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申“输入假说”对理工类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的启示

2022-03-17 18:55应伟伟郭雨晨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理工类商务商务英语

应伟伟,郭雨晨

(安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中国经济的腾飞,社会对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国际商法、国际贸易等商务知识,同时兼具扎实英汉能力和高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双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此社会大背景下,2007 年, 教育部批准增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 《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出,“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国际商法)等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的通行规则和惯例,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1]同时,该标准也提出专业方向课程按必修和选修设置,突出商务知识与技能、跨文化商务交际、人文素养等类别。各高校可以根据培养规格、专业特色和行业需求,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进行自主设置和动态调整。 这表明,为培养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 应用型人才,国家鼓励各大高校充分考虑各自学校特色和办学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调整商务英语课程建设的方向,打造契合自身特色化、差异化、精准化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

据统计,自2007 年教育部批准开办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以来, 全国已有600 多所高校开办该专业,且“相当大一部分是理工院校”。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标准,理工类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从业者和建设者应充分考虑到理工类高校所具有的自然科学优势,积极探索商务英语专业和理工类高校特色的融合之路。 刘江认为:“与师范类、外语类和综合性院校以培养研究型、学术型、精英型商务英语人才不同的是,理工类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行业背景和学科特色更为突出,更强调学生知识能力的复合型和应用型,因此与市场的契合度也往往更高。 ”[2]杨福才、钱道中在上个世纪便提出:“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需要走出不同于文科类大学和语言类大学的道路。可行之道是背靠理工并充分利用理工条件办好应用文科院系(专业),培养应用文科的人才,应用文科的研究成果,提高理工科的科研水平。 ”[3]虽然论述的角度不同, 但学者们普遍表达同一种观点,即理工类高校中的商务英语专业应凸显理工类特色,强调实用性,重视市场需求,以形成“文理互促”的发展局面。 因此, 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种,以“英语专业+商务知识”的形式呈现,在科技和制造业迅猛发展的今天,理应在理工类高校发挥更大作用。

二、理工类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

理工类高校是以理学、工学类学科和理工类专业见长的院校,英语专业作为理工类高校中的文科专业,一直在积极探索其发展道路。从原先的“附属品”“尴尬境地”到如今“新文科”“学科融合”理念的提出,理工类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英语和商务英语课程的建设,并依托理工类高校在自然科学方面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开发出一系列特色课程,为科技行业、制造业等输送了一批既具备英语语言文学基础、商务知识,又涉猎理工科英语知识的复合型双语人才。理工类高校中的英语专业在教学改革方面,更注重所在学校的学科特色与优势,以“英语+理科”“英语+工科”为方向,开设了诸如科技英语、法律英语、园林英语、医学英语等一系列具有实用性、应用性的专业课程。然而,在理工类高校积极探索商务英语发展路径的同时,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建设、教师、教学和教材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体系化欠缺

理工类高校在商务英语课程建设方面的问题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等均有所体现。在专业建设方面,早期英语专业作为文科专业,其学科定位在理工类院校中处于尴尬境地,且商务英语专业开办时间较晚,与其他文科专业相比,其发展历史较短,基础薄弱;在课程设置方面,商务英语课程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看似开设了很多商务方向的跨学科课程, 但各课程之间彼此关联性较弱,学生攻读的更像是“商务专业”和“英语专业”两个独立的专业,而非一体化的“商务英语专业”;在教学实践方面,仍存在停留于“语言+商务”这种简单相加的层面,课程对于英语人才的培养忽视了跨文化商务文化交流技能的训练,且存在“商务知识与语言知识类课程比例失调”等问题。

(二)师资不足,师生交流、趣味实践性教材欠缺

理工类高校在商务英语教师、教学和教材方面还存在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师生课堂交互较少、教材实践性弱、内容乏味等问题。在教师方面,商务英语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由于商务英语专业开办时间较短,很大部分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由公共英语系或英语系教师担任,这些教师虽然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功底, 但在商务方面往往无太多实践经验,对于企业的整体架构、商贸的运作流程不甚了解。 部分教师虽然自学过一些商务方面的课程,但大部分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缺乏实战经验,能教授给学生的实践指导少之又少。

在教学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课堂尚未完全建立。 在目前高校的商务英语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的现象仍较为普遍。 教师的话语量仍远超学生, 一些英语教师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而仅有的互动环节在形式上也较为单一,往往是以点名回答问题为主。 在进行互动时,学生会因基础薄弱、自信心不足而导致互动效果低下,始终较为被动,易形成恶性循环。 毕雪飞曾做过关于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教师生态位的研究,其中对师生话语量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话语量平均占课堂总话语量的93.8%,而学生话语量平均仅占6.2%,可见“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话语量远高于学生, 课堂仍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回答为辅,课堂教学模式仍呈现出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特征,并未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4]。 这一调查对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警示,商务英语因其特有的实践性、应用性等,旨在培养将来能够在各行各业可以自如运用英语知识、商务知识和专业知识交流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交流是目的,更是培养的关键。 如若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课堂没有建立起来,便很难实现相关培养目标。

在教材方面,目前绝大多数高校依然缺少兼具实践性和趣味性的教材。 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商务英语缺乏业界公认的、较为权威的教材。 尤其是商务英语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对教材中素材的实时性有很高要求,既要求教材知识体系完整、内容层次分明, 又要求教材中的内容能够贴合热点、紧跟时事,同时还要兼具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且符合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特征。但部分国内教材往往因更新周期长而导致内容较为陈旧,教材内容上理论性强、实践性弱,教材设计上缺乏互动环节,这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仍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弱化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课程的实践特性。商务英语教材的体系建设专业性不够, 部分高校仍在使用师范类教材,不符合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需求。

三、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概述

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 美国著名语言教育家克拉申(Krashen,1941—)在《第二语言习得原理和实践》一书中提出了有关二语习得监察模式的五大假说,它们分别是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监察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其中,“输入假说” 是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他曾用一本专著专门论述这一假说,认为它是当今二语习得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因为它回答了语言学习中最关键的问题,即怎样习得语言,尤其是外语。克拉申认为,理想语言的输入有四个特点,分别是“可理解性”“足够的输入量”“趣味性”和“非语法程序安排”。

第一,可理解性。克拉申认为,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才能转化成习得。“可理解性”是二语习得的基本要求,如果学习者无法理解输入的内容,就不可能习得语言。 这一概念指的是对意义的理解,而非对形式的理解。他认为,应该把当前的语言知识状态定义为i, 把语言发展的下一阶段定义为i+1, 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属于i+1水平的语言材料,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作用,这就是他广为人知的“i+1”公式。

第二,足够的输入量。 语言输入的数量是语言习得的前提和基础。 毋庸置疑,语言习得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尤其需要大量听读。 如果学习者在输入的数量上没有保证,则习得语言的质量便不能得到保证。一方面,足够的输入量指的是要连续地、不断地输入大量语言材料;另一方面,仅仅靠输入单词、语篇、语法是远远不够的,足够的输入量更需要在广泛的阅读和实际生活中大量地练习和运用目的语,将课堂上学习的教学知识同课外阅读和活动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只有通过这种反复的输入和输出训练,才能在日积月累中逐渐掌握一门新的语言。

第三,趣味性。 语言学习者在接触一门新语言时,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只有减少心理障碍,才能保证高质量的学习。 研究表明,焦虑、自卑、抵触等情绪都会影响语言习得的效果,在降低焦虑和过滤负面情绪的情况下, 知识的输入才会得到更好的吸收。只有输入具有趣味性,且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语言材料,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欲使语言输入有利于语言的习得,必须对它的意义进行加工,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越关联,学习者就越能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

第四,非语法程序安排。克拉申强调,语言输入的主要内容是自然地接受语言环境中的语言材料,注重语言的意义而非形式。 他认为,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而非严格按照语法程序的习得顺序去学习,语言习得应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四、克拉申“输入假说”对理工类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的启示

理工类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办学目标是依托学校特色,培养出英语专业功底扎实,兼具精通经济学、国际贸易等商务知识,并涉猎理工科专业英语, 且能够良好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双语人才,为国家各行各业的发展而尽力。 文章以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为指导,针对目前理工类高校商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在课程建设、教师、教学、教材方面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

一方面,好的课程建设离不开师资队伍的支持。 各高校可以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做出尝试:第一,扩大招收商务英语专业新教师的规模;第二,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商务英语任课教师参与商务知识进修并进入企业实地观摩,让任课教师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更好地给予学生实践性的指导;第三,邀请企业家校友和商务专业人士走进校园举办讲座, 给教师们创造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让教师了解有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用人单位的相关要求,这样教师才能找准教学重点,明确未来教学的方向。有了明确学习目标的指引,以需求为导向,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另一方面,调整课程设置理念。“i+1”结构是一个相当经典的概念:当学生想要达到一个更高的学习水平时,他们必须学习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内容,但这种“力所不能及”的程度和他们目前能力之间的距离要非常接近,应该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成的目标。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和各项语言练习活动时,应该明确设计目标,从学生当前的实际水平出发。 其目标主要是通过练习和活动,使学生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若设计期望值过高的目标定位,容易使学生产生挫败感,会使其因目标太高、困难太大而缺乏学习信心。 因此,对于“i”来说,教师应对学生整体水平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反馈和专业测试反馈进行精准把握和定位。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观察外,还应结合客观数据分析,如入学后对商务英语课程各班级的同学进行摸底测试,了解其英语知识、商务知识和理工类专业知识的涉猎情况;对于“+1”来说,教师和各教研室应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和对班级学生水平的测试结果,对教材选用和教学活动的难度进行调整,为学生在课堂上设立“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目标”, 让学生在难度适中的拔高教学中挑战自我,获得进步。例如,在商务英语课堂上学习货物采购的内容时,在学生熟悉课本会话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课本内容情景的角色扮演活动,要求学生在掌握课本内容基础上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对话进行自由发挥, 为达成采购目的实行分组竞赛,实现在课本基础上的延伸学习,以践行“交际功能+语言知识与技能+文化知识”的复合型大纲。

(二)课内课外联动,加大语言输入量

克拉申输入理论尤其强调语言信息在不同方式和环境中的输入量。足够的输入量是学习外语的基础,只有增加输入量,学生才能积累语言知识,从而能够在长期实践中很好地掌握语言知识。 因此,教师应该为学习者提供足够的语言输入,以达到数量标准。 商务英语专业实用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决定其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是提高学生水平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正如学者刘江的观点:“对于理工类高校而言, 社会需求即是市场需求, 而市场的主体由不同性质和规模的企业构成。因此,对相关企业进行调研,掌握企业的目标需求,并对收集的调研信息进行前瞻性分析,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地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教改的针对性和质量。 ”[2]通过打通实践渠道,让学生真正做到“接地气”,从书本上走出来,走进企业的需求和社会的期待中,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与动力。 各高校针对大学生所面临的升学、就业压力等特点,应从实用性和实践性的角度去改进商务英语课程教学。

1.校内:加入专业特色课程,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

除却英语专业教学和商务知识教学外,各高校应加设理工类高校特色英语系列课程。 以A 省A大学为例,学生可根据兴趣和特长选修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如医学英语、采矿英语、化工英语、安全工程英语、信息工程英语、机械工程英语等,形成 “英语专业知识+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理工类英语专业知识”三方面输入的模式。在校内除课堂外,还应加大第二课堂的输入力度。积极鼓励学生报名参加各类商务竞赛,理工类高校应结合自身于自然科学领域的优势,联合其他学院和校友企业,利用条件开展经贸洽谈、外联赞助、招商引资、商品展会等活动或模拟活动。

2.校外:校企联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指导完成校外实践,引领学生参观企业,使其了解商务类企业的日常运作及这些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和需求力度,鼓励学生取得外贸、金融、会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司法等行业资格证书;校企联动,学校应积极联系各行各业的优秀校友企业,与校友企业合作成立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利用暑假到校外校友企业的公司实习, 发挥学校的校友企业优势。以A 省A 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其目前已建立科大讯飞、武汉传神等11 家实习基地和厦门亿学、LSCAT 等实训平台, 以期更好地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发挥商务英语专业方向的优势。

(三)增加趣味实践,激发学习动力

克拉申所提到的“趣味性”对应到商务英语学习中,启示各高校所采用的教材,以及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选编适用教材,增加趣味交际设计

邹为诚曾指出:“教材是对学生学习的刺激物,以启发学生的反映, 提供学习的体验为主”[5](P42)。Penny Ur(1996)认为:“教材提供了教和学的框架,起到教学大纲的作用,提供了现成的文本与教学任务,为教师提供指导与支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复习和检测提供便利。 ”[5](P42)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外语教育界开始认真探索外语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普遍采用新编的英语教材,这是中国外语教学改革的特色之一。 Tomlinson(1998)认为在内容选择方面,“教材应具吸引力,引发学习者注意力与兴趣。话题要新,内容要有趣,活动和练习要具有多样性”[5](P53)。 同时,他也提到了克拉申输入假说中的可理解语言输入的概念,认为教材内容应适合学习者的水平,符合“i+1”原则。

2.创新教师授课形式,丰富课堂交互活动

相对于较传统的英语专业基础课而言,商务英语课的实践性更强,其中学生的课堂话语量和活动量应该更多。例如,组织班级学生模拟商务活动,将班级同学分成几组, 每组成员合力成立一个公司,从事贸易经营活动。 在此背景下,教师再构建商务洽谈、下单发货、物流跟踪、函证开立等一系列商务场景,让学生在用英语交流和表达的过程中熟悉外贸流程,以增强体验感。 当这类活动在课堂成功开展时,学生会意识到他们所学的知识和当下所模拟的场景也许是他们未来会经历到的,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此外,多媒体设备的运用也日趋重要。部分教师曾提出,将幻灯、录像、音像、实物投影等多媒体引入教学,用情景教学法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

3.在课程中尝试安排商务英语证书考试内容

BEC 是剑桥系列考试为学习者提供的国际商务英语资格考试,可以考察真实工作环境中的英语沟通能力,是商务英语领域较为权威、规范,且认可度最广的考试。 其中级证书更是进入商务英语职场的“敲门砖”,是求职者语言能力的有力证明。将该考试与课程挂钩,向学生介绍和解释该举措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为其自己设立学习目标,检验学习成果。

(四)营造语言学习环境,注重内涵建设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指出,语言环境决定输入语言的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开展具有较强交际性的教学活动,将学习者置于仿真语言环境中,以求达到较为优化的语言习得效果。 其具体尝试有以下几点:

1.打造意义协商课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语言学习的环境应摆脱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的束缚,更注重学生技能的掌握和沟通交际能力的提升。 作为语言教学价值的体现,意义协商能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以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从而建立一种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意义协商和师生互动可以帮助我们真正做到在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是设计者、组织者、助学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平等的协商关系。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话语量,适当提升学生的话语量,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场景模拟等实践活动掌握语言知识、 商务知识和交际技能,补上“开口难”这一课堂的短板。

2. 改革考试形式,增设商务实践评分环节

在商务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用商务的逻辑思考和表达交流比语法形式更重要,现实中不乏学生卷面成绩优秀但欠缺实际沟通能力的现象。因此,卷面和实践并重的考试形式更加符合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对于实践类的考察,各高校可以采用商务情景模拟的方式,给学生一个目标让学生进行口语模拟,其后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在场景中的参与度、英语表现、商贸知识表现给予学生实践评分。这种形式和如今各大公司招聘群面中的情景测试十分相似,有助于学生提前熟悉招聘形式,让其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商务英语的教学全过程。

五、结 语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腾飞举世瞩目,频繁的经贸活动使得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量日益提升。理工类高校中的商务英语专业应搭上经济发展的顺风车,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输送兼具扎实英语专业知识、商务知识,又涉猎理工类英语知识的专业人才。 商务英语专业开办十余年来,国内各大高校已经做出很多有意义的探索,但在课程建设、教师、教学和教材方面尚有改进和提高的空间。 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启示我们:在今后的商务英语课程建设中应加强英语专业和商务专业的交融性,完备专业教师队伍,增强教材时效性和趣味性,打造师生交互课堂, 为学生提供足够数量的 “可理解性”输入,践行“i+1”原则,以期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效率。

猜你喜欢
理工类商务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对理工类职业的四个误解
商务休闲