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体时代提升高校“微心理”育人质量的路径研究*

2022-03-17 20:19钱圆圆金艾裙
菏泽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育人心理

钱圆圆,金艾裙

(1.安徽工程大学学生处,安徽 芜湖 241000;2.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微媒体是在新媒体基础上衍生出的具有强大整合力和高效传播力的新事物,微信、微博、微课、微视频等微媒体已占据高校教育管理主流,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倾向、行为习惯和价值理念等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准”“广”“多”“快”的特征,使其成为维持和拓展线下亲密关系和学习实践的重要手段,颠覆了传统的相处模式和学习理念,造就复杂交错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外部环境,对现有教育载体、教学模式、工作队伍等均带来挑战。面对“微媒体”所承载的新的话语形式,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良好效果,占据大学生心理交锋的主阵地,需要运用各种新型媒体手段不断创新和完善各项工作。微心理育人即是借助微媒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心理健康知识能够围绕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落实落细落小各项心理育人举措,让校园心理文化能够浸润人心,更具渲染力。新时代高校首先应该明确微媒体的特征价值以及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并且深度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和机遇,树立微心理育人理念,这对高校研究如何在微媒体背景下有效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是一种积极探索。

一、微媒体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特征和挑战

(一)信息传播娱乐化,信息表达碎片化

信息技术的革新带来了日益多元发声渠道和评判标准,以往的精英话语模式受到了草根话语模式的冲击,个体的思想渐趋开放、自由和包容,严肃与娱乐化二元界限鸿沟不断被填平,娱乐突破自身功能边界悄无声息的渗透到了大学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为了迎合大众猎奇心理和文化追求,信息生产者利用微传播媒介和即时传播技术快速地创造出区别于传统的新的表达和话语方式,文化传播文体简短精悍,信息表现形式偏于青春活跃、通俗化、片段化,更加注重圈养官能的刺激和市场的需求,呈现出泛娱乐化和流量化的现象。 被各种戏谑诱惑、调侃浮夸的泛娱乐化场域裹挟的网络环境已经成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置环境,碎片化、不连续、乃至失真的信息会加速对主流文化的反刍并形成亚文化,不利于形塑大学生正确三观,对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造成阻力[1]。

(二)教育主体“去中心化”,教育生产“堕距化”

微媒体的发展打破了信息传播时间、地域、阶层的界限和桎梏,信息实现从单向度转变为多向多人即时流动,各类教育资源高度开放共享和自由表达的网络平台,促使教育表达权力泛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传播的一元化话语中心被消解,主体权威性被“去中心化”。然而,“去中心化”仅仅体现在信息表达渠道方面,在内容传播、话语权以及受众的注意力等方面却形成了新一轮的“再中心化”循环[2]。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延展,网络空间极其丰富的信息源超过了个体分析判断能力,传播中的“意见领袖”地位日益凸显,非理性表达色彩得到加强,以“主观替代客观、观点先于事实”为特征的“后真相”会对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大学生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同时,大学生接收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时空向度被延展, 传统教师讲解、学生坐听的断点式教育方式和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和趣味化的需求,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学生在网络上获取的认知之间,存在断层脱节的“堕距化”困境。

(三)参与个体隐匿化,参与群体易极化

微媒体视阈下衍生的各类信息与传统传播时代的严谨规范信息生产截然不同,创作者创作正式作品的想法匮乏而更多的抱着娱乐的心态,忽略了作品的署名权问题。微媒体时代下既是个全民信息共享的时代,每个个体都是一个生产单元,又是个性传播的时代,个体相较于以往有更多更强烈的表达欲望,清晰明确的署名可能将发出不同声音的个体置于公众的视野之下,带来一定的曝光焦虑。微媒体的出现打破了“沉默的螺旋”,传播者的主体身份在虚拟网络世界中被隐匿起来,再不必担心由于与主流观点不同而遭到群体孤立[3],但也促使部分个体表达更加激进无节制,一些志同道合的团体在沟通讨论后会变得更极端,更容易出现“群体极化”现象。对于网络理性与民主还未成熟的大学生群体来说,在媒体事件当中容易被蒙骗、蛊惑、唆使、利用,加剧了“信息茧房”的产生与泛化,愈发带来自我身份、社会角色以及价值观等多重认同问题,“习惯性质疑”或 “集体沉默”可能会成为大学生群体对待公共社会事件的常态。

(四)教育伦理不完善,网络环境不规范

心理健康教育伦理是心理工作者在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多数高校心理工作者同时身兼多个角色,为了更好更及时的进行心理引导和干预,教育者也会利用大数据平台对受教育者进行监督,当数据信息分析显示受教育者可能存在不适行为时,就必然会参与到学生的行为管理中来,极易跨越界限突破保密设置。同时,微媒体时代的信息存储方式与采集方式的多样化,虽便利了生产传播者的采集与再加工,但导致个人信息更容易通过网络被获取、转发,使得隐私保护比以往更为困难。再者,微媒体时代的信息表达方式、传递方式、承载方式更倾向于为博取眼球而设计,更倾向于满足个体最原始的享乐需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媒体娱乐化愈演愈烈,网络个性化算法将热点作为重点推送内容更是助推了娱乐信息以及缺乏宣传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负性心理事件的过度表达,微媒体平台长期、广泛、发酵的舆论传播,容易突破道德伦理的界限,滋生出网络恶性暴力事件。

二、微媒体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机遇

(一)时空“脱域化”,“微媒体”应用塑造微心理育人新场域

社会学家吉登斯指出,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现代人的行动正在逐渐摆脱场景束缚、时空分离进而产生“脱域”。在“微媒体”环境下,学生借助网络社交媒体彼此聊天、相互交流乃至接受网上远程教育,突破了以往施加在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上的时空限制,实现了吉登斯所谓的“脱域化”。尤其是当下伴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线上教学基于新媒体技术大规模兴起,实现“校内课堂教学”和“校外线上教学”的有机融合,开拓了心理教育新场域。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受限于时间和空间,覆盖面相对较窄,但“脱域化”所带来的线上空间延展为心理健康教育“破圈”提供新场域 。在这里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可以通过多方位的互动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仅有利于扩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受众,也能提升心理健康教师新形势下的网络话语权,避免“去中心化”困境。

(二)搭建“弱关系”,“微媒体”传播促成微心理育人新载体

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将亲朋好友等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的关系称为强关系,反之异质性较强的关系为弱关系。弱关系的本质在于信息传播和网络结构关系的建构,体现出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网络社交媒体便捷多样,构建起大量成本近乎为零的弱关系,这为大学生通过维系弱关系,寻求信息或资源传播与交换提供了新的选择[4]。弱关系构建起网络社交的高速公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得以通过各类微媒体传播给更多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因此得到不断扩大。同时,微媒体带来越来越多图像化、数字化、碎片化信息,短文字、语音、表情包等成为重要交流载体,心理健康教育需抓牢这些多样化的新载体,将图、像、声、文等融入微心理育人,借助“弱关系”所形成的广泛社交网络,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参与。

(三)突出互动性,“微媒体”环境孕育微心理育人新理念

“微媒体”环境下,高校信息传播实现了从“一对多”到“多对多”的转变,大学生“人人都是麦克风,个个都是自媒体”。在这一过程中,微博、微信、抖音等微媒体为大学生通过微语言发声实现自我表达提供了多种途径,他们可以独立、平等、自由地发布、评价、转载和讨论信息,不仅获得更多展示风采的机会,持续激发个体的成就感,也打破了以往教育主客体间 “说者”与“听者”自上而下的教育信息传播关系。微心理育人可以借势发展,实现教育理念由“静态单向灌输”向“动态双向互动”转变。高校心理咨询师以及其他教学主体不仅是简单的扮演着“通知推送者”的角色,更要主动培养媒体意识,建立新型主体间平等互动共享模式,善于借助各类微媒体与学生开展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启发探索式交流,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疏导。

(四)立足“大思政”,“微媒体”时代迎来微心理育人新转向

思想政治素养和心理健康是个体拥有健全人格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二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当前,“大思政”工作理念深入人心,推进“育心育德相融合”成为共识,“心理育人”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科学融合的新转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拓展理论深度与发展空间,就必须牢牢把握“育心育德相融合”这一关键核心。在“微媒体”环境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得到丰富的实践。通过“云思政”,图文影音相结合的教育内容更为鲜活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实现在感性上吸引人、在理性上教育人,在与学生形成广泛情感联结的同时增强教育的传播力与时效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经验为微媒体时代下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为生动的参照。“微心理”与“云思政”的深度协同为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思路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微媒体时代高校提升“微心理”育人质量路径探析

(一)突出思想引领,拓展“大思政”协同教育的维度

“微媒体”背景下,心理育人需要以深度融合为导向,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系统性、科学性、协同性联动[5],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化,消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堕距”。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主动介入和加强运用微媒体的能力,抓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和应用能力。泛娱乐化和主体隐匿化的环境导致信息过度表达,心理健康与思政话语文化教育功能都进一步被弱化,利用微媒体多视角、全方位、个性化特点与传统传播方式优势互补,在重大问题和热点领域上牢牢掌控主导权,抢占思想引领的制高点,形塑新的社会心理文化,维护大学生价值秩序。此外,在微传播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教学组织机制功能,把时事政治更好的融入思政与心理课堂,“课程思政” 与“课程心理”并举,及时捕捉到大学生心理状况与思想活动的变化,从而做出即时精准客观的舆情研判,为增强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话语甄选的引领力、主题采用的吸引力、内容表述的趣味性和文风设计的艺术性注入新活力。

(二)加强队伍建设,把牢微心理育人体系的精度

微心理教育品牌的打造既需顺应微时代的传播理念,更需要适应传播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需要在管理体制、人才培养、评估激励机制等方面创新改革。首先急需引进和培养一大批思想过硬、理论扎实、业务娴熟的心理工作者和微媒管理人才,凸显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和多层次化,不断提高教育者自身媒介素养和胜任力。 其次,在不少高校教育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相较于思想政治教育仍处于弱势地位,心理健康教育仅作为一项公选课而非必修课,因此需要进一步明晰职责划分与课程设置,完善心理育人的基础保障。 再者,微媒体心理育人的实际效果需要在实践中进行科学评估,不仅包括对课程教学及活动实施效果的评估也包括对微媒作品是否科学合理的评估,不能仅仅关注粉丝量、发布量、浏览量等统计数据,应制定相应的评估细则,通过大数据智能技术定期对微媒心理作品进行影响力评判,构建微媒体讲时效讲格调讲品质长效反馈机制,确保微心理教育活动收到实效。

(三)健全平台系统,挖掘微媒体心理教育的深度

“互联网+”的发展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着话语权的争夺和教育手段创新的问题,大学生热衷于使用微媒介收发信息,高校应当充分创新、尽快实现传统媒体和微媒体在内容、形式、运营、管理等方面深从“相加”到“相融”。一是加快构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微媒体平台系统,全方位、立体式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官方微媒体的宣传普及教育功能。二是充分借鉴和运用微媒体强渗透的话语传播模式进行教学手段创新,改变课堂内外传统的话语表达方式,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话语”体系,走出“独白”困境,形成师生多层次深入互动沟通、虚拟与现实相互渗透的话语传播格局,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广度与深度 ,即时捕捉和了解学生的心理微动态。三是聚焦品牌建设,打造与大学生关注的内容同质、同步、同程的有内涵、有信度、有效度的微媒精品,推荐具有标杆作用的同伴力作,发挥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榜样效应,使大学生脱离与教育者主客体间关系的局限,通过平等互动,积极引导大学生向模范学习,在交流中共同进步。

(四)完善伦理标准,提升大学生心理疏导的温度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成长中的青年,因此教育伦理应体现出大学生成年早期发展阶段、身份上的特殊性,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应将绝对保护与相对保密相结合,重塑道德伦理。第一,完善微媒体隐私信息限制利用制度,制定工作纪律,建立伦理标准,出台对心理从业人员具有高约束力、科学详细的规范。一方面确保心理咨询内容不被非相关工作者不恰当接触或暴露在共享平台中,防止隐私泄露。另一方面微媒体应切实加强在个人信息知情同意和特定目的限度利用制度,对所有公布信息合理、合度、合法的使用必须是经本人同意或经严格程序许可。第二,将柔性科学引导与刚性示范中立相统一,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三观建构的影响,引导的方式可以更加弹性、温和、包容,达到让大学生自发、自觉向正确的价值观靠拢,升华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第三,应明确心理工作者的角色位置,避免多重关系带来职业伦理的矛盾。工作内容的交叉在学生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造成的问题是责任的混乱与学生信任的缺失,要明确专职心理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分工[6],利用互补性来更加有效地对学生心理问题以及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

媒体技术的发展给高校育人工作带来了无限的想象和发展空间,微媒体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依托微媒体资源实现微心理教育是提升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发展的必然途径和战略选择。打造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协同教育育人格局,完善评估和伦理建设机制,紧扣学生成长规律、心理育人规律、网络时代规律,促进“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形成微心理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话语权,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最大化,营造良好校园心理文化,对促进高校微心理育人质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育人心理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