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本科公共基础课教材建设研究

2022-03-17 19:38龙奕羽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9期
关键词:基础课育人思政

■龙奕羽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强调,要“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同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在创新发展的同时,正面临着“三教”改革的迫切任务。教材作为“三教”改革的载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其质量高低直接关乎课程实施的成效。教材体系要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来设计,教材建设要强化育人效果,其落脚点均在于课程思政。公共基础课教材与专业课教材相比,覆盖面大,影响力强,其质量的优劣对于发挥好课程育人作用至关重要[1]。积极开展职业本科公共基础课教材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切实推进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深度融合,是当下深化教材改革的突破口,亦是推动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公共基础课教材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一)贯彻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必然要求

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贯穿教育的各个领域,整体形成同向同行立德树人的工作格局,必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课程思政已然成为贯穿教学建设始终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推进职业本科公共基础课教材课程思政建设,是贯彻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必然要求。教材为育人纲要,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它承载的不仅是文化知识,更蕴含思想。职业本科学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公共基础课程要增强人文素质教育功能,都需要发挥好教材的育人作用。要强化教材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突出思想性、体现时代性,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新要求[2],坚持把立德树人当作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诠释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客观实践

高校要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坚强阵地,就要形成全员育人合力,打造全方位育人共同体,完善全过程育人体系,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其不只是由各类符号构成的简单集合,更是能有效传播价值理念的重要渠道。全面推进职业本科公共基础课教材课程思政建设,是诠释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客观实践。要强化教材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恰当处理好知识传播、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文化传承间的关系,积极开展浸入式、渗透式、启发式的隐性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综合素质[3],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作用。

(三)实现教材改革创新的最佳着力点

公共基础课程在某种程度上集中体现了高校对各类专门人才培养的基础性目标,以及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普遍要求[4],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开阔学生的艺术眼界,增强学生学习的适应性和有效性[5]。课程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核心,其改革最直观的体现形式就是教材。传统的公共基础课教材虽内容严密、程序正规、知识系统,但也存在信息陈旧、专业性不强、实践性不够等问题,难以适应职业本科学生的现实发展需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职业本科公共基础课教材改革创新的最佳着力点。要强化教材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基因有机融入各门课程中,深度开发公共基础课教材,以增加内容育人深度,提高元素育人温度,加大育人效果力度。

二、公共基础课教材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基础

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是公共基础课教材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基于公共基础课的特性,可以从“文化”元素、“思想”元素、“精神”元素、“美育”元素、“实用”元素等方面进行充分挖掘。

(一)“文化”元素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语文》教材中包含有源自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而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蕴含着丰富的内在思政元素。学生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不光是把握文体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或阐明其基本特征的过程,还是结合作者生平、写作时代背景等因素进行多元评价,感悟其中文化的过程。以《诗经》为例,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它内容丰富,形象反映了周王朝时期中国社会生活的全貌;其关注现实,抒发真情实感,艺术魅力强烈深厚,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学生在鉴赏《诗经》经典篇章的同时,也在认识其中的历史与民俗价值,感悟“诗言志”的内涵,把握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进教材,并深刻诠释其文化价值,有助于学生从中汲取营养,逐步了解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断提升文化修养和文学素养,传承中华文脉,培养精深厚重的文化底蕴,继而增强文化自信。

(二)“思想”元素

实现价值塑造,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应有之义。公共基础课程肩负人文素质教育的使命,在价值塑造方面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事实上,公共基础课程各自具备其特色育人思想元素。通过充分发掘与阐述这类思政元素,将价值引领有机融入知识传播之中,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吸收传统文化思想精华,提升理性思辨能力,强化辩证思维,培养价值品性,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具体而言,《大学语文》里诸多文学作品富含仁爱、民本、诚信、和合等中心思想,如“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提到对百姓要怀有仁爱之心,“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左传》)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高等数学》的许多知识点渗透出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对立统一、量变质变等数学哲学思想,如直与曲、常与变、有限与无限、近似与精确的对立统一,学生从辩证的数学思想方法中能感受数学的精髓所在;《大学体育》中篮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团队合作、公平竞争、尊重规则等重要意识,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

(三)“精神”元素

精神元素,始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必需品”。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根植最深、影响最大的精神品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任务。文学作品时常饱含作者的真挚情感,其中不乏抒发家国情怀的素材,如屈原之《国殇》,突出了战士们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使学生于慷慨激昂中激发爱国热情,树立为实现理想坚定不移的决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数学成果伴随着数学家们科学理性的精神应运而生。将数学家的故事写进数学教材,如刘徽之牟合方盖,祖冲之与圆周率,以弘扬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让学生领会勤奋、严谨、创新、坚持的真谛。在英语教材中精选内容融合中国元素,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风采,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通过叙述中国功夫彰显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通过介绍非遗传人凸显精益专注的工匠精神,通过讲述女排故事体现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等。一言以蔽之,要将精神元素内藏于文字之中,以文化人,以情感人,以德育人。

(四)“美育”元素

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美无处不在,以《高等数学》为例,其中就蕴藏着数学独特的艺术价值。数学不是对具体事物的直接描述,而是对其某些特征的模式化的构思。法国数学家庞加莱曾将数学美概括为统一性、简洁性、对称性、协调性和奇异性。数学之美,不仅呈现在数学图形上,还体现在数学结构、数学语言和逻辑推理之中。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数学里不仅有很多真理,而且有着极致的美。”例如,欧拉公式堪称数学美的典范,它将数学中最重要的几个常数0、1、e、i、π完美地统一在一起,而这几个数可以说伴随着数学发展的整个历史。又如,无论是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还是曲线在某一点处的切线斜率,最终都归结为“增量比的极限”问题——导数的极限表示向我们展现数学的简洁美。通过清晰阐释公共基础课程自身的美育元素,可进一步丰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在感知美的过程中提升审美素养,在认知美的过程中增强人文素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

(五)“实用”元素

公共基础课程具有普设与必修双视角,从根源上来看取决于其基础性地位。然而,当前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受重视程度远不及专业课,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边缘化发展趋势。多数学生面对高数、英语等课程缺乏学习动力,这虽与课程本身特点脱不了关系,但更为直接的原因是学生在学习中难以体验到课程的用处。与之相反,实用性原本即是公共基础课程的基本属性之一,且实用元素在公共基础课中并不难寻。譬如,在体育教材中编写有关人体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的全面介绍,以帮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锻炼体质、提升技能的科学运动方法。在高科技工程应用中,很多工程问题的核心是计算数学问题。在数学教材中引入专业案例,运用数学工具建模解决专业问题,能直观展示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范式。应将与学生专业、生活、发展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巧妙融入公共基础课教材内容中,促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形象、实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思结合中增强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公共基础课教材课程思政建设的多元策略

针对公共基础课程教材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组建结构化团队,形成公共基础课教材课程思政建设合力

教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教材建设队伍,是开展教材建设工作的先决条件。职业本科教育定位于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这对学生的素质、知识与技能目标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公共基础课在服务学生素质提升、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同时,需在教材的思政性、应用性、实践性以及个性化特征上持续下功夫。组建职业本科公共基础课教材建设团队,应当以教学一线公共基础课教师为主体,吸收经验丰富的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代表共同参与。开发公共基础课教材思想政治教育基因,要凝聚团队集体智慧,通过组织集中备课、听课评课、思政培训等系列活动,经团队成员协力合作,共同完成教材思政元素的系统性、区别性和互补性挖掘工作。开展职业本科公共基础课教材课程思政建设,须建立在扎实的课程理论基础之上,积极发挥公共基础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教学专长,于实践与反馈中不断调节完善,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二)构建立体化体系,梳理公共基础课教材课程思政建设主线

开展职业本科公共基础课教材课程思政建设,若只是机械性地在原教材上添加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会显得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唯有依托课程特色,遵循教育规律,将课程内在思政元素基因式融入教材之中,方能自然流露,水到渠成。首先,要拓宽素材维度,构建立体化课程思政教材资源体系。通过加强不同课程间的交流与联系,系统总结课程思政集中备课和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成果,整理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6]。其次,要梳理思政教育主线,搭建教材框架,重构教材内容。可围绕不同思政教育主题,开发多元教材内容模块。在《大学英语》中,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等主题开发不同的模块单元,详细介绍如中国武术、个人诚信、大学生就业等典型内容。最后,要创新栏目,针对性地设计教材内容,强化教材课程思政建设。针对《高等数学》教材,新设“阅读”栏目讲述数学的发展历程、数学家的成才故事,增强教材文化韵味;新增“实践”内容提出专业或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三)创新多元化形态,优化公共基础课教材课程思政建设载体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经常利用视频播放来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引起学生共鸣,深刻其记忆,这种做法同样适用于职业本科公共基础课教材建设。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书配码”的形式创新教材形态,利用二维码建立起传统纸质教材与网络化课程思政教育资源间的联系,将动态的视频元素、无限的课外资源有机融入静态、有限的书本之中,打造立体化教材。通过教材形态的创新实现教材功能的升级,在为学生带来全新体验的同时,持续强化教材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基础课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基于云平台的计算机基础课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