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变实践探索

2022-03-17 18:36刘克忠李庆宏
滁州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育人专业

刘克忠,李庆宏

1 研究背景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有效破解“千校一面”的同质化困境,广大高校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大学”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占据全国普通本科院校半壁江山的新建本科院校是其中的主力军。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应用型”是创建“新型大学”的核心特质和决胜之要[1-2]。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3]中,明确提出鼓励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实现办学思路“四个真正转到”,这为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创建新型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何科学制定应用型转变对策,实现从“身躯转型”到“灵魂转变”[4],是相关高校需要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

滁州学院是安徽省省属本科院校,2004年5月在滁州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独立升格而成。作为一所中部地区的新建本科院校,“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这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学校最关注、最迫切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学校审时度势,立足实际,打破原有格局和传统发展路径依赖,以建成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应用型”为核心,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重新设计、分段实施,探索出一条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变的成功之路。本文利用生命周期理论对滁州学院从“新建”到“新型”的应用型转变历程进行研究,梳理分析不同发展阶段制定的发展策略,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变提供新的思路和有益参考。

2 大学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生命周期理论源于生物学,其原意是研究生命体从出生、成长、成熟、衰退到死亡的周期过程,后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组织、产品、技术等领域。大学作为具有新陈代谢、自我复制和突变性三大生命特征的社会组织[5],有其特定的演化历程,同样适用于生命周期理论。大学办学应当遵循自身生命周期的发展要求,在不同阶段完成特定任务,才能实现向更高阶段晋升[6]。关于大学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有多种不同观点。例如,韩保清依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把学校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九个时期,即成长阶段(包括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再生和成熟阶段(包括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老化阶段(包括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7]。别敦荣把高校的生命周期分为初创期、中兴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同时提出,由于高校生命的特殊性,只要能够进入成熟期,基本上没有衰亡期[8]。也有学者认为,大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在“创建、聚合、规范、成熟”四个阶段中不断得到提升,即使处在成熟阶段的大学也不会一成不变,而会因为外界的变化产生新的创建、聚合和走向规范、成熟[9]。梁文艳等人提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周期是由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层次循环往复、不断转变的开放式过程,并从范围经济学角度分析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如何维持大学的可持续发展[10]。陈平水等人则把大学的成长发展大体分为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五个阶段,同时指出衰退期阶段大学可以通过组织变革与创新重新获得再发展,也可以更趋向成熟稳定,也可能走向死亡,任何大学生存和发展都需要变革[5]。陈晓东从组织生命周期理论出发,把民办高校的生命周期分为初创、成长、成熟、衰退和蜕变五个阶段,并提出不同阶段民办高校会面临不同的管理陷阱,需要采取相应对策破解[11]。

3 应用型转变的实践探索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和学校工作具体实际,把滁州学院应用型转变历程分为筑基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

3.1 筑基期

2004—2013年:大力推动“四个转型”,筑牢应用型本科教育根基,应用型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升本之初,滁州学院就确立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发展应用性本科教育的办学方向。2005年,学校第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以文理学科专业为主,加速工科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2008年,学校首次提出“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2009年,学校在省内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实施方案》,确立了“两高两应用”即建设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阶段目标。至此以后,“应用型”在历次党代会报告和事业发展规划中都得以体现和强化。2013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主要做法包括:

一是把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作为切入点,大力推动学科专业转型,体现需求导向。学科专业是新型大学的基本载体。学校按照“贴近行业产业,加强重点建设,促进集群发展,实现整体提升”的思路,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贪大求全,不平均用力,坚持做特做强。一方面加强应用型学科培育,启动两轮重点学科遴选和建设,不断增强学科实力和厚度,涌现出以地理信息、计算机信息等为代表的信息类优势学科;另一方面积极增设信息类、食品类、电子类等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加快传统专业信息化改造,构建了“工管为主、多科协调、应用本位、信息见长”为特色的应用型专业体系。同时,注重发挥学科支撑作用,加大优势专业集中度,打造了“信息技术类”“化学化工类”“生物食品类”和“装备制造类”等六大专业集群。

二是把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作为着力点,大力推动教育教学转型,体现能力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新型大学的中心工作。学校坚持稳定性与发展性原则,按照“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思路,不断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对接,根据职业与岗位需求,确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强化成果牵引,突出能力为重,建立课程地图,改培养方案;引入行业标准和关键技术,按照适切性、关键性和支撑性原则,改教学内容;推动项目式、混合式、工作坊式教学,探索专任教师和企业人员“双师同堂”教学,改方式方法;推进过程考核和多元评价,探索“以证代考”“以赛代考”,改考核办法。

三是把加强应用科研作为支撑点,大力推动科学研究转型,体现服务导向。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坚持走出校门、深入一线,深化与地方行业、协会、企业的密切联系,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建立合作关系;广泛对接科技研发需求,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产业转型升级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在产学研合作中不断凝练研究方向,汇聚人才和资源,建设创新平台,提高应用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贡献度。

四是把拓展“双能”素质作为保障点,大力推动教师队伍转型,体现应用导向。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兼备的“双能型”教师队伍为目标,推进“博士化”工程和“双百”“双证”“青蓝”等培养计划,搭建“双能”素质培训体系和能力提升平台,完善“双能”素质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好校内教师发展中心和校外教师实践基地作用;以产学研合作项目和横向到账经费为抓手,着力增强“双能”素质,不断提升教师队伍能力与水平。

3.2 成长期

2014—2017年:大力推深“四个融合”,强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应用型发展格局基本成型。2014年,滁州学院获批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全校上下更加坚定了应用型办学方向。同年,学校制订出台了《关于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意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进一步加快应用型本科教育建设步伐。2015年,学校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对办学定位进行了拓展,进一步充实内涵,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信息化”基本办学定位。201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并成功入选安徽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主要做法包括:

一是大力推深“产教融合”,擦亮应用型底色。推广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主要路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建立适应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做到“一专业(群)一模式”,建立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根据安徽省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五个引入”要求,将地方优质教育资源有效引向学校,共建共享。深化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交流对接机制,与安徽省14个市(县区)签订合作协议,实现滁州市全覆盖。深化与行业企业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不断拓宽合作育人范围,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加入二级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推进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搭建“校企合作班”或“企业冠名班”等形式的合作育人平台,“企业专家进学校、教师学生入企业”实现常态化。

二是大力推深“三段融合”,突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本科四年学程按“筑牢基础—强化专业—多样发展”三个阶段来设计,尤其是在第三阶段,开设不同专业方向课程供学生选择。围绕学生就业、创业、考研、留学等不同发展目标,开设相关指导课程,强化实践训练,举办竞技比赛、讲座报告、经验交流会等,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同时,尊重学生专业选择,实行较为灵活的转专业政策。学生可在第一学期期末、第二学期期末及第四学期期末,根据自身志趣,重新选择专业就读。实施主辅修和双学位教育,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

三是大力推深“理实融合”,突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树立“大教学、大课堂、大实践”的育人观,积极构建“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的实践育人体系。成立实践育人领导小组,建立教务、科技、团学等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实践育人工作。完善人员、经费、场地、管理等方面政策措施,保障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着力建设“专业实践、专项实践、专题实践”三个实践课堂,大力推进教师指导、实践内容和条件资源等关键要素从第一课堂向第二、三课堂的延伸,促进三个课堂相互融合,实现“三个课堂一体”。重点打造“创新创业、素质拓展和虚拟实践”三个实践平台,从平台建设、活动开展、成效评价等方面,加强实践平台的协同配合,实现“三个平台联动”。

四是大力推深“专创融合”,突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突破口,以“提升双创意识和能力”为主线,积极培育“一线贯穿、三点发力”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构建“教学、实训、服务”双创教育三大体系,加强双创课程、师资、平台和文化建设,将双创的思想方法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使双创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为基本点,设置双创必修学分,优化课程设置,丰富网络资源,构建双创课程体系;以强化双创实训为关键点,广泛开展学科竞赛、创业模拟训练,规定学生四年必须至少参加一次学科竞赛或一个双创项目;以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为支撑点,与市政府共建创业学院和“萤火虫”创业孵化器,与企业合作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共建共享双创导师队伍,引入企业真实问题和项目,合作开展双创训练与实践。

3.3 成熟期

2018年以来:大力推进“四个提升”,增强应用型本科教育品质,应用型发展格局步入成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等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深入推进“四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升级版。2021年,学校被确立为安徽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重点建设单位。主要做法包括:

一是瞄准“四新”建设,抓专业应用品质。参照“四新”建设标准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要求,全面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中理工类专业推行以“工学结合”、CDIO等为主要特征的培养模式改革;人文类专业探索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新型文科人才的新机制。启动新一轮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修订,重点对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对接新国家教学质量标准”“深化OBE改革”“加强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三起来一出去”等方面要求。开展“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创建工作,地理信息科学、物联网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工程、自动化等14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二是依托新理念新技术,抓课程应用品质。优化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体现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课程体系,以提高内容的适切性为重点,加强基础课程建设;以提高内容的应用性为重点,加强核心课程建设;以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为重点,加强特色课程建设。贯彻“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先进教育理念,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与质量评估机制,推进课程考核多元性和过程化,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适度增加课程难度、积极拓展课程深度,提高课程教学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吻合度,着力打造“金课”。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推进“课堂革命”的战略选择,加强信息技术和教与学的深度融合,持续推动混合式、项目化等方式方法的运用。“管理学”课程获批国家首批线下一流课程,“凤阳民歌”等22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

三是注重协同并进,抓合作育人品质。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牵引,一体化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协同并进新格局,打造合作育人共同体,贯穿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始终。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上,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应用为本、全面发展,强化优势、补足短板,深化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改革。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上,坚持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同向同行,抓好培训、比赛、项目、交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形成一批“示范课堂”、培养一批“金师”、形成一批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协同上,持续深化“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模式改革,完善“学校统筹、多方协同、全员参与”的联动机制和“一个统筹、三个延伸、四项保障”的工作机制,汇聚实践育人合力。在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上,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全过程、实训体系全方位、服务体系全覆盖,着力打造以“技术引领、专创融合”为主要目标的双创教育改革升级版,汇聚双创育人合力。在产教协同上,加强校地校企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合作班、产业学院等模式改革,探索“科技副总”等合作模式,积极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实质性的“全面合作”,持续推动“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建团队、共同建设课程、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建设实践基地、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等走向深入。

四是增强质量意识,抓教学质量文化。坚持质量导向、创新导向、争先导向,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准则,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健全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力保证有效持续运行。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人才培养、主要教学环节、教学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等四个方面的质量标准,健全质量监控的闭环系统。紧扣质量目标,按照OBE理念要求,常态化开展学院评估、专业评估和认证、课程评估。与麦可思等第三方机构合作,定期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着力构建自查自纠自省自觉的大学教学质量文化。

4 建设成效分析

4.1 学校办学影响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滁州学院先后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安徽省线上教学示范高校”“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多次在安徽省振兴本科教育大会、安徽省高教工作会议、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年会等全省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并受邀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研讨会、中德应用型高校论坛等重要会议上作相关成果报告。常熟理工学院、泰山学院、萍乡学院等30余所省内外高校来校考察交流,《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重要媒体也重点报道了学校转型发展、实践育人等方面成效。

4.2 学科专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地理学学科成功入选安徽省高等学校Ⅲ类高峰学科。近五年累计科技到账经费超过2.6亿元,其中横向项目到账经费超过70%。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现有62个本科专业中,应用型专业占比超过90%,工科类专业占比达到50%。2019年,地理信息科学(全国排名并列第12,安徽省排名第1)和物联网工程(全国排名并列第22,安徽省排名第2)两个应用型专业被艾瑞深研究院列为中国高水平专业。先后与企业共建“康佳电子”“技鼎软件”等校企合作班或产业学院23个,实现了学院全覆盖,覆盖专业达90%以上。

4.3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增强

2018年以来,共有5万余人次在校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与双创类比赛,覆盖面广、参与度高,获奖数量逐年攀升。共计获得国家级奖项259项(其中一等奖23项),省级奖项3743项(其中特等奖11项、一等奖597项);在“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赛铜奖2项,省赛金奖8项、银奖24项。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在91%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年终就业率在95%以上,连续多年荣获“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18年荣获“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省政府表彰),2021年获批“全国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地方应用型高校‘三个课堂一体,三个平台联动’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与探索”“转型·融合·提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实践探索”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201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学校事业发展成绩,并评价:“学校秉承‘思辨尚新 务实求真’的精神,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坚定走转型发展之路。经过多年办学,教育教学改革卓有成效,‘三三’实践育人模式硕果累累。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顶层设计清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双创教育效果显著。”

5 结语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变是一项长期性与阶段性交织的系统工程。在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把应用型转变历程分为筑基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对于应用型转变而言,根基是前提。筑基期的主要任务是搭好框架,重点做好学科专业、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教师队伍等核心要素转型,筑牢应用型本科教育根基。内涵是核心。成长期的主要任务是强筋健骨,重点做好产教融合、三段融合、理实融合、专创融合等关键环节融合,强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品质是关键。成熟期的主要任务是追求卓越,重点做好专业应用品质、课程应用品质、合作育人品质、教学质量文化等重点领域提升,增强应用型本科教育品质。滁州学院对应用型转变做了一定的探索,基于不同发展阶段实施相应的发展策略,实现了层级快速跃升和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目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办学成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应用型转变过程中也还面临着转型不够彻底、融合不够紧密、特色不够突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我国高等教育已全面进入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作为量大面广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抢抓机遇、顺势而为,深入研究应用型转变过程的发生规律和阶段特征,广泛借鉴各类高校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与实施策略,从而更好地实现应用型转变,向着新型大学高质量迈进。

猜你喜欢
应用型育人专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