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民本思想的继承发展及当下价值

2022-03-17 20:53
滁州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徐州苏轼思想

汪 倩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三苏祠时说:“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目前学界对苏轼民本思想研究的成果不胜枚举,究其原因不外乎归结于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深厚的家风家学影响、个人性格与经历的磨练。苏轼既是文人又是政治家,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典型代表,苏轼光辉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就在于他的民本思想。苏轼的民本思想不是简单普遍的,而是丰富深厚的,它既具有传统文人士大夫普遍的淑世担当精神、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赤诚的报国情怀之共性,又具有亲民而充沛以真情、近民而要身先士卒、安民而要先安己心的苏轼式特点。

一、苏轼民本思想的继承发展

士大夫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承载者,某种意义上,宋儒塑造了一代文化。宋朝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与国家形势内忧外患的冲突性,文人地位的提高,激发出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余英时曾指出:“宋代不但是‘士’最能自由舒展的时代,而且也是儒家的理想价值在历史上发挥了实际影响的时代。……宋儒所倡导的新理想与新价值,确曾在各方面重新塑造了一代文化。”[1]宋代士大夫由于封建统治者推行“重文抑武”政策,在政治上也相对成功地践行儒家“学而优则仕”的理想。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宋代士大夫地位的提高,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政治抱负、爱国热情、责任意识、为民情怀。苏轼民本思想的一般性,即苏轼民本思想具有北宋士大夫在独特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呈现出淑世的担当精神、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赤诚的报国情怀。

(一)淑世的担当精神

淑世精神,简单地来讲,指知其不可而为之,用个人的努力来改善这个世界。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民本思想是士大夫人格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内核则是为民请命、以民为本、惠利百姓。

自孔子始,儒家知识分子将这种淑世精神发扬开来。某种意义上,淑世精神也就是对民本思想的一种阐释,北宋士大夫体现得更为明显。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天下老百姓的幸福而鞠躬尽瘁,这也是远大政治抱负和伟大胸襟胆识的体现。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的诗论,不仅仅是继承司马迁“发愤著书说”、韩愈“不平则鸣”,他更代表了儒士于逆境中努力向上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里包含着济世济民的厚重情怀。王安石“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句,期待新法能够走进千家万户给老百姓带来喜悦。

苏轼的民本思想淑世精神,在他参加制举考试中就鲜明地体现出来了。他在《策别训兵旅二》中说:“民者,天下之本。”[2]277继承《尚书》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观点。元佑六年(1091)春天,苏轼以翰林学士承旨召京,他趁此机会取道湖州、苏州,察访沿路灾情,进上奏状,请求朝廷施行赈济。他在《再乞发运司应副浙西米状》中说:“窃以浙西二年水灾,苏、湖为甚,虽访闻已详,而百闻不如一见,故自下塘路由湖入苏,目睹积水未退……乡村阙食者众……”苏轼不辞辛劳,体恤百姓心之切。同年八月苏轼调知颖州,岁末连日大雪,困扰饥民,苏轼约请赵令畤商酌及时向当地百姓散发柴米,缓解饥荒。元佑七年(1092)苏轼知扬州,赴任途中时常支走兵卒,亲自入村落,躬身访问父老,得知老百姓因连年灾荒积欠愈多,他两次上书朝廷,请求暂缓催交积欠,“使久困之民,稍知一饱之乐。”绍圣三年(1096)苏轼贬居惠州,“博罗正月一日夜,忽失火,一邑皆灰烬,公私荡然。……百姓千人,皆露宿沙滩。”苏轼虽不在职,仍关切此事,着急致书友人协助尽快修复公宇,设置仓库,安抚受灾民众。由此可见,苏轼在漫长的仕途中,尽管职位不同,处境有异,但他关心民瘼、抚恤贫寒的意愿和作为,总是灼灼可见的。至于他反映百姓疾苦、同情人民艰辛的诗文,更是所在多有,真切感人。绍圣四年四月,朝廷重议苏轼之罪,他又一次遭到远谪。在儋州苏轼苦熬了三个年头。虽为罪臣身份被流放到海南,但苏轼将自己融入人民群众中,以平等眼光看待黎族同胞。劝人珍惜农资耕牛,注重生产;记录本地药材,推动医疗发展;寻泉凿井,改善老百姓饮水条件; 批评男尊女卑陋习,主张男女平等; 营造读书氛围,指导求学读书之人;等等。

王水照先生曾说:“苏轼自幼所接受的传统文化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儒家思想是其基础,充满了‘奋厉有当世志’的淑世精神。这种儒家的人生观,强调‘舍身报国’,即对社会、政治的奉献。儒家的淑世精神在苏轼的道路上虽有起伏偏颇,却贯穿始终。”[3]可以说以民为本的淑世精神是苏轼为官从政的初心,更是他一生光辉人格的生动写照。

(二)强烈的忧患意识

北宋士大夫民本思想的另外一个普遍体现,就是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到陆游“位卑未敢忘国忧”,到清官包拯“国家岁赂契丹,非御戎之策。宜练兵选将,务实边备”[4]等等。苏轼同样对家国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仁宗嘉佑六年(1061),苏轼应制科考试,进策二十五篇。他在《策断一》中说:“国家无大兵革,几百年矣。无不有治平之名,而无治平之实。”苏轼希望朝廷看到国防隐患,审时度势,有所兴革,“涤荡振刷,而卓然有所立。”“盖臣以为当今之患,外之可畏,西戎、北狄,而内之可畏者,天子之民也。……内之民实执其存亡之权。”[2]281他在《策略》二更明确提出了“二虏之大忧未去,而天下之治终不可为。”面对北宋边境辽、夏政权的威胁,苏轼反对“岁出金缯数十百万以啖二虏”的贿敌政策。在《策别安万民》五中,苏轼论述治平之道,应使人民熟习战守,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以便加强国防,有备无患。

苏轼对家国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更体现在具体执政过程中。熙宁十年(1077),苏轼执政徐州,带领当地老百姓抗洪,洪水暂时退去后,苏轼深谋远虑,继续进行围城护堤工作,防止洪水再次袭来侵害老百姓。他在给欧阳仲纯的信中就说到:“彭城最处下游,水患甲于东北。”对范景山又说:“轼始到彭城,幸甚无事;而河水一至,遂有为鱼之忧。近日虽已减耗,而来岁之患方未可知。”[2]1791强烈的忧患意识建立在担心老百姓受灾受难的基础上,而及早地通过努力改善条件,防备可能出现的风险。吴怀祺曾指出:“宋代文化精神导源于这种忧患意识,在理学、史学、文学各个领域内都能看得到。”[5]郭学信则说:“宋代之所以能在积贫积弱、困于四境的情境下得以存续和发展,应当说,宋代士大夫的体国恤民的忧患意识,是起了很大凝聚作用的。”[6]宋儒强烈的忧患意识是农耕文明、礼乐文化影响下的一种具有悲天悯人情怀及道德责任感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包含着浓烈的家国情怀,对于宋儒来说又体现一种赤诚的报国情怀。

(三)赤诚的报国情怀

和宋代士大夫普遍具有的报国情怀一样,苏轼的民本思想也充分体现于此。苏轼为官从政正道直行,刚直不阿,“奋励有当世志”[7];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他参政谏“不顾身害”[8]“尽言无隐”[9]一腔爱国深情延续到整个生命尽头。

熙宁四年(1071)二月,36岁的苏轼还在京任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权开封府推官,他在《上皇帝书》中说:“人主之所恃者,人心而已。人心之于人主也,如木之有根,如灯之有膏,如鱼之有水,如农夫之有田,如商贾之有财。……人主失人心则亡。”[2]730在《再上皇帝书》中又强调:“自古存亡之所寄者,四人而已,一曰民,二曰军,三曰吏,四曰士,此四人者一失其心,则足以生变。”[2]749直到暮年,他在《东坡易传》卷八中说:“位之存亡,寄乎民。民之死生寄乎财,故夺民财者,害其生者也;害其生者,贼其位者也甚矣!斯言之可畏也,以是亡国者多矣!”[10]

苏轼的爱国热情是不时流溢笔端的。他在密州带兵出猎习武,写有“圣朝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之句。同时赋《江城子》词,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之吟,表达了诸人怀有效力疆场捍卫中原的壮怀。元丰四年(1081)西夏侵扰,宋将领兵抗敌,大败夏军,当时贬居黄州的苏轼,闻讯喜不自禁,创作《闻捷》诗,写到:“闻说官军取乞訚,将军旗鼓捷如神。故知无定河边柳,得共中原柳絮春。”又在《闻洮西捷报》后两联说:“似闻指挥筑上都,已觉谈笑无西戎。放臣不见天颜喜,但觉草木回春容。”苏轼当时虽为流放之臣,仍念念关怀国事。苏轼终其一生都在践行这种赤诚的报国情怀。然而苏轼的民本思想又有不同于北宋士大夫民本思想的一般特征,而具有特殊性。

二、苏轼民本思想的特点

苏轼民本思想的特殊性主要是指除却宋儒民本思想普遍具有的淑世担当精神、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赤诚的报国情怀,而归纳总结出具有苏轼特点的亲民而充沛以真情、近民而要身先士卒、安民而要先安己心。千余年来,苏轼这个名字已经作为一种人格精神被符号化了,而苏轼民本思想的特殊性,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让苏轼散发持久光辉的源头活水。苏轼民本思想的“特殊”,体现在他一生宦海生涯中无时无刻不在随遇而安中以亲民、近民、安民中安顿着自己和他人的心灵世界。

(一)亲民而充沛以真情

勤政爱民是宋儒的普遍特征,也是民本思想的重要体现。苏轼民本思想的特殊性首先体现在他亲民而充沛以真情。因为在苏轼看来,不亲民何谈爱民?苏轼执政密州,遭遇蝗灾,“见民以篙蔓裹蝗虫而埋之道左,累累相望者,二百余里。”[11]260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地官员竟然有隐瞒灾情不报,当蝗灾来临之时,“然吏皆言蝗不为灾,甚者或言为民除草”[11]260。苏轼一边上书朝廷客观如实反应灾情,一边开仓赈民,收养孤儿。密州蝗灾,苏轼设身处地,急老百姓之所急,站在老百姓立场上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亲民爱民,始终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他为密州灾民上书朝廷减放税收。苏轼在《论河北京东盗贼状》中申诉到:

寻常检放灾伤,依法须是检行根苗,以定所放分数。今来二麦元不曾种,即无根苗可检,官吏守法,无缘直放。若夏税一例不放,则人户必至逃移。寻常逃移,犹有逐熟去处,今千里无麦,去将安往,但恐良民举为盗矣。……欲乞河北、京东逐路选差臣僚一员,体量放税,更不检视。[2]754

苏轼的亲民更体现了他不仅仅是因为政务因为职责,而是充沛以真情。面对密州严重的灾荒,苏轼一方面上书朝廷寻求自上而下的政策救助,另一方面积极采取多种措施自救。如密州蝗灾,苏轼带领民众捕蝗和常山祈雨,为了鼓励民众灭蝗,根据民众交给官府所捕蝗子的多少发放一定的米粮给以奖励,即“州县募民捕蝗,每掘得其子,以斗升计,而给民米寡有数焉”[11]100-101。降雨原本是自然现象,但是在封建社会,生产力低下,祈雨“虽然客观上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结果,但当蝗灾发生时,对神灵的祈祷,也就成了人们信念上的支撑,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能在一系列的宗教活动中得到一丝慰藉,可以起到安民心、延国祚,以固根本的作用”[12],苏轼亲民的理念和行动,最直接的作用是赢得了民心,稳定了社会。

苏轼晚年贬至海南,曾作《游城东学舍作》诗,记录了当地学舍简陋、教师忍饥、学生四散的窘况,苏轼对当地教育事业深切关注。他营建桄榔庵,在他的提倡与教导下,海南黎民愿意送儿童入学,当他听到邻居家有读书之声,遂写下名篇《迁居之夕,闻邻舍儿诵书,欣然而作》:

幽居乱蛙黾,生理半人禽。跫然已可喜,况闻弦诵音。儿声自圆美,谁家两青衿。且欣集齐咻,未敢笑越吟。九龄起韶石,姜子家日南。吾道无南北,安知不生今。海阔尚挂斗,天高欲横参。荆榛短墙缺,灯火破屋深。引书与相和,置酒仍独斟。可以侑我醉,琅然如玉琴。[13]

既然亲民爱民,他的所做所想对老百姓都是带着深情的。重视教化、重视人才,苏轼所到之处,授徒讲学、传布文化。《琼台记事录》载:“宋苏文忠公之谪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14]苏轼亲民而充沛以真情,在他和朋友相处中也能体现,如《和陶与殷晋安别》:“孤生知永弃,末路嗟长勤。久安儋耳陋,日与雕题亲。海国经奇土,官居我东邻。卯酒无虚日,夜棋有达晨。小甕多自酿,一瓢时见分。仍将对床梦,伴我五更春。暂聚水上萍,忽散风中云。恐无再见日,笑谈来生因。空吟清诗送,不救归装贫。”[15]

当年海南有一个张中,与苏轼相邻为官,相聚亲切,分别时苏轼赠诗写出了不舍别情。张中行囊简陋,苏轼生活也相当简陋节俭,却留下一段君子之交的佳话,给今人在交友上也无不带来启示。

(二)近民而要身先士卒

亲民则必须近民。苏轼民本思想的重要体现就是在他从政生涯中,从未远离老百姓,而是真正的走近走进老百姓。苏轼的近民是饱含深情的,老百姓遇到危难,他总是冲到最前面,身先士卒。

《宋史苏轼传》曾记载苏轼主政徐州期间的抗洪事迹: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16]

苏轼主政徐州时任太守,可以说是徐州的最高领导,但在抗洪斗争中他又是最最普通的一个士兵。苏轼吃住在城墙上,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后有苏轼徐州抗洪三过家门不入。当时抗洪,他亲自请求原本由朝廷命令才能行动的禁军帮助当地百姓一起抗洪,武卫营的官兵就是完全被苏轼在雨中足穿草鞋,衣服沾满泥巴,完全一个普通民工的形象所感动,爽快地投入到徐州抗洪斗争中来。

当年在密州,苏轼就亲自带领军民抗蝗灾,一边上书朝廷寻求政策援助,一边采取各种自救,他始终冲在最前线,身先士卒。如果说主政密州、徐州苏轼身先士卒,那么被贬谪至惠州,苏轼实际上已无实权,但是他“心则在民”(《谢晴祝文》)。惠州当年驻军营房紧缺,部队散居市井,时而出现扰民之事,苏轼立即给任提刑的内兄程正辅去信,呼吁修建驻军的营房。惠州当年粮贱伤农,而官府的役钱又只收现款,苏轼再次去信程正辅要保护种粮老百姓的利益,纳钱还是纳粮,任从民便。苏轼协助促成官府为惠州的老百姓修桥,写信给好友为老百姓解决饮水难的问题,亲自过问暴骨无人掩埋之事……惠州任上,他广交时贤,林行婆、瞿夫子、小巷老人、打渔舟子、寺侣游僧等,都与他有交情。

苏轼为官从政,没有凌驾于民的姿态,而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他一生辗转大半个中国的从政经历,每到一处都深得当地老百姓的认可。不管身居何处,始终心系百姓,他善于发现问题,同时更善于解决问题。遇到困难,哪怕能力有限,他也会想尽办法去解决。苏轼亲近老百姓而总身先士卒,这也是苏轼民本思想极为鲜明的体现。

(三)安民而要先安己心

为官从政者的主要责任就是安定一方、发展一方,而安定是首要的。

《宋史》曾记载苏轼主政徐州期间抗洪先安民心的事迹: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

苏轼执政生涯中,任职徐州的时间实际上并不长,总共不到两年。苏轼发动全城老百姓,赶在洪水到达徐州城之前,就修补好堤坝,准备好抗洪所需物资。从七月黄河决堤到九月下旬,洪水淹到徐州城下,水面高于城内平地。徐州城中富人争相出城避水,苏轼明白,富人逃跑民心必乱,何况城外水深危险,贸然出城无疑送死。他一边挺身救灾现场,一边将逃跑富人拦回城中,也就是一边鼓舞民心一边安民心。

苏轼曾作于徐州一组《浣溪沙》,通过词作对徐州农村景物的描绘,来此安此之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如《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歧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夭红。归去山翁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甚时名作锦薰笼。[17]228

该词在为数不多的苏轼徐州词里显然有“喜气”。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人生如寄,临时知徐州,于徐州之初的词作,还有悲凉意。这一组《浣溪沙》读起来,情绪却陡然变得明朗愉悦起来。可见苏轼对山翁、儿童以及百姓生活的这片土地充满了深深的喜爱。再如《浣溪沙》(其二):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今人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卷中描写道:“(其二)上片似乎白描,亦有所出。”[17]233不知何故,苏轼的“醉叟卧黄昏”和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词境很像。那种慵懒宁静的农村生活,无争无斗,轻松自然,读来让人善意笑颜。苏轼是安民先安己心,安己心之后才能有恬淡自然愉悦的心情。

苏轼黄州任上,躬耕田间,号称东坡居士。躬耕田间,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厚重安稳性格,这里也体现为一种内心的安顿。绍圣三年(1096)苏轼贬谪惠州,作《食荔枝二首》(其二):“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岭南两广一带在北宋时期属于蛮夷之地,罪臣多被流放于此。逐臣迁客到这里后,大多抑郁沮丧哀怨,而苏轼到了惠州,他是融入了当地的生活,首先安己心,随缘自适。连他和友人对话时也用“此心安处是吾乡”表达内心的情感。苏轼这种安民先安己的民本思想同样闪耀着他的人格光辉。

三、苏轼民本思想的当下价值

苏轼民本思想直到今天依然具有研究的价值,就在于它具有当下价值,即责任意识、底线思维、实践理念,对我们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责任意识

所谓的责任意识,是一种自觉意识,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和参加社会活动过程中责任,并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责任意识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能力的一种体现形式,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品格。

《苏轼资料汇编》中记载过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材料:

曾旼过真州见吕吉甫(惠卿),吉甫问曰:“轼何如人也?”旼曰:“聪明人也。”吉甫怒……曰:“所学何如?”旼曰:“学孟子。”愈怒,愕然而立曰:“是何言欤?”旼曰:“孟子以民为重,社稷次之,此所以知学孟子也。”吉甫默然久之。[18]

苏轼学孟子,孟子以民为重,苏轼亦以民为重,以民为重就是在为官从政中要有责任意识。苏轼《上神宗皇帝书》曰:“未论行事之是非,先观众心之向背”。我们今天说“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文化传承的脉络是如此清晰。苏轼的一生都是站在民众、百姓的立场上。他认为失去民心,国家必定灭亡。在他一生的官宦生涯中,得民心是标准。今天我们敬仰苏轼,也是在学习他的这种责任意识。不论处于哪个岗位,哪个行业,都要有一种责任意识。

(二)底线思维

底线思维,是指一种思维技巧,面对事实接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并且接受这种情况,更好地克服我们的恐惧心理,有机会摆脱内心的焦虑,看到事物的远景,并对下一步的行动心中有数。苏轼在策论文章中,关于国防练兵的建议,在密州抗蝗灾、徐州抗洪等,都体现出他的底线思维。苏轼在徐州抗洪,洪水退去之后,他带领军民继续加固大堤。抗洪之后没有休息,而是未雨绸缪,为了防止洪水再次到来而继续加固大堤。中华传统文化孕育着底线思维,也包含着治国理政的智慧。新中国成立之后,经历史和实践证明的这种符合中国人习惯的思维方式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治国理政的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有效防范和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19]并把底线思维能力列为新时代领导干部必须掌握和提高的六大思维能力之一。

(三)实践理念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一切客观物质的社会性活动。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苏轼一生诗词文数量颇丰,却不是空谈文理。他为官从政一方,亲民近民安民都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实践基础上。抗蝗灾、抗洪水、躬耕田上、修桥筑路、推动教育发展、革除地方陋习……都是亲自参与,以自己的实践活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一块丰碑。现代意义上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本途径。在实践的基础上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我们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的必然要求。苏轼的民本思想鲜明的现代性之一,就是具有实践理念。实践理念对于今天的我们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四、结语

韩经太曾从诗意生存的精神传统角度,认为苏轼是一种稀有的精神能源。苏轼,这个名字本身早已具有了精神文化的符号意义。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颗耀眼的巨星,然而他首先是作为一位政治家登上历史舞台的。无论穷达与否,无论居庙堂远近,苏轼都能够忧君忧民,兼济天下百姓。苏轼的民本思想是学界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因为这个话题本身的一般性、特殊性和现代性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历经时间洗涤而成为自发传承的文化精神,它的超越性在今天能够成为一种精神动力,也能够成为一种凝聚力。我们需要这种力量,也需要持续的探讨,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意义。

猜你喜欢
徐州苏轼思想
疫散待春回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