲理性,但是对于孙自筠的书写来说,这些显性的故事消除了隐性的晦涩,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样,而是世界就是这样,维特根斯坦如是说。孙自筠的文字如同光明与黑暗磨砺出的火花,带着特有温度,简洁而有力,抵达人心,带给读者一种意外之感,这是一种独特的写作,浓缩他的人生智慧和艺术才华,这也是最虔诚的写作。
每个作家,都有一个无比独特的精神世界。一部有影响的作品往往是作者思想力的透视,何况是创作了公主系列作品和文人系列作品的孙自筠。孙自筠以一种独具智慧的深刻和从容大气的境界来抒写历史,讲述故事,他的写作以不易察觉的特殊方式照亮着、安慰着、鼓励着前行的人们。没有人怀疑他对历史小说的理解,也为他精致入微的文学语言所构建的情节、历史人物所打动,他的每部作品都渗透着一种独特,一种深刻,一种大气和宽广,进而呈现一种境界:平和而不失睿智,含蓄而有张力。如此看来,孙自筠的写作既有共性的追求,又有鲜明的个性。他虽没有大红大紫,但他的作品几十年来不断再版,彰显出强大生命力。1999年由他的小说《太平公主》改编的电视剧《大明宫词》在央视播出便引发了一拨接一拨对历史小说和历史剧的热议。2010年5月28日到30日,中央电视台“子午书简”栏目连续三天对孙自筠的《太平公主》《安乐公主》进行介绍评论。这样的现象在中国文坛上是独特的,引起了极大关注,这对作家个人而言更是少见的,而他仍然不温不火,不疾不徐走着自己的路,仍以平和、睿智、含蓄而有张力的创作手法再现历史人物。在成功推出系列历史小说之时,又创作了诗歌、散文、影视剧本,同时在文学评论、文史研究上收获颇丰,体现出一个真正作家,一位大学教授宽广视野和文化情怀。几十年来,他创作了三百多万字的作品, 从1988年在《朔方》发表小说《葬礼》算起,到2018年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文天祥》《黄巢》为止,在长达30年的创作历程中,孙自筠创作了小说、剧本、散文等多种文体的作品,还有作品研究论著、杂文,其涉及文类之广、类型之众,在当代作家中并不多见。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太平公主》《华阳公主》《安乐公主》《万寿公主》《陈子昂》《文天祥》(合作)、《黄巢》(合作),影视剧本《唐宫谣》《陆翁情史》《风云报恩寺》,历史小品《中华状元奇闻大观》等等, 作为学者,孙自筠的专著《内江十二作家》《20世纪内江文学通论》《戏说文坛十二怪杰》等以及文学散论《笑声引起的回忆与思考——谈现代文学中的现代派戏剧》《鲁迅小说与外来文艺思潮》《论〈故事新编〉的美学追求》等等,均收入《孙自筠文集》。
作为一个具有鲜明的创作主张和自觉的美学追求的作家,孙自筠是一位在历史小说创作中具有文化意义的作家。诚如当代作家黄济人在谈到孙自筠创作时所说的:“无论是长篇历史小说、散文创作还是影视剧本,孙老师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和贡献。他的小说注重历史性与文学性的融合,所透露的人生体验,看似无意其实用心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委实需要用心琢磨才能真正体味。”[3]由于他在文学理论上的深厚功底,使他自步入文坛以来,总能对一些历史小说创作热点问题提出高屋建瓴的主张。20世纪90年代,他提出的“历史小说要处理好文学与历史关系,创作中要大实小虚”,他说“只要历史的主线索不混乱,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不错位,所反映的那段历史的时代精神不被歪曲,怎么虚构都无可厚非。”“历史小说就是要传达美学追求和文化价值。”[4]这些见解对世纪之交历史文学创作是有积极意义的。他是他创作理念的实践者,因此《太平公主》《陈子昂》等七部长篇历史小说的出现并非偶然,这源于他对历史小说创作态势清醒而理性的把握,是他在敏锐地洞察历史小说的创作特色后,迅速在创作和理念两方向所做出的回应与努力。
成功的历史小说家,在尊重历史真实前提下,巧妙地把历史内容作为艺术骨架,将历史的真实转化为文学的真实。因为历史小说的基础是美学的,是用艺术的手法还原、再现历史,与历史学者探寻历史真相所不同的是,小说作者探寻是历史的精神,通过历史人物及其事件传递思想,探寻现实生活中需要的文化精神,寻找到历史与现实隐秘关联,在历史与当下、传统与现代、他人与自我之间达到和谐统一,找寻到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历史新记忆。正如阿尔贝·加缪在《写作的光荣》中说:“写作之所以光荣,是因为它有所承担,它承担的不仅仅是写作。它迫使我以自己的方式、凭自己的力量、和这个时代所有的人一起,承担我们共有的不幸和希望。”[5]孙自筠的历史小说成功地做了这点,小说的叙事时空、人物塑造及所产生的意义都为那个时代的生活做了极好的记录和注释,同时,又对人性、对生命的理解具有超越性和普遍性,它们是跌宕起伏的小说,更是源远流长的历史。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时代朝前飞奔,万物互联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新冠疫情影响着世界的格局,只有不断参照过去,才能更好地关注当下,关注历史与现实、关注人与人、他者与自我,关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思索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其实也是孙自筠的文学创作所涉及的核心主题,历史与文学交融,艺术性探寻人性本真,构建出诗意的意境,启迪着读者去寻找生命中的真谛,这些都是孙自筠写作世界所要达成之目的。希望《孙自筠文集》能够帮助读者深入他的文学人生和写作世界,拓展孙自筠创作研究的新视野,从一个侧面领悟文学在历史进程中的意义,在时代变迁中的意义,在写作世界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